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7章

伐-第17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青瞟了一眼远处的群山,轻笑道:“可惜,悍民军跑得再快,也无法阻止我们进山。传令,全军加速前进。子弟骑、孙霸部、司扬部在后戒备。韩彭部、丁析部先行一步,到山口布置防御。”
    (求收藏、红票、评论。。。所有的支持,咱照单全收。)
二十五章不是我军无能
    申末时分。
    桐柏山东北山口。联军匆匆向山里开进。在他们身后,悍民军正从地平线上冒出来。
    伍慈对中军参赞的角色很投入,凑到石青身边,洒然道:“蝎帅。慈以为,我军当遣一部在此阻击片刻,大部进山,择要埋伏。随后。。。呵呵,管教他悍民军来得去不得。”
    “埋伏这般好用,武将不用学武,都去改学埋伏了。”石青一笑,赶走伍慈。韩彭却认为伍慈所言有些道理。“石帅,需要拖一拖悍民军,以免他们靠近纠缠。”
    石青点头赞许:“放心。我们不设伏,悍民军也不敢长驱直入。孙威凭什么认为,我们没有埋伏?嗯,你们进山,容我会会孙威。给他添点戒心。”
    孙威来得很快,扫了一眼山口处残留的横木、土石,右手一竖,悍民军停下步,就地恢复建制。
    黑雪之上,石青抱枪拱手,扬声道:“孙大哥,远日无冤近日无仇,悍民军何故苦苦相逼?”
    “毒蝎兄弟!孙某不是为你而来。”
    孙威踏前两步,很诚恳地叫了声‘兄弟’后道:“孙某不愿与你为敌,悍民军不愿与你为敌。张将军说了。只要毒蝎袖手旁观,不插手悍民军与三义连环坞之间的事情。此前恩怨,一笔勾消。兄弟不愿投入悍民军,却可以是悍民军的朋友。何去何从?请毒蝎兄弟善自抉择。”
    石青一愕。对张遇的佩服又多了两分,这人真个拿得起放得下,绝不简单。
    征东军是一群不要命的苦哈哈,纠缠下去对张遇无益。三义连环坞不同。祖胤三人在谯郡根深蒂固,不除去三人,谯郡难安。所以,张遇放下火烧悬瓠城的仇怨,只将目光盯在三义连环坞三位大督护身上。
    自己能够选择吗?
    没入山之前,为部众生命着想,自己也许会考虑;如今进了山,脱离险境,又怎会将三义连环坞拱手送给张遇?
    石青一脸沉思模样,孙威也不着急,泰然等待回答。
    唉,我不是当骗子的材料,不忍心欺骗老实人。石青叹息一声,语气转趋坚定。“孙大哥。如果让你出卖兄弟袍泽,你会吗?”
    孙威一震,眼神复杂地看向石青,不再说话,默默举起双刀,悍民军大队涌了上来。
    石青哈哈大笑。勒马便走。“孙大哥,既是敌我之分,小弟在不会客气,定当好生招待悍民军。”大笑声中,黑雪踏着轻缓的碎步,不疾不徐,拐进了山谷。
    悍民军没有迟疑,蜂拥而入。
    一进狭隘的山口;孙威立时慎重下来。随即下令:“大队缓行。斥候搜索前进,亲卫队提供支持。全军小心戒备。”
    石青沿着泥泞的足迹追赶联军。待追上大部,已置身于深山之中。
    此时的桐柏山还未开发,几如原始山野;山中人迹罕至,蒿草丛生;没有道路可循。如眼所见,不是陡壁峭崖,就是荒坡深涧。
    联军来到一道平缓的山脊下时,石青命令大部翻越山脊,藏匿行迹。自己则率领司扬部继续沿着山脚前行,一边走,一边拨打荆棘草丛,使力践踏泥浆。作出大军过后的模样。
    又行十来里,左手出现一座乱世嶙峋的石山。他和司扬率部攀了上去。。。
    一路之上,孙威小心翼翼,虽然没见到任何埋伏的踪迹;但他仍然不敢大意;一到险隘之处,必定先仔细搜索一番,方才率军通过;对方留下的印迹很明显,他不用担心追丢。
    待得一个个险隘安然而过,孙威明白过来,他上当了。
    毒蝎暗示恐骇,其实行的是缓兵之计。
    恼怒之中,孙威命令悍民军循足迹加速追赶,天黑之前,一定缠上敌军。
    悍民军不顾一切地前行,速度顿时快了很多;没多久也来到石山之下。石山并不险峻,悍民军不以为意,只管埋头向前冲。
    就在这时,石山上突然爆发出山崩海裂般的喊杀,喊杀声中,石山发出轰隆巨响,一块块大石挟泥带沙,翻翻滚滚砸下来。
    孙威吓得魂飞魄散,一时间呆若木鸡;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上当了,中了毒蝎的骄兵之计。。。
    亲卫死士蜂拥而上,拥簇着孙威向后急速退却。悍民军士卒见此,转身就跑。跑出一段路程,石山上的声势渐渐休止,不再有石头砸下,也听不到喊杀之声。静悄悄的,仿若刚才经历的是一场梦。
    孙威检点人马,竟没有伤折;诧异之下,遣人查探;一会斥候来报,有两百多人匆匆翻到山的另一边去了,石山上已没有不见埋伏。
    “两百多人?”孙威立知不对,向前赶去,待到石山之下,向前方查探,只见空谷幽幽,荒草萋萋,地面草丛,没有半点大队人马行走过的痕迹。
    “将军,对方人呢?难道飞走了?”细心的军侯发现了异常。
    “不是飞走了。是在我们眼皮之下溜走了。”孙威长叹:“哎。。。不是我军无能,只怨毒蝎太过狡猾。。。”
    “将军!现下回头,也许还能找到对方留下的痕迹?”军侯进言。
    “晚了。天将入黑,即便找到痕迹,也不可能连夜在山中搜寻。罢了,我们回谯郡,与张将军会合吧,一切罪责有我承担。”
    孙威离开石山时很失意,司扬离开石山时也很失意。“蝎子。难逢的良机,你怎的轻易放过?适才趁机冲杀,怎么也能小胜一场。”
    石青在山道上快步行走。口中应付着司扬的喋喋不休:“我们和悍民军无冤无仇,没必要分个你死我活;留一面,好见面;不定哪时,和悍民军还会再见面呢?”
