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140章

瓜田李夏-第140章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到镇上去,没帮着你奶和你三婶她们卖荷包啊?”

    “这几天大家伙都忙,我奶她们没绣出荷包来。”夏至淡淡地说道。

    “你奶和你三婶绣的荷包你帮着卖,那娘要是绣了荷包……”田氏试探着跟夏至问。

    “只要荷包绣的好,能卖的出去,那尽管交给我。”夏至答应的很痛快,她早就准备着田氏会跟她说这个话了。

    田氏能够绣些荷包卖钱,总比每天闲着强。而且,她还打算从田氏的荷包上多赚些钱出来呢。

    这个打算,自然是不忙着告诉田氏的,看着田氏高高兴兴的样子,夏至笑眯眯地想。

    田氏带着大丫和二丫过来了,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心里就很满意。多了这三个人帮忙,后院上房堂屋里说说笑笑的更加热闹了。

    “十六啊,那鱼都让你三叔给你收拾好了,你打算咋整?”夏老太太用盆子端了收拾好的鲤鱼过来,问夏至。

    小黑鱼儿也跟过来了。他刚才跑出去玩了一趟,回来就围着这两条鱼还有那些扇贝转悠了。现在听到夏老太太的提问,小黑鱼儿就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看夏至,很是期待的样子。

    “我打算做糖醋鱼。”夏至就说。

    夏家平时吃鲤鱼,一般都是切块炖。炖鱼这道菜,也是北镇府比较普及的一道菜了,一般大家伙都这么做。

    糖醋鱼,小黑鱼儿跟着夏至在府城里是吃过的,立刻就拍手叫好。

    “那好。”夏老太太笑呵呵的,夏至说啥都行。

    “就是比较费油。”夏至先给夏老太太提了个醒儿。因为糖醋鱼要先过油炸一下,而且用的还不是荤油,而是素有。

    北镇府这边用的素有主要就是大豆油。

    大豆油可比荤油贵多了,一般的人家一年也就过年过节的时候能用上一点儿,一年下来,也就用一小瓶就差不多了。

    夏家是日子过的比较好的,厨房里常年都放着一坛子大豆油。

    夏老太太还没说话呢,夏老爷子从外面走进来,正好听见夏至的说的费油的话。

    “费油不怕,把菜做的香香的。”夏老爷子很干脆地说道,“等把麦子都打家里来,把地梨一遍,这后一茬就种大豆。等秋下了,咱多榨几斤豆油。”

    “那过年炸丸子呗!”小黑鱼儿立刻就接了话茬说道。

    “对,炸丸子!”夏老爷子笑呵呵的。

    小黑鱼儿欢呼。

    种大豆,然后榨豆油,这样就可以吃到最地道最纯粹的大豆油了,对夏老爷子的这个决定,夏至表示十分支持。

    “我跟我哥说,我们那十亩地也种大豆。”

    爷孙俩三两句话之间,就把这件在庄户人家很重大的事情给决定下来了。

    说完这件事,夏老爷子就去陪着陈家老爷子还有田富贵他们说话去了。夏至则是将两条鲤鱼从盆里取出来,切花刀略微腌制,然后就开始准备糖醋汁。

    小黑鱼儿去后院的园子里摘了两个最早熟的西红柿,夏至用西红柿家糖做了个番茄糖醋汁。这会工夫,鲤鱼也腌渍好了。

    冷锅下油,夏至先将两条鲤鱼过了一遍油。和期间,她还捏着鱼尾巴,将鲤鱼做了个鲤鱼摆尾的造型。

    过油之后的鲤鱼已经有八~九分熟,将大部分油捞出去之后,再淋上糖醋汁略烧,这糖醋鲤鱼就做好了。

    炸过的鲤鱼金黄酥嫩,再淋上鲜红的糖醋汁,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夏老太太瞧着就赞不绝口,觉得就是请的厨子做这道菜,只怕也没有夏至做的好。有这道糖醋鲤鱼,再加上蒜蓉蒸扇贝,还有整鸡整鸭,夏家这两桌酒席,就是正经娶媳妇办寿的宴席,也不失礼于人了。

    饭菜上了桌,夏老爷子就觉得十分有面子。陈家老爷子和田富贵也很高兴。吃进肚子了什么还是小事,夏家摆出这样的排场来,首先就是对他们的看重,这才是最要紧的事。(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大青骡

    割麦子这几天,一直都没上酒。今天这顿酒席,自然是有酒的。夏至端着酒盅,在主桌敬了夏老爷子、陈家老爷子,还有田富贵两盅酒,然后就到炕上的桌子上来,安安生生地跟大家伙一起吃饭吃菜。

    主桌那边,大家伙先都不大吃菜,就是喝酒说话了。

    田富贵说话很慷慨。

    “大叔,再遇到这样的事,跟我招呼一声就行。像这回,要不是咱家十六碰见我跟我说了,我还不知道呢。大叔,你这可就见外了。”

