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皇牌农女 >

第326章

皇牌农女-第326章

小说: 皇牌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去找他。”他捏着那封信就向外走,走了几步又停住了,苦笑地道,“找了他又能怎么样?只会对他更加失望而已。

    上次我已经把话跟他说清楚了,他若再敢打佳禾的主意,我们的兄弟情分就尽了。”

    叶知秋愣了愣,“你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嗯。”凤康将那封信折好,递给她,“知秋,我决定了,这个皇位不能交给十一。他太桀骜不驯了,做个王公还好,做了皇帝只怕会危机社稷。

    我不能由着他任性妄为,把皇祖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断送了。

    我们来商议一下,把这个皇位让给谁才好。”

    叶知秋刚才也是气极了,有一点儿迁怒于他。把话说开了,气也就消了。和他对面坐下来,把几位资质出众的皇子挨个捋了一遍。

    刨去十一,觉得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七皇子,十皇子,十五皇子都还不错。

    “老七就算了。”凤康首先剔除了凤兖,“老七口舌功夫最好,做皇帝最忌讳多言,言多必失。”

    “十五也不行。”叶知秋看中了十五的封地,私心里不想让他当皇帝,“他太痴迷于棋奕了,容易玩物丧志。”

    凤康表示赞同,“没错,他的性子也太温和了,缺少果断。

    老十也算了,他生了一副笑面,缺少做君王的威严,光看面相就难以服众。”

    “那么就从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之中选一个喽。”叶知秋眨了眨眼,“要不我们把各自中意的人写下来,比照一下,看看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

    “好。”凤康一口应承下来,取了两只笔来,分给她一支。

    两人背身写完了,转过来摊开手掌,见对方手心里都写着一个“四”字,便会心一笑。

    两人起身将手上的墨迹洗去,重新落座,凤康便语带释然地道:“等我跟瀚之商议过后,便找老四谈一谈。”

    “我想了几个条件,你听一听,作为参考。”叶知秋扳着手指,一一列举着这几天深思熟虑出来的东西,“第一,清阳设为藩地,你受封藩王,世袭罔替,统理一府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务。

    清阳府每年征得赋税,除去你应得的那一部分,一半上交朝廷,一半留作造福清阳府百姓。可养兵,可立法,可开矿,可修路,可打造兵器,可挖掘运河,可自行开设科考……

    朝廷不得以各种理由干涉!”

    “开设科考?”凤康提出反对意见,“朝廷有完善科举制度,我们为什么要自行科考?这不合祖制吧?”

    叶知秋斜目看过来,“我们不自己挑选人才,朝廷派下来的官员你敢用吗?”

    凤康一拍脑门,“是我糊涂了。这一条的确十分必要。”

    叶知秋对他知错能改的态度十分满意,继续列数,“第二,别的地方咱不管,但是旬阳、詹宁两府也必须就藩。”

    “旬阳府是十一的封地,当然要就藩,我们为什么要管詹宁府?”凤康又一次提出疑问。

    “詹宁府是十五的封地,十五跟你关系还算不错,到时候我们可以说服十五,让他借道。”

    “借道做什么?”

    “出海。”叶知秋拿了笔简单地画了几个圈。“这是清阳府。这是詹宁府,这是呈南、蔚宜两府,我们可以从清阳府开凿一条运河,穿过詹宁府。直抵海河口。

    到时候可以做出海贸易。将清阳府的东西卖到番邦去。将番邦的东西运进来。物产丰富了,百姓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

    对了,莎娜想回家也方便!”

    凤康眸子闪亮地看着她。“你什么时候看过地图了?”

    “几天前。”叶知秋简单地答了,又在清阳府以东的位置画了一圈,“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州府标志?”

    凤康接过她手中的笔,将那圆圈一分为二,指着占了绝大半的那一片道:“这是一片山地,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邻国也差不多同样面积的森林,两边两成一片,因而得名叫两界森林。

    里面古树参天,野兽成群,又分布着悬崖、深潭、沼泽之类的天堑之地,没有人敢深入其中。”

    又临近清阳府的那一小部分上点了七个小点,“这一片是两界森林的外缘,一共有分布着七个镇子,所以朝中提起这里的时候,习惯性地称之为七镇府。

    这七个镇子彼此距离很远,中间有林木相隔,每个镇子周边又有许许多多的散户,没办法统一管理。朝廷只能每隔三年派出七位特封的政令史,同时担任布政、监察、提刑的职务,替那里的百姓办事。

    据说那里的百姓多是猎户出身,民风野蛮,政令史被杀的事情时有发生。因而朝中的官员,谁也不愿被派往七镇府。”

    “这个地方我们要了。”叶知秋干脆地道。

    “要它做什么?”凤康吃惊地看着她。

    “你傻啊,这么大一片森林,开发出来就是宝藏。”叶知秋有些兴奋地敲着桌子,“山珍野味什么的先不说,单木材就有千千万。

    只要我们不过度砍伐,及时植树造林,那就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场啊。”

    凤康还在沉吟,就听她问道:“五哥的封地在哪里?”

