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55章

瓜田李夏-第55章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李山长看了看小黑鱼儿,脸上是一副忍俊不禁的慕言。“既然这样,虽然是失信于夏生,我也只有答应了。”

    “多谢山长。”夏至立刻就说道。

    小黑鱼儿高兴。李夏则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夏至看了看李山长,觉得有些看不透这个男人。他答应她的要求究竟是否出于本意,这般诘问她又是为了哪般?

    “十六,你还有什么要求吗?”李山长突然又问夏至,态度温和而诚挚。

    “只有方才那一个要求,再也没有了。”夏至痛快地说道。

    李山长深深地看了夏至一眼,就对李夏使了个眼色。李夏的脸上露出不大愿意的神色来,却被李山长瞪了一眼。他这才起身,往内室去了。一会的工夫,他就从内室出来,手里捧着一只木匣。

    “十六小姑娘,你和你老叔大老远的来府城见我。我是你们的长辈,这一时仓促之间也没准备什么见面礼。这几两银子你们拿回去零花吧。”李山长让李夏将木匣交给夏至,然后就笑眯眯地看着她。

    夏至没接木匣,她笑着对李山长道谢。“山长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银子却是不要的。”

    李山长的意思,是知道夏秀才将钱都给了岳家,自家的孩子过的很清苦。他想要夏至拿了钱回去贴补一下家计。见她不要,就不高兴了。

    “怎么不要?你这小丫头,不知道长者赐不可辞吗?”

    夏至一笑:“山长若给的是见面礼,我就收了。可山长这分明是要资助我家,所以我不要。我们没病没灾,有手有脚,自己可以过的很好的。山长,你若不信,再过两年瞧瞧。”

    “哎呦,小姑娘,好志气啊。”李山长瞧着夏至就笑了。他这一笑与方才的几次笑容都不同。夏至觉得,李山长和李夏笑起来的样子竟是这般的像。

    李夏也跟着笑了,他将木匣扔到李山长的手边,然后片刻也不肯耽误地表明他的立场:“我就说你大可不必这么做,十六肯定不会收的。你小看了十六。”

    面对对自己这么不客气的儿子,李山长有些无奈。他看看儿子,然后又将目光落到夏至的身上。他冲夏至抱了抱拳:“是我的不是了,十六小姑娘,你大人大量,不要与老夫计较好吗?”

    “不敢,不敢。”夏至赶忙起身,向李山长福了一福,“山长太客气了。”

    李山长笑了笑,目光中对夏至的赞赏之意更浓。“我是你父亲的先生,应该算是你们的长辈了。你们来见我,这见面礼不能没有。”他故意当着夏至和小黑鱼儿的面跟李夏商量,“你给我出出主意,拿什么做见面礼好呢?”

    夏至笑着摆手,“我们来见山长也没带礼物啦,山长你别这么客气,已经很麻烦你了。”

    “见面礼必须有。你们下次来看我,再给我带礼物吗。”李山长竟然说道。

    夏至也是无语了。

    李夏脸上就带了笑,他冲李山长说道:“父亲要问我的主意,不如给几本书。”

    “书?”李山长有些惊讶,随即又恍然,“小龙启蒙了?”然后就看到李夏的眼神,他忙又看了看夏至,“十六也认字,会读书?”

    “十六识字,而且喜欢看地方志。”李夏就说,“我这就去寻几本来。”然后,他就出门往书房去了。

    李山长就问夏至是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又是跟谁学的。“是你父亲教你的?”

    “是跟着我老叔还有祖父学的。”夏至就答道,当李山长问她学习的进度的时候,她就说了正在写大字。

    “那写几个给我看看。”李山长立刻就叫了小书童进来铺纸研墨。

    夏至就带了小黑鱼儿站起身,一人写了几个字给李山长瞧。“刚学写字没多久,写的丑,山长可不要笑。”

    李山长没说话,他很仔细地看了夏至和小黑鱼儿的字,问了两人具体写了多久之后,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话却说的并可客气:“果然是初学者,乱七八糟,离门径尚远。”

    正好李夏走进来,李山长就吩咐他到书房某某书架上取某某字帖来。李夏放下手中的书卷,忙又出去取了两本字帖回来。

    李山长将一本字帖给夏至,一本字帖给小黑鱼儿。

    “你们每日照此临帖,不可间断。”

    李夏先将两本字帖看了看,面上露出喜色来。原来李山长看了夏至和小黑鱼儿的字,按照两人的特点选了合适他们的字帖来。这两本字帖都是名家手笔,外面并不容易见到的。李夏因此知道,父亲待夏至和小黑鱼儿是亲厚的。

