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鼎大明 >

第22章

逐鼎大明-第22章

小说: 逐鼎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忆梅轻轻的搏弄了一下琵琶弦,神色渐渐转向忧郁,叹息一声后,道:“看来,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了。”
    黑暗中的属下沉吟一番,说:“公主,依属下看,大明国自身都难保,如何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呢?不如,就与荷兰人妥协了吧,这几天荷兰人在这件事上催的很紧。”
    忆梅冷冷的哼一声,眼中几丝愤恨,道:“荷兰人为什么会催得紧?还不是希望在事后多获得几分土地,与其和他们合作,我宁愿一直等下去。”
    黑暗中的属下叹了一口气,无奈的道:“可是,我们已经足足等了十年了,只怕主公那边等不了这么久呀!”他顿了顿,又道,“就算不与荷兰人合作,也未必一定要选择大明国呀!如今大明国内忧外患,属下甚至都担心他们的气数还能支持多久!”
    忆梅淡淡的一笑,说:“我等的不是大明,我等的是韩煜!”
    “可是,他不过只是一个小小青州卫代指挥使,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若将家族复兴之事寄托于他,那岂不是太儿戏了。”属下显得忿忿不平。
    忆梅微微吸了一口气。带有几分戏谑:“你是看不出来。但是我看出来了。韩煜。他绝不仅仅是人中豪杰这么简单。在他身上还有许多没有挖掘出来地东西。”
    黑暗中只剩下长长地吁息。不再答话。
    次日凌晨。秋季地白天来地很迟。天色依然被蒙在黑幕之中。韩煜被下人惊醒。匆匆洗漱后赶到了青州卫大营。孟宏远已经将队伍集合完毕。五百三十名火枪骑兵列阵在最前面。一千五百名步兵排列在后。
    这次是受巡抚诏令出兵。并且又是围剿贼军残党。所以韩煜决定一次性将两千人全部带走。只留下五百人留守青州。他原本打算让白承宰千户随军捡几分功劳。却不料此时此刻大营里根本就找不到人。看来年轻人地性子越来越倔了。自己每一次立功都是对其心灵地打击。无可奈何。只好下令开路出城。每位士兵只随身带两日地干粮。两日后地军粮到了飞集再向其他军队索要。
    就在军队刚刚步出青州城。走在队伍最前面地韩煜赫然发现城门前栏着一个少女。正是周若依。十几天前周祖年在看着鲁南军械所和兴华货行奠基完毕后。就启程返回了济南了。而他地这个宝贝女儿却非要在青州多玩耍一些时日。于是就留了下来。
    “周姑娘。你挡着我们去路了。”韩煜骑在马上。对着道路中间地周若依喊了一声。
    周若依没有动,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韩煜,说:“我有话跟你说。”
    “能不能改天呀,我现在军务在身呀。”韩煜歉意的回答。
    “不行,就得现在。”周若依倔强的说,神色很是坚定。
    “那你说吧。”韩煜很无奈,两千大军正紧随在身后,自己却不敢得罪这个女子,毕竟周祖年的面子是不能不给的。
    “你是不是要去围剿起义军?”周若依语气有些颤抖,凌晨的秋雾让她洁白的脸颊湿润了一片,显得有些凄凉。
    韩煜沉默了一下,最终承认道:“是的,山东巡抚赵彦诏令,我不得不从。”
    周若依的脸庞蒙上一层忧伤,眼圈微微发红,语气软了下来:“你,你能不能放过他们!”
    “啊?我,围剿起义军的大军足足有十万余,我区区两千人最多只是去凑凑数的。”韩煜早就看出了周若依的心思,这个多愁善感的小辣女天还没亮就等到这里,自然是同情起义军。
    “我不管,你,你不能伤害他们。”周若依冲到了韩煜的马下,拉着他的疆绳,哭泣了起来。“他们,他们只是想吃饱肚子的百姓,为什么,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条生路。”
    看着周若依清秀的脸侵湿在泪水中,韩煜不由的动了恻隐,他翻身下了马,低低的说:“我可以答应你不让青州卫冲在最前面,但是这也于事无补呀,官军足足十万,少了我这两千人照样能杀死他们。”
    “你一定有没办法的,只要你能救他们,我可以答应你任何条件!”周若依发起了小姐的脾气,泪水依然挂在眼角。
    韩煜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感到很是头痛,说:“我的周大小姐,你冷静一点好不好,我也很同情他们,但是我能有什么办法?如果赵巡抚下令缴械投降可以饶不死,那还好说,如果下令格杀勿论,我最多保证不会让青州卫上去动手。再说,你有什么条件好拿出来的!”他的最后一句话仅仅是想剿灭周若依的希望。
    “我,大不了我嫁给你!”周若依情急之中脱口而出。
    这时,在李允、王云等人的带头下,走在最前面的几百青州卫立刻发出了填热闹的呼声。
    韩煜一脸尴尬,马上回身对手下骂了道:“呼喊什么,呼喊什么呢,啊?都安静了!”他安顿完士兵,又看向周若依,“周小姐,你,你别再胡搅蛮缠了好不好,我能答应的都答应了,再逼我那就是让我造反了。”
    周若依失口说出的话,让她自己不由的也害羞了一番。她低着头,脸蛋通红,沉默了很久后,说道:“不管你怎么样,如果你伤害了那些百姓,上天和我都会恨你一辈子的,你给我记住。”她说完,转身急急的跑走了。
    韩煜看着周若依的背影,忽然发觉少女是那么的脆弱。
    ————
    给点收藏,给点票吧,新人压力很大的。
    正文 第十四章 飞集之战(2)
     更新时间:2009…9…18 10:29:11 本章字数:2357
    在接下来的路上,韩煜没有多想如何去搭救起义军,这分明是不实际的事情,他一直在思索着另一个问题:徐鸿儒起义最终结束的地点确实是在飞集,官军包围了残余的起义军,起义军宁死不降,于是就发生了血腥的屠杀,二十一世纪在飞集还有当年的万人坑。可是他早先击毙徐鸿儒,令历史轨迹发生了大大改变,就连徐光启都从上海跑到山东,怎么飞集惨案还是无法避免?
