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188章

最后的三国-第188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军虽然在黄金停留了两三天的时间,但在打黄金之时,刘胤四面包围,将围困黄金的守军一举全歼,甚至连一个魏兵都没有脱逃,这样一来,传递到乐城的消息肯定会滞后几天,刘胤等到虎骑营到来之后,立刻就向乐城之敌发起攻击,就是想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力争在乐城城下,将魏军就地全歼。

    围城之军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援兵,四面围城,兵力分散,无险可据,这样的阵形结构最容易受到攻击,方洪一听蜀军援兵来袭,根本就没有半点交战的念头,立刻是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王舍看到围城的魏军突然潮水般地退去,方纳闷不已,也搞不清是不是魏人新设的诡计,想引诱敌出击,所以王舍只是抱着观看的态度,在城头上按兵不动,守乐城都快两年了,虽然处境维艰,但王舍还是咬牙坚持着,他可不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晚节不保。给魏人一个可乘之机。

    不过王舍很快地在乐城城头上看了一出好戏。曾经那般盛气凌人的魏兵在不知从何处杀来的一支蜀军骑兵的追歼之下。狼狈而窜,溃不成军。

    乐城守军个个是扬眉吐气,这两年来他们一直是被魏军压着打,连半点出城的机会也没有,魏军堵在乐城之外,每日前来溺战,污言秽语,趾高气扬。乐城的蜀军早就憋了一口气,只因为实力差距较大,不敢轻易地出战,所以只能是忍气吞声,现在看着魏军吃瘪,真是大快人心,许多的蜀兵在城头上连呼痛快,兴高采烈。

    就在王舍疑惑之际,卢逊率人已经是快马冲至乐城城门之下,冲着王舍喊道:“王护军。镇北大将军援兵已至,请速速打开城门。”

    王舍自然是识得卢逊。他更清楚卢逊只不过是一名游击校尉,断然不可能有如此之多兵力来解围乐城,听得他口中称镇北大将军,王舍还在好生纳闷,镇北大将军的位子早已经空缺了好多年,还没听说过有谁就任此职,卢逊所提及的镇北大将军又是何人?

    带着疑问,王舍下令打开了城门,将卢逊迎入城内,详问缘由。

    卢逊按捺不住一脸的兴奋,蜀军在汉中打了两年的仗,越打越窝心,眼看着汉中大势已去,再也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了,但刘胤率军一到,整个形势立刻便逆转过来,魏军几乎是望风而逃,这样痛快淋漓的仗,好多年也不曾有过了,卢逊好生的畅快,言谈之中,无不对刘胤是崇拜万分。

    王舍则惊的是目瞪口呆,对他而言,刘胤的战绩简直就是神话一般,王舍断然也不会想到,在他们苦苦支撑,拼死坚守之际,另一支的蜀军已然在关陇大地上高奏凯歌,狂飙突进,将雍凉之地纳入了蜀汉的版图,而刘胤救援汉中更是如风卷残云一般,打得魏军仓皇而退。王舍激动的情不自禁地落了泪,不容易,坚守了两年,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日出了。

    说实话,乐城能坚守到这个时候,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五千守军,损失殆半,而城中的粮草,已然见底,最近的一个月时间,乐城守军几乎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曾有部属向王舍建议,趁着乐城还有一点儿的余粮,赶紧地率众突围吧,最起码向汉城的蒋斌告拢,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全军覆灭的命运。

    说实话,王舍也动摇过,毕竟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这样无希望地坚守下去,最终肯定难逃城败人亡的结局。但向汉城靠拢,与蒋斌会合,王舍却犹豫了,要知道,当初汉乐二城的兵力粮草防御诸多配置都是等同的,乐城守军五千人,汉城守军也是五千人,乐城的粮草够吃不过二年的时间,汉城的粮草也绝不会吃过二年,如果此时突围到汉城,非但不可能使汉城的防御力量提高,反而会因为粮荒导致更快地崩溃。

    所以王舍犹豫再三,也没有实施突围的计划,现在乐城守军唯一的倚仗就是乐城坚固的城墙,如果没有了这道城墙的掩护,就算是突围成功,最终也在汉中平原上无处可逃,最后被强悍的魏国骑兵给剿灭掉。

    最后王舍还是放弃了突围计划,发誓与城共存亡,就算是战死,也不会离开乐城一步。

    在最困难的时候,王舍和乐城守军还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刘胤率援军赶来,乐城之围不战而解,这让坚守了近两年的蜀军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汉中大部沦陷,蜀国山河破碎之时,乐城的坚守让世人看到了蜀人的顽强不屈。

    刘胤也是怀着敬佩的心情面见王舍的,王舍、蒋斌、柳隐,他们以最微弱的力量,以螳臂当车的精神,死守着汉中的三个据点,在明知大势已去的环境之下,依然执着的坚守着,宁死不降,先后长达近两年的时间,他们毅力和勇气,确实是为人所敬佩的。

