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猎人 >

第354章

中国猎人-第354章

小说: 中国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点头,李牧便走了下去,不用他说,李啾啾走到队伍最后一排,两人开始逐个逐个地看。

    他们要从这些人当中,挑出十五名带走。

    慕容明晓忽然的激动起来,低声对顾九说,“站好点!肯定是在挑兵!能首先挑兵的部队肯定是好部队!”

    顾九连忙挺高了胸脯,睁大眼睛,心跳也就加速了。

    “同志们啊,打起精神来,挑中的就可以去上海了!”那科长喊了一嗓子。

    上海!

    大都市啊!

    东方明珠啊!

    瞬间,就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比一个胸脯挺得老高,哪怕只有几根排骨。

    李牧忽然想起当年自己参加征兵时的场景,算起来也只是五年前的事情,一晃五年,自己已经成长为少校副团,像一场梦。

    当年吴军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三十一军的!三十一军知道吗!在厦门!想去厦门吗?”

    应该说,很多人都被厦门这个地名给吸引住了。那是个经济发达好漂亮好漂亮的城市啊,肯定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妹纸啊!

    结果,是到厦门了,在厦门下火车,装上军卡,上高速一开就是四五个小时,直接拉山里去。

    后悔已经晚了。

    当初看到那破旧的礼堂时,李牧一帮人是能听见心碎开的声音的。

    上海,也没错,上海也在军区的管辖范围之内,但107团和上海没有半毛钱关系。

    想到自己也要学着老排长吴军当一回大忽悠,李牧心里五味陈杂……(未完待续。)

第752章 挑兵

    准新兵们忍不住去看李牧冬常服上的军衔、军种标识、资历略章、臂章,还有那擦的发亮的军官皮鞋。

    笔挺的冬常服,挺拔的身材,不苟言笑的表情,刀削一般的年轻面庞,这样的李牧给准新兵们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这个首长一看就是狠人,那眼神太吓人。

    慕容明晓也紧张起来,甚至有些恐惧,恐惧源自于未知。

    现场很安静,家长们被挡在远远门卫室那边,只能看着干着急。尽管哪支部队不知道,但是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肯定是好部队。

    的确是好部队,按照李牧的计划,这批兵招回去,原则上是全部要留队转士官的。对要谋条出路的孩子来说,这就是大好事。

    都在心里疯狂地期盼着,首长快点我首长快点我。

    李牧从第一排开始,慢慢的一个个看过去。

    少有城市的孩子,李牧看得出来,农村娃居多。李牧没有什么歧视,但他个人情感上喜欢农村兵。不过城市兵比农村兵头脑要灵活一些,这是普遍现象。

    慕容明晓和顾九就站在第一排,顾九没敢往前站的,慕容明晓硬拉着他往前站。慕容明晓一米七六的身高,一表人才,五官端正的。

    顾九就长得有些一般化了,一米七出点,身材倒是强壮,显得整个人有点石墩的感觉。

    大清早的出门,顾九的脸都没洗干净,头发倒是利索,直接就推平了,花了五块钱,狗啃似的,加上他不太规则的面庞,实在有些不忍心看。

    李牧背着手慢慢的一个个地看过去,虽然他军龄不长,但是就挑兵来说,恐怕没几个比他的目光毒。杀了一百多人的猎人突击队队长,连个兵都看不准,说出去也没人相信。

    看兵,他第一眼看眼睛,眼睛无神直接pass,第二眼看身材,瘦不拉几的不要,太强壮的不要,太高的不要,太矮的不要,要的就是看上去中不溜秋的款式。

    他在慕容明晓面前停了下来,这表明,慕容明晓过了第一眼。打量着慕容明晓,李牧可以判断出,这小子家里伙食不错,发育得很好,身材均衡,就是身高有些不太满意,太高。

    一米七六,太高了,李牧要的不是站大门岗的兵,要的是能灵活进出装甲运兵车的兵,要的是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奔袭十五公里的兵。

    略微犹豫了一下,李牧也没问什么问题,举步走开了。

    慕容明晓于是经历了水深火热,李牧在他面前停下的时候,他激动得浑身都发颤,李牧抬脚走,他犹如坠入了冰窟一般,浑身都发冷。

    整个人都懵了。

    在顾九面前,李牧停了下来。

    李牧后退了两步,打量着顾九。

    顾九的脸顿时就红了,有些羞涩地低下头,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不敢去看李牧。

    嗯,这个兵不错。

    各个方面都符合李牧的要求。

    眼神很正,怯生生中带着刚毅,这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肤色很黑,皮肤粗糙,经常干粗重活,能吃苦。不怎么修边幅,野外作战要的就是这样的兵。

    最关键的是,这个兵纯朴,这是很难得品质。

    李牧问:“你叫什么名字?”

