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132章

跑出我人生-第132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乎苏祖几人的预料,这名白人男子一开口就是流利的中文,除了语调间有点怪异外,吐字都算是清晰。

    “你还会说中文?”张平秋脱口惊讶道。

    “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我有幸学习一些。”白人男子说得很是谦虚道,“我的名字是马修斯特劳,你们可以叫我马修,我取的中文名就是这个。”

    “那么,马修先生,你这是找我们有什么吗?”李志忠在旁边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苏祖,开口问道。

    “不好意思,我这趟是有些冒昧,应该事先和你们邀约。不过我听说你们很快会要回国了,所以才不得已先赶过来和大家见一面。”

    马修斯特劳姿态摆得很低,一般西方的很多洽谈活动,都会事先邀约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所,很少会突然直接出现在田径场里。

    苏祖看着对方的眼神一直在自己身上打转,加上洛伦西格雷夫方才的介绍,已经多少猜到了一些。

    体育经纪人?!

    img可是世界领先的体育、娱乐和媒体公司,虽然在2004年还未曾有后世那般庞大的规模,但触手此时也依旧伸向了各个领域。而且这家经济公司的起家除了体育学校外,就是依托着一个个体育明星的业务逐渐扩张起来的。

    “苏祖,还有李教练,我这次冒昧前来是希望能够和你们洽谈一下关于苏祖的体育经纪人业务。”

    马修斯特劳接着说道,明显他也是一个中国通,注意力虽然主要在苏祖身上,但绝没有怠慢李志忠,很清楚地知道二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可能的话……”马修斯特劳指了指田径场周围的环境,“我们可以换个地方聊聊。”

第二百一十三章 过年议事

    img学院内的一间会客厅内。

    “苏祖,李教练,我们是很有诚意的,也请你相信我们的实力。我们可以在这里先向你们透露一点,我们现在正在运作你们的跳水队来代言豪雅表。”马修斯特劳语气颇为诚恳着说道。

    他没有一上来就和苏祖李志忠谈什么具体的经纪人合约,以苏祖的年龄,他也很清楚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反而是向几人阐述img集团和国内的合作有多么的密切。

    从1974年开始的德黑兰亚洲运动会,就有了初次接触,第一个项目是促成拳王阿里访华。到之后94和95年协助足协篮球创办了两大联赛,以及自1987年开始与央视的合作,到最近2004年再次参与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举办。

    除了这些之外,马修斯特劳又介绍了一番img在全球的影响力,什么世界小姐唯一授权商业伙伴,名下单是img娱乐公司就有着多大的影响力之类的。

    苏祖听着还是有些惊讶,前一世里他从事的行业和体育圈完全不搭边,这一世一直专注训练,就是个圈子小得可怜的运动员。受曾经各种好莱坞娱乐文的影响,他对于经纪人公司知道的就是caa和国内几家还尚在起步的娱乐公司。

    反而一旁李志忠听得比较认真,频频颔首,他混迹体育圈多年,即便是落寞时期,也有关注过不少相关的信息。

    几人在会客厅内大概也就聊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就结束了。

    马修斯特劳并没有指望着一步到位,就能够深入探讨很多细节方面,仅仅是个初步接触。

    就像他之前说的,他们覆盖面广,和国内合作得多,反而知道许多外人不不了解的勾勾绕绕。

    比如苏祖的商业活动现在基本全部由田管中心代管,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分配,即便是img去处理也不可能轻松。

    但面对苏祖身后庞大的市场和巨大的商业价值,由不得这些商业巨头不动心。

    从会客厅离开之后,苏祖也在感叹img的长远规划,今年与其说是谈什么,反而不如说是向他做了一次img的推销。

    一个精通中文的经纪人前前后后介绍了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实力,给他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为将来合作埋下伏笔。

    ……

    2月8日,大年三十,苏祖回到禾岛的新家和父母一起过年。

    苏元化和叶青梅两人在雅典奥运会之后,开始还能在家里待得住,但没过上几天,就觉得有些晕乎乎的。

    去年的时候,苏祖拿下城运会和亚锦赛的金牌,其实各种赞助慰问就有不少。但比起今年雅典之后,那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几乎从9月份开始,就有着不少吴兴县、建平市或者还有周边一些地区的商家,几乎是提着钱找上了门。

    说实话要不是苏祖之前几年陆陆续续都有一些比赛奖金拿回家里,而且苏元化年轻时候当过兵,又在外面闯荡过一段时间,眼皮子没那么那么浅,再加上田管中心及时通知当地文化体育局的人上门协助,说不定苏祖现在就有了一堆的麻烦。