    因为只剩下一天的时间,韩煜加急赶了八十里路,在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飞集外的平原。在这里,已经有明军安营扎寨了,延绵十数里,一共有二十多座营地。韩煜的两千青州卫没有带行营工具,他直接安排手下挤进了莱州府的民兵营,这些临时组织的军队在正规军面前是不敢多说话的。
    入夜时分,韩煜和青州卫吃过晚饭,便被一个传令官叫道了赵彦大营的中军帐,不出多时,接受此次围剿贼军残党诏令的各路军队统帅都陆续到达。
    中军帐正中央立着一张大案,案面铺着一张飞集县城的地图。首座上,赵彦年过不惑,一身戎装,显得英姿飒。位列其下的其他的将领,韩煜就只认识杨肇基和杨国栋了。
    赵彦缓缓扫过诸位将领,眼光单独在韩煜身上停了一会儿,然后道:“徐氏贼子从五月叛乱,至今九月,已足足有四个月之久,今日贼军残党被我们探知了行踪,现在飞集县大概聚集了四万贼军之众,我军却有十万,可谓胜算在握。”
    杨肇基在赵彦说完后,接着道:“飞集的四万贼军已经知道了我军行踪,所以说这是一场硬仗,虽然贼军据守城池,但是我军已经从天津请来了六门红衣大炮。我和赵巡抚已经商议过了,明日正午,向飞集下最后通牒,如果贼军负隅顽抗,于申时开始发动进攻。”
    接着,中军帐中职位最高的赵彦和杨肇基分配了一番进攻部署,由于青州卫兵少,所以被安排在杨肇基主力军的后面,紧随其一同从东门进攻。其实韩煜知道杨肇基爱惜自己,故意让自己跟随着他,一来兵力安全,二来还能立头功
    军事会议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方才结束,在出中军帐时,韩煜很懂礼节的向杨肇基道了谢,让杨肇基感到很高兴,如今大明年轻一代的将领很少有谦虚懂事的人了。
    韩煜刚要步出营帐,赵彦忽然叫住了他。待帐内诸人全部退去后,赵彦用一种严厉的目光看着韩煜,道:“韩指挥,你的事迹几乎在山东家喻户晓了,今日得见真容,还真是吃了一惊,原来你竟然如此年轻呀。”
    在赵彦的目光下,韩煜颇为不自然,连连谢道:“赵大人过奖了,末将不过读了一些书,走了一些运,以至于打胜了几场小战役。”
    “哼哼,击毙徐鸿儒在你的眼前都算小战役了,看来韩指挥胃口不小,”赵彦语气冷森的道,神色更加严峻了几分,眼中的列光如同刀子一样直直的逼向韩煜,就好像是在逼问犯人。
    韩煜有些手足无措。自己与赵巡抚无仇无怨。怎么对方会这么针对自己。他没敢多想。赶紧道:“赵大人说笑了。末将只是因为走运击毙徐鸿儒。感到功劳不比杨肇基大人和杨国栋大人大。所以不敢妄称胜了几场大战役。”
    赵彦冷冷地笑了两声。说:“你知道为什么韩玉成保举你做代指挥使地折子。我一直押到现在吗?”
    韩煜愣了愣。原先他以为奏折是因为赵彦公务繁忙才会押下。不过在看到赵彦此时地态度。很显然并非如此。但是他在嘴面上依然道:“赵大人公务繁忙。才会有所耽搁吧。”
    赵彦看着韩煜。冷意地笑容更加浓重。道:“让我告诉你吧。我是故意地。原因很简单。在我听说你不过是一个十八岁地毛头小子后。我就在内心深处感到很怀疑。”他顿了顿。接着又道。“当然。在这之前还有我私人地原因。因为你地父亲韩善我很讨厌他。这个老油条在东林党执政地时候装出一副圣贤门生地样子。现在阉党上台后他又变得阿谀奉承、摇尾乞怜了。这种恶心之人地儿子。会能好在哪里去?”
