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 >

第14章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第14章

小说: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徒少爷呀,赶紧进来,累了吧,这次也真是多亏了您了,要不然俺们的药材也卖不出去,惠儿,你去倒水。”牛氏一听是买自己家药材的人,热情的招呼着司徒睿。

    “知道了,奶奶,司徒少爷,您进屋歇吧!我去叫娘和婶婶回来准备饭菜。”

    司徒睿被请进了堂屋,破旧的屋子,收拾的很干净,可以看出是一家勤劳的人。

    “司徒少爷,您先歇着,我去叫老头子回来陪您。”牛氏这个农村老妇人实在是和大家公子没有共同语言,只好出去叫李青山。

    “没事儿的,你忙吧,不用管我。”司徒睿道,其实就是不想忍受村子里的疯婆子还有垂涎的目光。

    后院儿,胡氏听到李慧的来意后,顿感紧张。

    “惠儿呀,你也知道,咱家以前也没啥好东西,整天都是窝窝头稀饭的,俺也不会做啥好饭呀,你说人家城里的少爷,能看得上吗?”

    “放心吧,娘,这不还有我呢吗?”

    “你小孩子会做什么呀?你啥时候会做菜了。”

    “哎呀,娘,说不定人家少爷整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了呢,还想吃一些山珍野菜呢?你就听我的吧!我不会做还不会说呀!我说着,你们做着。”李慧很自信,作为一个资深吃货,练出来的本事,基本上吃过的一些家常菜自己在家做几次,就能做的**不离十。

    堂屋里,李青山作为一家之主招呼着司徒睿,厨房里,是另一派忙碌的景象。

    由于家里材料种类不多,只能尽力多做几种。用前两天买的肉做一个红烧肉,李慧指挥,先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一厘米见方的肉块,锅内烧开水,放入肉块烫片刻,捞起洗净备用。锅内放一大匙油,放入少许糖小火炒糖色。糖还是卖了几次茵陈后才买的,以前根本就没有尝过,饭还吃不饱呢,怎么会有这么贵的东西。然后锅内开始冒烟时,冰糖溶化变成深褐色。

    接着加入大葱,山上挖的野姜切成姜片,再加入五花肉小火煸炒,煸炒至五花肉出少许油脂,并均匀上色。加入清水,水量刚没过肉块。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酒等调料,加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小火慢炖的同时,再做一个酸菜炖肉,解腻又开胃,首先把肉切成薄片把葱姜,花椒辣椒,放进调料包里,加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五花肉,加酒,盐,大火烧开后捞净浮沫,转中小火煮熟后晾凉切薄片备用。酸菜洗净切细丝挤净水分。热锅上油,油热后下红椒丝煸香,倒入酸菜丝炒至出香味,加入煮肉的汤水,大火煮一炷香时间再加入切好的五花肉片,继续煮一会儿后,撒上葱花起锅。

    此时,红烧肉也该好了,开盖中火将汤汁煮至浓稠。

    最后又做了一个凉拌野菜,蒜蓉青菜,再加上一锅浓浓的蛋花汤,饭成了!

    闻着浓浓的香味,鲜亮的色泽,胡氏忍不住说:“哎,惠儿,你怎么知道这么做菜的,还真是香呀!快点端出去吧,司徒公子估计也都等急了,天策也这么晚了。”

    堂屋里,这会儿桌子也都摆好了,李青山还有几个儿子和司徒睿坐一桌,其他药店的人单独坐了一桌。

    闲聊的几人早就闻到了飘来的香味,这会儿看到端上来的饭菜,肚子忍不住咕噜噜的叫起来。。。。。。

第三十四章 卖药

    色泽鲜亮,香味浓郁的饭菜一端上来,李家众人都忍不住咽口水,可碍于司徒睿在场,就都忍住了。

    司徒睿由于是在座最有地位的人,背李青山让座到了主位。司徒睿看大家都不动筷子,只能首先动筷子。

    “大家也都别客气,李老爷子,你们也赶紧吃。”

    “好好好,司徒少爷,你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里。”李青山招呼司徒睿。

    这一顿饭吃的是有史以来最安静的一次,一点都不像平时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实在是碍于有大人物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连平时吃饭吧唧嘴的声音都小了很多。

    饭后,由于李家没有那么多的房间,李安福负责把司徒睿一行人送到了村长家,有村长安排住处。

    清点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收获,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银锭子,加起来也有二百三十多两,一屋子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省着点花,估计够一大家子过一辈子了。