    “且。怎么可能。你看他们赶尽杀绝的样子。。。”司扬嗤之以鼻。
    石青没把孙威的意思告诉其他人,说出来陡乱人心。
    “石帅!我们在这儿。”少年耗子忽地从一个树林里钻了出来,扬手向他们招呼。
    联军大部和石青会合后,向南翻过一道山脊,估计彻底摆脱追兵后,随即驻扎休整。
    雨还在有一下没一下地滴落,石青则舒心地歪靠在一块巨石下,力保屁股下的一块干爽。孙俭忧心忡忡地过来。“蝎子,两千多号人,吃起来太狠了。畜牲只够两三天吃了,得想办法找些吃食。”几番冲突,联军还剩两千四百多号人。没有干粮,肉食不顶饱;这两天,牛羊杀的快得让孙俭心痛。孙俭半辈子都在为吃饱肚子操心,对粮食那是时刻留心在意。
    “明日开始,配发减半。等出了山,不管是借还是抢,总能弄到一点粮食吧。”石青说话的底气很不足,以他的了解,淮河一线就是《边荒传说》里说的边荒之地,经常上百里见不到人烟,就算有山寨坞堡,也不知藏在那个旮旯里,岂是随便能遇到的?
    “赶紧组织人手,沿途狩猎、采摘。这时节,山中有不少能吃的东西,唉,只是再多也架不住人多啊。蝎子,你要早想出路。”孙俭不仅为眼下担忧,还为以后的饭碗担忧。老年人,见识就是远。
    “知道了。孙叔,我这就让人收集吃食。”石青暗叫惭愧,依依不舍告别了暖的干烘烘的‘宝座’,去找丁析商量,丁析是猎户,对这些懂行。
    依靠感觉,联军摸索着向东南而行,两天后,他们渡过淮河,出了桐柏山。沿着淮河向东,又行了两天,联军从弋阳郡进入安丰郡;四天来,他们没见到一个人影,平原之上野兽也少了许多。在他们进入淮南郡的时候,牲畜终于杀光了。
    杀马?似乎已是唯一的选择。石青犹自犹豫不决。回转谯郡,也许还有连场恶战,没有战马,没有子弟骑,怎么保证信息传递?怎么保证战前预警?
    “大家熬一天,明晚若找不到吃食,我们就杀马。如能找到,还是尽量保住战马吧。”石青忍着饿,一边安慰大伙,一边安慰自己。
    这天晚上,天难得地晴了,地上也有少许干爽。不用在泥坑中睡觉,是件很幸福的事。早早地,大伙就呼噜开了。石青也不例外地享受着这种幸福。
    惬意地眯了一觉,半夜中,他忽然醒转,睁眼望去,只见夜空中圆月高悬,清清朗朗;皎洁的月光下,一个修长的身影屈腿抱膝,坐在原野上静静沉思。赫然是祖凤。
    石青心中窃笑:小姑娘长大了,有心事了。
    此时他已了无睡意,于是悄悄溜过去。在身后轻声问道:“祖凤。再想什么呢?”
    “我想我娘。我不知道她眼下如何?我不知道三义连环坞眼下如何?”祖凤没有回头,呢喃之中,尽是愁思。“我也不知道事情最后会如何?”
