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北之虎 >

第122章

东北之虎-第122章

小说: 东北之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目前师资力量的限制。德国的军校教育排在世界头位,不过现在还在打仗,没办法从德国引起教官,也没办法派留学生过去了。”蒋方震深以为然地点头道。“再加上奉军成立的时间太短,积蓄太小,扩军的步伐又太快,现在的师长,团长都是从原来的低级军官提拔起来。”
    “这次欧战之后我一定要把这些个师长,团长分批派到德国去涨涨见识,还有大量的德国教官请过来。”叶重下决心道,“百里兄当初在德国留过学,应该还有些人脉在吧。拉些人过来。”
    “欧战几年打下来,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还活在世上,卑职到时候尽力而为。”蒋方震想起以前在德国留学的日子,也有些唏嘘地道。
    “这次我去齐齐哈尔,奉天这边就拜托百里兄了。”叶重道。
    “卑职会替兴帅看好后院的。”蒋方震点头,事情交待得差不多,便离开了。
    “总理,不好了…。”徐树铮三步作两步走,走进国务院段祺瑞的办公室。
    “什么事?”
    “冯国璋的老部下征湘军总司令王汝贤,副总司令范国璋公开通电主和。已经停止和护法军作战,从衡山撤兵。湘,桂,粤三省联军已经已经进入长沙,兵峰直指岳州。”
    “岂有此理,这个冯国璋,居然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好,好得很呢,我捧起来的总统一个个都喜欢跟我做对。”段祺瑞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勃然大怒。
    王汝贤和范国璋分别是征湘军总司令,副总司令。两个司令一撤军,段祺瑞事先也没有多做布置,群龙无首下,征湘军必遭失败,岳州一旦失守,一力主张武力讨伐西南,以武力统一全国的段祺瑞将会成为众矢之众的。稍有不甚,恐怕得以辞职谢罪。
    这次辞职可不比黎元洪在位时。
    黎元洪无兵无权,可冯国璋不一样。
    不过段祺瑞手里也有了另外一张王牌。
    这是自作自受,早听劝告让黎元洪当总统不就得了,偏偏要让冯国璋来,张国淦心里暗自好笑,眼前的一幕印证了几个月前他劝段祺瑞的话。不过当然不能表现在脸上。
    “总理,现在关键是想办法保住岳州。一旦岳州失守,局势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保不住了。征湘军来历太过驳杂,在各省这里抽几千,那里抽一万,彼此谁也不服谁,有主心骨的时候还好,可现在正副两个司令都摞担子,其它早变成一盘散沙了,谁想去面对来势汹汹的护法军,恐怕现在都抢着撤退了吧。”事已如此,后悔没有用,段祺瑞头脑出奇地清醒。“右铮留下,乾若你先去帮我联络倪嗣冲等皖系在湖南的兵力,暂时以保住实力为住,不宜单独和护法军硬拼。”
    “好的,总理,我这就去。”张国淦领命道。
    “右铮,向日本人贷款,采买的第一批军械什么时候能到?”段祺瑞眯着眼睛道,即便是皖系军阀们拼凑起来的军队指挥作战仍然缩手缩脚。
    “这件事已经跟日本人敲定了,第一批2。5万支三八式步枪十二月底开始会到秦皇岛,余下的也会在明年三月之前到货。”徐树铮面容带笑地道。别看段祺瑞和他表面风光,可以影响一大批国内军阀,但只是影响,还不是直控制,现在他们要做的是组建一支绝对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一旦向日本人订购的军火完全到齐,到时候咱们便会拥有一支国内绝无仅有的强大军队。”
    “绝无仅有?”段祺瑞不可置否地一笑,“怕未必见得吧,能把直系比下去倒是不奇怪,欧美虽然支持直系,但毕竟现在欧战还没打完,欧洲列强元气大伤,不可能大笔贷款给冯国璋。不过叶重的奉军可是越来越强啊,不仅数量,还是装备,训练,都远非国内其它军队可比。”
    说到奉军徐树铮虽然也高看一眼,但此时还是有些不服气地道,“总理,只要有了日本人的全力支持,即使数量上稍逊于奉军,但咱们的可是全日械装备,比起奉天造还是要强一些的,更何况连155MM重型榴弹炮都有,炮火上绝对能压制住奉军,另外咱们聘请日本教官,训练上也优于奉天,假以时日,我就不信奉系能盖过咱们皖系。”
    段祺瑞也是老行伍出身,对新军和老兵之间的差距也是知道的,编练参战军需要时间,而参战军跟奉军比起来,还很稚嫩。
    当然,士气不可泄,段祺瑞道,“你的能力我自然信得过,不过对冯国璋和叶重两人万不可掉以轻心,还有巩县兵工厂的事要抓紧。”
    “这点不用总理提醒,卑职也不会忽视的。”徐树争肃声道。
    “张国淦说得没错,有兵权的冯国璋比起黎元洪难对付得多了。”段祺瑞回归到正题道。“你到日本人那里多跑两趟,冯国璋不是现在想和护法军言和吗?看能不能通过日本人向护法军施加点压力,让他们继续北伐,跟冯国璋的军队打,到时候和谈不成,我看这个冯国璋要如何收场。”
    “是,总理。”徐树铮点头道。日本人与**党的部分高层有来往,甚至部分战争经费上的资助,也许普通的草根阶层不知道,但像段祺瑞和徐树铮这样层次的人,接触到的信息不一样,如何会看不出点猫腻来。
    此时被段祺瑞寄予厚望的日本人注意力却放在了民国的东北部。
    “田中君,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奉军最新的动向?”日本关东大都督向田中义一举杯致意道。
    田中义一道,“十几万大军调往黑龙江,如此大的动作,要是没有听说,那反倒是奇事了。”
    “真不知道叶重到底想干什么,竟然差不多把奉天的军队都抽光了。”中村觉道,“田中君是军届新秀,不知道对此事有何高见?”