    夏老爷子笑眯眯地跟田富贵客气了一句,还说这回能把麦子都收回来,是多亏了他。

    陈家老爷子也是场面上,极善言谈的人。他和田富贵这才刚认识,但是几盅酒喝下来,两人已经像是相识很久的老朋友了。

    知道陈家除了果树,还卖山货,有时候还做拉脚的生意,田富贵就大包大揽的,说是陈家有多少山货他都能帮着给卖出去,价钱还好,让陈家再有大批的山货尽管联系他。

    这样场面上的话,不能全当真,然而也不能完全不当真,全看这说话的人是不是办实事的人。田富贵交游广过,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肯结交,在夏老爷子看来,并不是个本身的庄稼人,所以他跟田家的交情一直比较平淡。

    但是陈家老爷子可没这个顾虑。他当即跟田富贵又碰了一盅酒,说以后一定要常来常往。

    夏至在炕梢这一桌将他们的话都听的清清楚楚的。陈家如果将山货卖到府城里去,肯定比在集市上卖赚的多。这件事,田富贵还真能从中给牵线搭桥。她也乐见其成。

    看着陈家老爷子和田富贵说的高兴,夏老爷子也觉得很开心。

    这顿饭大家都吃的欢欢喜喜,夏老爷子、田富贵还有陈家老爷子最后喝的都有点儿多。按照夏老爷子的话来说,那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田富贵留在夏家,跟夏老爷子、陈家老爷子说话,从傍晚一直说到天黑,茶水都喝了好几壶。最后,还是田家人不放心,打发人来寻他,他才回去了。

    送走了田富贵,陈家老爷子就夸田富贵,说他是个场面上的人。“怪不得混的那么开。”

    田富贵走了,陈家老爷子和夏老爷子又说起体己话来了。夏至在旁边偶尔听到一两句,陈家老爷子竟是提到了陈家大哥的亲事。

    “腊月,你姥爷还真打算跟孙四儿家结亲啊?”夏至就找到腊月打听。

    “我姥爷看见孙四儿家那大闺女了,好像觉得人还行。也没说一定,大概是还想看看。”腊月也不瞒着夏至,就将她知道的都跟夏至说了。

    陈家大哥是长孙,这第一个孙子媳妇当然要仔细地选。陈家大哥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他们山里面的人,一般定媳妇都比平原地区的人早。

    因为陈家老爷子正经八百地考虑陈家大哥的亲事,夏至不由得就想到了夏桥,孙兰儿,钱月来,还有大丫。

    “姐,我跟你说件事儿啊。”腊月突然就说道。

    “啥事?”夏至问。

    腊月似乎又有些犹豫了:“其实也没啥……”

    “你跟我说说,有啥没啥的我自己判断。这又没别人……”夏至催腊月。

    “是这么回事……,姐你发现没有?大丫她好像总偷看大桥哥,我就看见两回。姐,你发现了没有?”腊月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对夏至说了。

    “啊……”夏至微微转了转眼珠,“大丫……和我哥呀……”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了。”腊月赶忙解释,“反正我是真看见她打量大桥哥了,那眼神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儿,或许是我想多了。”腊月一副也不是很肯定的样子。

    十二岁的小姑娘,在某些事情上已经有了本能的敏锐了。

    腊月既然选择说出来,那就说明,这恐怕还真是件事儿。

    看着夏至沉思的样子,腊月想了想,又跟夏至说了另外一件事。“我也是碰巧听见的,咱爷还让咱奶跟你说,让你提防来着。咱奶没答应,说你年纪小,不该让你管这些事。也不知道咱爷跟大桥哥说过了没有……”

    腊月现在跟夏至极为亲近,有什么事都不肯瞒着她。

    “应该没事儿。”夏至想了想,就说道,“她们俩在我家应该住不长。”

    “咋住不长呢?”腊月不明白。

    “等过些日子你就明白了。”夏至没多做解释,有嘱咐腊月别把大丫对夏桥的事情说出去。

    “姐,我就是告诉你。跟别人,我肯定不说。”腊月立刻就跟夏至保证。

    夏至拍拍腊月的肩膀,就让她把小夏林叫上。“走,我在镇上买了些吃的,给你们分了。”

    “好。”腊月立刻蹦蹦跳跳地去找弟弟。

    夏至又将小树儿和小黑鱼儿叫到一起,她先跟小树儿说:“小树儿,烤鸡你今天可吃到了吧。接下来好好表现,等麦子都收回家里,咱再买一只吃。”

    小树儿高声回答说好,斗志满满的样子。

    夏至这才将从集上买回来的吃食拿出来。今天给大丫和二丫买了花布,她又买了一斤花生粘和一斤江米条,都是香香甜甜,油分和糖分十足。

    她将这些糖果和小点心分给几个孩子。接下来的日子,大家还有的忙,可是饭菜肯定就不如这割麦子的这几天了。所以她买了这些小点心回来,让几个孩子拿着垫补垫补,同时具有激励和奖赏的意味。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看着她们跟着大人一起干活,夏至其实还挺心疼的。

    “姐,你都给我们分了,自己咋没留点儿啊?”分了糖果和点心,腊月就惊讶地说道。

    “没事,我这份跟十六一起吃。”小黑鱼儿立刻就说道,然后还跟夏至商量,“十六,我去逮鱼,还做今天这个糖醋鱼行不?”