    他毕竟还未成年,父母是监护人,很多时候一个字签下去,后续的事情就没那么好处理了。

    就苏祖现在都偶尔会听父母说起,那一摞摞的钞票人家都摆到桌上了,多少钱不知道,就是晃得人眼晕。

    后面禾岛市奖励了房子,苏祖就直接让父母先离开老家避避这层出不穷的骚扰了。

    等他年满18周岁后,这些事情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会好上许多。

    禾岛市奖励的这套房子是岛内的一个小区,苏元化和叶青梅两夫妻过来以后,住得也不大习惯,毕竟在农村生活已久,没有熟识的人,但也都在慢慢适应。

    晚上吃过年夜饭之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春晚。

    家里的家具都是后来苏元化和叶青梅添置的,也不见得多少高端洋气,苏祖对于这些也无所谓,只要父母觉得好就行,他一年到头也住不了几天。

    电视上春晚的节目一个接一个,很快一个《魔力奥运》的小品。

    “唉,我听人说今年春节晚会有邀请你们运动员,你怎么没去嘞?”从年夜饭开始就忙忙碌碌没有停下的叶青梅突然无意间瞥到了电视上春晚,顿时朝苏祖问道。

    她在禾岛市住的这段时间,虽然依旧不太习惯,但为人热情,很快也认识了不少小区里带孩子的老太太和年轻的妇人们,听人聊起过这个。

    “春晚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儿子是出国了。”苏元化靠在沙发上嘟囔了一句。

    “我爸说的对,我出国了,他们联系不上我。”

    苏祖笑了笑,在国内即便再没见识的人,其实也知道能够上春晚肯定是很大的荣誉。父亲苏元化这样说也只是帮腔,怕他心里有疙瘩。

    不过苏祖倒真没太在意这个,他10月份出国冬训,当时节目单还没有定下来。等后面人家确定要邀请的时候,苏祖已经远在美国。而且到img学院训练花费了不菲,最后经过了协商,最终田管中心也没召他回去。

    苏祖坐在沙发上,拨了个橘子,看着电视里的节目笑得乐不可支。

    也不是节目有多么好看,而是有几个角色和台词与曾经记忆里变得不一样,小品的三个表演者还多了穿插了个接力的项目。

    到节目最后,果然,除了刘阳宇和其他几个奥运冠军外,陈建、沈运保和杨光宗都出场了。

    尤其是刘阳宇和沈运保几人,接连和三个节目表演者说那句“听说,你要和我比试比试”的时候,苏祖简直快笑喷了。

    万分庆幸自己躲过了这一劫,不然此刻站在舞台上向全国人民诠释尬聊的就多了他一个。

    不过这种事情,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苏祖觉得今年他躲掉了,但明年后年,一直到08年,总是有被逮到的一天。

    “对了,苏祖啊,我跟你商量点事。”春晚看了一般,苏祖就看到父亲苏元化有几分欲言又止。

    叶青梅听到后,也是朝客厅这边瞅了眼,不太高兴道:“别说了,你又管不过来。”

    “什么事?有人借钱吗?”苏祖疑惑地看着两人,不明所以。

    这家庭条件宽裕了,面对的各种事情自然就多了。

    倒不是说真的怎么样,现实里亲戚朋友借钱周转是很寻常的一件事,当年他上大学的时候,小舅和小姨夫每人都出了五千帮他垫学费。后来有个表哥开店,也是几家帮他凑凑开始的。

    人情往来本身就是这样,就苏祖知道的,父母已经给几个亲戚每家借出去几万块,准备去江南省开小超市。这种事情没什么好说的。真像那种只是为了来打秋风的,不是没有,但基本上都不用父母出面,其他亲戚就会给拦着了。

    而且他父母也不是什么烂好人,勤俭节约,这些东西都拎得清楚。人不在老家,到了禾岛市生活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且很多事情父母都有跟他讲过,有时候他自己也不由感叹,他很幸运,父母虽然是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也有限,但是真心是为他好,面对很多利益诱惑最终还是守住了内心的底线。

    而且在钱财方面,前世今生都是这样,除了苏祖主动给家里的,其他的都是任由他自己掌控。也就偶尔叮嘱他要节省不要乱花,父母对这方面从来不会做什么要求。

    现在他给父母的钱,也就借出一点,剩下的其实都被两人存在银行里。

    “我就是觉得啊,我们家现在条件好了,不过不能忘本。”苏元化沉吟了一会,才接着说道,“我上次和你天佑叔聊过,想做点事情。”

