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420章

最后的三国-第420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得,只要援兵一败,文鸯再想守住上党几乎没有希望。

    刘胤立刻将诸将召集起来,共同商量此次上党围城打援的具体作战安排。

    诸将依然沉浸在高梁邑大捷的喜悦之中,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那是举双手赞成的,现在蜀军围城打援的战术已经是相当地熟练了,在上党阴上文鸯一把,将文鸯彻底地在并州解决掉,是蜀军诸将最希望着到的。(未完待续。。)

第994章 重回上党

    谷远,是刘胤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此番重临谷远,让刘胤心生无限的感慨。

    当初转战上党郡,堪称是蜀军作战史上最为艰难的岁月,刘胤统率三万人马进入上党,面对匈奴羯人等胡族军队十万余人的围追堵截,可谓是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

    在上党作战的两年,其中的甘苦只有刘胤自己清楚,最困难的时候,整个军中没有了一把的粮食,蜀军在饥饿生存线上挣扎着,没有顽强的意志和铁血一般的信念,是无论如何也熬不过那个难关的。

    难能可贵的是,刘胤和他手下蜀军将士一起咬牙坚持了下来,往事不堪回首,却又是弥足珍贵的。磨难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刘胤已经记不清这句话是谁说得了,但这其中拥有的简直朴素的道理却让刘胤感同身受,不经风雨,又怎么见彩虹,不经挫折和苦难,又怎会体会到成功的价值。

    文鸯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守得住上党全境,他只能是将兵力收缩到上党郡城壶关一带,到于上党西部的诸城,他则是统统地放弃掉了,所以蜀军进入上党郡,轻取谷远,没有遭到晋军任何的抵抗。

    从这一点上来看,文鸯无疑是明智的,上党多山,险关要隘重重,当年匈奴人十万大军围剿蜀军,也深受兵力缺乏的困扰,每一处的关隘都得派兵来驻守,人少了不顶事,人多耗不起,搞得刘渊一直是没有多少机动兵力,十万大军看似很多,但真正分配到各处之后,每一处的驻军都没有多少。

    最终的结果是被刘胤巧妙地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刘渊曾经视为固若金汤的牢笼战术,最后跟纸煳的灯笼一样没有多大的区别。

    文鸯自然不会步刘渊的后尘,更何况文鸯的手下,别说是十万大军了,就连三万人都是疲惫羸弱之旅,想要全部守住地域广阔的上党郡,何其之难。

    所以文鸯干脆放弃了上党西部的诸多县城,集中兵力来守壶关一带,只要守得住上党郡城,晋军就还有在并州立足的机会。

    而且壶关靠近冀州,就算情况有变,文鸯也可以随时地向冀州的司马骏求援,尽管吃了败仗,文鸯在军中的地位尴尬,但如果真的事关生死,文鸯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向司马骏求援的。

    文鸯没把握守住上党全境,但对于守住壶关,他还是有信心的。文鸯深知蜀军的火器厉害,如果一昧地死守壶关的话,很可能无法抵御火器的袭击,为此文鸯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是加固了壶关的城墙,如果全部来翻修壶关的城墙,无论人力财力都显然是跟不上的,就算是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时间上也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文鸯只能是在加固城墙上做做文章,针对蜀军火器威力大的特点,夯土的城墙根本就经受不起,所以文鸯下令军队和城中的石匠夜以继日地抢修壶关城,在壶关城原有的防御程度上,抢修了一道石制的防线。

    文鸯认为,蜀军的火器威力再强,有总是有办法来克制的,它可以轻易地轰塌夯土城墙,但对于石砌的城墙来说,火药武器的破坏程度就有限了,即使是威力巨大的火雷,也不一定能够破坏掉坚固的城墙。

    如果整个城墙完全是用石头砖块垒砌成的,那就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坚若磐石,固若金汤,别说是火器了,就算是威力再强上十倍的武器,也未必能攻得破壶关城。

    只可惜时间上和财力上,文鸯都没有那个能力将壶关城彻底地重新修筑,只能是做一些皮毛之类的事,尽管这一举动深受诸将的质疑,但文鸯认为,总不能无所作为吧,更何况这种东西有没有用,还需要实践去证明,文鸯相信,世上绝没有什么是无用功,只要努力过,一定可以获得回报。

    为了对付蜀军,文鸯并没有把三万多军队全部龟缩到壶关城中,长安城的命运文鸯是很清楚的,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是很冒险的一个举动,只有分兵而守,御敌于外围,才是正招。

    文鸯把骑兵部队布署在了城外,并修筑了一些简易的防御工事,蜀军如果想要突破骑兵这道防线到达壶关城下,他们至少也得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