    文山书院的山长亲自指点,夏至当然知道好歹,立刻再次向李山长道谢,保证以后会好好的写字。同时,她对李山长的印象又好了一些。

    无论李山长在夏秀才一事上站什么立场,但是作为一个书院的山长,能够做到有教无类,对刚相识的两个小孩子也肯这样指点,这是非常难得的。

    文山书院本是李氏的族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声望,应该是代代都有李山长这样的人掌舵的缘故吧。

    李山长见两个小孩受教,他心里越发高兴,又叫李夏拿出两套笔墨来给了夏至和小黑鱼儿。

    “姑娘家读书虽不能科举出仕,然而能知书达理,则可兴旺家族,是家族三代之幸事。”这是对夏至说的,对小黑鱼儿他则是勉励:“希望他日能看到你来文山书院读书。”

    小黑鱼儿对读书的事并不热衷,但是李山长的好意他还是能够感受得到。而且夏至那么开心,他也就高高兴兴地点头,高声答应李山长他一定会努力读书。

    身为一个大书院的山长,李山长当然很忙。但他还是嘱咐夏至,住在府城期间,有空就来书院找他。原来李山长大部分时间都在书院,不是教导学生读书,就是处理书院的杂事。

    夏至和小黑鱼儿告辞从上房出来,李夏跟着他们,替他们拿着书卷和笔墨。眼看着快到晌午了,夏至摸摸腰间的钱袋,跟小黑鱼儿商量了两句,就提出要请李夏吃饭。

    “李夏,我们有钱啦,你想吃什么?”小黑鱼儿牵着大青,仰着脸笑呵呵地问李夏。

    “我们请客,地方你选。”夏至也说,“我们对府城不熟。”

    李夏知道夏至是第一次来府城,在亲戚家歇了一晚之后就到书院来了。夏至说要请客,他看到夏至腰间的钱袋,也没拒绝。他还很认真地思考要去哪里吃,最后决定到书院外面去吃。

    “书院门口有家小食店,做的面很好吃。”

    李夏就领着夏至和小黑鱼儿往书院外走。这个时候大概是有些课堂散了的缘故,书院里行走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都认识李夏跟他招呼,有的直呼李夏的名字,还有似乎是李家的族人,有跟他兄弟相称的,有喊他叔叔的,还有几个不大年轻的人称呼李夏为叔祖。

    同族的人多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夏至瞧瞧李夏,再瞧瞧小黑鱼儿,这两个都是年纪小辈分高。

    不论是谁,对李夏都很恭敬。这也不奇怪,李夏是李山长的儿子,可是这书院排在第一的二代了。

    出了书院的大门,李夏选的小食店就在大门左手的一条巷子里。小食店的门脸并不大,进去之后却很宽敞。一楼的大堂中差不多已经坐满了人,其中也有认识李夏的站起身招呼。李夏点头示意,一面就带了夏至和小黑鱼儿上楼。

    楼上有雅间,还未坐满,李夏选了个清静的雅间,带着夏至和小黑鱼儿进去坐了。

    这里的环境和服务都比不得聚贤酒楼,但是小伙计对李夏的态度一样殷勤的很。李夏对这里也很熟,不用小伙计说什么,他就向夏至和小黑鱼儿推荐了牛肉面和香菇鸡丝面,说是店里最好吃的两种。

    这个年代,耕牛是不准宰杀的。但各地都有教民杂居,教民们养有肉牛,获得衙门的许可之后宰杀,因此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市面上还是有卖牛肉的。

    李夏告诉夏至和小黑鱼儿,这家店就是教民开的,因此才有牛肉面供应,而且里面加的秘制酱牛肉十分美味。而香菇鸡丝面的汤头则是用老母鸡熬制的老汤,与牛肉面各有千秋。书院里的学生和先生不论是否教民,都很喜欢来这家店里吃面。

    夏至和小黑鱼儿商量了一会,就要了一碗牛肉面,一碗香菇鸡丝面,李夏则要了牛肉面。

    “多拿两个空碗给我们。”夏至就跟小伙计说道,然后看了一眼李夏,又决定,“多拿三个空碗吧。”

    小伙计答应着下去了。

    李夏不解其意。夏至就笑了笑,告诉他:“你一会就知道了。”

    李夏也就不再多问,他只问夏至:“打算在府城住多久?”

    “应该住不了多久,端午节书院是不是要放假?”

