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502章

隋末我为王-第502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代唐国公与宇文智及还有这样的交情?”李密惊讶问道:“我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不瞒魏公,小使之前也并不知道此事。”任瓌如实答道:“还是在小使辞行时,唐国公在对小使说起了这件事。”

    李密心中再无疑惑,不顾祖君彦和裴仁基等人的再三怂恿劝说,微笑说道:“好吧,这事可以商量,让我考虑考虑,有了定论再给你消息。好了,我累了,想出去走走,祖先生,德本将军,你们替我陪任大夫到厢房用宴。”

    众人答应,李密将陈丧良的书信揣在怀里起身间,又无意中瞟到了厅角的王玄策,便又随口说道:“玄策,你随我到外面走走。”

    王玄策答应,随着李密领了一队亲兵离开所谓的魏公府,到金镛城内随意走动,心中不断盘算的李密散步间,还不知不觉的走上了金镛城的城墙,眺望着远处高大雄伟的东都城池,李密突然向王玄策问道:“玄策,你有没有觉得有一件事很奇怪?河东通往中原的道路,都在我们的控制中,就算没有彻底封死,仍然还允许平民随意通行,这宇文化及的军队才刚刚越过彭城郡,李世民的细作也不可能在之前就已经把消息送到河东了?难道李世民和我们一样,也在沿途诸城设立了驿马驿卒,可以用快马传递消息?”

    “当然不可能。”王玄策平静的回答道:“学生认为,李世民能够这么快知道这件大事,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我们这里走漏了消息,让他知道了这件事。”

    李密不再吭声,王玄策知道李密已经对李二生出疑心,便也乘机落井下石,低声说道:“魏公,家贼难防,宇文化及沿通济渠北上的事,只有你的一些重要心腹知道,李世民能够知道这件事,当然也有可能知道魏公你的其他重要军情。”

    李密微微点头,突然说道:“你替我掌管机密文书,陈应良奸贼给我这道书信,肯定有人十分关心,除了蔡建德以外,你是唯一有机会看到这道书信内容的人。这几天,你可以多在军队里走动走动,看看有谁主动与你接触,给你金银钱财你可以留下,告诉我是谁就行。”

    王玄策的眼皮微微一动,然后才点头唱诺,末了,王玄策又忍不住低声说道:“魏公,关于陈贼使者的事,学生觉得也是一个机会,魏公你如果别杀他,还把他大张旗鼓的礼送出境,那么东都洛阳方面就肯定会防着魏公你和陈贼携手,不管魏公你下一步如何做,东都军队想往你的背后捅刀子,都得掂量掂量后果,担心他们的背后也被陈贼捅刀子。”

    惊讶的看了一眼王玄策,李密露出了一些笑容,微笑说道:“想不到你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还有这样的见识,难得,不错,我如果布置了一个和陈应良奸贼携手的假象,东都洛阳是得担心一下他们的背后。”

    “我就是想救那个使者而已。”王玄策心中嘀咕。

    微笑过后,李密又说道:“不过也不能大张旗鼓的礼送他出境,毕竟我现在是东都朝廷的太尉。这样吧,一会你有空去替我告诉那个什么张永通,就说我要让他受点委屈,要把他装进囚车里送回崤函道,要他理解我的苦衷。毕竟,和宇文化及的使者于洪建比起来,他已经算是走运了,于洪建我可是准备献给皇帝陛下随意处置的。记住把这点告诉他,陈应良奸贼会明白我的意思。”

    王玄策应诺,心中暗暗欢喜,李密却顺势把目光转向了西北面的河东方向,心中冷哼,“李世民小子,想阴本公,你还嫩了点!虎牢关战场,粮草问题,哼哼,陈应良小贼给我这两点提示,我如果利用得好了,宇文化及匹夫麾下的十三万关中精锐,本公起码可以拿得到一半!”

    李密在给人挖坑的同时,当然也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挖了一大坑,李密绝对是做梦都没有想到是,当王玄策名正言顺的去见张永通时,又借口李密要求名正言顺的赶走房内诸人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张永通做出了自我介绍,“我叫王玄策。”

    张永通抬头仔细看了王玄策,见他的年龄模样与陈丧良的描述相似,这才用手指头蘸了酒水,在桌上写下了一行字,内容是:李与宇文开战前,向李进言,劝李设计离间元文都与王世充,让元收回王兵权。

    “为什么?”王玄策这句话差点就问出口,强行把话咽回肚子里后,王玄策点了点头,随手抹去桌上文字。走漏了消息,让他知道了这件事。”

    李密不再吭声,王玄策知道李密已经对李二生出疑心,便也乘机落井下石,低声说道:“魏公,家贼难防,宇文化及沿通济渠北上的事,只有你的一些重要心腹知道,李世民能够知道这件事,当然也有可能知道魏公你的其他重要军情。”

