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106章

跑出我人生-第106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得保持住心态啊,我还想着等奥运回去了,我就从袁教练手里跳出来,到您手下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呢。”

    “嘿,你个臭小子。”袁郭华看着沈运保殷勤的模样,笑骂了一句,“你这是想沾光呢,还是嫌我水平不够啊。”

    “哈哈,师父,你现在李教练带的苏祖,已经进入决赛了,我想着在退役前,也该换下门庭,以后说出去也是同门师兄弟嘛。”

    “嘿,我这可不敢。不过,运保你要是退役了,来给我当个助教,我肯定是没问题的。”李志忠微微动了下有些僵直的身体,跟着一起开玩笑道。

    “那成,我回头打报告就投靠你去。”

    几个人笑着调侃几句,一个是苏祖晋级决赛,气氛相对缓和了一些,另外也是袁郭华和沈运保一对师徒,有意地找点话题,缓解下李志忠紧绷着的神经。

    这种世界级的大赛,别说对在赛场比赛的运动员,就是对教练员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在方才半决赛时,连续的起跑失误和抢跑,几乎让李志忠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苏祖一下没稳住,抢跑罚下或者是出来其他状况,好在最后虽然奇葩满脸,但也进了决赛。

    对于李志忠这种表现,大家都能理解,毕竟是主管教练,一手从地方带起来的运动员。别说是李志忠,就是袁郭华沈运保,包括今天在赛场看比赛的其他国人,哪个方才不是神经紧绷。

    奥林匹克赛场上喧闹依旧,不过有了这么一打岔,李志忠心里一直悬着的那块石头,也放下了几分。

    “这半决赛和决赛的间隔时间短,想一直跑出好成绩,对运动员和选手的要求太高。苏祖方才半决赛这一枪是全力拼了的,决赛恐怕不是那么乐观。”见李志忠精神恢复过来几分,袁郭华也就继续这开始的话题,继续探讨了起来。

    李志忠点点头,短跑项目看似只有短短的一百米,对体能消耗不大,但事实上从预赛开始,一直到决赛,中间都是三枪到四枪的过程,不但是对运动员绝对速度的考验,更重要的也考验了运动员的恢复能力。许多运动员的成绩在比赛过程中,其实是随着比赛的进程逐步呈下降趋势。

    这也就有了很多水平高的运动员在前面一二轮的预赛复赛在占据了优势后会放水,这一点从之前的奥运会世锦赛之类的大型比赛,都是有论证过的。

    而且从人种学特征上,也做过类似的研究,黑人的汗腺要比白种人和黄种人要多,皮肤制冷更快,排汗机制更完善。在室温37。8c的房间里,经过一些列的指定动作后,黑人比其他人种的汗水要少一些,直肠温度也低一些。在高温中(76。5c)停留15分钟,白种人流汗107立方厘米,而黑人流汗170立方厘米。在过热条件下黑人热调节功能更强,恢复正常体温更快。

    回到竞争激烈的跑跳类运动上,在体能消耗和恢复黑人选手都能有较高的优势。这也是无论东非还是西非的黑人选手,在短距离和长距离上都处于垄断地位的原因之一。

    “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意料之外的。”李志忠平复着内心的情绪,目光穿过人员,看着远处田径赛场,轻叹了口气,“上了赛场,靠天靠地也得靠自己了。”

    注:黑人选手分析资料来自中国科技新闻数据库《关于田径比赛短跑直道项目时间间隔的探讨》

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米决赛

    检录区休息室内。

    苏祖穿好了长裤外套后,脸上盖着一条毛巾,靠在沙发上休息。

    耳边似乎能够听到有人低低的说话,也不知是什么语言,叽里咕噜的,更远处,奥林匹克体育场内犹如开水似的沸腾喧闹声,一阵接着一阵。

    两个小时的时间不算短,对于顶尖的百米运动员准备决赛来说,却是怎么都不算长。当然,比起后世曾经16年的里约奥运,半决赛和决赛间隔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雅典的这次已经算是好得多了。