    在洛阳落寞之时,文鸯很自卑,但这种自卑的背后,却是有着铮铮的傲骨,尽管平阳的惨败让文鸯刻骨铭心,但他退守上党之后,也没有轻易地向司马骏求援,宁折不屈就是他的性格,平阳所失去的一切,他咬着牙也要从上党找回来,不到万不得己,他是绝对不会接受司马骏的羞辱的。

    祁宏、武茂等人则对守住上党没有多大的信心,他们认为与其在上党孤军奋战,倒不如撤回到冀州去,与晋军主力兵合一处,这样的话才能确实真正的安然无恙。

    而留在上党,则是要遭受到数倍于己的蜀军围攻,形势将会极端的不利,搞不好就会落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他们也曾试图劝说文鸯放弃上党,但文鸯的态度非常地坚决,甚至直言誓于上党共存亡,让祁宏和武茂是无话可说,只得遵照文鸯的命令行事。

    晋军诸将中,唯一支持文鸯的只有负责驻守上党的段广,当然段广的认知和文鸯也并不一样,他认为上党与冀州相连,只要能互通有无,随时可以调集冀州之兵进入上党的话,晋军在兵力上的劣势便可以扭转过来,甚至有歼敌于壶关城下的可能。

    晋军诸将是各怀心思,唯有文鸯是信心满满,平阳之战这一篇已经是翻有过去,现在他所要面对的,是新的战斗,只有在上党之战中表现出色,那失去了名声必将可以挽得回来。

    现在晋军唯一要提升的,就是军心士气,许多人还没有从平阳之败中缓过劲来,文鸯亲临各营,给晋军将士加油鼓劲,激励士气,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未完待续。。)

第995章 降兵可用

    蜀军这次进入上党,是兵分两路的,一路由刘胤傅佥率领虎骑军、虎步军、无当飞军、阳安军四个军合计六万人从平阳东进,另一路由罗袭率领永安军及晋阳驻军之中抽出来的一部分合计两万人,从晋阳南下,两路大军分进合击,准备在上党城下会师。

    现在蜀军的预备役制度相当地完善,每一战缺损的兵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补充回来,始终保持着满额的编制,这也是蜀军保持战斗力的一个前提条件。

    现在蜀军在兵源方面已经不是象以前那样捉襟见肘了,所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募兵已经不是难事了,而且充分地利用俘虏来补充兵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蜀军的战斗力不会因为新兵的加入而有所下降。毕竟这些俘虏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在冷兵器时代,训练一名合格的步兵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更别说要求极为严格的骑兵了。

    光是平阳一役中,被俘的晋兵就达到了两万余人,本着自愿的原则,刘挑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加入到了蜀军的队伍中,至于剩下的人,则发配到关中去屯田,关中那边地广人稀,再多的劳动力也不嫌多。

    有人对刘胤如此大规模的使用降兵还是有些担忧的,这些降兵终究是不安定的因素,万一他们阵前倒戈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刘胤对此却是淡然一笑,虽然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刘胤早已做了有效的防范,首先降兵编入蜀军之中是打散的,每伍每什之中,只能编入一名降兵,甚至在一队之中,也只能有一两人而已,平时无论是作战和操练,不同编制的人是很难有所接触的。

    到了战场上,就算某个降兵有倒戈的念头,但那种规模浩大的战争之中,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如果这些降兵不能串连起来反水的话,根本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其次,刘胤在降兵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选原籍在雍凉并冀的士兵,这些区域目前都在蜀军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家人,都已经成为了蜀汉的子民,这样的兵,刘胤就可以大胆放心地使用。

    其实对于普通的士兵而言,当兵的目的也仅仅只是混口饭吃而已,绝对不会上升到什么国家荣誉感的层次,晋国也罢,蜀国也罢,只要有粮有饷,他们都会为之卖命的,在这饿殍遍野饥荒遍地的时代,许多人出来当兵打仗也只是为了不被饿死,他们的觉悟也就仅限于此了,阵前倒戈?在没有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至于中上层的军官和降将,刘胤使用起来就谨慎的多了,在不能保证其忠诚的前提下,刘胤原则上是一律弃用的。

    统兵之将和普通士卒是不一样的,在军中有身份地位的人基本上来自士家大族,他们的利益和晋国统治者是息息相关的,谁都无法保证他们会不会在关键的时候临阵倒戈。

    而且这些将领和军官不比普通士兵,他们在军中可是要掌兵的,倒戈之后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普通的士兵,为了防患于未然,刘胤几乎不轻易地使用降将。