    李密微微点头,突然说道:“你替我掌管机密文书,陈应良奸贼给我这道书信,肯定有人十分关心,除了蔡建德以外,你是唯一有机会看到这道书信内容的人。这几天,你可以多在军队里走动走动,看看有谁主动与你接触,给你金银钱财你可以留下,告诉我是谁就行。”

    王玄策的眼皮微微一动,然后才点头唱诺,末了,王玄策又忍不住低声说道:“魏公,关于陈贼使者的事,学生觉得也是一个机会,魏公你如果别杀他,还把他大张旗鼓的礼送出境,那么东都洛阳方面就肯定会防着魏公你和陈贼携手,不管魏公你下一步如何做,东都军队想往你的背后捅刀子,都得掂量掂量后果,担心他们的背后也被陈贼捅刀子。”

    惊讶的看了一眼王玄策,李密露出了一些笑容,微笑说道:“想不到你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还有这样的见识,难得,不错,我如果布置了一个和陈应良奸贼携手的假象,东都洛阳是得担心一下他们的背后。”

    “我就是想救那个使者而已。”王玄策心中嘀咕。

    微笑过后,李密又说道:“不过也不能大张旗鼓的礼送他出境,毕竟我现在是东都朝廷的太尉。这样吧,一会你有空去替我告诉那个什么张永通,就说我要让他受点委屈,要把他装进囚车里送回崤函道,要他理解我的苦衷。毕竟,和宇文化及的使者于洪建比起来,他已经算是走运了,于洪建我可是准备献给皇帝陛下随意处置的。记住把这点告诉他,陈应良奸贼会明白我的意思。”

    王玄策应诺,心中暗暗欢喜,李密却顺势把目光转向了西北面的河东方向,心中冷哼,“李世民小子,想阴本公,你还嫩了点!虎牢关战场,粮草问题,哼哼,陈应良小贼给我这两点提示,我如果利用得好了,宇文化及匹夫麾下的十三万关中精锐,本公起码可以拿得到一半!”

    李密在给人挖坑的同时,当然也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挖了一大坑,李密绝对是做梦都没有想到是,当王玄策名正言顺的去见张永通时,又借口李密要求名正言顺的赶走房内诸人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张永通做出了自我介绍,“我叫王玄策。”

    张永通抬头仔细看了王玄策,见他的年龄模样与陈丧良的描述相似,这才用手指头蘸了酒水,在桌上写下了一行字,内容是:李与宇文开战前,向李进言,劝李设计离间元文都与王世充,让元收回王兵权。

    “为什么?”王玄策这句话差点就问出口,强行把话咽回肚子里后,王玄策点了点头,随手抹去桌上文字。

第412章 东都也兵变

    让张永通给王玄策带来的这句话,陈丧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陈丧良推出的新皇帝杨行基在继位正统性方面,远远不及杨侗那么名正言顺,政治上处于了下风,所以陈丧良不仅不能阻止王世充兵变这件历史大事,还必须要促使这场兵变按历史进程发生,最好还是尽快发生。

    也该来看看王世充这里的情况了,其实王世充现在对杨侗、元文都等人已然是万分不满,杨侗继位登基之后,王世充尽管仍然还是手握外城防务,却并没有在拥立杨侗登基这件事上获得多少政治利益,仅仅只是受封了一个郑国公爵位,官职权限却丝毫没有得到提升。同时杨侗不仅仍然对与王世充不和的元文都言听计从,还大力提拔了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和赵长文四人参与辅政,更进一步分散了王世充手里的权力,心高气傲又野心勃勃的王世充对此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恨得牙痒。

    宝贝女婿陈丧良也连累了王世充一把,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王世充参与陈丧良的叛逆计划,王世充事实上也根本不知道女婿西进关中是为了割据为王,但亲戚关系毕竟放在了那里,杨侗和元文都等人嘴上说着绝对相信王世充,心里对王世充却仍然还是充满忌惮,生怕王世充勾结他的女婿,突然给东都朝廷来上一下子,所以杨侗和元文都没少往王世充的军队强行安插人手,王世充的身边也经常多出来历不明的眼线,老奸巨滑的王世充对此心知肚明,恨得咬牙欲碎,可是又无可奈何。

    在招降李密这件事上,王世充和元文都等人也冲突不断,杨侗之所以不敢剥夺王世充的兵权,就是因为还需要王世充替他抵御李密进攻,王世充不管受到多大的猜忌,只要李密军还和东都军队敌对一天,王世充就可以一天稳如泰山。可是元文都竟然提议招降李密还招降成功了,王世充马上就明白危险来了,知道李密军一旦与东都关系缓和,自己在东都朝廷里的重要性就肯定是直线下降,早就对自己猜忌万分的杨侗和元文都等人也很可能生出卸磨杀驴的心思。