    “天佑叔?”苏祖听到这个名字,一时没什么印象。

    “啧,就是在余杭的那个。”旁边叶青梅提醒道。

    这么一说,苏祖倒想起来了。

    徐天佑,他们是有这么一个邻居,属于和他父亲是发小。不过很早就已经搬离了老家,而是在江南省省会落地生根。

    在原来的时空里,他应该是老家阳平村走出去混得最好的一个。做的是驾校培训和摩托车修理什么的。九几年的时候,人家就开车回来过春节,买得起摄像机回来拍雪景玩了。

    “爸,那你想做什么?”苏祖问道。

    “我和你天佑叔商量过了,我去牵个头,然后大家集资凑些钱,把村里的几条路修一下。”苏元化思考了一会,才慢慢地说道。

    “我是不想让你爸弄的。”一旁叶青梅开口道,“以前就说过几次集资修路,没几家肯弄的。”

    “现在不是不一样了嘛。”苏元化安抚道,“我们和天佑两家出钱牵个头,然后他们多少也能凑出来一些,出力做事总没问题了吧。苏祖,你说呢?”

    “嗯,行啊!”苏祖点点头,“我肯定支持!”

    他确实没想到父亲会突然跟他说这个事情,前世家乡修路的大工程,一直要等到村村通工程开始,但期间其实也有几次集资,不过都是拓宽路基,那时候也没有钱上柏油水泥。

    而这一世能够做这些事情,苏祖一点意见都没有。

    为什么他成为一名运动员之后,有想着去试着做点事,看能不能趟出一条路来?

    想来根源大概就是在这里吧。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队友

    3月6日,帝都八一队田径馆。

    “老李,辛苦了。专程让你跑一趟,就是想让你帮忙看看苗子。”

    田径馆的观众席上,余立伟笑容灿烂地指着室内馆即将开始的比赛,“沈运保退役了,陈建有伤,我估摸着可能今年也要离队了。咱们好不容易拿了个男子4x100米的冠军,怎么也不能就这么一下散了吧。”

    “是该补充新血液了。”李志忠点点头,“这个冠军来之不易,我们取得了成绩,也就背起了更多的责任。”

    “是这么一说。”余立伟习惯性地夹烟的两根手指,“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呢。”

    总局新的大头领已经上任,李志忠和孙平江两人也顺利提拔为田径队的副总教练。在田径队老李和余立伟现在算是平级,不过余立伟同时还是田管中心国管部的主任,这里面就差了不少意思,了解更多的内中详情。

    雅典奥运会男子接力金牌来之不易,这是中国田径项目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既展现了团体配合,又代表着充分的个人实力,而且最后领先美国队与英国的成绩明显,不能说是侥幸赢来的。

    从总局到田管中心,也在这枚金牌的刺激下,对于男子短跑项目的重视程度,和以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男子4x100米接力,这是一个完全被西方世界垄断多年的项目,而现在他的冠军是中国队。这是个世界为之侧目的重量级冠军,说一句提升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毫不为过。

    “有看到合适的了吗?”

    两人在观众席上坐定,李志忠瞅了一眼室内田径馆的赛场上,刚刚进行的是女子60米的预赛。

    今天是2005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的最后一站帝都站的比赛,余立伟既然赶把李志忠邀请过来,多少是已经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只是还想让他掌掌眼。

    “有个粤省的小伙子,前面的室内赛魔都站和津门站,两站60米都是冠军,成绩也不错。”

    余立伟笑着说道,今年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沈运保退役,陈建恢复伤病,杨光宗出国封闭训练,苏祖自不用说,一个是要训练,另外还有一些商业活动。无论是田径队里还是田管中心都觉得他没有来参加这个等级比赛的必要。

    “两站60米的冠军?成绩多少?”

    李志忠听到还是有些诧异,在苏祖没有横空出世以前,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陈建、沈运保在60米实力虽然是第一序列,但还有尹航朝与何军等人,甚至擅长200米的杨光宗,偶尔都可能拿下60米冠军,很少有几人连冠的情况。

    “这小子年纪也不大,84年的。魔都站60米是6秒67,津门站是6秒74。”余立伟显然已经上心了,就如同当年他去观察苏祖一样,有好的苗子肯定不会轻易错过。

    “这成绩还不错。”李志忠微微颔首,“等会可以重点观察下。”

    李志忠也明白,苏祖这样的人物肯定不可能随随便便出现,按照一般的理论,培养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需要六年的时间,苏祖仅仅花了三年时间,已经惊掉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