    “中村君过誉了。”田中义一谦虚了一下,然后道,“叶重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很少做亏本的买卖。依卑职之见,叶重暂时最大的目的要么是分三面夹击吉林。以雷霆之势一举统一东北,在帝**队插手之前彻底解决孟恩远的军队。”
    “另外的可能呢?”中村觉问道。
    “中东路”田中义一一字一顿地道。
    中村觉猛然一惊,“不错,有这个可能。只有中东路,才能让叶重如此大动干戈。叶重好大的胃口,连帝国都想要的中东路,他也敢打主意。”
    “叶重的胆子的确很大,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手里的军队有着不小的信心。”田中义一道。“他想借着俄国内乱的时间,一举将中东路从俄国人的手里要回来,应该是大军压境,以外交手段为主。”
    “要是俄国人经不住吓,那岂不是便宜了叶重?”。
第169章看望
    第169章看望
    “这倒不置于,无论如何,中东路也不能落在叶重的手里,只能由帝国来掌握。”田中义一冷笑了声道。“因此若是俄国人不敢,帝国就要给俄国人借胆,挑起这场战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说不定将会是削弱奉军的一次绝好机会。”
    “不错,以前奉军虽然历次战斗都是得胜方,但对手不是一些山里的土匪,就是蒙古叛军这样扶不上墙的人物。”中村觉点头道,“据帝国在南方的情报人员上报,在湖南的护法战争中,叶重派往湖南的一个师,除了装备相对中国别的军队较为精良外,战斗力也就中上水准,比之帝**队相去甚远。就算俄国人胆怯,咱们也要设法让这场战争打起来。”
    叶重在奉天的逐渐强势,让中村觉的关东军如鲠在喉,能借这个机会削弱叶重的力量,当然好。
    “可是沙俄旧军也不傻,毕竟赤俄才是他们的死敌,他们会为了一个中东路跟叶重开战吗?”在旁边坐了好一会的矢田终于开口道。
    “中东路沿线那些良田,沙俄说是卖给叶重了,我可不相信,指不住是叶重强行讨回去的。如果这点说明不了什么,道胜洋行在黑龙江,奉天的纸钞发行权被取消总是不争的事实吧,这么大的损失也没见他们怎么反对,叶重若是此时用武力相威胁,沙俄那些旧军恐怕很难强硬得起来。”
    “而且欧战中,俄军队的精华都已经西调,留在远东无论在训练和装备上都只能算得上是俄国的二流,甚至三流,装备比之奉军差了一截。”矢田摇头道,“这种情况下,帝国要将这些沙俄军队武装到有足够的底气和奉军对阵,恐怕也要付出不小。”
    中村觉了然地点了点头,“不错,过大的投入,恐怕没法获得内阁,或者是元老会的同意。”
    “两位莫非忘了。”田中义一不紧不慢地道,“俄国在欧战中,向帝国采买大量的军火,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移交给俄国。现在俄国政府垮台,俄国现在山头林立,在远东,谁肯听说,在军火,还有以后的政策上,咱们自然要倾向于他。”
    矢田有些犹疑地道,“虽然那批军火数量不小,但还不足以武装沙俄旧军吧。叶重的奉军可是使用的帝国现役的三八式火炮,通辽兵工厂出产的性能比三八式稍逊,差距却也不大,再加上叶重以前从帝国购置了数量不少的火炮,俄国炮兵恐怕还不是奉军的对手。”
    中村觉面色一冷道,“既然军备上不如,就用人命去填,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用俄国人耗掉叶重的奉军,是桩很划算的买卖。”
    “不,中村君,我担心地是沙俄旧军损失太过惨重,到时候恐怕无力对抗赤俄军的东侵了。”矢田道。
    中村觉笑道,“赤俄想要东侵,未必会这么快,英美鬼畜对赤俄无不仇视,德国败局已定,等西方战争一结束,赤俄的好日子恐怕就到头了,到时候就是咱们不管,英美法等国恐怕也不会坐视不理。”
    “中村君说得不错,眼下,咱们只管敲打敲打日益坐大的叶重。让他吃吃苦头,知道服从帝国的意志,才是他在东北立足的根本。”田中义一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道。
