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377章

隋末我为王-第377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话,这次不仅能保住裴仁基的脑袋,张须陀留下的齐郡精锐,也肯定都是我的了。裴伯父,你也别怪我见死不救,是你自己烂泥扶不上墙,又占着茅坑不方便,我不得不这么做。”

    次日早朝,陈丧良正式向越王杨侗转递了裴仁基的求助奏章,结果和陈应良估计的差不多,东都朝廷里的一群老官油子全都对帮助裴仁基脱罪没有多少兴趣,只是顾忌陈应良和裴仁基的关系态度不敢过于坚决,不过看到有人出面反对陈丧良却没有吭声后,元文都和段达等老官油子心里也都有了底,都极力劝说杨侗只给裴仁基供应粮草军械,不要直接出兵增援,把有限的军队留下来固守更加重要的洛阳城、上洛仓和洛口仓,更防范洪灾后可能出现的民变问题。

    杨侗当然也有问及陈丧良的意见,陈丧良没有直接表态,只是向杨侗奏报了河南郡的洪灾规模与灾民人数,还恳求杨侗赈济灾民一些口粮,避免这些灾民在走投无路下从贼叛乱。听到陈丧良这番拐弯抹角的话,杨侗和东都百官心里也有了底,明白陈丧良是担心东都兵力被过于抽空后内部出现不稳,不想拿宝贵的东都军队去给裴仁基攻打虎牢关充当炮灰。当下杨侗也出面做了恶人,断然拒绝裴仁基的恳求,只同意给裴仁基供应粮草,攻打虎牢关的战事由裴仁基自己负责。此外杨侗再三考虑后,也向隋炀帝去了一道表章,请求隋炀帝允许自己赈济灾民——虽然包括做孙子的杨侗都知道,脑袋喜欢进水的祖父隋炀帝几乎没可能答应这样的请求。

    用杨侗当挡箭牌推掉了帮助裴仁基的苦差,陈丧良本人倒是颇为轻松,也立即把精力集中到了东都新军的训练方面,可是陈丧良的首席智囊房玄龄却不这么想,刚逮到单独交谈的机会就对陈丧良说道:“贤弟,你不肯去帮裴大使夺回虎牢关,固然是为了东都大局着想,但你考虑过没有,裴大使反攻虎牢关失败后,你当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兄长是指陛下的处罚?”陈丧良反问,又道:“兄长放心,这一点我已有安排,裴伯父就算失败,也最多就是丢官罢职,人头落地的可能不大。”

    “不,不。”房玄龄摇头,还说笑道:“裴大使是贤弟你的伯父,不是我的伯父,他的脑袋是否落地,是贤弟你操心的问题,用不着我费心考虑,我担心的是另一层?”

    “另一层?”陈丧良先是一楞,然后才醒悟过来,道:“兄长是指,裴伯父失败后,我们面临的瓦岗贼直接威胁?”

    “不错。”房玄龄点头,道:“裴大使夺回虎牢关的可能很小,他失败后,不管是人头落地还是丢官罢职,洛阳都会失去河南讨捕军这个屏障,届时东都洛阳将直接面临瓦岗贼威胁,又无险可守,届时你又当如何是好?在这件事上,贤弟你如果不早做安排,到时候肯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这件事我当然考虑过,只能是驻军防范。”陈丧良很是无可奈何的说道:“我也真是没把握夺回虎牢关才这么做,如果我手里的力量足够,我也想夺回虎牢关确保东都安全,可是现在瓦岗贼重兵驻屯虎牢关,还靠着天气帮助顺利站稳了脚步,东都军队又是以新兵居多,战斗力不足,这时候发起反击,即便是我亲自领兵前去,也没把握成功。”

    “那贤弟为什么没想过借力而行呢?”房玄龄突然问道:“东都军队现在的力量是不足以确保拿回虎牢关,但如果借一支强援攻袭虎牢关之后,你再率军攻打虎牢关之前,前后夹击,夺回虎牢关岂不是希望极大?”

    “借一支强援攻打虎牢关之后?”陈丧良一度有些想问向那里借,但话到嘴边后,陈丧良突然醒悟过来,脱口说道:“王世充!”

    “不错,如果贤弟你与王世充联手,夺回虎牢关的把握很大。”房玄龄指出道:“王世充现在虽然就任彭城留守,与你职权相当,但那里完全就是一个拦摊子,粮草补给与军需供应都无可依靠,王世充必然为此束手无策。虎牢关距离洛口仓仅三十里,东都城内上好的盔甲武器堆积如山,贤弟你若能求得陛下颁诏,让王世充率军增援于你,王世充必然亲率主力精锐前来。届时夺回了虎牢关,不仅东都可以放心高枕,关键时刻,贤弟你也可以请王世充替你守卫东都,腾出手去做更重要的事。”

    虽然明知道王世充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是为了应对更加危险的太原变局,陈丧良只考虑了片刻,马上就点头说道:“我马上就给王世充写信,向他说明情况,让他心里有个底,也悄悄做好准备,到时候他能来得快一些。”

