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夺清 >

第78章

夺清-第78章

小说: 夺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希望减少赎金数量,六十多万两白银的赎金对我们是一个无法负担的数字。”
    “装什么可怜?你们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南洋搜刮了多少银子去了。”
    荷兰上校忍无可忍地说道:“东印度公司早就九十四年前就已经解散了。过去将近一个世纪地公司。现在有必要谈吗?”
    薛兴华一愣。脱口问道:“真地吗?解散了。解散了九十四年?我怎么不知道。”
    荷兰人一阵语塞。不知道薛兴华是在装傻还是真不知道。实际上在十八纪荷兰和英国就战争不断。国力日下。特别是1795年地时候法国人占领了荷兰后。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地荷兰就此从世界一流国家沉沦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因此解散。
    薛兴华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他地历史并不是很好。他还以为这个东印度公司一直存在呢。他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为了表示歉意。我做主将赎金降低一些。就以六十万整数。怎么样?”
    荷兰上校说道:“六十万这个数字我方无法接受。而且。我方也不能接受‘俘虏赎金’这个名称。”
    “这个名称也有问题?”
    “‘俘虏赎金’意味着我们战争彻底失败了,实际上我们只是一次暂时的失利。”
    薛兴华乐了,故意点头道:“我理解,我理解。就如我们以前释放法国俘虏一样,他们也觉得赎买俘虏的名称不好听,写进协议里面不好向国内交差,于是采取开拔费,是出钱请我们开拔腾出地方,他们赚了名声,我们赚了钱,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好,好,那我们就换一种方式,采用文雅一点的名称。请问上校先生,我们采用什么名义好?”
    荷兰上校没有说话,其他人也闭口不言。毕竟被薛兴华当面戳穿有点不好意思。
    薛兴华笑问:“以合作经营婆罗洲的名义怎么样?显得和平而高雅。”
    荷兰上校眼睛一亮,实际上他来这里之前就想了一个名称,但没有“合作经营”好。当然,他们压根就不想跟兴华军或三市合作什么。
    但薛兴华接着一句话又让他们心里瓦凉瓦凉滴,薛兴华说道:“不过,我提醒你们一下,如果改换名称,我们兴华军所需的赎金,不,应该叫合作经营资金,应该高一些。在这里,我先说一下我们和法国人地合作情况。当时我们抓获了他们二百多人的俘虏,他们给我们的开拔费是五十万两白银。我们抓获了你们八百多俘虏,接近四倍,按道理你们应该出二百万两合作资金。但看你们有很高的诚意,我决定只收一百万的合作资金。对,就一百万吧。一个整数,很好记。”
    不知这与好记有什么关系。
    上校大
    诧的说道:“一百万?你们怎么不去抢劫?”
    “对不起,我们还没学会你们那一套。”
    “不可能!”
    “那你说用多少万合适?要不就九十九万两。”薛兴华接着一本正经的说道,“我们华人对九很有兴趣。”
    “你,阁下还不清楚侮辱一个荷兰皇家军官的严重性吧?”上校站起来说道。
    薛兴华冷笑一声:“我对侮辱谁没兴趣,我对来到我们土地上地军人只有欢迎和杀戮。”
    上校一屁股坐下,说道:“太多,最多五万。”
    薛兴华依然笑容满面:“八十八万两。在我们华人心目中,八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
    另一个荷兰人很“聪明”地问道:“既然是合作经营,那么你们兴华军给多少金银给我们?”
    薛兴华说道:“我们可以高薪聘请你们荷兰人的退役海军军官,高薪聘请你们国家的工程师、技师和工人,可以购买你们的产品、设备。这里地市场也可以为你们打开。”
    那个人问道:“你想用我们的士兵、用我们金银、驾驶我们地军舰打我们?”