    这一趟对于身体的能量消耗,状态消耗还是非常大的。

    最后毫无保留的决赛,每一个运动员都需要保持最巅峰的状态,苏祖在半决赛中因为起跑相对慢了,几乎最后是全力以赴去跑。

    别看只是短短的100米,如果是调动身体所有力量去跑,无论从专注度,体能,还有整个身体的状态上都是需要重新开始调整。

    而面对马上就要开始的决赛,苏祖现在需要争分夺秒地让身体赶快恢复到最好的状态。

    闭目假寐是很好的恢复手段,睡眠是人体最快的恢复手段,这一点无论是从苏祖前世听到的理论,还是这一世从事运动员职业里学到的知识,都有这一条。

    不过这样重大的赛事,越是临近决赛,运动员内心的压力越大,能够完全排除干扰和杂念,安然睡着的人不多。而且从身体的兴奋程度来讲,这种方式也并非适合每一个人。

    每个运动员都有着赛前自己独特的调节方式,目的最终只有一个,保持状态,恢复体能,在决赛中进入自己的巅峰状态。

    苏祖双手抱着胸,闭上双眼,将那些嘈杂之声隔绝。细细地思考着,待会面对的决赛该如何去跑。

    “压枪?!抢跑?!”这个念头在苏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半决赛里从阿齐兹扎卡里第一趟干扰了选手起跑,到第二趟乌切纳埃莫杜力的抢跑,这种有意无意的情况让他苏祖在半决赛里吃了大亏。

    尽管最后他依旧跑到了小组第一,贾斯汀加特林和肖恩克劳福德都晋级了决赛,但如果不是接连两次的干扰,或许他们三个可能不需要跑得这么拼,而且第四个名额晋级的还是不是阿齐兹扎卡里也得两说。

    大型的赛事之中,尤其是赛事经验丰富,心理素质稳定的运动员,采取这样的策略给其他人施压几乎是普遍现象。

    在国际田联没有采取“零抢跑”的策略前,这也几乎是短跑项目里运动员能够用得上的仅有战术。

    从运动员的角度,选择压枪跑,如果压对了,自己就取得了起跑的优势,如果抢跑了,可以给对手巨大的压力,而且,将其他可能有可能选择压枪跑的运动员机会给用掉,大家回到一个起跑线上。

    当然,这个是双刃剑,伤敌伤己,稍一不慎自己也可能翻船。

    真正有没有人敢压枪跑,也是不确定的事情。奥运会的决赛,毕竟会让很多选手投鼠忌器,有个名次,总比被罚下要强。

    “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创造历史了吧?”

    苏祖默然想道,在他记忆里,至少在他重生之前,还未曾有中国选手站上过奥运会的决赛跑道。

    这一刻他心底对于背负的期望和压力已经小了许多,一个是他毕竟心态上不是少年人,明白自己走到现在有什么样的意义。另外在半决赛前,从教练到领队,乃至团部的领导,都和他有过短暂的谈话。

    到了这一步,不用再去多想,该怎么跑就怎么跑,没有人会再给他什么目标期望。

    苏祖也明白这一点,只是,既然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决赛,那么,总想再往前一点点的。

    参加这届奥运会之前,苏祖其实未曾想过能够跑到最后的决赛,这一次的雅典奥运会本身抱着更多的是来参赛的想法,只是当你置身于群雄竞技的氛围里,不自觉的就想要更快更强!

    所有的比赛,我都是想赢的。

    放手一搏吧。

    在休息室内,苏祖静静地休息了一个半小时,再次起身。

    此时室内雅典奥组委安排的志愿者带领着决赛选手,进入到了检录区的室内热身跑道,进行最后赛前半小时的准备。

    苏祖慢慢地活动着身体的关节,先是在室内的这条大概六七十米长的跑道上来回慢跑了几组。然后走到起跑器上,脑海中模拟着比赛枪声响起的刹那,同时身体快速反应起跑。

    在他身边的跑道里,是上届的奥运会冠军莫里斯格林,正不时地伸着舌头,饶有兴趣地看着苏祖在热身起跑。

    噗噗噗的脚步声中,一个又一个的运动员开始活动着身体,尽可能快地让整个人的状态兴奋起来。

    专注,沉默,热身跑道上的运动员都如同即将要上战场的战士,一个个在擦拭着手里的刀枪,刺刀见红,战而胜之!

    ……

    “好了观众朋友们,您现在关注的是本届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最后的决赛,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国选手站上了奥运会的决赛跑道,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国选手苏祖,他已经圆满地交出了自己最好的答卷,证明了他亚洲第一的短跑水平。无论决赛结果怎么样,我们都在这里为他感到骄傲。”

    当地时间晚上23点,北京时间凌晨4点。

    无数通宵熬夜的国人终于在电视机前等来了最关键的一场大战,听着主持人杨剑的声音从电视机中传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是精神为之一震。

    终于要开始了!

    奥林匹克体育场内巨大的欢呼声几乎在八名选手出现在跑道上的时候,掀起了新一波的**。

    “苏祖,加油!”

    “中国,必胜!”