    李夏点头说是。

    “那我们就跟我爹一起回去。”夏至说道。夏秀才过节是一定会回大兴庄的,因为他答应了田氏,要在节前给田家筹出一笔钱来。

    “夏先生拿不到预支的薪水,回去之后……”李夏担心地看着夏至。

    夏至让他不用担心:“李夏,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

    (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美食街

    李夏立刻就应了:“什么事,十六你尽管说。”竟是什么要求都没问,一点儿退步也没留,就这么干脆地答应了。

    夏至觉得李夏很爽快,很够朋友。她跟李夏说话也不饶弯子。“我爹预支不到薪水,肯定要在同僚和学生中借钱。李夏,我看你在书院中很有威望。你能不能悄悄告诉那些可能会借给我爹钱的人,让他们不要借钱给我爹。”

    刚刚堵死了夏秀才预支薪水的路,夏至还要断绝了他在书院中借钱的可能。除了书院中和夏大姑处,夏秀才在府城别处是借不到钱的。

    没错,夏至就是要让夏秀才借不到钱给田家。

    李夏略想了想,就点头答应。“好,我会放出话去。就是有人借了钱给夏先生,我也要让他要回来。”这么说话的时候,李夏就做出一副恶少的姿态来。然后他自己就笑了。“我的话在书院里还是有些分量的。不过,可不敢说是我的威望。我就是狐假虎威,仗着我爹的势。”

    “哈哈,李夏,你不要这么坦白啊。”夏至被李夏给逗笑了。

    李夏嘿嘿笑:“不坦白怎么行。十六,老叔,上次在临水镇我没说我的身份,你们不会怪我吧?我不是故意隐瞒,我并不知道你们跟夏先生的关系。”

    他还挺仔细,惦记着要澄清这件事。其实夏至根本就没将这个放在心上。

    “这不怪你啊。我也没提我爹在书院里。”夏至就说,“当时也没想到你是书院的少当家。”

    李夏摆手:“别这么说,什么当家啊,我也整天被我爹教训,苦书生一个。”他才刚刚答应了他父亲,接下来要刻苦读书,不仅要一举考过县试府试院试,还要拿到好名次。他父亲对他的期望是案首小三元。他为了让他父亲答应夏至的要求,当时就点头应了。

    说话的工夫,小伙计托了个硕大的托盘进来,将三碗面和三个空碗放在了三人的面前。碗都是特制的大海碗,比夏至家里最大的碗还大了一圈,碗里的面条堆的冒尖,这个面量相当实在。

    小黑鱼儿一看见那大碗,眼睛就亮了亮。

    “小少爷,还要啥别的不?”小伙计问李夏,显然是认识的。

    “不要别的了。哦……”李夏就看到了趴在小黑鱼儿脚边的大青。大青这条狗被养的很体面,进了面馆闻到面香,他只低低的声音呜呜了两声,并没有别的乞食举动。“你看看有什么狗能吃的东西,嗯,你去帮忙买三个馒头,再要一盆肉汤,要肉多汤少。”

    夏至和小黑鱼儿都点头。

    小伙计答应一声去了,很快就端了个大食盆回来,里面是浓浓的肉汤,三个白面馒头宣腾腾的散发着小麦面的香气。

    看着大青把头埋进食盆里,三个人都非常满意。教民的饭馆里,是不可能有猪肉的。大青的那盆肉汤是羊肉汤。他平时很少吃到的。

    李夏和小黑鱼儿的面前都是牛肉面,夏至的面前是香菇鸡丝面。夏至从自己的碗里挑了两箸面放进一只空碗推到小黑鱼儿的面前。小黑鱼儿也将他的牛肉面挑了些在空碗里给夏至。

    李夏这才明白夏至要空碗的缘故。

    夏至就问李夏要不要也尝尝香菇鸡丝面。“这就是几个人一起吃饭的好处。”要是一个人,那是无论如何吃不完两碗面的,只能要一碗。他们人多,一人要一碗,每个人就能多尝到一种甚至多种口味的面条。

    她前世是只单身狗,一个人出去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有怨念。

    李夏就点头,拨了一箸面给夏至,然后接受了夏至拨过来的香菇鸡丝面,还点头说这个法子好。以后也要这么吃。

    “李夏,你平时都跟谁来一起吃,你那个表哥吗?”夏至随口问了一句。三个人在一起很自在随意,也就不讲究什么食不言了。

    李夏这才想起田括来。“他去了哪里?我才想起来,回去就没看见他了。”

    “跟两个女人走了。”小黑鱼儿告诉李夏。

    李夏的表情有瞬间的扭曲。

    夏至暗笑,忙就将当时的情形跟李夏说了。李夏就问了那一主一仆的形貌,然后思忖着说:“那大概是鲁先生的家眷,她们刚来,路不熟,应该是迷路了。”

    “家眷?”夏至又问了李夏,这才知道,文山书院非常大,里面又分为几个小书院,分别教授不同程度的学生。而除了教授课业的学堂之外,文山书院还为学生和先生们都安排了住宿的地方。

    学生们的宿舍的费用都包括在他们的束脩之内了,而为先生们提供的房舍则是免费的。文山书院给先生们安排的住宿条件还不错,单身的先生们一般六到八个人合住一个四合院,一人一间卧房,两三个人合用一间客厅兼书房。

    带家眷住在书院里的先生也有,但是不多。这需要能力和资历。鲁先生在文山书院颇有资历,但是他以前并没带家眷同住。还是前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