    “大兴府,在京城以北,跟老四的封地挨着。”

    “好,我们就拿大兴府跟换七镇府和这片林子。”

    “什么?”凤康眼睛都瞪大了,“大兴府可是少有的富庶之地,你居然要拿了它换这片野蛮之地?”

    叶知秋横了他一眼,“大惊小怪个什么?鸣儿是我们的儿子,肯定要跟我们走,我们在哪儿他就在哪儿。

    反正我们也不在乎朝廷施舍的那点儿食邑,要一个离清阳府那么远的封地有什么用?”

    “你想要我直接给你要来就是了,何必要换呢?”毕竟是凤允的封地,凤康有些舍不得。

    “虽然那里现在只呃是一块野蛮之地,你直接要,你们家老四肯定舍不得,你跟他换就痛快多了。为了一块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地,何必白费那些工夫?

    再说了,鸣儿年纪还小,等他长大成人的时候,朝廷未必会让他承爵,不如趁现在有效,拿了它换一块有开发前景的地。”

    叶知秋言尽于此,怎么做就看他的了,径自往下说,“第三,芸母妃和玥儿都要跟我们走。至于她们是想跟着你我,还是想跟着十一,随便她们。

    第四,我猜想沈公子一定会跟你走,我觉得你有必要将沈家的人全部争取过来,免除沈公子的后顾之忧。

    第五……”

    ——(未完待续。。)

第527章 拟定

    结合叶知秋所说和自己所想,凤康整理出一份条件清单,拿给叶知秋看过,又扔给沈长浩,“你看一看,还有需要补充的没有?”

    沈长浩一条一条很认真地看完了,意味深长地勾起唇角,“这里面只怕有一半都是王妃的主意吧?”

    凤康心下窘然,又不太服气,“有那么明显吗?”

    “有。”沈长浩手指在折子上轻弹了两下,“自行开设科考,接芸妃娘娘出宫,还有借兵借钱粮相关的条款,哪一项不是有违祖制,有谋逆之嫌的?

    王爷是纯孝至忠之人,若无人提点,定然想不到这些。在我认识的人中,也只有王妃有说服王爷的本事。”

    凤康悻悻地瞪了他一眼,“我没有你说的那般迂腐吧?”

    沈长浩不置可否地笑了一声,转而道:“不过按照这些条款谈下来,清阳府已经远远超出了藩地的概念,而是相当于华楚国的一个属国了。

    便是瑞王以作为得到皇位的权宜之计答应了,文武百官也会极力反对,王爷可做好了面对指责甚至是唾骂的准备?”

    凤康不以为然地冷哼了一声,“他们要指责我什么,谋反?那我拿皇位换一个藩王的位子,拿华楚国的大片江山换一个小小的清阳府,图个什么?

    能不能说服文武百官那是老四的事,跟我无关。我只要一个自在,他若不能给我。我找别人谈这桩买卖就是了。”

    沈长浩哑然失笑,“若是让一本正经的玄祯大帝知道,他的嫡孙将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基业当成买卖来做,定会气得七窍生烟,从棺材里坐起来。”

    凤康出使番国数年,又受了叶知秋满脑子现代思想的影响,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的眼界和脑筋已经算是比较开阔比较活络的了。

    然而从小潜移默化受到的教育,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他心里始终放着“忠孝”二字。之所以能爽快地同意叶知秋提出的那些条件。是因为他深知那样做能造福百姓。宁愿落得一时骂名,也想尝试一番。

    他唯恐自己最好的朋友不理解,正色地解释道:“瀚之,你可知道在身在番国的那些年。我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有不少番邦国家。疆域不如我们华楚国辽阔。物产亦没有我们华楚国丰饶,可它们各有所长。被我们视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的东西。往往被他们用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并且极具成效。

    我并非妄自菲薄,也并非过度推崇番邦。

    实事求是地说,番邦固然有许多不如我们的地方,我们也有许多不如番邦的地方。若是能取长补短,那我们华楚国百姓的日子是不是会过得更好?