    “苏祖……”

    当苏祖跟随着赛事的工作人员穿过甬道,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奥林匹克现场明亮的光线微微让他眼睛眯了一下,随即抬起头,几个小时过去,为的加油鼓劲的观众依旧包涵激情,声音高亢响亮。

    红色的旗帜招展,一如方才。

    “八名选手已经站在了跑道上……哦,我们现在听到的是,现场的中国观众正在为我们的选手苏祖加油,即便是在7万人的体育场里,他们的声音依旧没有被掩盖。”杨剑正解说着入场选手,突然奥林匹克现场一阵中文的呼喊声,让他的情绪也被点燃。

    “这一届奥运真的是让世界看到了我们中国人运动员在田径赛场的绝对实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

    “好的,八名选手正在简单地测试场地和跑道,比赛即将开始。当前男子100米的世界纪录是由美国短跑选手蒙哥马利,在2002年9月14日在巴黎国际田联大奖赛中创造的9秒78。奥运会纪录是由加拿大选手多诺万贝利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创造的9秒84。”

    随着解说员杨剑的介绍,电视屏幕下方出现了一个悬浮的彩色框。第一栏是有英文单词athlelics和奥运五环的蓝色框,第二是灰色的100m men,第三栏和第四栏则是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选手姓名,创造纪录的时间和成绩。

    在电视纪录框之后,电视画面开始对准了本次奥运会的八名选手。

    “第一道的是金柯林斯,他也是圣基茨和尼维斯第一位能够参加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选手,在2001年世界锦标赛中曾经获得过200米铜牌,2002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中是男子百米冠军,2003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锦标赛中获得银牌;第二道是美国的肖恩克劳福德……第六道,我国选手苏祖,年近17岁的小将,全国男子百米纪录以及亚洲纪录的创造者,世界室内赛男子60米冠军,第一位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亚洲选手……”

    当摄像镜头扫过苏祖的时候,杨剑整个人的声音都开始高亢了起来。伴随着现场赛事解说的声音,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八名决赛选手的决赛信息。

    第一道,金柯林斯,圣基茨和尼维斯;

    第二道,肖恩克劳福德,美国;

    第三道,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

    第四道,贾斯汀加特林,美国;

    第五道,弗朗西斯奥比克维鲁,葡萄牙;

    第六道,苏祖,中国;

    第七道,莫里斯格林;美国;

    第八道,阿齐兹扎卡里,加纳;

    一闪而过的选手信息介绍后,现场的电视画面已经被近到跑道正中间的二三十米处,八名选手正在脱掉外套长裤,在跑道上来回走动,做着最后的赛前准备。

    起跑线前,身穿红色背心短裤,裸露的手臂大腿小腿皮肤相对白皙了不知道多少的苏祖,在奥林匹克赛场亮如白昼的灯光下,格外的醒目。

    苏祖原地轻轻跳了跳,轻轻地舒缓着呼吸,眼神坚定。

    在苏祖旁边,莫里斯格林左右扭着腰,目光看着一百米外的尽头,微微咬着嘴唇,表情凝重。

    在他左手边,奥比克维鲁仰着头,目光看着虚空,做着一个祈祷的收拾。

    起跑线前的跑道上,贾斯汀加特林坐在跑道上调整着呼吸,起身在跑道中间跪下,摊开双手似乎在等待欢呼。

    随着一声“on your marks”的口令声,八名选手各自结束了赛前的小动作,走上了起跑器。沉默,坚毅,犹如等待冲锋号角的士兵。

    奥林匹克体育场热烈喧闹的声音稍稍降下去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百米起跑线前,八名选手走上了起跑器的动作。

    “好的,比赛马上开始,各位选手已经开始就位。”杨剑的声音同步着现场的动作传了出来。

    双手户口对外,压在起跑线前,脚落在起跑器踏板上,调整着最舒适的动作,俯身,低头。

    七八秒的时间,现场裁判前后逡巡,观察着八名运动员的动作。确认无误。

    “set。”通过的国际预备口令声音响起。

    八名决赛选手同时从下蹲低头,开始起身,躬起身体做出起跑姿势。

    啪!

    “比赛开始!”

    一声枪响过后,杨剑的声音同时传了出来,激情四溢。

    现场观众的情绪瞬间点燃,骤然,又落了下去。

    苏祖跑了几步之后,停下了下来,长长地吐了口气,在他左右两侧的奥比克维鲁和莫里斯格林跑了几步以后,也都是出着长气,松弛下来,不经意地瞥了他一眼。

    “苏祖抢跑了。”杨剑的声音带着无比的惋惜,“这很正常,我们的运动员毕竟还比较年轻,第一次走上这样的大型赛事舞台,难免过分紧张。希望他赶快调节好,尽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赛场边上,李志忠在苏祖抢跑的瞬间,扶着护栏的手都握得嘎吱吱作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