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66章

求生在西晋末-第66章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此岛真有主公说得那样好,那对我们来说就太重要了。正如主公说得那样,将牧场放在济州岛上,不但可避免各方的耳目,还可对外隐藏我们的实力,关键时刻能起到左右局势的作用。”裴嶷一脸慎重道。

    “确实如此,主公,我们的水师可曾到过济州岛?”韩寿开口问道。

    “去过一次,此地距我辽东大约七百多公里,来往一趟需一个多月时间,若是从崂山出发或许会少个十天八天。据回来的兄弟禀报,他们在岛上往一个方向走出去四五十里,还走不到头,可知此岛之大!而且岛上有山有水,土地肥沃,草原一眼望不到头,各种闻所未闻的树木生长得及其茂盛!”

    “真的吗?”

    “真是太好了!”

    “上天待主公不薄啊!”

    众人听了卫朔简单介绍了一下济州岛的情况后,纷纷喜形于色。在场众人都是智谋深远之辈,自然会晓得一座可牧马的岛屿对主公大业来说有多重要了。

    在辽东不是没有合适的马场,可是稍微好点儿的马场都是各部胡人手中的禁脔,根本容不得他们插手。眼下有了济州岛,不但解决了急需的牧场问题,还不用担心被贪婪的胡人夺去。

    ……

    海上的黄昏,有一种说不出的柔美。只见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致来。

    卫朔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海天一色的美景,不禁心旷神怡。自穿越到此地后就一直忙个不停的卫朔,直到此时才难得有闲暇时光欣赏这与陆地、大漠截然不同的景色。

    “其实主公此番不必亲自出海,些许小事,交由我与王司马便是!”刘总、王维二人站在卫朔身边,看着麾下整齐的舰队,不由得开口劝道。

    卫朔一边欣赏着大海的美景,一边叹道:“此番前往济州岛,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未来发展。不亲眼看到水师拿下济州岛,我怎能安下心来?尔等也都清楚,如今我们在徐州、辽东面临着大量胡骑威胁,发展骑兵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可要发展骑兵又怎能没有战马?”

    “这济州岛日后将是我们最重要的一处马场,我若不亲眼来看看,又怎能放心得下?不是卫某不相信水师兄弟们,只是此事太过重大,由不得在下不小心谨慎。”

    “主公莫要如此说,我等十分理解主公的苦心,只是不忍主公跟着我等一起吃苦罢了!”

    不料,卫朔闻言一笑道:“说起出海,我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的江东之行,那一次出海我与曹参军二人可是吃足了苦头。不过,这一次我们还挺幸运,没有遇到什么恶劣天气。”

    很快整支船队就出了渤海进入到黄海中,此时整片海域显得宁静而祥和。此次出征济州岛,卫朔将麾下的所有水师都派了出来,倒不是担心岛上的土著力量太强大,主要是为了锻炼麾下的两支水师。

    崂山水师成立差不多快有一年时间了,除了今年在辽东参与了几次战斗外,大多数情况下水师的任务就是负责运送物资和人力。水师自成立以来根本就没经历过真正的水战,此次济州岛之行难得是一场海上袭击战,正好让全部水师都来见识一番。

    三十多艘战船,还包括三艘两千料的中型海船,在大海上漂流了近二十日才到了济州岛附近海域。当一座巨大的海岛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顿时引得那些水手们大呼小叫起来。

    预料中的大战并没有发生,一千多水师拿着武器在岛上逛了一圈后,耽罗国国主就选择了投降。岛上近万土著并没有给卫朔他们带来一丝麻烦,卫朔在控制住了国主后,也没有为难对方。不过,为了预防耽罗国国主生事,卫朔还是将其一家送到了辽东居住。

    踏上济州岛,看着岛上一望无际的草原,卫朔不禁喜出望外,似乎看到了日后在上面跑动的成千上万的马匹。

    “主公,看来此地还真的可以牧马!”

    卫朔闻言回头一看,原来是刘总回来了,见状忙问道:“那耽罗国国主一家顺利离开了?”

    “嗯,王司马带着三百水师与那个国主一家一同返回了辽东,并将咱们的情况告诉裴长史他们。”刘总笑道。

    “刘司马,接下来这里可就全交给你了,你要尽快将整座岛屿掌握在手中,然后发动当地的土著为即将移民至此的汉民、胡人修建足够多的住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有近万人移居此地放牧,其中绝大多数是胡人。”

    “以后你们辽东水师将作为来往两地的主力舰队,要多长个心眼,防止胡人作乱。”

    “哈哈哈,主公多虑了,此岛四面环海,若没有水师,就算胡人反了又能如何?只要我们以水师封锁此岛,用不了多久那些作乱的胡人就会自乱阵脚。”刘总一点儿都不担心迁居来的胡人作乱,在他眼中,没有水师济州岛可以说就是个死地。