    知秋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不学习就没有进步,不改变就没有未来。

    可你也知道,我们这里有许多根深蒂固的东西,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凭我和我身边这几个人的力量,在我有生的几十年内,很难让华楚国这么大一片江山有太大的改变。可要想改变一个小小的清阳府,我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我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求跟知秋、鸣儿、唯儿一家和美的同时,为百姓谋得一些实实在在的福利。如果清阳府的改变能抛砖引玉,带动华楚国一分两分的改变,我便此生无憾了。

    瀚之,你能明白我的用心吗?”

    沈长浩从来都不是一个被传统和规矩束缚的人,否则他就不会那般欣赏叶知秋了,“王爷,你不必跟我解释。从我认识你那一天开始,我就决定唯你马首是瞻,至死方休了。

    不管你是想当的是一国之君,还是藩地的土皇帝,我都会跟随你的左右。

    我态度就是沈家的态度,祖父他老人家好说,父亲和大哥那边恐怕要费些口舌。实在不行,我脱离族谱就是了,反正父亲叫嚷过不止一次,要将我逐出家门。”

    他的善解人意,让凤康满怀愧疚和感激,“瀚之,我欠你实在太多。”

    “你们之间用得着说这种话吗?你若过意不去,等我们到了清阳府,你封我一个藩王丞相当当好了。”沈长浩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

    “那是自然。”凤康郑重地保证,“到时你只在我一人之下。”

    沈长浩挑起眉毛,“那王爷要将王妃置于何处?”

    “只怕回到清阳府,她如鱼得水,连我这个人都不放在心上了,又岂会管我们在做什么?”凤康不无幽怨地道。

    想到叶知秋的性子,沈长浩觉得他的担心很有道理,调侃道:“这种事情我可帮不上忙,王爷自求多福吧。”

    玩笑几句,又将话题转回谈判折子上来,“王爷和王妃所提的条件还是太过温和了,我认为还可以提得再苛刻一些,要给瑞王爷留出足够转圜的余地才行。”

    凤康虚心受教,“那你说说,要怎么改才好?”

    两人商议了大半日,将条款改了又改,觉得近乎完美了,重新拟定了一份折子。母本留在凤康手里,誊了一份副本,准备送给四皇子过目,两外准备了两份与共同利益相关的折子给十一和十五。

    十五那边,凤康没什么好担心,他相信只要他提出来,十五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难办的是十一,事关皇位的去向,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劝服的。

    他思量了一番,决定借助芸妃的力量。

    这天晚上,叶知秋按照他的意思,和芸妃在含香宫摆了一桌小型的家宴,将十一和凤玥一并请来赴宴。酒过三巡,遣退宫人,凤康便将自己决心让位、就藩为王的打算和盘托出。

    芸妃和凤玥虽然早有预感,听他亲口说出来,犹自吃惊。

    凤况吃惊的同时,难掩激动和欢喜,“九哥你放心,我登基之后,一定不会亏待你和九嫂……”

    “十一。”凤康沉声打断他,“我决定把皇位让给老四。”

    芸妃和凤玥闻言大吃一惊。

    凤况更是“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不敢相信地张大了眼睛,“九哥,你说什么?!”

    凤康直视他的眼睛,字字着重地道:“我说,我要把皇位让给老四!”

    ——(未完待续。。)

第528章 说服

    凤况张大的眼睛缓缓恢复成原状,脸色却变得阴寒之极,“九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十一,当皇帝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凤康语重心长地劝解道,“坐在那高高在上的位子上,就要担负许多的责任。你会被许许多多双眼睛盯着,稍有差池,就会变成千古罪人……”

    “当皇帝意味着什么,我跟你一样清楚,不用你来教训我。”凤况恼怒地截断他的话茬,“我就想问问,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以前我不想当皇帝,是你为了能跟九嫂逍遥快活,把我拉下水的;为了成全你,我付出了那么多,连锦儿都……

    到现在了,你却要把我一脚踢开,把皇位让给四哥?

    那我算什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任你耍弄的傻子吗?”

    芸妃听他越说越不像话,沉了脸呵斥道:“十一,你怎么能跟你九哥这样说话?你九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有他的道理……”

    “他能有什么道理?”凤况立刻将矛头转向了芸妃,“母妃,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从小到大,只要我和九哥产生分歧,你一定会向着九哥。

    在你心里,九哥永远是对的,错的那个永远都是我。我都怀疑我是你捡来的或是抢来的,九哥才是你亲生的!”

    芸妃脸色一寒,站起来一巴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