    当然,也些人是例外的,比如邓艾、现在刘胤就倚为心腹,比如牵弘、王颀、荀恺,这些人都成为了蜀军之中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这就需要刘胤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忠识奸。

    总体来说,刘胤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这些降将归顺之后,倒也是赤胆忠心,为蜀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当然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杨欣,先降后叛,确实给蜀军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不过总的说来还是瑕不掩玉。

    所以刘胤对降将的原则是谨慎使用,只有真正信任之后,才敢付之以兵权。至于普通的降卒,就没有太多的顾忌了,只要各方面条件符合,完全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文鸯弃守上党西部,蜀军便可以长驱直入,轻易地就收复了上党西部诸县。

    这里可是蜀军当年抗击匈奴人的根据地,在上党西部及南部,蜀军有着广泛的百姓基础,当他们重新回到这片土地的时候,上党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迎,焚香叩拜。

    上党的百姓并没有忘记刘胤的恩德,如果没有刘胤,他们很可能还生活在胡人的统治之下,成为凶残暴戾的羯人的口中之食,盘中之餐。那段黑暗的岁月不堪回首,那是留在汉人百姓心中永远的痛楚,正是因为刘胤消灭了羯人,消灭了匈奴人,才得以还上党百姓一片青天碧日。

    老百姓是善良的,救命之恩,如泰山之重,他们又如何能忘怀,刘胤当初离开上党的时候,上党百姓举城相送,涕泗横流,恋恋不舍,今日重回上党,他依然受到上党百姓的拥戴和欢迎。有献美酒的,有献牛羊的,有献布帛的,这些百姓恨不得倾尽家里的所有,以谢刘胤的恩情。

    刘胤含笑作揖,凡是老百姓献上的礼物,他都一一地笑纳了,这些东西虽然不贵重,但它代表的是上党百姓的一颗赤诚之心,刘胤如何拒绝得了。

    不过东西虽然不贵重,但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却是倾尽所能了,刘胤心里自然明白,他私下时暗暗地吩咐陈寿,凡是老百姓送来的东西,都要一一的造册登记,然后付给百姓钱粮,百姓的心意不能拒绝,但刘胤不想这成为他们的负担。

    同时,刘胤也吩咐陈寿,准备一些钱粮布帛,以赈济百姓的方式给百姓发放下去。当年在上党根据抗胡作战,没有这些百姓的支持,刘胤是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下去的,军民鱼水情深,现在蜀军已经是今非昔比,拿出一些钱粮来反哺一下根据地的百姓,也算是报答当年百姓的支援之恩。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天下百姓做为基石,任何政权都将是空中楼阁,得到百姓的拥戴,这坐拥天下还会远吗?(未完待续。。)

第996章 画蛇添足

    围攻壶关城的战斗在五月底的时候终于打响了。

    其实早在五月初的时候,刘胤已经率军越过了寒山要塞,进驻屯留,从西南面威胁到了壶关的安全,晋军是如临大敌,严防死守,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不过刘胤到达屯留之后,并没有急于进军,而是在屯留城外扎下数座连营,按兵不动。

    张乐按捺不住,急急地向刘胤请命,愿率无当飞军为先锋,率先攻打壶关城,而且张乐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拿下壶关来,愿受军法处治。

    但刘胤似乎是另有计划,断然地拒绝了张乐的请战,令他回营之后静等消息,在命令下达之前,不得擅自行动。

    张乐很是纳闷,对刘胤道:“大哥,仗都打得这个份上了,还等什么?趁机着咱们军队的士气正旺,正是一鼓作气拿下文鸯的好时候,你这般等下去,还不是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刘胤微微一笑,道:“二弟,稍安勿躁,我自有安排,不过你放心吧,这回文鸯已经是瓮中之鳖了,料他这回插翅也难逃。”

    张乐见问不出什么,只能是悻悻而退,刘胤很少直接给这样的承诺,今天敢如此之说,定然是胸有成竹,张乐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回到营中去等。

    目送着张乐离去,傅佥呵呵一笑道:“子悦性子急,有些按捺不住了,文宣你按兵不动,莫非是在等罗袭的人马不成?”

    罗袭已经接到了刘胤的命令,要他率永安军和晋阳的城防军五千人从晋阳南下,与刘胤所率的主力合围上党。

    这道命令是在高梁邑之战结束之后蜀军主力已经向上党进军之时发出的,其时罗袭已经横扫了晋中诸城,清理了晋军在晋阳附近的残余势力。

    拿正规军来对付晋国的一些城防兵,罗袭有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连续地拿下了阳邑、祁县、中都、京陵,罗袭非但没有疲惫的感觉,反倒是有些意犹未尽,晋军在晋中诸城只有一些零散的军队,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