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30章

跑出我人生-第30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不是一样。”张全山声音高了几分,接着又长叹了口气,幽怨道,“没理由啊。不就是个邀请赛第一嘛,想想我从小学进入少体校,后来到了建平体校,多少年的辛苦努力,竟然败给了一个进体校专业训练才四个多月的人。”

    “大头,你说这公平嘛?”

    “不公平。”袁成敏低头啃着一块排骨,撕咬下了一块骨头上的肉,慢悠悠地说道,“不过对一个邀请赛放太开决赛都没进入的人来说,谈公平不公平,意义不大。”

    “袁大头,你到底跟谁一伙的?”张全山放下手里的筷子,就要伸手去掐袁成敏,“说我说完,你四百米不也早早的给人淘汰,你复赛都没进。”

    袁成敏甩开了张全山的手,淡定地理了下头发,敲了敲手里的排骨,“我已经努力过了,这次去比赛就搭了人情,以后也不做这个梦了。”

    苏祖扒拉完了最后一口饭,看着张全山那做作的表情,摇了摇头,“全山,这不符合你没心没肺的风格啊。”

    “谁没心没肺啊,我……”

    话刚说了一般,一旁的袁成敏插嘴道:“他就被你刺激了呗,以前大家都混日子,突然有个人拿了第一,还被省队邀请试训了。心态平衡不了。我们体校才几个有被省队邀请试训的资格,在你之前,对了,就你宿舍里原来住的那个,一万米长跑的,算是田径队这两年来第一个去的。”

    张全山收敛了神色,筷子在餐盘上漫不经心地敲打着,“大头说得对,我就被刺激了。以前和我一批进来的人都是来瞎混的,天天喝酒打架,成绩不怎么样,欺负起人来个顶个的好手。后来被老谢开了一批,剩下那么三两个人,心思也散了,觉得没前途。你这回算是给我敲了警钟,到省队,就是专业队,开始拿工资,不像我们还要苦熬几年。”

    “你早该这么想了,好好打算一下。”

    袁成敏将手里的排骨扔在餐盘上,抹了把嘴说道,“上次林翔回来就和我聊过这个,要是天赋不够,或者能得到名帅的指导,别想着苦熬,没有用。”

    要说对苏祖被省队邀请去试训,不羡慕嫉妒那是假话,练体育的能有几个没有好胜心,就是本来没有,也在这种环境下给刺激得有了。

    可是竞技体育这东西,就是看天赋,是命,有时候想努力去拼都拼不过。

    他练体育多久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到现在中专二年级,六年多的时间,到现在也就拿个二级运动员证书。

    而苏祖呢,来体校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多月,刚来的时候短跑成绩还不如他呢,可是现在,人成绩已经和他拉开了一个档次。

    “你们这说得好像已经板上钉钉一样,我只是去见一下而已,又不是真的去省队试训,就算是真试训,也可能会被踢回来也说不定。”

    苏祖看着气氛不太对,开口说道。几个扔相处时间不长,但某种程度上,是“这一世”真正意义上新认识的小伙伴。是他以一个后世居高临下观察者,逐渐变成参与者这一角色转变里同行者。

    张全山和袁成敏摇摇头,对于体育系统体校推荐选拔这类事,两人比他了解得要多得多。一般的情况,得到省队试训集训这种机会,很少会再有退货。而且就算真的省队的教练拉得下脸可以不顾忌各方面子,要将队员退回来也会有长达半年一年以上的试训期,有这个时间大部分的的运动员已经有机会站住脚跟。

    而且他们和苏祖相处一段时间,明显可以感觉得到在训练态度、主观能动性上,苏祖比他们两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基本就是属于那种教练员喜欢的类型。

    国内的教练,要说喜欢奇才有天赋的,这是肯定的,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教练员,更欣赏那种训练态度好,完成度高,能够耐得住寂寞性子的运动员。这个世界上有天赋而一事无成的人比比皆是,有时候能够最后走到终点的,不敢说天赋差,但同时一定是最有毅力和坚持的那部分人。

    而且进入省队后,起点完全不一样,再不济被分配到二线队三线队,或者转项目,或者人才引进(输送)成为移民运动员,在体育人才交流中转入其他省份。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多少都算是进入专业运动员这个领域,其中或许有利有弊,但比起普通的体校生,无疑有了更好的选择项。

    “现在有点后悔没有认真准备这次省内的邀请赛,无论是状态还是态度上重视不够。”

