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175章

隋末我为王-第175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靠近城墙时,又遭到了滚石擂木和金汁灰瓶的猛烈打击,无数在野战中骁勇无敌的齐郡将士横尸城下,笨重迟缓的大型武器也在尸骸杂物遍地的城下行动更加缓慢,成为贼军士兵纵火焚烧的最好靶子,变成一个接一个的巨大火团,隋军将士在火光浓烟中放声怒吼,却还是拿耸立的高大城墙毫无办法。

    隋军将士在城下委屈的怒吼,贼军队伍在城上城内放声狂笑,张须陀大呼上当中计,李密则在城墙上得意洋洋的对孟海公夫妻解释,“在下料那张须陀勇而无谋,见我军射出蒿箭,当人认为我军箭镞已然用尽,为了不让我军有赶制羽箭补充的时间,必然不惜代价继续强攻。而他的队伍强攻坚城不下,锐气堕尽,体力也已受到影响,我军再以生力军乘机猛烈反击,重创他的队伍自然是轻而易举,且此战一过,张须陀攻城武器消耗殆尽,定然需要时日重新赶造,我军不仅可以赢得喘息机会,他的队伍也会因此锐气更挫,军心更加沮丧,长此以往,我军必胜,张须陀必败!”

    “法主高明!高明!”孟海公夫妻一起大笑,对李密更加信任依赖,李密又建议待隋军退兵时,突然从北门出兵奇袭北面的梁郡官军,继续扩大战果和打击隋军士气,孟海公夫妻也毫不犹豫的接受,立即着手安排布置。

    李密对敌人心理的掌握与战术的运用确实这个世上扳指头数得着的主,当张须陀无可奈何的下令鸣金后,在北城担任佯攻任务的梁郡隋军也随之撤军,而当他们回到葫芦河旁边,准备从桥上过河时,杨积善亲自率领三百精兵从北门突然杀出,猛击梁郡隋军的背后,梁郡隋军士气已堕,又正在渡河前后不能呼应,心理处于脆弱期,被身先士卒的杨积善杀得大败,纷纷跳水过河,无心恋战,杨积善斩获颇丰,然后又赶在了齐郡隋军的反击前退回城内。张须陀此战中唯一靠得住的友军梁郡隋军也因此士气大挫,众多将士无心再战,只盼着早些结束这场战事,而不关心胜败,军心沮丧无比。

    在李密层出不穷的各种战术面前,张须陀是彻底的束手无策了,也不得不考虑改变正面强攻的战术,以巧力破城。也是凑巧,当隋军队伍收兵回营时,张须陀突然发现了一个并不算太特殊的情况——许多齐郡将士刚回到大营,马上就飞奔向了旁边的马坑河。张须陀细问其故,这才得知是天气炎热,出营攻城的隋军将士早早就把随身水袋喝光,在孟海城战场上又找不到水源补充,所以才一回营就去河边喝水。

    无意中发现了这一小细节,张须陀当然是立即想起孟海城周边溪流稀少,只有葫芦河与马坑河这两条河流可以提供水源,燃起了一线希望后,张须陀立即命令斥候严密监视孟海城的取水情况,还有就是勘测葫芦河的上游情况,看看是否能将葫芦河切断。

    斥候侦察的情况让张须陀十分沮丧,派出去的斥候第二天在孟海城旁边监视了一个白天,发现贼军队伍只有五次在连通南北两城的葫芦河桥上汲水,并且数量都不多,每次都是打走十来桶水了事,足以证明城中饮水十分充足。同时侦察上游地形的斥候也回报说,葫芦河上游的地势都比较开阔,并没有理想的断流蓄水空间,张须陀闻报更是失望,也就彻底放弃了切断葫芦河的打算。

    就这样,战斗力原本十分强悍的齐郡隋军就被迫陷入了绝对被动之中,正面是坚固难下的孟海城,后方是多如牛毛的小股乱贼兴风作浪,继续攻打没把握破城,还注定会大伤元气;撤退的话会让孟海公贼势更加嚣张,同时也无法向朝廷交代;僵持对耗,耗时耗粮又伤士气,还肯定会给其他乱贼乘机坐大的机会。进退两难之下,束手无策的张须陀突然发现,陈应良当初拒绝自己的出兵邀请,很可能就是预感到了会出现这一局面,所以才死活不肯来孟海城战场找罪受。

    “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陈应良这小鬼,还真是料事如神啊。”

    暗叹过后,张须陀摇了摇头,继续仔细回忆自己当初跟着史万岁和杨素平时的攻城过程,思索破城之策,然而就在这时候,杨汪却突然来到了中军大帐求见,说是要大事向张须陀禀报,张须陀点头同意接见。接着很快的,杨汪就进到了帐中,也没和张须陀客套,直接就拱手说道:“大使,下官是来向禀报一事,应下官的邀请,谯郡通守陈应良已经答应出兵北上,前来此地帮助下官攻打孟海城。而且他已经出了兵,算路程顺利的话,四天之内就可以抵达此地。”

    张须陀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一拍面前案几吼道:“谁叫你向他求援的?老夫有下过这样的命令吗?”