    顾九紧张得双耳发鸣,根本不知道李牧在和他说话。

    慕容明晓这会缓过神来了,急得连忙推了顾九一把,拼命地打着眼色。

    “啊,我,我。”顾九结巴了。

    李牧笑问:“别紧张,小同志,你叫什么?”

    “报,报告首长,我叫顾九。”顾九终于缓过劲来,结结巴巴地说。

    李牧又问:“你是结巴?”

    “我不是。”顾九急声说,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

    微笑着点点头,李牧指了指他,“你出列,站在这边。”

    顾九做梦似的双腿僵硬地出列,站到了一边,面朝队伍。大家面面相觑——这么个呆子居然第一个被挑中?这首长眼睛瞎了!

    后面,李啾啾也点了一个兵,很快就和顾九站在了一起。

    这下大家都不明白了,怎么挑的都是些土不拉几的人,怎么看都不顺眼的反而被挑中了,这支什么部队来的,到底要干什么?

    准新兵蛋子们不明白,武装部的干部们却是看明白了,心里暗暗想着,回头跟那几个关系户说一说,这部队就不要去了,太危险。

    这些武装部干部们每年接触各种各样的部队,什么样的部队不知道。顾九这几个人一被挑出来,他们马上就意识到,对武装部都保密的这支代号为9527的部队,绝对不是一般的部队,再一看年轻得过分的团长营长,不是特种部队就是特殊部队,怕是连训练伤亡指标都有的。

    几个关系户的家长只是想让孩子到部队锻炼锻炼,犯不着送进去玩命。

    去年,幸福县籍军人伤残了五人,意外身亡一人,这些都是有统计的,武装部的人心里明镜似的。

    李牧和李啾啾基本一致,眼睛看,然后问你叫什么名字,没有第二句话。很快大家就都摸出规律来了,只要问名字的,就是被选上的,有资格站到前面去。

    不明就里的家长们心急如焚,恨不得过去把自家小孩推到首长面前说我家小孩很不错的……

    慕容明晓急了,心急如焚也形容不了的。

    他不断地和顾九眼神交流,有恨意,他…妈…的你小子怎么就被选中了,老子比你强多了好吗!

    顾九惭愧得很,歉意地看着慕容明晓,委屈得不行,哎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首长挑的,其实我也觉得我自己不够资格的。

    李牧和李啾啾在队伍中间会合,一圈走了下来,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随即走到队伍前面。队伍七零八落的了,挑了十四人出来。

    还差一人。

    共事这么长时间,李牧和李啾啾基本上不用做太多的沟通,一个眼神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们站在队伍前面,打量着慕容明晓。

    李牧不是很想要这个兵,但是这个兵的确比其他人要优秀一些。之所以不太想要,是这个兵心机重。第一眼,李牧就看出来了。这样的兵很难调教,就算调教好了,也很不好控制。

    但这个兵其他方面又比较符合要求。

    因此李牧征求李啾啾的意见,让他看一看。

    大约两分钟之后,李牧和李啾啾走到一边,低声商量起来。

    “矮子里挑将军,只能是他了。”李啾啾说。

    李牧微微颌首,十五个名额,就要带回去十五个兵,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

    “那就他吧。”(未完待续。)

第753章 李团长啊有失远迎啊

    选中了不代表就一定能去,也不是一定就要带走。

    还得家访政审。

    刷下来几个人,还得补缺几个人,后面的事情更多,得忙起来。

    其他部队的接兵干部不见得会明抢你的人,但是暗地里活动是绝对不会少的。好兵一人难求,以前如此,现在更如此。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接兵干部云里雾里的,地方武装部提供什么兵,他就带什么兵走。

    李牧却必须得慎重慎重再慎重,极有可能,这会107团第一次征新兵,也是最后一次。未来的107团将会是高度职业化的部队,军官士官组成,义务兵将会是熊猫一般的稀有。

    如同一些特种部队一样,除非非常优秀,否则是不招义务兵的。

    “洪部长邀请咱们参加晚宴,怎么说?”一大早,李啾啾就拿着几份档案走进来。

    李牧也是一早就起了床,这会儿正在一边抽烟一边研究今天要家访的几个兵的档案。

    把档案放在桌面上,李啾啾说,“这是洪部长交给我的,武装部推荐的兵。”

    抬起头来,李牧不解问道,“他们还敢往咱们这里推荐人?”