    尽管大家都知道参加邀请赛的机会难得,袁成敏甚至为了参赛还动用了些后台关系,但真的为比赛准备上还是有所不足。

    当这种机会出现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没有什么感觉,只有错失了,看到身边有人抓住的时候,才会产生一种叫做后悔懊恼的情绪。

    “亡羊补牢吧。”苏祖淡淡地说了句,青少年时代对于未来这种极度茫然无措,他曾经也经历过,而体校生可能是受性质的影响,算是比起普通的中学生成熟许多的群体。

    那种黑沉沉看不到前路,只能随波逐流的年纪,不是每个人都能目标清晰。多少人沉迷沦落,自暴自弃,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年纪里,和同龄人渐行渐远,走上了另外一条不知前路的生活轨迹。

    正在几人稍稍有些沉默这当口,突然电视上的一则咨询吸引了几人的目光。

    体校食堂一般都有在各个位置悬挂这几台22寸的彩电,在吃饭的时间播放一些cctv5的体育节目,提供一些体育类咨询信息给学生。

    “在刚刚牙买加金斯顿举行的第九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牙买加一位新人小将以20秒61夺得了200米金牌。”

    随着电视上一个男主持人的语音落下,电视上的画面切换到了一个赛道的田径场上。一个身穿黄色背心,瘦高瘦高的黑人青少年选手,高高昂着下巴,凭借着巨大的步幅第一冲过了终点线。

    “这黑人哥们挺高的啊,那步子,三步抵我五步了吧。”张全山摸着下巴啧啧称奇,原本还稍显低落的情绪被新闻给完全带了出去。

    “这么高的身高也能跑短跑,黑人天赋就是变态,这200米是20秒61,要是没记错的话已经是国际健将级了吧。”

    苏祖在看到那个黑人选手的第一瞬间,人却是完全沉默了下来。

    他没法告诉张全山,你现在看到的这个黑人少年在六年以后会有着怎么样的惊人表现,短跑选手的训练选材会因他而改变,世界体坛为之震动,短跑规则为之更改,成为笼罩在无数短跑运动员头顶的大魔王。

    要不是这则新闻突然出现,苏祖恐怕都忘记了,这位比他不过大上几个月的短跑选手,将会在几年以后以绝对的统治力,成为这个星球上最耀眼的短跑巨星,没有之一。

    苏祖感觉到内心有一种难以形容惊颤,一种时不我待的强烈压迫感扑面而来。

    当他还在为一个排不上号的邀请赛冠军而有些洋洋自得,为了一个进入省队名额而沾沾自喜时,这个星球的另一端,那个人已经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并且将很快成长为无可匹敌的时代人物。

    “你怎么了,苏祖?”张全山看着苏祖身体都微微的颤抖了起来,捏着筷子的右手嘎吱吱的作响。

    “没事,我也被刺激到了。”苏祖按捺着波涛汹涌的情绪,轻轻吐了口气。

    “唉,这有什么?这些黑人种族天赋太好了,我们比不了的。你看看跑进10秒大关的选手,除了一个好像是欧洲那边的白人选手,其他哪个不是黑人。放宽心,我们和他们不太可能有交集的。这种国际大赛,全亚洲能够进入决赛的才几人。”

    “是吗?”苏祖看着电视上已经跳过了新闻资讯,进入一个啤酒的广告。

    有句鸡汤说,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只会羡慕仰望你。

    ps: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一般是在七八月份举办,文中时间有提前。

第五十二章 省队测试

    “各就位……预备……”

    “哔!”

    一声清亮的哨音声中,榕海省体工队训练场的跑道内,一道人影从起跑线前,飞奔而出。

    “这小子起跑反应和起跑速度好像有提升。”

    庄韬站在跑道一旁,看着刚刚飞奔而出的苏祖的背影,心里默默地对比了几次苏祖的起跑动作反应,感觉上似乎又有提升了不少。

    之前4月份在邀请赛上,有着专业的设备测试,庄韬也看过了预赛、复赛和决赛的几次起跑反应速度,最好的一次也有0。387秒,差的就到了0。5秒开外了。

    而刚才这一次,虽然没有参照对象,没有电子计时设备,但庄韬感觉应该还可以。

    转眼之间,一百米的距离,起跑线上的人影已经出现在了终点线的另一头。

    “沈教练,你觉得怎么样?”庄韬转头看了一眼沈国营,出声问道。

    沈国营单手撑着腰,皱了皱眉,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先等一下,我们看看这组成绩多少。”

    不多时,沈国营负责在终点线计时的助理教练,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走了过来,“10秒78。”