    “不妨让王世充也上一道表章,主动请求来虎牢关增援。”房玄龄又建议道:“这么一来,陛下就算不答应,心里也会有个印象,贤弟你再向陛下求援时,成功的把握更大一些。如果陛下能够答应更好,有王世充帮忙,就算裴大使夺不回虎牢关,也可以从背后牵制住相当一部分瓦岗贼,替我们分担许多正面压力。”

    “我试试。”陈丧良点头,又苦笑道:“不过让王世充主动上表的可能很小,我那个老丈人是什么人,宁死不吃亏,拼命占便宜!给我这个有钱有粮的女婿帮忙,他倒肯定一口答应,马上跑来敲我的竹杠。让他答应给穷得都要靠东都接济的裴伯父帮忙,那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和陈丧良预料的一样,当陈丧良的书信辗转送到了彭城,送到了王世充的面前后,王世充心中窃喜能够逃出彭城这个烂摊子之余,又直接冷笑道:“主动上表请求给裴仁基帮忙?老夫疯了才这么做?从彭城到虎牢关,那里不是被乱贼打得一塌糊涂的烂摊子,老夫去帮忙,只怕军粮都要老夫自己承担!帮忙打瓦岗贼可以,等裴仁基完蛋了再说!”

    于是乎,在陈丧良的见死不救与王世充的袖手旁观下,被隋炀帝旨意逼迫的裴仁基也就成了黄连地里的没娘孩子,苦得不能再苦了,本身就实力严重不足,还要主动进攻雄关名城,裴仁基除了欲哭无泪外毫无办法。然而打着如意算盘只等裴仁基失败就立即接收齐郡精锐的陈丧良遗忘了的是,除了如期夺回虎牢关和坐以待毙外,裴仁基其实还有第三个选择……把有限的军队留下来固守更加重要的洛阳城、上洛仓和洛口仓,更防范洪灾后可能出现的民变问题。

    杨侗当然也有问及陈丧良的意见,陈丧良没有直接表态,只是向杨侗奏报了河南郡的洪灾规模与灾民人数,还恳求杨侗赈济灾民一些口粮,避免这些灾民在走投无路下从贼叛乱。听到陈丧良这番拐弯抹角的话,杨侗和东都百官心里也有了底,明白陈丧良是担心东都兵力被过于抽空后内部出现不稳,不想拿宝贵的东都军队去给裴仁基攻打虎牢关充当炮灰。当下杨侗也出面做了恶人,断然拒绝裴仁基的恳求,只同意给裴仁基供应粮草,攻打虎牢关的战事由裴仁基自己负责。此外杨侗再三考虑后,也向隋炀帝去了一道表章,请求隋炀帝允许自己赈济灾民——虽然包括做孙子的杨侗都知道,脑袋喜欢进水的祖父隋炀帝几乎没可能答应这样的请求。

    用杨侗当挡箭牌推掉了帮助裴仁基的苦差,陈丧良本人倒是颇为轻松,也立即把精力集中到了东都新军的训练方面,可是陈丧良的首席智囊房玄龄却不这么想,刚逮到单独交谈的机会就对陈丧良说道:“贤弟,你不肯去帮裴大使夺回虎牢关,固然是为了东都大局着想,但你考虑过没有,裴大使反攻虎牢关失败后,你当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兄长是指陛下的处罚?”陈丧良反问,又道:“兄长放心,这一点我已有安排,裴伯父就算失败,也最多就是丢官罢职,人头落地的可能不大。”

    “不,不。”房玄龄摇头,还说笑道:“裴大使是贤弟你的伯父,不是我的伯父,他的脑袋是否落地,是贤弟你操心的问题,用不着我费心考虑,我担心的是另一层?”

    “另一层?”陈丧良先是一楞,然后才醒悟过来,道:“兄长是指,裴伯父失败后,我们面临的瓦岗贼直接威胁?”

    “不错。”房玄龄点头,道:“裴大使夺回虎牢关的可能很小,他失败后,不管是人头落地还是丢官罢职,洛阳都会失去河南讨捕军这个屏障,届时东都洛阳将直接面临瓦岗贼威胁,又无险可守,届时你又当如何是好?在这件事上,贤弟你如果不早做安排,到时候肯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这件事我当然考虑过,只能是驻军防范。”陈丧良很是无可奈何的说道:“我也真是没把握夺回虎牢关才这么做,如果我手里的力量足够,我也想夺回虎牢关确保东都安全,可是现在瓦岗贼重兵驻屯虎牢关,还靠着天气帮助顺利站稳了脚步,东都军队又是以新兵居多,战斗力不足,这时候发起反击,即便是我亲自领兵前去,也没把握成功。”

    “那贤弟为什么没想过借力而行呢?”房玄龄突然问道:“东都军队现在的力量是不足以确保拿回虎牢关,但如果借一支强援攻袭虎牢关之后,你再率军攻打虎牢关之前,前后夹击,夺回虎牢关岂不是希望极大?”

    “借一支强援攻打虎牢关之后?”陈丧良一度有些想问向那里借,但话到嘴边后,陈丧良突然醒悟过来,脱口说道:“王世充!”