    “你放心。张遇想要得是人丁、财富。不会乱杀人的。”石青柔声安慰,在祖凤斜对面坐下,他听说,男女间保持这个角度最好。不会让女生尴尬,还可以充分欣赏到女生的美丽。
    月光洒在祖凤身上,洒在她清秀的脸庞上,美丽的脸庞披上了一层白玉般的辉光。
    偷觑一眼,石青已是如痴如醉。
二十六章啼笑皆非
    “祖凤,谯郡事了。 ?”两人对坐半个时辰,竟然都没说话,直到天际发白,石青揉揉发木的腿,站起来,看着东边的朝阳,若无其事地问了一句。
    “我父亲不会应允。为了完成先祖遗志,祖家的儿女,终其一生会为收回河南失地而战斗。”祖凤也望向初升的红日,话语缓缓,不经意地反问道:“北方真那么好?河南千里之地,不足以让征东军纵横驰骋?征东军若能留在谯郡,必将受到三义连环坞浓重礼遇。”
    “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的路。”石青淡淡一笑,走向整顿就绪的联军队伍。
    雨过天晴,衣甲破旧,形容惨淡的联军沿着淮河急速东行。饥饿没有减缓行进速度,他们走的更快了;一个个面目凶恶,眼中散发着绿油油的光;疯狂前蹿,四处搜寻人迹,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老天没有辜负他们。午后时分,他们终于见到人了。
    不是一个人,是三四千人的大军。
    “嗬——”
    石青、司扬。。。一众兵痞悍匪齐齐欢呼。
    再多大军他们也不怕,只要能遇上人;打不过可以选择投降,只要能混到饭吃就好。
    “大晋。。。是大晋的军队!”忽然,祖胤颤声高叫,他哆嗦着手,遥遥指向移动过来的大军;迎面而来的大旗果然不是大赵的制式。
    大晋的军队!
    联军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憾了。
    怎么会是大晋的军队?难道大晋北了?
    淮南郡如今由大赵控制,寿春是大赵第一线;大晋的军队出现在寿春之后。除了用大晋北来解释,还能有什么理由?
    天啦!大晋北了!
    祖胤、韩继、李承仰天悲坳,激动不已。祖凤、李崇。。。三义连环坞子弟骑泪眼盈盈。
    大晋不是没有进行过北,但从来没有一次像样的北;过去的数次北只是争权夺利的工具,虚有其表,徒耗民生;让人看不到一点成功的希望;这种北,谁会为之鼓舞、为之雀跃?
    这次不一样,石氏诸王争位,中原大乱,群心离散。从未有过的良机摆在眼前;只要不是愚蠢到家,任何人、任何朝廷都不会放过良机。机会如此难得,成功的可能如此之高,怎能不让仁人志士翘首以盼?
    大晋终于北了。祖胤等人怎会不激动?不癫狂?不欣喜欢呼?
    在三义军的振奋之中;大晋的旗号近了。对面情形渐渐清晰。看清对面的情形后,所有人都再次认定:大晋北了!眼前这支人马定是大晋北先锋。
    之所以会有这种认为,是因为这支大晋军队正在追杀一小股大赵边军。
    大晋军约摸三千余,大赵边军只有三四百。可这三四百赵边军异常凶悍,边打边退,在近十倍对手的追击下,虽败不乱,渐渐向联军靠近。
    “将士们!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就在此时!杀!”祖胤满面红光,胡须抖动,戟指前方,大声下令。此时,他浑然忘记,联军统帅乃是石青。
    原三义军上下应声冲了出去,没有半点犹豫;原征东军士卒跃跃欲试,注目石青。
    众意难为啊!若是大晋真有心北,助一臂之力未尝不可。石青一扫征东军将士,大喝:“征东军。随我杀敌!”一踢黑雪,石青率先冲出;征东军、三义军,整个联军齐声呐喊,杀气腾腾地冲上去。。。
    大晋军距离联军三四里路,这个距离不远不近,赶到的话大约需要一炷香的功夫。
    征东军上下奋力奔跑,拼命呐喊;人未到,震天的喊杀声先传了过去。
    大赵边军背对着征东军,在近十倍对手的逼迫下,无暇回头察看,所以不知道身后正有一群恶狼扑来。
    大晋军截然不同,他们正面对着联军。看到杀气腾腾的联军狂奔而来,大晋军不知是敌是友,显得很慌乱。
    大赵边军却从大晋军的反应中得出结论,来了是援兵。顿时精神大振,嘶吼着,反过来冲击大晋军。
    “杀——”
    “杀!”
    “妈呀——”
    大赵边军、联军上下,喊杀声震天,大晋军哎呀声连天。。。哗地一声,大晋军猛然溃散。联军还在一里外时,三千多晋军四散飞逃。。。。。。
    石青冲在最前,与大赵边军不过百步;蝎尾枪竖立空中,微微抖动,已经准备厮杀;就在这时,他看见大晋军队溃散了。呆了一呆,他猛勒马缰,止住身形。双唇蠕动了一下。
    我是来帮你们的。。。
    石青想大喊着告诉溃散的大晋军。谁知脱口而出的却是:全军停止前进!违令者斩!
    疯狂冲击的联军停下脚步,目瞪口呆地看着亡命奔走的大晋军。嘴中没有了喊杀声,脸上没有了振奋之色,有的只是眼中的迷茫:这就是大晋的北军?
    那伙大赵边军很凶悍,大晋军溃散后,他们不肯放过,大部分尾随而上恶狠狠地砍杀;只有一小伙人停止厮杀,望了联军一眼,稍一打量,便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位虎虎生气的青年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