    所以,在庆祝李密归降的宴会上,人人喜形于色,元文都和段达等朝廷重臣还高兴得亲自下场起舞,王世充的脸上却始终没有笑容,还忍无可忍的对起居郎崔长文说了一句牢骚话,“个个都蠢笨如猪,也不想想李密逆贼手里有多少军力,我们才有多少军力?李密军强却向我们臣服,摆明了就是不安好心,这群蠢猪不是傻了就是眼睛瞎了,连这都看不出来!”——很不幸,这句牢骚话又不幸传进了元文都等人耳中,王世充与他们的矛盾也更进一步加深。

    事实证明王世充才是对的,宇文化及沿通济渠北上的消息传来后,东都朝廷也总算是明白李密为什么以强降弱了。王世充得意冷笑之余,又立即建议杨侗逼迫李密交出独生子为质,更加有力的控制李密叛军,如果李密拒绝就乘机和他翻脸,假意准备反击牵制李密的部分军力,使李密无法全力迎击宇文化及,落入两面作战的窘境。可惜杨侗却再次拒绝了王世充的好心建议,继续采纳元文都的提议,继续保持与李密的友好关系,让李密安心去全力对付宇文化及。

    很难说王世充和元文都的提议谁对谁错,但是杨侗采纳元文都拒绝王世充这点,无疑又让王世充心中的愤恨加深了三分。事情过后,在王氏家族的聚会上,喝了不少闷酒的王世充重新提起了这件事,还借着酒意拍案吼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老夫辛辛苦苦的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才稳住东都局面,又率领守城军队拥戴他登基继位,到头来对老夫却是言不听计不从,天下大乱时尚且如此,到了天下安定后,还有我王家一门的活路么?!”

    老王家的几个货本来就是宁死不吃亏、拼命占便宜的极品,听了王世充的不满发泄,自然也是骂声不断,全都对杨侗和元文都等人充满愤恨。末了,王世恽还说道:“贤弟,如果忍不下去的话,我们何必受这份鸟气?干脆拉着军队西进关中,投奔你的爱婿陈应良去。”

    王家众人纷纷闭上了嘴巴,事实上收到陈丧良在关中当上土皇帝作威作福的消息后,老王家这帮妖魔鬼怪就已经纷纷生出了这个念头,现在王世恽把心里话说了出来,王家众人自然得看看王世充的反应。但还是很可惜,又喝了一杯酒后,王世充闷闷不乐的摇头说道:“不行,且不说贼军拦道去不了,就算能进得了关中,我们也拉不去多少军队,到时候手里没有兵马,那个不肖女婿也肯定不会给我们什么好待遇,最多就是给点官职爵位养着,想指望继续掌军统兵,做梦!”

    吃过陈丧良不少亏的王世恽闭上嘴巴,那边王仁则却惋惜的说道:“如果当初是叔父统兵进关中就好了,那现在就该轮到我们在关中称王称霸了。”

    王世充转动着空酒杯不说话,心里也确实遗憾自己没能碰到不肖女婿那样的好机会。这时,门外突然有亲兵飞报,说是巡逻哨队在厚载门外拿住了一个关中细作,还从他的身上搜出了陈丧良写给王世充的亲笔书信,王家众人听了无不大喜,王世充却是大惊失色,赶紧喝问道:“关中细作人在那里?书信在那里?”

    “细作暂时押在厚载门,书信已经带来了。”亲兵赶紧呈上书信,又报告道:“那细作的身份已经探明了,他是一个东都城内的士兵,随陈应良去了关中后想回家,就被派了回来送信……。”

    “住口!”王世充愤怒打断,又更加怒不可遏的大吼道:“谁叫你们把书信带到这里来的?为什么不马上把书信和细作一起押到皇城,献给皇帝陛下?”

    大吼着,王世充也没有去接书信,直接就喝道:“玄应,你把信带上,立即随老夫入宫!”

    王世充这么做当然是很清楚有人在暗中盯着自己,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才拒绝去碰陈丧良的书信,结果也不出所料,当他更衣后匆匆领着长子王玄应赶到了宫城后,觐见要求很快得到了回应,再进到了宫城上得金銮殿后,王世充的几个主要政敌元文都、卢楚和赵长文果然已经守在了杨侗的身边,王世充不敢怠慢,赶紧向杨侗行礼,一边解释事情经过,一边命令儿子向杨侗呈上自己连碰都没有碰过的女婿书信。

    结果再一次让王世充欲哭无泪,当内侍宦官把书信转呈到了杨侗面前后,杨侗接过只看得一眼,马上就惊讶说道:“王爱卿,这信怎么被打开过?”

    王世充如遭雷击,赶紧抬头去看情况时,却见那道书信的火漆封印确实已经破碎,很明显已经被打开过。还好,旁边的王玄应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