    “不错,如果贤弟你与王世充联手,夺回虎牢关的把握很大。”房玄龄指出道:“王世充现在虽然就任彭城留守,与你职权相当,但那里完全就是一个拦摊子,粮草补给与军需供应都无可依靠,王世充必然为此束手无策。虎牢关距离洛口仓仅三十里,东都城内上好的盔甲武器堆积如山,贤弟你若能求得陛下颁诏,让王世充率军增援于你,王世充必然亲率主力精锐前来。届时夺回了虎牢关,不仅东都可以放心高枕,关键时刻,贤弟你也可以请王世充替你守卫东都,腾出手去做更重要的事。”

    虽然明知道王世充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是为了应对更加危险的太原变局,陈丧良只考虑了片刻,马上就点头说道:“我马上就给王世充写信,向他说明情况,让他心里有个底,也悄悄做好准备,到时候他能来得快一些。”

    “不妨让王世充也上一道表章,主动请求来虎牢关增援。”房玄龄又建议道:“这么一来,陛下就算不答应,心里也会有个印象,贤弟你再向陛下求援时,成功的把握更大一些。如果陛下能够答应更好,有王世充帮忙,就算裴大使夺不回虎牢关,也可以从背后牵制住相当一部分瓦岗贼,替我们分担许多正面压力。”

    “我试试。”陈丧良点头,又苦笑道:“不过让王世充主动上表的可能很小,我那个老丈人是什么人,宁死不吃亏,拼命占便宜!给我这个有钱有粮的女婿帮忙,他倒肯定一口答应,马上跑来敲我的竹杠。让他答应给穷得都要靠东都接济的裴伯父帮忙,那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和陈丧良预料的一样,当陈丧良的书信辗转送到了彭城,送到了王世充的面前后,王世充心中窃喜能够逃出彭城这个烂摊子之余,又直接冷笑道:“主动上表请求给裴仁基帮忙?老夫疯了才这么做?从彭城到虎牢关,那里不是被乱贼打得一塌糊涂的烂摊子,老夫去帮忙,只怕军粮都要老夫自己承担!帮忙打瓦岗贼可以,等裴仁基完蛋了再说!”

    于是乎,在陈丧良的见死不救与王世充的袖手旁观下,被隋炀帝旨意逼迫的裴仁基也就成了黄连地里的没娘孩子,苦得不能再苦了,本身就实力严重不足,还要主动进攻雄关名城,裴仁基除了欲哭无泪外毫无办法。然而打着如意算盘只等裴仁基失败就立即接收齐郡精锐的陈丧良遗忘了的是,除了如期夺回虎牢关和坐以待毙外,裴仁基其实还有第三个选择……

第313章 再次预警

    阴雨连绵,细密的雨点将裴仁基的?*间

第314章 亲入险地

    翟让给裴仁基的回信第二天清晨才送回河南讨捕军营地,在书信上,翟让除了许诺给裴仁基黄金白银各五十斤的赏赐,以及册封裴仁基为瓦岗军五大王外,再有就是命令裴仁基在今夜诈败,逃往洛口仓诈开城门,里应外合迎接瓦岗军攻破洛口仓。

    看完了瓦岗军的书信,两天两夜里只在昨夜睡了一个多时辰的裴仁基又没有心思休息了,把书信紧紧攥在手里,脸色阴沉得几乎象要滴水,心中迟疑犹豫万分,一会是率部投降后的可怕后果,一会又是无法完成任务后隋炀帝的两罪并罚,顾忌累及家人,也更害怕下狱问罪的屈辱折磨,斩首抄家的凄惨下场,前怕狼后怕虎,前退两难。

    和历史上一样,心腹贾闰甫坚决赞同裴仁基投降瓦岗军,劝道:“大使,没办法再回头了,你的书信已经送到了虎牢关,现在回头,瓦岗贼一旦抖出这件事,你照样是死路一条,只能一条路到底。杨广无道,大隋江山烽烟四起,已经注定要灭亡,瓦岗军兵强马壮,又占据虎牢雄关,掌握中原战场主动,你现在投奔他们,将来瓦岗义师推翻暴君,重建华夏,你就是开国元勋,公侯万代,岂不是远远胜过你现在这个到处受气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处境?”

    迟疑了许久,裴仁基这才说道:“惟恐众将不从。”

    “大帅放心,末将早就替你想好了。”贾闰甫建议道:“监军萧怀静苛刻士卒,刁难众将,我军上下无不痛恨此贼,今日傍晚,大帅可在中军大帐升帐点兵,然后列数萧怀静各种罪行,命令众将一起动手,将萧怀静乱刀分尸,再然后大帅你就可以告诉众将,说擅杀监军已是死路一条,八天内攻不下虎牢关,军中诸将也无一能够活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归顺瓦岗!”

    “如此一来,众将定然从命!”贾闰甫恶狠狠的说道:“反正是在中军大帐里动手,帐内士兵全是大帅你的亲兵,就算有个别人不肯听命令,大帅你也可以一刀结果他!”

    裴仁基脸色阴沉的盘算,许久后才点了点头,道:“妙计,就这么办!”

    彻底下定了决心,裴仁基再不迟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