    不过在李慧看来,这其实也不算多,随便做点啥生意都能赚这么多,但是要找好商机和卖点。特别是大家公子,一掷千金都很正常。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对于手里从来没有存银的农家人来说。

    “其实还是这一次咱们卖的钱多,这次又卖得新药材蒲公英又好挖,又好整理,药铺给的价钱也比较高。”李青山总结。这是一个多月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可是爷爷,咱们也就认识这两种药材,可是它们都是春天生长,过了这段时间也就没有了,咱们也还要想别的办法吧!”李慧作为发现药材的人,忍不住提醒大家,这卖药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可是一时半会的也找不到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走一步说一步了,以前连这些银子都没有日子不也照样过来了吗。”李青山现在已经不把李慧当小孩子看了,还是认真的回答了李慧的问题,家里其他人也都觉得习以为常了。

    “是啊,这点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走一步说一步,这钱省着点花,够花几十年了。”李安福说,他已经很满足了,人要知足常乐。

    “爷爷,这样吧,过了这段时间也就没这么忙了,我觉得还是送哥哥们去学堂吧!家里也有一些银子,还是尽早学习吧,就算将来不考功名,认识一些字也还是很有用的,给人当账房都比种地强。”

    “进学堂,惠儿,这可不是小事情,家里你几个哥哥年纪也都不小了,要是进学堂肯定是都要去的,不能厚此薄彼,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呀。”李青山一吃惊,当了一辈子农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孙子还能进学堂,总感觉那是有钱人家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

    “是啊,听说学堂的束脩一年都要十两银子呢,这还不算吃饭呢?要是加上书纸费用,就要差不多二十两,你说咱家这么多人,都去得话肯定上不起啊!”李安福觉得虽然这段时间是挣了一些钱,可是还是觉得自己是土里刨食的,没有觉得自己是有钱人。

    “哎呀,爷爷,爹,咱们以后会挣更多钱的,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就放弃读书,时间是不等人的,大哥大堂哥年纪也不小了,要是现在不读,以后就没机会了,趁着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李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不想自家人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箩筐。

    李青山狠狠的抽了几口旱烟,长舒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读,咱们家的男娃儿都去读,不能偏心这个那个的,要读都读,老大,你过两天到镇上的学堂里问问,看束脩一个人要多少,到时候让锦儿、谦儿、程儿一起进学堂,斌儿明年再去,先让他们几个大的回来教教他,你们都没意见吧!”

    “没意见!!”大家异口同声。

    分割线----------

    说干就干,上学堂是李家近几年最大的事,一大早,李安福和李安禄就出发了,一路上都是虎虎生风。

    镇上一共就两个学堂,一个是落魄的秀才,考了几次举人都没考上,就在镇上开了个书馆,给孩子们启蒙,另一个比较正式,是一个姓林的举人办的学堂,还雇了两个教书先生,就是束脩比较高,一年十两银子,二落魄秀才只收七两,两家都问了问,都是报名交了钱就可以开始上课。

    两个人也打拿不定主意,只好又问了一下其他的的情况,落魄秀才那没有住的地方,吃的话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下课出去买;举人家有住的地方,可以管吃管住,要另外交五两银子,两家时都不管书的,书和纸币都要自己买。

    一家人现在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情况了,所以一看到李安福和李安禄回来,都忍不住围上来。

    听两个人打听到的具体情况,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这读书真是在烧钱,乡下人还真没有几个能读得起书的,不说束脩,就只一年的纸笔都是一大笔开销。

    ”爷爷,我们就去秀才那读吧,咱家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要不是今年卖药材,这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和弟弟们早上早点起,下午下学再回来就可以了,我们跑的快,还能省下一些钱。”作为长房长孙的李玉锦代表几个兄弟发言。

    “是啊,爷爷,俺们都愿意来家里的,学的好坏还是看自己的,我们回来还可以教教弟弟妹妹,人格子总不会吃亏的。”

    一家人各抒己见,最终就决定让兄弟三个一起进王秀才的学堂,毕竟家里的条件在那放着,要是进举人家的,那一年就要七八十两银子,虽说条件好了一些,可还是有很大压力的,早上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些,让他们带到学堂,中午就不回来了。

    商量好了之后大家提着的心都放下了,感觉这是丰收的,喜气洋洋的一年,以后家里也要出读书人了。

    李玉锦兄弟几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念书,特别是李玉锦,心想一定要考上功名,为李家光宗耀祖。