    “就算沙俄军不堪大用,好歹也曾经是列强之一,只要有了装备,耗掉一些奉军完全不是问题,叶重的军队装备虽然不错,但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仗,真要交起手来,未必能在俄军手里讨得了好去。”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虽然川岛那些人有些盲动,不过这次总算歪打正着,能让叶重的心腹大将王厚纯受伤,也算功劳一件。”中村觉笑道。
    “赞尧兄,你们两个怎么搞的,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叶重看着还躺在床上的孙烈臣,王厚纯年轻力壮,子弹只是打中了肩膀,没有伤到骨头,做手术取出弹片后,恢复得反倒是比起久病缠身的孙烈臣要快一些。
    “卑职耽误兴帅的大事了。”孙烈臣脸色看不到一丝健康的红色,躺坐在病床上道。
    叶重摆了摆手,“好了,开个玩笑,你好好养病,等你出院了,再来助我一臂之力。”
    孙烈臣摇头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自跟兴帅前,就受了好几次伤,落下了病根,恐怕没办法再为兴帅鞍前马后了。本来没有这次的事,卑职不久也要向兴帅辞去27师师长和暂编第一军军长一职。”
    “你想偷懒可不行,这样吧,军队里面的事也确实多了点,你到参谋部来任一个并列的副总参谋长,另外在东三省陆军速成学堂里面当个副校长,不能带兵了,给我教一批军官出来。”叶重从医生那里了解了孙烈臣的病情,也不忍心真看着自己这位忠心耿耿地老部下累垮了。
    以孙烈臣在奉军中的资历,不可能像许兰洲这种副参谋长一样有名无实,当然,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参谋部里的大多数事又有蒋方震挑着,叶重如此安排,孙烈臣也就属于军职高,但又还比较悠闲的人了,在东三省讲武堂担任副校长,也就教教学生,以后东北军中的军官很多出自他的门下,只要叶重还在,他就不会被排斥出奉天权力的核心。
    “多谢兴帅。”孙烈臣感激地点了点头。
    “这么多年一起走过来的老兄弟了,客气什么。”叶重笑道,又转向王厚纯,“倒是你,这一枪要是再打偏点,我现在就要跟你收尸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王厚纯咧嘴一笑,“在军队在混生活,挨颗把枪子儿算什么。”
    “关于刺杀王军长的刺客,卑职倒是查出了些眉目。”文山出声道。
    “哦,是哪一边的人干的?”叶重眉毛一扬道。
    “是日本人干的,不过由于日本人死不承认,刺杀王军长的人已经被击毙,死无对证,一些线索刚查到一半,就被日本人掐断了,暂时也挖不出更多的证据。”
    王厚纯很明白眼下的局势,道,“兴帅,这个节骨眼上,正要收回中东路,不能和日本人发生矛盾,当初兴帅被日本人刺杀,尚且能忍下去,卑职挨颗子弹又算得了什么,日后再跟日本人算总帐。”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厚纯说得是,眼下咱们还不能跟日本人起正面冲突。”孙烈臣笑道,“奉天现在对列强来说可是个香饽饽,现在日本人不敢冒然对奉天下手,可一旦奉天露出什么弱点来,日本人保不准会像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
    “兴帅现在就拿回中东路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了?有了这么多钱,过个一两年,奉军足以扩大一倍,超过三十万,到时候拿回中东路底气就要强得多。”
    孙烈臣说完,文山和王厚纯都相继看着叶重。
    “时不我待啊,过个两年我们是强大了,可俄国人可能也结束了内乱。”叶重笑道,“以远东一带俄**队的军备,想要战胜奉军还差了点。参谋部将日本人也算进去了,放心吧,飞虎1式和改进型可不是吃素的。”
    “兴帅有没有想过日本人也会装备轰炸机?”王厚纯问道。
    “即使有也未必比咱们奉天的好。”文山是负责搞情报的,坐在病床边道,“去年日本和德国争夺青岛,动用的飞机也不过是向西方采买的,日本人在飞机的技术上主要也是向西方引进,这几年欧洲打得一塌糊涂,咱们没办法向欧洲引进技术,日本人也一样,至于美国,刚开始参加欧战时,大部分飞机还是用的法式飞机,跟咱们也是在一个起跑线上。在飞机生产上,兴帅做的准备比较足,虽然没有确切的情报证实,但就理论上讲,就现在而说,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