    韩煜吞了一口口水。原来自己地父亲在朝廷诸官眼中是这样一副德性。不过这种处世圆滑地手段虽然不厚道。但也算得上一种大智慧呀。他无奈地捏捏拳头。一时无言以对。
    “不过。你不用紧张我和你父亲地关系。毕竟你在这几个月平乱中崭露了才华。料想比你父亲要强得多。”赵彦继续说。他地口吻虽然是在赞赏韩煜。然后眼中凌厉地寒光更盛。“不过。你给我记住。好好地记住。我不希望看到一个毛头小子立下几场战功就得意忘形。你以后地路还长着呢。”
    韩煜带着彷徨的心情退出了中军帐,心中还是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赵彦。按照赵巡抚最后一句话,“自己的路还长着”是可分成两段意思来理解:现在他握着自己的奏折,高兴就在折子上批下一句好话递呈上去,自己就能开始慢慢仕途;不高兴就批下一句否决,自己只能回到知府县衙当检校了。
    在走出赵彦大营的时候,韩煜忽然发现大营正门外站着一位老将军,正是杨肇基。他快步上前向杨肇基施了一礼,道:“杨总兵还未回营?”
    杨肇基苍迈的面孔露出一个老人特有的笑容,道:“在等韩大人你呢。”
    韩煜微微有些吃惊,问:“杨大人有事吗?”
    “恰才赵巡抚留你在中军帐,是不是训斥了你一番?”杨肇基依然挂着淡淡的微笑。
    韩煜脸色微微一窘,道:“呃,确实如此,末将在一些事情上做错了,所以赵巡抚才会斥责末将。”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处于一种谦虚,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__
    明天周五比较忙,但最少保证一更!
    希望各位支持收藏。
    正文 第十四章 飞集之战(3)
     更新时间:2009…9…18 10:29:14 本章字数:2424
    “你做错了一些事情?”杨肇基一副兴致的模样,“哈哈,韩大人真是太有意思了,老夫自曲阜与韩大人你见过面,到现在为止,可没听说过你做过什么错事。”
    韩煜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杨肇基说:“老夫告诉你实情吧,赵巡抚很少会教训人,他之所以单独留下你来训斥,是因为他很看重你。”
    “啊?”韩煜愕然,“这,这怎么说?”
    杨肇基呵呵一笑:“赵巡抚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做任何事都愿意循规蹈矩,他之所以训斥你,是希望你这个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在日后多严以律己,不要因为骄傲而走错任何一步。”
    韩煜恍然,原来是这样。他在心中渐渐转变了对赵彦的看法,向杨肇基道:“多谢杨大人提点。”
    杨肇基罢了罢手,说:“赵大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原则,老夫只是担心你会胡思乱想,所以在这里等你,向你解释一下。”
    韩煜很是感激杨肇基,连连道:“谢谢杨大人了。”
    第二天正午,各路将领齐齐的来到了飞集县东城门前。已经被官军团团包围的飞集县收到了最后通牒,韩煜原本以为贼军会据城顽抗,却出乎意料的看到飞集城头竖起了停战旗,要求讲和。
    城墙上一片安静,没任何士兵站守,只有几名贼军将领孤零零站在城头,颇显出几分凄惨绝路的气氛。其中一人向城下喊道:“你们不是让我们投降吗?叫赵巡抚上前讲话,如果他能答应我们几个要求,我们就开城投降!”
    城外,各路将领并排骑在马上,每个人的脸色各异,有喜悦、有轻蔑、有疑虑。
    “看来。贼子终于畏惧我大明军威了。哈哈。”杨国栋得意洋洋地说。
    韩煜在杨肇基地左侧。他侧身看了看杨肇基地脸色。却发现老将军眉宇紧锁。似乎也很难断定什么。他再次看了看城头。只是越看越觉得很像当初自己在曲阜使用地疑兵计。不过据探马汇报。城内确实有四万之众。何必布置疑兵呢?
    赵彦一脸稳重。让人摸不透在想什么。沉默一番后。他道:“那我就去会一会他们。以免让这帮乱贼以为我大明将领都是鼠辈。”
    这时。杨肇基开口了:“赵大人。贼子并不认识你。何不让老夫替你上前试探一番。我看贼军这种架势。恐怕有诈。”
    “杨老地心意我心领了。我赵彦不是贪生怕死之人。这种场面都不干站出来。只怕会引得世人笑话。”赵彦正色地道。神态不见任何迟疑。
    杨肇基很了解赵彦地脾气。于是不再强求下去。转而说:“赵大人。既然如此。那就多带上几个部属。一来能展现我军将士昂然地士气。二来还能有所照应。”
    赵彦点了点头:“好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