    李慧心想,以后终于可以不做文盲了,好歹自己还是大学生,不能这么一直下去,以后也可以找借口了。

    好想让男主快点出来呀!某作者君就喜欢冷酷专宠型的男主,所以会偏向这个方面啦啦啦啦。。。。。。放心放心,开始做生意就马上要遇到啦,大家也可以提提意见,顺便帮忙想一下男主的名字,我是起名无能君,捂脸遁走。。。。。。

第三十五章 学堂

    对于王秀才来说,这还是头一次一家一下子送他这三个学生的,自己一年也就收个七八十来个学生,毕竟有钱的都上林举人那了。自己也就糊口饭吃。

    所以对于一起进来的李家三兄弟还是挺照顾的,毕竟谁都不是圣人,家里供他读这么多年书,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奈何资质有限,只能在家乡开一个小学堂,不希望三个学生改投别人名下。

    第一天,夫子只是让他们熟悉一下学习环境,和同窗互相认识一下。

    李玉锦兄弟几个主动要求只要一本启蒙课本,几个人可以一起看,毕竟这个朝代纸笔都是很贵的,一本启蒙的三字经就要一两银子,体谅家里的情况,虽然有钱了,但是也不能挥霍,能省则省。

    学堂里的气氛很是活跃,大家对于新来的几个兄弟无比好奇,夫子让他们几个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安排几人到最后的位置坐下,开始讲课。

    第一节课,夫子只是先交他们认识一下自己的名字,没有正式讲书本上的内容。

    李玉锦、李玉谦、李玉程记得无比认真,原来自己的名字是这样写的呀,从这一刻他们感觉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无数的东西吸引他们去挖掘。

    转眼间,一节课就结束了,有性格外向的同窗过来打招呼。

    “你好,我叫林旭,已经读书三年了,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一袭青色学子服,头戴四方学子帽子,配上温润如玉的声音,仿佛寒风萧瑟中飘来一阵温暖,滋润心田。

    李玉锦都看愣了,见惯乡野村夫的他感觉他是从画里走出来的谦谦君子。

    “你好,我是李玉锦,以后请多多关照。”

    “嗨,你客气啥,以后大家都是好朋友了,这是应该的。”从林旭后边探出来一个大大的脑袋。“我是王翔,以后可以有更多的人玩了。”

    一看就是大大咧咧,性格开朗的人。配上大大的笑容,更是让人不由得想亲近。

    “好了,开始上课了,有什么话下课以后再说,为了照顾新同学,我们先将三字经的一部分,其他同学可以复习一下。”因为人数少,夫子只能这样针对式的教学,学过的同学慢慢地往后,一节课的后半部分教老同学。

    对于爱学习的好孩子,总学的上课时间很是短暂,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李家兄弟几个不像学堂里的其他人,家住镇上,来往方便,所以几人一放学就收拾东西,和夫子还有同学打完招呼就起身回家。

    路上几人还在不停地讨论今天学的字,说到激动处还停下来用树枝在地上写一写。故而几人到家后就看到一家人都在焦灼的等待,

    奶奶牛氏迫不及待的上前:“锦儿,你们几个今天在学堂怎么样啊,快点给奶奶说说,都学了啥?”

    在众人七嘴八舌,从各个方面,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问题中,几人把在学堂的情况事无巨细的描述一遍,包括自我介绍啊,认识的朋友啊,中午夫子帮忙热的饭菜,还有雪的字呀,全都描述一遍,众人还意犹未尽,砸吧砸吧嘴,实在是没什么可问的了。

    可大家就是觉得学堂好,李慧估计现在爹娘叔叔婶婶看到学堂里的虫子都会觉得无比可爱,想亲上两口。

    “爷爷奶奶,咱们吃饭吧,哥哥们肯定都饿了。”李慧觉得她要是不来打断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估计能说上三天三夜。

    “爷爷,吃完饭以后,我想让哥哥教我们识字,哥哥们也可以复习,到时候咱家人都要识字,让大家都羡慕。”李慧终于可以提出来识字了,先自己好歹大学生,那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沦落到假装文盲的地步。

    “哎,好,老大家的,你们赶紧摆饭,吃完好好学习,咱家也出读书人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饭,期间话题不离学堂。

    另一边,村楼的大槐树下,大家讨论的话题也不离李家一下子送三人上学堂。

    “你们听说没,今天,李安福他们家一下子送了三个孩子进学堂,我的天哪,那要多少钱呀,他们也真是舍得。”王寡妇每天就爱八卦,村里鸡毛蒜皮,谁家婆媳吵架了,谁家猪下崽了,就连谁家吃肉了她都能给人宣传的满存尽知。

    “真的吗,庄户人家有钱了谁不是存起来,除了村长家,也没人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