    沈国营点了点头,这是刚苏祖手记的时间,一般手记的时间和电子计时作比较都要加上0。2秒。

    庄韬老神在在地看着两人在测试苏祖的百米成绩,一个省队的大教练,招收个人还要亲自下场,忙活来忙活去的。

    不过谁让人家是喝洋墨水回来的呢,讲究的是教练员必须掌握每一个选手的详细情况,从入队测试开始就应该建立起个人的详细档案,以供后面研究制定训练计划做为参考。

    这倒是一个好招。庄韬听明白为什么人家教练亲自下场做测试后,感觉自己似乎又学到了一招。倒不是说体校没有这个,而是不像人家这种精细化。

    至于为什么说,测试用的是秒表,而不是电子计时。这个没法不满发作,省队肯定是有电子计时设备的,不过这些计时设备,确实是挺金贵的,安装起来要精确小心,也不可能随随便便为了个测试去折腾一趟。

    一趟跑完,苏祖也回到了起跑线前。想看看这个留学回来的沈教练有什么能耐,现在这个阶段,留学的学生还不想十几年后那么烂大街,而且人家从毕业院校,到执教经历,都无可指摘,是个有本事的。

    “刚跑得挺好的。”

    沈国营上下打量着这位被推荐来试训的运动员,“你休息几分钟,我们需要再做两组测试,没问题吧?”

    苏祖点点头,以他现在的体能,这样的测试随便跑跑自然不成问题,只是也不知这位沈教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等会第二组测试的话,我会安排位队员和你一起跑。”

    沈国营说了一声,又和助理教练小声地说了几句,很快就有名高瘦的运动员跑了过来。

    省体工队的训练训场上,训练的人数不少,单单是省一队在短跑一二百米这个项目上的人就有十几个,再加上400米差不多有二十五六号人。

    苏祖粗粗看了一下,这里的队员年纪小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十七八岁朝上,年纪大的可能在二十五六左右。

    “张川,你过来陪这位队员一起跑一趟200米和400米。”沈国营朝走过来的高瘦运动员说道。

    “好嘞,没问题,教练。”叫张川的那位队员大概有二十岁左右,这种有新队员来试训的场面不少见。

    沈国营说着又朝苏祖和庄韬说了句,“200米和400米不像100米,如果没有对手可能跑起来后半程速度容易放。”

    休息了几分钟,苏祖和那名叫张川的省队选手一起站在了起跑线前,初次见面有些陌生,也没太多交流。一个省一线队的正式队员,和来测试的队员一般还没有太多交集,真想要打交道,可以等进了省队再说。

    “各就各位,预备……”起跑线前,一名助理教练充当着发令员。

    “哔”一声清脆的哨音响起。

    苏祖和张川子两人同时快速跑了出去,这一趟是省队的考察试训,苏祖不敢说一定跑得如何,但基本也是实打实的卖力。

    陪他一起跑的这名选手实力不俗,至少从起跑开始,苏祖无论是起跑反应还是加速,都处于一定的劣势,落后了一两个身位,很快过了直道,进入弯道阶段,差距就出来了。

    张川的弯道技术比起苏祖来,完全不再一个档次,而且后半程的冲刺速度和节奏也保持得非常好。

    最后撞线的时候,苏祖落后张川差不多有五六米的距离。

    苏祖21秒94,张川21秒37,测试的成绩出来,助理教练将两人的这一次成绩说了一下。

    差距还是很明显,但没有人计较这个,两人的年龄差距和训练程度摆在那里。

    庄韬看到这个成绩倒是知道,苏祖的200米成绩是有了不小的提升,已经快迈进200米的一级运动员行列。

    在200米之后,又休息了一阵,这次跑的是400米。

    可能是受连续测试的影响,苏祖的这一轮400米成绩是53秒07,和他一起测试的张川差不多有3秒的差距。

    跑完400米之后苏祖也是气喘吁吁,绕着操场转悠了一大圈才渐渐平复下来。

    这得益于他后面大量加强了体能和耐力,总体提升身体的素质。

    短跑项目是一项极具耗费体能的运动,而且随着训练的加身苏祖同样意识到耐力等其他方面素质一样相辅相成不可获取。

    田径项目平时训练是需要周期强度训练的,而保障周期强度训练的前提就是有氧能力。说白一点,有氧能力不行就做不了周期强度性训练,因为难以保障质量。

    三项测试完毕,沈国营让陪同测试的张川继续回到训练场训练,开始根据苏祖的各项成绩做了简要的分析。

    很多人概念里,运动员跑100米、200米或400米,都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只要某一个项突出,比如100米跑得比别人快一些,就可以练习100米。但事实上,在专业的专项教练眼中,完全不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