    纵然横扫关陇,逆取雍凉是莫大的功绩,但象王舍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着汉中的几座孤城,一样也是非凡的功绩,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蜀人的坚持,蜀国才不会灭亡,刘胤的反击行动便有实质性的意义。

    成功是属于每一个坚持不懈的蜀人的,在这大厦将倾的时刻,能够勇于担起重任的人都是蜀国的脊梁,都是当值无愧的英雄。(未完待续。)

第442章 又见阳安关

    ps:正版读者请稍后再看,谢谢支持。陈仓位于八百里秦川的最西端,濒临渭水,是陇山和秦岭的交汇处,西连陇右,南通汉中,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陈仓的重要性。据说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曾有先民繁衍生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黄帝所都。”西周之时,秦襄公因救周和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分封为诸侯,而陈仓也就成为了秦国的发源之地,从陈仓起,秦国一路向东一路壮大,最终兼并六国,一统天下。

    但真正令陈仓名闻天下的,却是一代名将韩信。提及韩信,就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这陈仓,指的就是陈仓关。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当时刘邦和项羽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为关中王,虽然刘邦抢先进入了关中,攻破咸阳,但随后而来的项羽并没有遵守当初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巴蜀及汉中一带。刘邦迫形势,暂时隐忍,前往了汉中,并烧毁了栈道,向项羽示弱,表示自己再无争雄关中的念头。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拿下了关中,从而奠定了汉家四百年的江山基业。

    陈仓对于蜀人而言,却是有着沉痛无比的记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原之时,走的就是陈仓故道,当时魏将郝昭率千余人守卫陈仓,愣是将诸葛亮的数万大军挡在陈仓城下,激战二十余日,蜀军伤亡惨重。粮尽之后被迫撤退。继第一次北伐时痛失街亭无功而返之后。第二次的北伐也受阻于陈仓无疾而终。

    陈仓之战的成功与其说是郝昭的功绩。倒不如说是陈仓的坚固,郝昭能率千余人与十倍二十倍于自己的蜀军打防御战,没有陈仓城坚固的城垣做为保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在那一次战役之后,几十年过去了,陈仓的防御价值一直没有被魏国所忽视,做为关陇防线上一等一的重镇,魏国一直以来都是重兵驻守。时刻不曾松懈。

    去年冬天的时候,刘胤率军突袭了陇西,短短半月之间,陇西五郡易手,陈仓做为最前沿的阵地,又站到了风尖浪口上。

    陈仓不仅是八百里秦川的西入口,更是通往汉中的咽喉要道,这个丁字路口,唯系着入益州作战的钟会兵团的后勤补给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司马望临危受命。出任雍凉都督,飞赴长安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果断地替换了陈仓的守将,点名派越骑校尉王浑去镇守陈仓。

    陈仓的得失关系到整个关中的大局,甚至是天下的大局,司马望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纵然知道天寒地冻不宜用兵,刘胤未必就会进攻陈仓,但为了保险起见,司马望还是在第一时间内派自己的心腹大将王浑前往陈仓,领兵三千驻守。

    王浑并州太原人,司空王昶之子,司马望上次出任征西将军兼雍凉都督之时,王浑就曾任征西参军,武勇而有韬略,深得司马望的器重,后来调离雍州,回到朝中任越骑校尉一职。

    在汉代时越骑校尉是北军五校之一,是真正掌握兵权的重要将领,但到了魏代,越骑校尉已经成为了一种虚职,王浑与曹爽关系不错,曹爽被诛之后,王浑就等于是闲赋了。此次司马望出任雍凉都督以后,司马昭给了他极大的人事任免权,整个雍凉的官员任免,都是司马望一个人说了算。鉴于陈仓的重要性,司马望思考再三,决定征调在朝中闲赋的王浑来担任陈仓的守将,以抵御刘胤的进攻。

    王浑在曹爽身死之后,一度以为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不禁变得是心灰意冷,此次蒙司马望亲点,再次地前往关陇担任要职,这让王浑兴奋不已,对老上司更是感激涕零。

    同时,他更清楚搁在自己肩头上的份量有多重,不过压力越大,动力越强,王浑几乎是顶风冒雪,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陈仓上任,当司马望抵达长安的时候,王浑甚至抢先一步到达了比长安更远的陈仓。

    到达陈仓之后,王浑更是没有一刻的松懈,并没有因为大雪封路就麻痹大意,放松陈仓的防守。他亲自指挥陈仓的军民抢修共建,将陈仓关打造的固若金汤一般。

    陈仓经过历任守将的修缮,整个城池的防御能力是大大地提高了,内墙外墙无比坚固,王浑极有信心打好陈仓这一战。曾经的陈仓守将郝昭就是太原人,王浑为这位老乡在陈仓立下过的赫赫战功折服地是五体投地,同时,他也暗暗发誓,绝不会让陈仓在自己的手中丢失,让陈仓成为蜀人的葬身之地。

