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558章

隋末我为王-第558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陈丧良的脸色,还又小心翼翼的补充了一句,道:“殿下恕罪,那李家兄弟借祖君彦之口,还提出了一个更加无耻的建议,说是我主魏公倘若能够促使,促使郑公将他的女儿改……,改嫁,那么我军就永远不必担心郑公会与殿下你联手了。”

    哗啦一声,陈丧良难得掀翻了一次面前的案几,跳起来脸色铁青无比,咬牙切齿了半晌后,陈丧良冲徐师说道:“多谢师誉先生代传口信,你先下去休息用宴吧,你们放心,如果我查明这件事不假,就算我欠你们一个大人情!如果我查到这件事是你们捏造……。”

    “我军愿担全责!”徐师誉坦然答道。

    陈丧良点点头,挥手让卫士引领徐师誉下去休息用宴,还吩咐好生款待,结果徐师誉走后,房玄龄马上就冲陈丧良笑着说道:“殿下,难得看到你真的动怒啊。”

    “这样的事,换了是你,你能忍受吗?”陈丧良闷闷不乐的反问道。

    房玄龄笑笑,道:“别担心,且不说这事很有可能是李密捏造了来激怒你,就算李家二公子因为与你有夺妻之仇,想要以牙还牙,王世充那里也绝对不会答应,王世充不是傻子,不会不知道这么做会把你激怒到什么地步,再说又是他的亲生女儿,他再是狼心狗肺也不会把女儿往死路上逼。”

    陈丧良重重哼了一声,恨恨说道:“还是得尽快把雪姬母子和翠云她们要回来,免得将来她们被王世充当做了人质,用来要挟我。”

    “那就将计就计如何?”杜如晦建议道:“左右唐王你已经决定先向太原出兵,暂时不向东都进兵,那殿下不妨做一个顺水人情,与王世充公开缔结一份和议,承诺互不侵犯,乘机要回王侧妃和裴姑娘,也给王世充喂一颗定心丸,让他放开手去和李密大干一场,让我们在出兵太原时后顾无忧。”

    “不错,这是最好的办法。”房玄龄附和道:“虽然王世充还有和李密联手进兵崤函道的这个选择,但他和李密都已经是元气大伤,就算是联手也未必有把握能拿下崤函道常平仓,同时他还得防着李密突然在背后捅他一刀,乘着我们暂时无暇东顾的机会,消灭李密夺回洛口仓和虎牢关,才是他目前的最好选择。以王世充的聪明才干,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同样的道理,李密那边也一样。”房玄龄又补充道:“李密同样很清楚他和王世充迟早会有一场决战,也肯定会担心我们支持王世充攻灭他,他千方百计的引诱我们首先出兵太原,除了争取喘息时间之外,更是争取攻破王世充的最好机会,让我军无法大力援助王世充,所以我们只要和王世充、李密都缔结一份和约,再到我们主力北上太原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发起决战,还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全面决战!”

    陈丧良连连点头,盘算了片刻后,陈丧良又突然说道:“一不做二不休,除了和他们都缔结一份和约外,干脆就把我们要向太原进兵的消息直接公开出去!写一道檄文历数太原李氏辜恩背义、谋逆行反和杀害代王等种种罪恶,悬赏要李家兄弟的脑袋,公开我们即将进兵太原的决定!再把檄文张贴于各地郡县关隘,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们即将出兵太原,本王的信誉向来良好,檄文又传遍天下,王世充和李密就是再多疑也能明白我这次是来真的了!”

    “妙是妙,但这么一来,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先机了。”房玄龄有些迟疑的说道:“眼下春耕尚未完全结束,无法立即着手备战,等春耕结束后我们再着手筹备粮草军需,动员士卒调动军队,又得耗费相当不少的时间,现在就把出兵太原打算公诸于世,未免会给李家兄弟太多的备战和应变时间,届时他们在雀鼠谷一带加强了防御,或是又向周边贼寇求得援军,我们再想拿下太原,只怕得耗费时间和力量。”

    “还有。”房玄龄又微笑补充道:“檄文一出,殿下你就和李家兄弟彻底撕破了脸皮,再想用你最拿手也最喜欢的离间计,恐怕就没什么机会了。”

    “无妨。”陈丧良挥挥手,道:“檄文只提李大李二的名字,点名道姓说他们是罪魁祸首,只要他们的脑袋,其余众人只要投降,一律不予追究,这么做直接就是一道离间计,足以让李元吉那小子生出异心!”

