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跑出我人生 >

第48章

跑出我人生-第48章

小说: 跑出我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训练计划安排还是比较满,而且从训练计划上,主要的训练时间也集中在今年。按照教练组的计划,2003年开始他将会侧重于比赛,以赛代练,尽快的完全熟悉各种大赛氛围。

    竞管中心健身房。

    王远斌此时正帮着苏祖扶杠铃,做大重量的深蹲训练。按照训练计划,苏祖的力量训练还不能放松,需要更进一步的增强。

    深蹲训练是最能够提升腿部下肢力量的训练项目之一,无论是健美、举重,或者其他一些需要提升力量的运动,这个训练基本都不可或缺。

    短跑要求爆发力,要求力量,当然也要侧重这方面。不过,他的这种训练不是如同健美运动员那样,只强调肌肉外观,而是更加注重于实用性。

    需要提升腿部的肌肉质量,但同时又不能块头过大,一方面要增肌,一方面也得有所控制。

    单独某方面肌肉太过臃肿,很容易影响身体的整体协调,从而破坏了平衡感,影响了速度。

    所以,在力量训练中间,李志忠还穿插着一些简单的体操训练方式,前手翻,后手翻,左右侧手翻,倒立之类的,用于协调身体全身。

    这些主要为的就是在力量提升后,能够充分的转化为核心力量,稳固重心,不至于因为肌肉增长,力量提升,骤然失去了对身体的细腻掌控。

    苏祖现在夜间身高是180,体重是68公斤,按照教练组给出的数据目标,如果苏祖身高不再增长的情况,一年以后,体重需要达到73…75公斤左右。

    这个是比较科学的身高体重比,也就是bmi指数,在速度力量上可以达到最优值。

    另一方面投入精力的训练,还是在原来的优化步伐和步频的最佳结合上面。

    现在苏祖开始尽量尝试着百米使用45步的跑法,但惯性的步频习惯,有时候还是会跑到46步。偶尔有特别注意到的话,也会跑成了44步。

    这种百米短跑,不是说步伐越大越好,而是要和个人的身高腿长以及步频结合起来。步伐大,相对的跑完全程100米的步数少,但是每一步的启动加速需要的力量更大,同时对于韧带和髋关节也会有更大要求,步伐迈得开,这两方面承受的压力就大。

    从9月到现在的这一段时间的测试,教练组在大量数据的核算下,最后决定,先采用100米46步的跑法。

    这个是结合苏祖当前步频快的优势的最好结果,在这个步数内跑完100米,苏祖前半程的加速足够充分,能够发挥他步频快的优势,后半程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住高速。

    如果改成45步或者44步,速度上多少都会有影响,而且骤然改变太多,身体一下子完全不适应,调整的周期也就延长了,可以等到苏祖下阶段力量足够的时候再考虑。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就是固定新跑法的动作。一种跑法的形成,是通过长期的训练,身体肌肉记忆,大脑形成下意识的反应,从起跑到加速,到摆臂,迈步,一系列的过程。

    习惯了一种跑步节奏,突然有人让你每次跑步的时候步子要大一些,或者要小一些,这种对于身体的感觉是很别扭的,偶尔一两次可以为之,但是想要形成身体记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还要求跑得步伐要极度精准,只能是通过一步步的细节动作去纠正。

    这种改变,都是需要长期的日以继夜的不断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

    “下场的比赛,你可能要和亚运会季军同台了。”

    正苏祖进行训练的时候,李志忠从行政办公楼晃悠悠地走过来说道。

第八十二章 体育人

    西南省运动技术学院,国家队田径青年运动员训练基地。

    余立伟敲了敲长时间坐姿不动而变得有些僵硬的腰部,缓缓地走出了基地内的影音播放室。在他身后是影音播放室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报的亚运会战况。

    站在阳台之上,看着远处田径场上正在来回奔跑的一个个少年。余立伟下意识地摸了摸裤兜和上衣口袋,随即露出一丝苦笑,戒烟已经有半年多了,平常也没怎么想起,但今天突然就想那么点上一根。

    “啪嗒”一声清脆的塑料硬件击打声在身后响起,余立伟微微侧头看去,发现老友陆建明身后不知什么时候跟着走了出来。

    陆建明一次点了两根烟,分了一根给余立伟,也不管对方蹙着眉头的眼神,自顾自地砸吧了一口,吐云吐雾。

    “老陆,你这下次分的时候,让我自己点成不?”余立伟抹了下过滤嘴,叼在嘴上长长地吸了一口。

    “矫情!”陆建明淡淡地瞟了余立伟的模样,“喝过几年洋墨水就是不一样嘛。”