    “大使恕罪,你是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但按照朝廷法典,这件事下官用不着征得你同意。”杨汪平静答道:“孟海公的贼城,有一半是在梁郡境内,下官身为梁郡通守,肩负剿灭全郡境内乱贼的重任,在力有不及的情况下,有权向邻郡求援,并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张须陀哑口无言,半晌才冷哼道:“杨通守真不愧是前任国子监祭酒,书读得多,钻起朝廷法令的空子来,果然厉害!”

    “大使说笑了。”杨汪也不在意张须陀的讽刺,只是微笑说道:“下官不是钻空子,只是尽职尽责而已。”

    “好一个尽职尽责!”张须陀又冷哼了一声,这才说道:“既然是你邀请他来的,那你就负责接待吧。还有,谯郡军队是你请来的,他们的粮草军需,由你梁郡一力承担,别想指望老夫调拨其他十一郡的钱粮给你养他!”

    “下官明白。”杨汪苦笑着点头,又小心翼翼的说道:“张大使,关于这件事,下官只有一个小小请求,谯郡军队到来后,万望你看在军国大事的份上,对晚辈宽容一些,也适当听取一下晚辈的意见,论语里尚且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广纳良策,从善如流,才是用兵正道。”

    张须陀脸色更难看了,过了片刻才说道:“杨通守,不论官职,只比较年龄资历,你好象也没这个资格教训我吧?再说了,老夫是那样心胸狭窄的人吗?”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告退了。”杨汪拱手告辞,张须陀则没好气的一挥手,半点好脸色都不给的打发杨汪离开。

    尽管没给私自邀请陈应良北上助拳的杨汪什么好脸色,但齐郡众将还是觉得有一些奇怪,那就是下午安排值夜差使时,这些天来一直情绪不佳的张须陀突然变得神情轻松了许多,还十分难得的把巡夜任务交托给了部下,说道:“今天晚上的三更巡营,秦琼、贺延玉你们二人代替老夫仔细巡查,老夫感觉很累,想好生睡一觉,没有大事别打扰我。”

    听到张须陀这道命令,面面相觑之余,秦琼和贺延玉还是欢天喜地的接过了命令——因为他们都知道,张须陀这段时间差不多是夜夜不能安睡,寝帐里基本上灯火就没有灭过,累得眼窝深陷,整个人明显消瘦了许多,还谁劝都不听,这会张须陀主动提出想要好生休息,发自内心尊敬张须陀的秦琼与贺延玉当然是求之不得。

    是夜,张须陀的寝帐还真的是早早就熄了灯火,但劳碌命就是劳碌命,到了四更过半的时候,负责值夜的秦琼与贺延玉却只能是硬着头皮叫醒了鼾声大作的张须陀,结果正在沉睡的张须陀也被吓了一跳,赶紧起身问道:“出什么事了?敌人劫营?没听到喊杀声啊?”

    “禀大帅,不是劫营,是我们又被贼军耍了。”秦琼哭丧着脸答道:“二更过半时,屯兵城下,负责监视敌城动静的斥候突然发现城上异动,看到有许多的贼军士兵用绳索下城,好象是要偷袭我们的营地,末将等见你好不容易睡熟,就没敢打扰你,贺延玉留下继续守营,末将率军出营,组织弓弩手乱射,谁知……,谁知道……,谁知后来才发现,那些贼军士兵全都是草人,末将射出去的上好羽箭,全都插到草人上,被敌人拉上了城墙,损失相当大。”

    “原来是这样。”张须陀放下心来,重新坐回床上,打着呵欠说道:“没事,你们这也是忠于职守,不慎中计那是因为敌人太狡猾,下次注意些,发现敌人下城,不要急着放箭,先探清楚再说。”

    “可敌人如果真的下城怎么办?”秦琼担心的说道:“如果敌人十假之中突来一真,真的放下一些精锐死士突袭我们的阵地,我们岂不是要吃大亏?”

    “三个晚上。”张须陀躺回了床上,一边挽起被子,一边打着呵欠说道:“再小心警惕三个晚上,过了这三个晚上就没事了,到时候就不是孟海公这个奸贼阴我们了,该轮到我们阴孟海公奸贼了。”

    “三个晚上后,就轮到我们阴孟海公奸贼了?”秦琼与贺延玉面面相觑,听不懂张须陀这话什么意思,再想细问时,却发现张须陀已经重新鼾声大作的昏昏睡去。

    和秦琼担心的一样,接下来的三个晚上里,孟海城贼军果然是每天夜里都放下草人虚张声势,隋军将士虽然没敢再中计胡乱放箭,却每一次都被迫出营戒备,被贼军的惊扰得十分疲惫。但脾气急噪的张须陀这一次却再没有被孟海公贼军的小动作激怒,贸然发起攻城,只是冷笑以对,任由敌人搅风搞雨,不做丝毫理会,弄得齐郡众将都怀疑张须陀象是突然变了个人,被什么鬼魂夺舍附身,为此也没少在私下里悄悄议论。