    “嗯,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我看此岛面积挺大,若只用了牧马有些可惜了,你们还可以让那些土著来种地,若能自给自足就能大大减少我们的负担。如今我们手中的粮食可不多,还不能做到自给自足。”

    “请主公放心,我等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

    一直到了永嘉六年的六月份,卫朔才回到了西安平城,此时已有数百胡人被迁居到济州岛定居,已有大小数十块马场分配到归化的胡人手中。现在西安平城内,还有三千多胡人等着迁居济州岛。

    辽东各地局势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唯有河北局势有了较大变化。其中石勒自去年北上后,历经大半年终于将刘琨、刘演击败,彻底占据了整个襄国。

    永嘉六年,六月底,石勒进驻襄国,定都于此。此后,石勒以汉族失意士人张宾为谋主,召集低级士族,另立一营,号为“君子营”。自此,石勒的善战和张宾这些人的智谋结合,形成了一支难以抗拒的军事力量。

    进驻襄国后,石勒依从张宾的计策,出兵掳掠冀州郡县之粮积聚于襄国,又迁徙人口至襄国耕种。

    就在石勒与张宾苦心积虑忙着积蓄实力之时,刚刚登上帝位没多久的刘聪却彻底走上了腐化堕落之路。

    匈奴汉国皇后呼延氏死后,永嘉六年正月,刘聪以司空王育、尚书令之妇女为左右昭仪;以王章、范隆、马景之女皆为夫人;以朱纪女为贵妃,均金印紫绶。

    后刘聪纳太保刘殷二女刘英、刘娥为左右贵嫔,位在昭仪之上。又纳殷女孙四人,皆为贵人,位次贵妃,于是“六刘”之宠冠汉后宫。

    刘聪不但大肆扩充后宫,还肆意屠戮大臣,匈奴汉国自此衰落。

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

    自去年入冬以来,东夷校尉封释就因病再也无法理事,校尉府中大小事务尽由其长子封抽负责,封家其余诸人则在二子封悛的护卫下全部迁往了西安平居住。偌大个校尉府,只留下老迈的封释父子两个以及数名奴仆。

    “咳咳!”封释咳嗽了几声,右手艰难地从床头上拿起一份奏章递给长子封抽,随后长叹一声道:“我封家诸人没有一个身具王霸之资,要想在乱世中将家族延绵下去,就必须选择一个明主投靠。”

    “咳……为……咳咳……为父,本以为……咳咳!”

    封抽见父亲又咳了起来,忙上前在其后背上轻轻捶了几下,劝道:“父亲,有什么话还是等日后病好之后再说吧。”

    封释闭着眼睛轻抚几下胸口,摇摇头道:“若再不交代,为父怕是没机会了。趁着眼下我还清醒,早点儿将后事交代清楚为好。”

    “父亲,你何出此言?您不过是偶感风寒罢了,儿子相信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自家事自家知,老夫的身体究竟如何,我清楚的很。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今年都八十了,早活够了。如果不是天下大乱,老夫此刻应该正在家中含饴弄孙,以享天伦之乐,哪里用得着考虑天下大事?算了,不说这些没用的了。”

    “老大,你为人成熟稳重,虽然在官场上不会有多大出息,但谨守家业是足够了!日后光耀我封家门楣,还是得看两位孙儿的表现。无论奕儿还是裕儿都是聪明伶俐之辈,日后自会有自己的机缘。”

    “今日为父单单将你留下,一来你是长子,有此责任;二来你行事稳重,我有件要紧事要交代给你去办。”

    “请父亲大人吩咐,儿子定当尽力而为!”封抽忙跪倒在地。

    “老大,你且起来!刚刚交给你的那封文书乃是我上表请辞的奏章,里面除了一些客套话外,我已请求朝廷启用卫朔继任东夷校尉之职。再过两日,你就拿着奏章启程前往江东去吧!”

    “江东?父亲难道担心崔刺史有心染指东夷校尉之职?”

    “唉,岂止是有心啊,简直是明火执仗!前任东夷校尉李臻之所以被害,还不是因为王浚之故。当初若不是为父拉拢到慕容廆为外援,想必也早落了个与李臻一样的下场。本来为父是打算将此职留给慕容廆的,好让其对我们封家照顾一二。可如今卫大人崛起辽东,封家也就不必再仰仗夷狄之辈了。”

    “那慕容大人那边该如何交代呢?”