    不过一整个的冬天还是相当地平静,王浑就连蜀军的半个人影也没有看到,这让求战**强烈的王浑相当地郁闷,不过他还是恪尽职守做好一任守将的事情。

    春天来临了,整个关中的魏国大军也行动起来,王浑的心思也变得活络起来,他主动地向司马望请求出战,愿率陈仓之兵攻打街亭。

    司马望当然不可能同意,下令王浑坚守陈仓,不得擅离职守。

    这让王浑极度地郁闷,在他看来,司马望的十万大军必将会横扫整个陇右,可自己却只能呆在陈仓城里,等待着不知何时才能出现的敌人。在他看来,或许今生再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但事实的发展往往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王浑万万没有想到司马望的大军竟然会在街亭吃了败仗,而且是败得很惨,整个先锋营的骑兵几乎是全军覆灭,这样的惨败,在魏国建立之后都很少发生过。

    司马望兵败之后,蜀军屯于陇山一线,虎视眈眈,看来陈仓这一战已经是势不可免。

    不过王浑并没有畏惧,反而是热血澎湃,因为他期待这一刻,已经是很久很久了。

    从陇西向长安进军,(未完待续。)

第443章 蒋斌

    汉城原名沔阳县,在重兵屯扎之前,只是南郑与阳安关之间的一个小县城,姜维实施敛兵聚谷的计划之后,汉城的地位陡然直线上升,甚至超越南郑成为汉中事实上的郡治所在,汉中都督府撤离汉中之后,汉城护军蒋斌也成为了汉中事实上的最高指挥官。

    只是两年前魏军的进攻让汉城成为了孤岛,蒋斌的影响力也自此被局限在了汉城的城墙之内。阳安关失陷之后,魏军大举进犯蜀地,姜维被迫退守剑阁,敛兵聚谷的计划也宣告破产,防守失守的策略也化为了泡影。

    唯一让蒋斌感到欣慰的是,钟会的大军急于南下,对汉乐二城似乎并没有怎么上心攻打,只是派李辅和荀恺留兵两万对汉乐二城进行围困。钟会也很清楚,汉乐二城作为姜维苦心经营的两座要塞,就算是倾尽十万大军前来攻打,那也得费点气力才能拿得下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夺取剑阁,打通进入西川的道路。拿下阳安关之后,汉乐二城的地位直线下降,已经没有多少的战略价值了,只要对其进行长期地围困,城中总有粮尽之日,到时候这两座要塞自然是唾手可得。

    同时钟会又是大秀其文采和书法,给蒋斌写了一封劝降信,信中对蒋斌之父是大加褒扬,娓婉地劝其归降。

    但蒋斌并不是句安和蒋舒之流,身为蜀国名相蒋琬之后,蒋斌不但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更是承袭了蒋琬中正威重的品格。对钟会派来的使者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言辞温和地送给了钟会一个软钉子。

    汉城城防坚固,但城中兵少,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出城与魏军决定,蒋斌所能做的,也只有凭坚据守,咬牙坚持,而这一坚守,就是整整地过了一年又半年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城的坚守变得越来越困难,魏军在城外立下坚寨挖下深壕,将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汉城的守军也完全与外界隔绝了联系。

    虽然汉城的守备是充分的,粮草物资的储存也是充裕的,但再充裕的粮草如果只消耗不补充的话,消耗殆尽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又是一个春天的到来,而汉城的粮仓已经是见底了,这不禁让蒋斌是忧心冲冲,没有粮草。这汉城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下去了。

    就在蒋斌为汉城的前途命运担忧的时候,围城的魏军竟然突然之间地退兵了。一夜之间,魏军的营寨变得空空荡荡,再无一人。

    蒋斌不禁是莫名惊诧,搞不清楚出了什么缘故,令魏军突然地撤了军。魏军撤走之后,蜀军的大队人马陆续开抵,蒋斌见到了王舍、柳隐、卢逊等人,这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蒋斌亲自出城去迎候刘胤,态度恭敬有加。这不仅仅是刘胤的职位在他之上,更重要的是刘胤立下的不朽殊功,堪称是空前绝后。蒋斌出身名门,父亲在世之时,乃是蜀汉的一代宰相,蒋斌打小自然无需仰人鼻息,不过蒋斌平生最佩服的就是英雄,刘胤的这一壮举深深地震撼了他,自然对刘胤很有好感。

    刘胤对蒋斌也是赞叹不已,困守孤城这么长的时间,换作别人早就坚持不下去了,无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