    “至于给李家兄弟太长的备战时间,其实也长不了多少。”陈丧良又冷哼道:“太原距离大兴足足有千里之遥,一路之上只能陆路运粮,大军行进缓慢,李二郎吃了我们闪电战的亏,肯定会汲取教训,发现我们备战就会立即加强防御,我们的军队再渡过黄河踏足河东,李家兄弟马上就能明白我们是冲他们来了,到时候他们照样会全力备战,还会因为刚做好准备我们就打到雀鼠谷,有士气和先机之利,早点给他们敲响警钟让他们提前备战,反倒可以让他们的军队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而出现松懈疲惫。”

    说罢,陈丧良又在肚子里补充了一句,暗道:“当初太宗打越猴子就是这样,进攻时间比越猴子估计晚了三个多月,越猴子天天备战过于紧张,自己拖垮了自己,太宗真正打过去的时候,越猴子反倒全都措手不及。”

    “殿下所说的,确实也有道理。”房玄龄点头,又说道:“那李家兄弟四处求援这点怎么办?我们是否也遣使联络太原周边的各路贼寇,全力争取把他们拉到我们一方,帮着我们围攻李家兄弟?”

    “当然得要这么做。”陈丧良点头,冷笑说道:“李家兄弟肯定会向周围的窦建德、刘武周、梁师都和罗艺这些贼寇求援,用的也无非就是唇亡齿寒这套说词,李家兄弟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些逆贼未必能够明白,就算他们坚持来援也没关系,我们是出动主力在客场和这些客军交战,消灭他们比直接打到他们门上去还要更方便得多!”

    见陈丧良的决心已下,态度还异常坚决,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不再多说什么,全都开口表示同意,然后杜如晦又建议道:“殿下,李家兄弟实力雄厚,又有山川之险,这次我们北征太原的兵力规模肯定要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大战,兹事体大,下官认为殿下最好还是召集魏尚书、李尚书和袁尚书他们商议一下,准备一个万全之策,然后再颁布檄文不迟。”

    陈丧良点头同意,还就在第二天就召集了六部尚书及一干亲信心腹讨论北伐大计,结果意见并不是很统一,魏徵、高士廉和庞玉等人都对陈丧良选择先难后易有些不解,都觉得应该先出兵去打已经元气大伤的王世充和李密,拿下两都确立正统,然后再行大事。

    好在屈突通和李靖都坚定的支持陈丧良的北伐计划,屈突通支持北伐当然是想借机报仇雪耻,李靖却指出道:“自古以来,都是西攻东和北攻南最容易,反之则最难,王世充与李密互相牵制,虽有一定危险却不足为惧,太原李氏却是对我们真正的威胁,我军主力一旦贸然进入中原,被迫与中原群敌展开混战,时间稍一长久,太原李氏马上就能获得攻取我河东粮产之地的机会,继而威胁崤函道,我军主力就必须得紧急回兵来救关中,首尾难顾,疲于奔命,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导致不测后果。所以我军要想争霸中原,首先就得消弭太原这个隐患,不给李家兄弟在太原坐大的机会!”

    在李靖的帮助下,陈丧良这才在没花多少口舌的情况下说服众人同意发起北伐,陈丧良又下令众人准备出兵计划和起草檄文时,之前一直就没开口的袁天罡突然说话了,道:“殿下,微臣认为,我们的北伐计划最好是围绕一点安排布置。”

    “那一点?”陈丧良好奇问道。

    “全力争取在七月底之前击破外敌,合围太原城,最好是在七月中旬之前击破外部敌寇,合围太原城。”袁天罡平静说道:“如果我军能够做到这点,那么别说他李家兄弟在太原有五年粮草,就是十年粮草,我军也可以一举破之!”

    “为什么?”陈丧良惊讶问道。

    袁天罡有些犹豫,没有立即回答,那边的李靖却说道:“殿下,袁尚书果然是高才,我军如果能够做到这点,确实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太原城。”

    说到这,李靖顿了一顿,又微笑说道:“只是,以你的性格,这个攻城战术恐怕不太会想用。”来救关中,首尾难顾,疲于奔命,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导致不测后果。所以我军要想争霸中原,首先就得消弭太原这个隐患,不给李家兄弟在太原坐大的机会!”

    在李靖的帮助下,陈丧良这才在没花多少口舌的情况下说服众人同意发起北伐,陈丧良又下令众人准备出兵计划和起草檄文时,之前一直就没开口的袁天罡突然说话了,道:“殿下,微臣认为,我们的北伐计划最好是围绕一点安排布置。”

    “那一点?”陈丧良好奇问道。

    “全力争取在七月底之前击破外敌,合围太原城,最好是在七月中旬之前击破外部敌寇,合围太原城。”袁天罡平静说道:“如果我军能够做到这点,那么别说他李家兄弟在太原有五年粮草,就是十年粮草,我军也可以一举破之!”