    “呵呵,没你说的那么可怕,也没有你所说地冤枉,金银和军舰已经是我们的了,不是你们地。实际上,如果有你们荷兰人在我们的军舰上,我们对打你们就多了一层顾忌,这不正好对你们有利吗?你们荷兰人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荷兰上校明白薛兴华所说的这点小小的好处,但更清楚如果让兴华军的海军展起来,他们在婆罗洲的殖民就更危险了。他说道:“你们是否聘请我们的退役军人我们没意见,那是那些退役士兵的自由。但你说的合作经营数目实在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我们最多给你们十万两。”
    薛兴华突然说道:“鉴于我们双方取得了不少的共识,达成了初步意向,我提议我们暂时休会。一些具体的数字和具体的条款在下一轮谈判中再磋商。另外,我代表三市政府邀请各位晚上参加我们举行的招待晚宴,为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洗尘接风,也为庆祝我们的谈判进展顺利。”
    薛兴华的话再次让荷兰人目瞪口呆,上校脱口说道:“薛先生,请等等。我们继续谈继续谈。”他心里早骂开了:靠!都被你们关了好几天,还洗尘接风,亏你说得出来。
    谈判的场景很奇妙,一边是谈笑风生,一边是气急败坏。
    薛兴华双手一摊,说道:“先休息一下。至少让我上厕所吧?你们不知道,我现在的事情很多,为了和各位谈判,我是将其他事情都压下才来的。”
    这句话倒是不假,作为三市的实际掌舵人,又处在这种环境下,薛兴华不忙都不可能。他刚离开谈判的场所,一个亲兵就跑了过来,报告说接到了一封从新加坡转过来的电报。
    薛兴华以为是已经前往南美洲智利购买军舰的西沃德来的,汇报军舰的购买情况。心里有点紧张,深呼了一口气之后扯开了电报的包单。谁知这电报却是法国人来的。报的是那个叫萨柯奇的少尉,也就是曾经和薛兴华谈判的军官。电报的内容是询问或说催促薛兴华什么时候派人前往法国挑选工业设备。他在电报里隐约说他和他的上级有了麻烦,国内有人在调查开拔费的真正含义,他们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萨柯奇请薛兴华尽快将设备选好运走,免得夜长梦多。
    看到水儿在自己身边,薛兴华将电报递给了她。她扫了二眼,说道:“你可以让陈市长他们帮你啊,他们一辈子都是做生意的,肯定比你更清楚如何不吃亏。你只需告诉他我们兴华军现在最需要什么,他就可以帮我们买来。就如你让西沃德、霍克他们购买军火一样。
    ”
    薛兴华一边朝外面走,一边说道:“最需要什么?我需要的东西太多,可这些能不能保住,我可不知道。如果保不住,我买来干什么?”
    水儿已经知道薛兴华的“宏伟大志”,就说道:“即使我们真的定下来到朝鲜、到日本去打日本人,三市也是要保住的吧?总不能为了那场不知道会不会生,生的规模也不知道的战争丢下一切。你现在委托那个德国人又是修炮台,又是修堡垒。难道你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
    “可我担心被荷兰人炸掉,那就亏大了。”薛兴华说道。
    【求推荐,感谢订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WwW。。章节更多,支持&&!)
第一第113章 【各怀鬼胎】
    假装是西方国家的人投资的不就行了。让陈市长哪个国家找一个人,挂他的名义就是。”水儿提议道,她可不相信薛兴华真的扔到这里的一切跟日本打仗,日本人是不是真的打大清国都难说呢,不用说去朝鲜、日本了,更不用说三市会被荷兰人占领。
    薛兴华哪知道水儿心里如此“自信”,他说道:“只能这么办了。我去找陈长荣说一下,最好用这五十万两白银买一个造船厂来。”
    “这里的谈判还谈不谈?”
    “再冷他们一下,明天再谈吧。”
    “你把他们作弄得实在……”话没说完,水儿就笑了。
    “我真的巴不得他们少赎回一些士兵。俘虏比从外面招募的人好得多,既不要花费高的薪水又可以打可以骂很听话,呵呵。”
    “但是打仗的时候未必就遵命不造反。还是对他们好一点好。”
    “就是要这么强硬一些才行,否则他们就顺着杆子爬。……,我当然更希望我们自己能训练出一支海军来,能够完全遵照我的命令。可短时间内如何能做到?”