    “交代?有什么可交代的?一群蛮夷之辈罢了,如果不是朝廷本身不争气,何至于让各部胡人沐猴而冠?我汉家的权力自有汉家人担当,交给胡人还不是养虎为患?当初若非走投无路,老夫也不会选择依附他慕容部落。”

    被父亲一顿数落后,封抽也就不再提这茬儿,其实他也没将什么胡人放在眼里。在正统的士子眼中,胡人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罢了,从来没将他们看做自己人。

    正如封释所料,崔毖的确十分眼馋东夷校尉之职,如今他身居平州刺史,只要再拿下了东夷校尉,必然尽得辽东军政大权,成为辽东唯一的晋人领袖,到登高一呼,辽民定会望风景从。

    崔毖虽然本事不大,可他的野心却不小。他不甘心一直依附于王浚,作为清河崔氏出身,崔毖自认不比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浚弱,时刻梦想着要割据一方。成为东夷校尉,拿下辽东的军政大权就是其割据辽东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

    近来,随着封释病重,崔毖顿时变得蠢蠢欲动。他不但撺掇王浚私下任命其为东夷校尉,还不断地派人威胁封释,让封释荐其为继任者。只是王浚虽骄傲自大,但也不敢冒然撤去封奕头上的东夷校尉之职,只答应崔毖等封释死后才会任名其为下任东夷校尉。

    可惜崔毖虽然轻易搞定了姐夫王浚,却无论如何也没法让封释屈服于他。封释为了家族考虑,连曾经于他有恩的慕容廆都放弃了,更不会考虑与他有仇的崔毖了。

    除了崔毖外,昌黎郡的慕容廆也一直想要得到一个正式的朝廷官职,而即将空缺的东夷校尉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慕容廆的视线中。

    慕容廆雄才大略,他不像其他两部鲜卑那么排斥汉家文化,反而大肆在慕容部落中推行汉化教育,以此来提高部落贵族子弟们的学识与修养。

    慕容廆在部落会议上提出要出任东夷校尉一职,引发了激烈争论。不少部落长老认为慕容廆乃大单于、鲜卑都督,根本没必要冒着得罪王浚的风险去争夺一个小小的东夷校尉之职

    只有慕容廆坚持己见,对部落众人劝说道:“如今两京倾覆,天子蒙难,琅邪王定居江东,实为人心所向。鲜卑各部雄踞北地,各统一方,互不统辖,动辄刀兵相向,究其原因是无非各部头领没有明确的朝廷官职在身,无法号令群雄,又自认为力量强大,不服王道教化。现在我们应该趁机派使者与琅邪王交好,争取得到琅琊王的支持,然后凭借朝廷的大义吊民伐罪,并向四周传播我们的威名,将来我们一定能统一整个鲜卑部落!”

    选择向晋室称臣,既是慕容廆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又是他的切身经验之谈。数十年前,慕容廆以向晋武帝臣服为条件为慕容部落换来十余年的休养生息。

    今日慕容廆此举显然想重走之前的老路子,通过向晋室称臣,以得到东夷校尉之职,从而得到在辽东吊民伐罪之权,并趁机扩充慕容部落的实力。

    “可是自封释老头疏离我们后,部落中已没了多少有名的汉人名士,兄长又该派谁前往江东呢?”慕容运倒是挺赞同慕容廆的决策,只是为使者发愁。

    不料,慕容廆听了兄弟的话后,忙道:“正如贤弟所言,兄长我也正为此事烦恼,经过我多方考虑,觉得没有比兄弟你更合适的使者了!贤弟既是我慕容部落的长老,又是我的亲弟弟,无论从公私哪个方面来说,都足以代表慕容部落的诚意!”

    听了慕容廆的话,慕容运面色一僵,他虽有意拒绝,可又怕慕容廆心生芥蒂,只好无奈接下这副重担。从路上辽东前往江东,可谓是困难重重。中间不但要穿越数个不同的割据势力,还要担心路上遇到劫匪。慕容运自然不想离开舒适的部落,前往危险重重的江东。

    六月下旬,封抽怀揣封释的奏章进入了西安平,将自己父亲打算推荐位数继任东夷校尉一事,详细告之了卫朔诸人。卫朔本人还没什么,裴嶷、鲁昌、韩寿、阳耽、封奕、沓氏霞客等人则各个喜形于色。

    “主公,此事大有可为啊!若主公执掌东夷校尉府,就可名正言顺的号令辽东诸地。”

    “是呀,是呀,如今主公万事俱备,只差了个师出有名的名号,一旦主公继任东夷校尉,辽地百姓就会慕名来投。”

    “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千万不要辜负了封老大人的一番好意啊!”

    面对众人的苦劝,卫朔除了答应下来也别无选择。再说古人做事非常讲究师出有名,常常说:“欲行其事,先正其名!”卫朔既然到了古代,自然要遵循古人的游戏规则。

    再说东夷校尉是辽东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不但执掌辽东兵权,还有权对四周蛮夷进行征伐。当上了东夷校尉,卫朔可名正言顺的扩充自己的势力。

第130章 有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