    “晚上的晚宴估计就是这几位家长安排的。聪明人还是不少啊,咱们107是直属军区的部队,八成洪部长给泄露出去了。”李啾啾说。

    军区直属,名头听着就高大上。至于危险不危险,和平年代有什么危险。一些家长还是没有被吓住,依然神通广大的走武装部洪部长的门路,想把自己家孩子塞进来。

    搁以前的脾气,李牧连看都懒得看档案一眼,他最烦这种行为。

    但今时不同往日,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坐的位置不同了,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也就不同了。

    你可以特立独行,但我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给你点难受,比如,你要这个兵,我完全可以让他走不成。

    你得妥协。

    李牧拿起那几分档案就翻了起来,从履历能看得出来,都是家境不错的县城里的孩子,也有一些公务员家庭的。体检报告之类的,李牧扫了眼就没仔细研究。对于这些兵来说,有问题也能整成没问题。

    “先体检吧,带到陆军医院体检,我信不过县医院的体检报告。”李牧放下档案,说。

    李啾啾点头,“给几个名额?”

    “一个也不给。”李牧说,“按照规矩来,确实符合要求,我向军区申请,协调过来几个名额。”

    妥协归妥协,但不是完全妥协。

    自己亲自挑出来的兵,政审过关,一个也不能落下,全部要带回部队。至于关系塞进来的这些,可以给机会,符合条件就带走,这一点是坚决不能通融的。

    “好办法。”李啾啾说,“或者从其他地区协调过来几个名额,总的来说,咱们不缺名额。”

    的确如此,新建部队,多的是名额,只是摊到全国那么多地区,就不多了。不过作为负责具体工作的副团长,李牧要协调过来几个名额,问题还是不大的。

    “今天要家访的几个人都在下面村里,我们得抓紧时间。”

    李牧把档案装进迷彩公文包里,李啾啾马上就提了过去。李啾啾的任命早已经下来,战斗支援营营长,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营的营长,同时也是団属武力侦察连的连长。

    收拾了一下,两人就出门了。

    还是原来的司机,还是那台军牌皇冠,武装部的周干事陪同,一行四人就出发了。

    第一站是胜利村,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里的最远的一个村。不过路比较好走,再不济也是平坦的泥土路,没下雨,轿车照样跑得呼啦啦的。

    胜利村有两人,一个是李牧第一个选中的顾九,另一个是最后一个选中的慕容明晓。同一个村的青年,这也是让李牧犹豫的一个因素。

    部队里很忌讳老乡在同一个部队服役,选择了顾九,李牧就想放弃慕容明晓,因为顾九比慕容明晓更符合他的要求。但最终还是要了慕容明晓,其实说明慕容明晓这个人还是有他的闪光点的。

    “胜利村是百家村,原本没有的,后来修水库,划出这么块地方,迁移了过来,十几个姓,三百多户人家,政府的扶持比较多,比其他村子是要好一些的。”

    车一开上镇区通往胜利村,周干事就介绍起来。

    “你看这路,最先硬底化的,现在还有很多村子公路没硬底化。为什么胜利村优先,人家背井离乡过来,政府是要优先照顾的。再看前面大片的辣椒,政府统一收购,旱涝保收。”周干事说。

    李啾啾道,“可我听说胜利村的经济条件是比较困难的。”

    “哪里没有穷人,胜利村一样有。”周干事说,“就说第一个要家访的顾九,同样是迁移户,但维持温饱都艰难。为什么,顾九母亲体弱多病,家里就他父亲一个劳动力,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那么多张嘴。可惜的是他父亲是个好吃懒做的,年年要吃救济。若是个勤劳的,村里给分了那么些田地,吃饱肚子是一点问题没有。”

    周干事之前是做过家访的,武装部的人不了解应征青年的家庭情况,他是不敢往部队里送。

    李牧微微点头,顾九这个人身上有天然的责任感,恐怕就是这种家庭环境之中养成的。父亲不给力,作为长子,顾九是要扛起家里的重担。也就难怪十八岁的小伙子看上去和三十岁人一般沧桑了。

    穷人孩子早当家,万幸的是,顾九没有耿帅的那种渗入骨髓的自卑,这非常的重要。

    胜利村到了,笔直的路一直通往村口,放眼望去,村貌很整齐,笔直的巷子,差不多款式的小楼房,其中夹杂着一些平房瓦房。整体上看,胜利村比很多村子是要好的。

    “前面的三层小洋楼是慕容明晓家,顾九家在村尾,咱们先去慕容明晓家,再到顾九家。”周干事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