    与陈长荣的交谈很顺利,陈长荣在法国有不少的商人朋友,听了薛兴华的话,他表示立即安排人员前往法国考察,争取全额买下一家造船厂,并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果价格超过五十万两,他陈家可以先行垫付,或将这些钱作为船厂的入股。至于船厂的名义老板更简单,就用他法国一朋友的名字就行,反正船厂在三市,没有什么风险,只在遇到荷兰人进攻的时候,让那个名义老板出面抗议一下就行。
    薛兴华答应不管法国人给的五十万两开拔费够不够,他都送一成的股份给陈家和船厂的管理。如果垫支超过十万两,他同意按实际出资额给陈家相应股份,还不包括那送出地一成股份。这让陈长荣兴趣大增,办事越上心了。
    前世管理过企业地薛兴华知道要想马儿跑得快。就要多给马儿好饲料。如果不用利益将这些人绑在一起。人家未必会贴心办事。只有得了股份。他们才会当着自己地事来做。并且对送生意上门地薛兴华充满感激。而不是看成帮薛兴华地忙。
    当天晚上。薛兴华宴请了荷兰谈判代表一行。不过。这些荷兰人显然不乐意吃这餐饭。面对一桌子地佳肴几乎没有兴趣。他们只希望薛兴华能早点谈完。他们早点带那几百名俘虏回家。他们已经听说八百多名俘虏里。有近二百名受了伤。他们担心拖久了。那些伤会死亡。那么。他们就要承担一部分谈判迟缓地责任。虽然他们觉得自己很冤枉。谈判地节奏完全掌握在眼前这个表面笑呵呵。实际全身都是刀子地少年身上。
    所有参与谈判地荷兰人都一致认定薛兴华是一个外面漂亮地魔鬼。
    第二天。荷兰人接到通知说继续进行谈判。他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上校还擦了一下头顶上地虚汗。他一个晚上都担心那个少年又把他们软禁几天。这种被软禁地侮辱已经超过了侮辱本身。他们关心地不是自己而是能不能尽快将那八百多名俘虏给救回去。
    在来这里之前。荷兰殖民当局就这次谈判进行了多次讨论。基本上默许了三市所提出地三条:分配一部分地域给三市管理、暂时中断对土著叛乱武装地资助、支付一部分赎金。
    他们也知道中日终究有一战。不管兴华军地背后是不是有大清国这层背景。他们都可以忍到中日战争出了结果再说:如果大清国胜了。他们反而可以用于兴华军地协议为借口。霸占坤甸以前地地区。如果大清国败了。他们荷兰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撕毁协议集中力量摧毁这个可恶地兴华军。相信几年之后。他们能调集更多地军力。兴华军因地域小、资源少、人口不足而无法提高更多地军力。他们地经济绝对无法维持一支陆军和一支海军。可以说时间是在荷兰一边地。
    谈判一开始,各自心怀鬼胎地双方焦点就集中在赎金数量上。薛兴华依然坚持八十八万这个“吉利”的数字上,而荷兰上校在一步步增加,他今天一开始就提高到四十万两,然后一万、二万地增加着。提高到四十五万时,数字就不再增加而是向薛兴华讲道理。
    整整二个小时,荷兰人还是不松口。薛兴华估计他们从上级得到的授权也接近这个数字,也试探着降低了一些,定在八十万两。
    双方的分枝依然很大。
    又讨价
    久,二个数字依然相差很大。薛兴华沉思了好久兰谈判“好心”地建议道:“我理解你们的难处,这真金白银地拿出来是有点心疼。俘虏嘛,也只怪他们运气不好,只怪那些指挥官愚蠢,怎么就给我们兴华军给俘虏了呢?赎金的名义肯定不能用,有损你们荷兰帝国的声誉,也不便于你们殖民当局向国内交差。虽说用合作经营的名义好一点,但没有具体的合作项目,估计你们还是有不少的麻烦。我提一个建议,你们看怎么样。我们双方一起合建一条从新加坡到婆罗洲的海底电报线路。现在的通信越来越重要,如果建了这条线路,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
    “建电报线路?”荷兰上校眼睛一亮。
    “这个项目不错吧?只要线路建成,我们就可以与世界各地联系了。不必要为了送封信而派人乘船奔波。而且这个项目一旦实施,也解决了我们双方的体面问题。我们双方共同拥有这些电报线路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你们只须再给我们三十八万八千两白银就行。对不起,我对八实在是有点偏爱。”
    “什么,我们还要给你们三十八万八千两?真是岂有此理!”一个荷兰人怒了。
    “不要激动。海底电缆的投资并不大,而且你们迟早要建,我们只是帮你们的忙而已。总不能让我方投资八十万两,你们一点钱也不出吧?”
    出乎薛兴华和部分荷兰谈判代表料的是,荷兰上校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我们送一条额外的电报线路给你们使用不就行了吗?阁下为什么还要提出一个如此大的数字而影响这次合作呢?”
    薛兴华很无耻地说道:“我们雇佣你们的海军和技术士兵实在太需要钱了。只有我给他们很高的薪酬,让他们觉得在我们这里工作更好,他们才可能答应过来。也只有给他们很多的钱,,他们的心情才可能愉快,身心才能健康。没办法,我们三市地盘太小,太缺钱。”
    荷兰上校没好气地说道:“阁下请放心,我们荷兰人没有会愿意被你雇佣的,你也就不要担心这些事了。”
    薛兴华笑道:“你们荷兰人不来,未必其他国家的人就不来?你们荷兰人愿意拒绝接受一个接受高薪的机会,我只能深表遗憾。我可告诉你们,我们开出的薪水可是你们现在薪水的二倍、三倍、甚至五倍。当然,这要看他们的本事,越是我们奇缺的岗位,我们给出的薪水可以越高。”
    现在薛兴华已经知道荷兰普通士兵的平均薪水也就是五两白银左右,只比兴华军的略高一点。
    海军的平均薪水多一下些,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