    “行,不过老叔你可不能一个人下水知道不?”夏至嘱咐小黑鱼儿。

    入伏之后,雨水渐多。河套里的水也涨了,小黑鱼儿虽然善水,但大家伙还是不放心。

    小黑鱼儿跟夏至自来是有商有量的,夏至说话他都肯听。因为夏至说的郑重,小黑鱼儿也就一本正经地答应了下来。

    听到小黑鱼儿说要抓鱼,其他几个孩子就都乐了,她们这可是不愁吃不到鱼了。今天的糖醋鱼,香香甜甜的,她们也爱吃的很。

    转天,陈家老爷子一家子吃过早饭就走了。然后,接连两天都是大晴天,夏老爷子带着一家人开始到场院上晾晒麦子,碾麦子,扬场。

    因为没有大牲口,只能是人拉着石碾子。干这个活,主力自然还是夏三叔,然后就是夏三婶,还有夏桥。夏老爷子虽然上了几岁年纪,但也不肯服老,还是亲自跟夏三叔几个轮班石碾子。

    像夏老爷子这个年纪,大多数的庄户人家都是要做这样的体力活的。在他们,这是很平常的事,所谓的活到老,干到老。

    因为还都是体力活,虽然饭菜比不上割麦子的时候了,但夏至和夏老太太每天想方设法地,还是把伙食供应的很好,包括夏老爷子在内,大家伙都十分满意。

    这个时节用工的大多,孙老五和孙兰儿每天都要去做工。大丫和二丫得了夏至给的花布,都从心里头高兴和感激,每天不用人喊,也都往场院上来帮忙。

    两个人在村人面前露面的时候多了,大家伙也看出两个丫头都是干活的人。但是想到靠山屯儿老田家的为人行~事,和对大丫和二丫打算,大家伙也就夸两个丫头几句,却没一个人上门给说媒的。

    这天,大家伙正在场院上忙活着,就听见有人喊夏老爷子。“大叔,有人找。”

    夏至抬眼看过去,就看见说话的人正是孙四儿。孙四儿这几天也在场院上干活,跟夏家走的比过去近了。

    孙四儿招呼夏老爷子,他身边还带了个后生。

    “月来哥!”夏至看清孙四儿带来的人,就惊喜地叫了一声。

    钱月来不是单身独个来的,他赶了车来,车后面还拴了一头大青骡子。一看这个架势,下肢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夏老爷子和夏三叔也明白了。

    “……接到十六妹子托人给捎的信儿了,我就赶紧踅摸合适的大牲口。今天带过来一头,给干爷和三叔相看相看……”

    就这么今天的工夫,就给挑到了合适的大牲口,还大老远地给亲自送到家里来,这份情义首先就太难得了。

    夏老爷子直说好孩子。他和夏三叔不太懂大牲口,但只看着大青骡那个骨架、肉膘还有精神头,就知道这是百里挑一的好牲口。

    夏老爷子听钱月来说的大青骡的岁口,立刻就点头,说就是这头了。

    “月来给踅摸来的,那肯定没错。”

    夏三叔在旁边也笑着点头,很喜欢这头大青骡子。小黑鱼儿、小树儿还有小夏林已经围着大青骡转悠了,喜欢的不得了,都想上手摸。

    夏至也开心,关键是这骡子送来的太是时候了。

    “月来哥,你可是帮了大忙了。”夏至笑着跟钱月来说道,“本来我们还想着这牲口得秋下才能买上,能帮着收个秋就不错了。”现在骡子就送到了,这碾麦子的活,可就不用人力了。

    这可省了大家伙多少力气啊。而且,大骡子拉石碾子,人手解放出来还能做别的,也大大地加快了进度。

    夏老爷子、夏三叔他们自然也想到这一点了,更增加了对钱月来的好感。

    “这骡子是多少钱,人家卖家还等着钱呢吧。走,赶紧跟我回家,让你干奶给你拿银子。”夏老爷子赶忙就说道。

    钱月来却说不着急。“都是老主顾,我给了点儿定金,剩下的钱也不着忙给。”

    钱月来不仅把大青骡给送到了家,还帮着把定金给付了。夏老爷子再一问这大青骡的价钱,竟也不高。按照钱月来的话来说,都是老主顾,那卖家也不肯多跟他要钱。

    夏至立刻就明白了,钱月来这是没要自己的中人钱,而且估计还跟卖家要了个友情价。夏至明白的道理,夏老爷子自然也是明白的。他表示,中人钱一定要给。

    “都是认识的,谁和谁还不沾亲带故。你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