    “为什么?”陈丧良惊讶问道。

    袁天罡有些犹豫,没有立即回答,那边的李靖却说道:“殿下,袁尚书果然是高才,我军如果能够做到这点,确实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太原城。”

    说到这,李靖顿了一顿,又微笑说道:“只是,以你的性格,这个攻城战术恐怕不太会想用。”

第453章 打草惊蛇(上)

    虽然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极力挽留,陈丧良也表示愿意重用,但是爱惜自己声名的李建成使者王珪却还是不愿背上出使背主的无义骂名,流着眼泪谢绝了陈丧良和房杜等人的好意,老泪纵横的带着陈丧良的讨李檄文北上返回太原,去向李建成兄弟报告陈丧良即将出兵太原的噩耗。

    陈丧良还另外写了一道书信给李建成,很明白的告诉李建成,说李家兄弟追随李渊谋逆造反,杀害杨侑,自己身为大隋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能接受李家兄弟的投降,不能接受李家的归附!同时陈丧良还给李建成开出了投降条件,放下武器,交出地盘,携带所有家人到大兴朝见,陈丧良保李氏家族平安并择才录用。

    与此同时,关中名士李纲起草的讨李檄文也被张贴到了关中各地,悬挂于大小城池关隘的显眼处,并且通过各种明暗渠道,送往陈丧良控制地之外的各郡各县张贴,明白了当的告诉全天下人,关中隋军义宁朝廷的下一个讨伐目标就是太原李氏!

    陈丧良的信用本来就非常好,再把檄文传布天下,当然不可能再改变目标,所以当看到这道悬赏五万贯收购李大和李二脑袋的檄文后,与陈丧良控制地接壤的大小军阀自然都是长松了一口气,已经被化及兄拼得元气大伤的王世充和李密更是笑得连嘴都合不拢,拍着胸口连连庆幸,“还好,还好,还好是往北去了,要是往东来,我们就悬了。”

    让李密和王世充更加欢喜的还在后面,整体实力已经雄霸天下的陈丧良,在根本就不必畏惧多线开战的情况下,还又主动派来了使者通好言和,分别要求与王世充、李密缔结互不侵犯和约,虽然这也不排除陈丧良有笑里藏刀的可能,但王世充和李密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与陈丧良签订和约,详细划分边界,互相承诺绝不做不宣而战的不义之事,也绝不以武力和物资支持援助对方的敌人。

    为了讨好女婿,王世充乖乖的交出了王雪姬母子,但很不巧的是,王世充此前为了防备女婿东侵而讨好李密军,恰好在前两天通过谈判把裴翠云和她老娘送还给了李密军重将裴仁基,所以王世充也只能是派人向女婿一再解释这只是一个巧合,绝非故意不给女婿再添小三的机会。陈丧良也通过各种渠道查明这确实只是一个意外的巧合,便也没有计较,只能是闷闷不乐的拒绝暗中帮助王世充干掉李密,但也承诺绝不帮李密攻打东都。

    李密军那边也一样,陈丧良让张永通很明白的告诉李密,倘若李密和王世充开战,自己谁也不会帮助,绝不会因为王世充是自己岳父而拉偏架。李密很清楚陈丧良这是在变相怂恿他和王世充决战,但这也正是李密求之不得的事,所以李密还是立即着手布置准备向王世充开战,只等陈丧良的主力出兵太原,就马上出手干掉王世充这个纠缠多年的敌人。

    与如释重负的陈丧良其他邻居截然相反,位置其实很偏远的老李家却是如遭雷击了,老李家的一大帮子族人就是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住在紫禁城里的陈丧良,为什么会放着住在王府井的王世充和住在琉璃厂的李密不打,放着盘踞在什刹海的李轨和梁师都不去收拾,甚至就连暂时躲在先农坛已经奄奄一息的化及兄都不去理会,偏偏要离城向东又向北,坐地铁转公交出五环,跑来找自家的麻烦?这不是坑爹是什么?

    被陈丧良这道檄文坑得最惨的还是李建成,此前为了不让陈丧良对太原军队生出警惕,李建成已然多次拒绝了李氏族人与王世充、李密缔盟的请求,还公然拒绝了东都朝廷给他册封的爵位官职,导致李二只能以李家右路军的名誉寻求与人联手。这次任瓌带着李密使者北上前来求盟,李家众人没有一个不叫好不称善,又是李建成力排众议,断然拒绝李密的主动求盟,还派王珪携带李密的亲笔书信南下向陈丧良示弱示好,假意请求归附,结果却不仅没能成功,还把陈丧良的讨李檄文都给招来了,李建成在族人面前自然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了。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尽管连陈丧良都暗暗钦佩李建成的深藏不露和韬光养晦,但是看到陈丧良公然宣战的讨李檄文之后,李建成的外交策略还是遭到了太原文武的一致质疑,不满大哥从自己手里夺走兵权的李元吉更是上蹿下跳,拉着一帮子同辈族人怪话连天,牢骚满腹,话里话外都是指责李建成缺才少能,不配担任李氏家主,理当退位让贤。在大哥麾下受尽了委屈的李二虽然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