    余立伟轻轻地咳嗽了声,长时间没碰,骤然猛抽一口稍微有些不适应。听到陆建明的嗤笑他也不在意,这个老兵油子的愿意点烟分给你,就当你是自己人了。

    “怎么,心里有很多诗情画意想要感慨?”陆建明透过还未消散的烟雾,远远地眺望了眼田径场,转头朝余立伟问道。

    “8年了,哪还有什么诗情画意,这次亚运百米男子领奖台上又有了国人的身影,已经算是再创佳绩了。”

    “呵呵,你这老小子言不由衷。我也知道你压力大,咱们田径这块在国际上一直上不去台面,在亚洲也是弱项,热门项目不行,男子项目更不行。一堆专家教授开口就是体质差距,闭口就是种族天赋,红白肌肉的多寡都出来了。真要按他们那一套说的,那我们这些搞田径的还干个蛋,大家都一窝蜂都往跳水游泳体操乒乓球上涌好了,反正你怎么选苗子怎么苦练都没用。”

    “老陆,别太偏激了。有些客观问题我们还是要正视的。”余立伟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不过你说得也没错,我们是干竞技体育的,争的就是这个第一,要的就是这口气。以前国内经济困难,现在日子一天天好了。能挑选的人才也越来越多,纪录也天天在破,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赶上去的。任道而重远呐。”

    “希望吧。这次陈建虽然摘牌了,但我心里总觉得这成绩还是低了点,要赶在上届小鬼子爆发那一年,恐怕拿牌都没机会。”陆建明不置可否地说道

    余立伟明白陆建明说得没错,这次陈建在亚运会上拿了季军,成绩是10秒34,这个速度差不多是国内当前运动员的最好水平。但比起上一届的亚运会,日本名将伊藤浩二无限逼近10秒大关的10。05秒,泰国选手雷安猜和日本选手大规康胜的10秒31,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至于传言伊藤浩二是否服用兴奋剂,余立伟不得而知,但他更愿意相信不要有,至少这对于黄种人在百米竞技体育上是一个大的飞跃,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鼓励。

    从郑成的亚运历史上第一个男飞人开始,到陈文中打破全国纪录在94年亚运摘得铜牌,再到8年后今天陈建登上亚运百米领奖台季军的位置,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男子短跑项目踟蹰前行。

    国内的全国纪录有在刷新,但在亚运赛场上,一直表现平平,更别说国际赛场了。

    “对了,上次中运会,我给你推荐的那个小子呢,怎么没见你把人给带来?”

    陆建明在上次出任中运会的计时裁判,当时一眼就相中了苏祖,直接就给余立伟推荐,这样的年龄和成绩,已经是国内一流的水准了,放在世界青年运动会当中也有竞争力。

    余立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人家现在不愿意来国家队,把我给拒绝了。”

    “老余!”陆建明听到这个一下就急了,“你是国家队田径队的副总教练,你搞什么呢?这样的人才培养怎么能够放在地方呢,你说说,是不是他们地方队压着不肯放人了?这是国家荣誉的大事,不可儿戏。你让我去,我把人你带回来。”

    “老陆,你先冷静下。”

    “你这叫我怎么冷静?我冷静不了。你知不知道人家中运会跑了多少,10秒39,陈建这次亚运会也就跑个10秒34,这年龄比陈建还小个五六岁,你放在地方,老余你这是不负责任!”

    陆建明是军旅出身,从解放军队上来的裁判教练员,平常和人说话笑呵呵没什么感觉,但骨子里讲究的依旧是集体荣誉为国争光,一旦认真起来,真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说起话来丝毫不顾忌私交,毫不客气。

    “老陆,你先听我说完。”余立伟对陆建明这种突然上头的脾气也是有些头疼,“这个事情我后面也考虑过了。现在带那名队员的教练我认识,叫李志忠,当年和我一起都在国外进修过,是个很有能力的教练。这些年一直被埋没了,他现在训练方式的那个方法,和国内普遍训练的方式也有差异,更接近欧美的黑人选手。不想我们走的是技术轻灵路线,而是狂猛爆发的力量型路子,我也想看看他能带出什么样的效果。”

    “这孩子我见过,天赋决定,暂时国内应该是没有能够赶得上的。我等着这位李志忠李教练,蛰伏了这么多年,能够给我们带个什么样的惊喜出来。”

    “那你就更不应该把人放在地方上了,就算他有什么手段,你直接连队员带教练弄国家队来不就完了么?总之啊,这放在地方上,我是不放心。”陆建明听了余立伟的解释,面色稍霁,但依旧不太同意。