    齐郡众将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孟海公夫妻等贼军头目却是在孟海城里哈哈大笑,不断夸奖李密的妙计如神,弄了几百个草人竟然骗得上万支官军专用的上好利箭,也顺便把最难缠的齐郡队伍搅得疲惫不堪。为了表彰李密的辛苦功劳,确认隋军仍然没有攻城动作后,第四天的上午,孟海公夫妻还摆下了酒宴款待李密,李密道谢,又乘机建议道:“录事,差不多了,在下认为今天晚上就可以动手了,组织五百死士下城,突袭官军营地。”

    “法主,太急了吧?”马赛飞有些不放心的说道:“我们的斥候发现,张须陀那条老狗每次都让军队轮流出营戒备,是不是再耍官军几天?”

    “婶娘放心,不必了。”李密微笑说道:“我也没说去突袭张须陀老狗的营地,这几天我一直都是让草人在二更过半时下虚张声势,官军基本上也习惯了在这个时候戒备,今天晚上我们二更就让五百精兵下城,乘夜去偷袭梁郡的营地,必获大胜!”

    “妙计!”孟海公大喜,赶紧举杯说道:“来,贤侄婿,干了这杯,预祝我们今夜奇袭成功!”

    “谢录事。”李密笑着举杯,又补充道:“但在下还没把话说完,那五百精兵,今夜必须让他们穿上官军的衣服。”

    “哈哈哈哈!”孟海公放声大笑得更加开心,举杯道:“好!就这么办,来,贤侄婿,干!”

    “干。”

    李密微笑着举杯,然而就在李密把酒杯放到唇边时,孟海公的从弟孟啖鬼却从外面急匆匆的进来,大叫道:“兄长,不好了,我们的眼线探到,谯郡陈应良那个奸贼也带着他的兵马来了,估计今天下午就能抵达孟海城。”

    “哐当”一声,李密手里的酒杯落地,酒水顿时洒满了一身,孟海公也是惊得跳起来,赶紧问道:“有多少兵马?”

    “十个团,两千来人。”孟啖鬼如实答道。

    “操!吓老子一跳!”孟海公骂了一句脏话松了口气,大模大样的挥手说道:“没事,两千来人,用不着担心,他要是敢攻城,老子的贤侄婿法主一仗就能把他灭光!”

    “孟叔父,我没这个信心。”李密的声音突然颤抖了起来,哭丧着脸说道:“还有,今天晚上的偷袭行动,也必须取消了。”

    “为什么?!”孟海公夫妻和孟啖鬼都是一楞。

    “因为陈应良那个奸贼,肯定会马上派人冒充我们的人,来城下诈城。”李密哭丧着脸答道:“到时候我们在黑夜里敌我难辨,不开城的话,出城的将士肯定得被歼灭,开城的话,那个奸贼说不定就会乘机杀进城来!这种混水摸鱼坑蒙拐骗的事,陈小贼比我玩得溜多了!”

    与此同时,齐郡隋军的营地中,一个惊人的消息,也迅速在齐郡队伍中传开——卑鄙的小贼、无耻的典型、赌钱出千、打仗下毒、收买离间、行贿受贿、除了好事以外什么都干的阴险鼠辈陈应良,带着那群到处坑蒙拐骗扮神棍的帮凶走狗,又来孟海城抢功劳了!

第161章 术业有专攻

    顶着齐郡友军愤怒憎恨的目光,陈应良率领着十个团的谯郡军队,高唱着越来越名不符实的《精忠报国》,大踏步来到了孟海城战场。没有一名齐郡将领来迎接陈应良和谯郡军队,只有梁郡通守杨汪觉得陈应良可怜,看在了好友裴弘策的面子上,领了几个梁郡将领来迎接陈应良,人缘不好的陈应良感激涕零,一见面就向杨汪稽首行礼,口称伯父。

    “贤侄不必如此多礼,快起来。”杨汪很大度的搀起陈应良,还拍着陈应良的肩膀笑道:“好小子,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时,你还只是河南赞治府的文笔小吏,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官职竟然就已经和老夫平级了,照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老夫说不定就得听你的差遣了。”

    “伯父说笑了,小侄何德何能,那敢有这样的奢望?”陈应良赶紧假惺惺的谦虚,“蒙圣上错爱,能够就任谯郡通守,小侄都已经是力不从心,难以胜任,实在不敢再有其他贪图。”

    “少说这些漂亮话,灭了这么多大贼头,你还有脸说难以胜任?想故意讽刺我这做伯父的?”杨汪可不吃陈应良这一套,笑道:“行了,别拍马屁了,在我面前你可以随便放肆,到了张须陀那里你恭敬些,别让我为难,就算你尊敬长辈了。走,带你的军队去安营扎寨,然后随我去见张须陀,你的营地我也腾出来了,就在我的旁边。”

    陈应良答应,赶紧率领军队随着杨汪来到了梁郡的营地旁边,命令军队在杨汪给自己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安营,然后又领上了袁天罡,随着杨汪来到齐郡营中拜见张须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