    “你这是什么话,我余立伟有那么大能耐么?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嘴皮子一张就有位置?”余立伟声音也提高了几分,稍稍顿了下,才继续道:“一切还是得看这小子能够出什么样的成绩,后面的事情才好说。”

    “这人你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吧,没人才的时候说没人才,有人才的时候别给耽搁了。”陆建明捶了旁边的墙面一拳,也有些叹气。

    这运动员的状态有时候真是说不准,要是地方队弄出点伤病来,以后说不好就全毁了。

    余立伟沉默了一会,没有再说话,他自然也是一直在合计的,每天国内各种比赛,体校、省队推荐过来的青少年选手,他基本都有在关注着。

    这一次连亚运会这样的赛事他也没去,为的就是抓住青训这一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时候打下基础,不管成绩怎么样,至少,将来后面的人路子上总好走一些。

    一根烟抽完,余立伟转身准备下楼去田径场,楼梯刚走了一半,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指着站在阳台窗边的陆建明说:

    “老陆,你刚说人家中运会跑了10秒39,快赶上陈建了。这话不对,实际上和陈建应该不相上下了,上次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保州站比赛,我现场看的,10秒36。”

    “什么?”陆建明听着这个消息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说余立伟啊,那你还磨蹭个什么功夫啊,这成绩还能有啥困难的?你以为是大白菜,上哪都有得捡?”

    余立伟淡淡笑了笑,挥了挥手,“再等这次全国田径冠军赛看看,让他和陈建过过招。竞技体育,没对手可不行。”

第八十三章 在路上

    “亚运会男子100米刚结束了,冠军是沙特的归化黑人选手萨法尔10秒24,亚军是日本选手朝原宣治10秒29,季军是我国选手陈建10秒34。”

    李志忠将此届亚运会的前三成绩一一说了出来。其中来自沙特的冠军萨法尔是归化的黑人运动员,沙特、阿联酋一些中东国家是传统的归化大国,资金雄厚,不单是在田径项目上,包括足球、篮球等竞技项目也都是大量的运动员移民。

    这种事情有利有弊,包括日本也都有着不少的归化黑人运动员,或者混血运动员,以提升本国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

    正帮着给苏祖做小腿肌肉放松的王远斌听闻此届亚运会的成绩后,登时有些坐不住,起身来回地走了几步,满脸的兴奋之色。

    “陈建这次跑了10秒34,是季军,按上次大奖赛和我们这几次训练测试的成绩,苏祖已经相差仿佛了。没想到啊没想到……”

    此时国内的男子百米纪录是10秒17,但国内的选手无力打破,这一两年内涌现出来的田径好手也就是陈建。先后拿了全国田径锦标赛的冠军和东亚运动会的亚军,国内能够匹敌的选手基本没有。

    而苏祖现在的水平和陈建也相差仿佛,也就是说是真正的国内一流水平,有时候成绩一回事,而有了参照标准又是一回事。

    毕竟竞技体育里有种情况不少见,明明自家的运动员已经达到了一线水准,却刚好赶上了整个项目的运动员大爆发,放在以往都是夺金夺银的实力,结果反而垫底。

    反之,运气好的运动员赶上了整个项目遇冷,没有高手,随随便便一个过得去的成绩就是冠军拿到手软。

    所以,运动员的个人成就,有时候和大环境也密不可分。

    当然,有一种运动员,在整个项目大爆发的数年时间里,各路强手辈出,人才济济,依旧能够力压群雄登顶,这样的运动员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好花还得绿叶配,竞技体育,最辉煌灿烂的永远是奇才层出不穷的时代。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亚运会的消息,对于整个教练组是一剂强心针,像王远斌这样带着学习目的加入的,更是一笔难得的资历和经验。

    ……

    这一次的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是在江南省的始平县,江南省的始平县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2001年举办了江南省第五届田径运动会,2002年还先后举办过围棋甲级联赛,2002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亚运选拔赛。在武术、拳击、散打、摔跤等竞技项目都有较强实力,解放军拳击队还在始平县设立了青少年训练基地。

    10月27日…10月29日,为期三天的冠军赛比赛,也是今年中国田径最大型的一项赛事。

    冠军赛是一项水平比较高、奖金也比较高的赛事,参加比赛的500多名运动员都是今年5站大奖赛获前16的选手。而且今年的总决赛因为亚运会而推迟,但也因为如此,这次的冠军赛不但集中了全国田径精英,还会有多数亚运冠军出场亮相,也算是这次冠军赛的一大看点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