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97章

伐-第97章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丢失了进取的精神。他们的智慧没有了精神的支撑就毫无意义,就绝不会有所作为。新义军必须进取,必须在逆境中奋进;石青相信,新义军只会越打越强,不会越打越弱。”
    “还有一点,石青始终没有忘记。那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是我们,谁不接受这一点,新义军就会和他拼杀到底,拼消耗,拼生育。新义军身后是千百万汉家儿郎,他们和我们耗得起吗?哪一个强盗种族有百万人丁?”
    王猛有些迷糊,石青所言,有时一针见血,直透本质,深合他心,有时顽固僵化,缺乏灵活,令他不以为然;总之,石青的认知和他有许多不同。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雄主!比臣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王猛黯然叹了口气。
    “景略兄。新义军出兵势在必行,此事勿须再议,我等还是集中精力,商议出一个具体应对方略才是。”石青殷切地注视着王猛,这等大才,若肯真心为新义军所用,自己日后必定轻松多了。
    “但有所命,王猛不敢懈怠。”王猛俯首应诺,他很好奇,想知道石青是否是真正的雄主,想知道新义军是否越战越强。
    接下来几日,王猛和石青形影不离,一有空闲,两人便探讨应对方略。很快,分歧再次出现。石青知道,氐人、羌人的这一战,羌人必败,所以,指定方略时,往往以羌人战败为前提,制定应对之策。王猛对此不以为然。
    “姚弋仲骁勇善战,五万羌人由他率领凝聚一团,突袭枋头,犹如出其不意的钢刀,犀利迅猛。枋头呢?那是军屯区,除了有些避寒居住的坞堡壁垒,没有坚城,没有关隘;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分散在河南荥阳、河内温县以及枋头三地,如同松散开的拳头,猝不及防之下;怎能挡姚弋仲雷霆一击。”
    王猛话语淳淳,分析精辟。石青知道他说得在理,但是,世事无常,往往不能以理推断,事实上,羌人确实输了,虽然石青不知道羌人输的原因。
    就在两人争论之时,滠头姚弋仲下达了召集令,聚兵五万,打起为大赵复仇,讨谋逆奸贼李闵的旗号,于大晋永和六年闰一月初五誓师南下。
    大军行进缓慢,五百里路程,行了将近一旬;闰一月十三午后,滠头大军抵达邺城之东五十里外的混轿,驻军扎营。时年七十一岁的姚弋仲年老体迈,禁不住长途跋涉,当晚病倒下来,卧床不起,一干军务自此交由第五子姚襄打理。
    姚襄接管军务后,心忧父亲病情,听说驻节东林寺的大和尚佛图空乃一代高僧佛图澄嫡系师弟,便动了心思。当下唤来参军马何罗,让他去请佛图空前来,为姚弋仲祈福。
    马何罗是冀州远近闻名之高士;姚弋仲率部屯耕滠头,他依附姚氏,很得宠幸。张豺与他相熟,当政时招其前往邺城效力,马何罗遂背叛了姚弋仲,投靠张豺。张豺事败,他逃出邺城,惶惶之余再回姚弋仲门下;姚弋仲不以为仵,依旧任命他为参军。从此以后,他对姚弋仲感恩戴德,拼死效命。
    听姚襄说想请佛图空来为姚弋仲祈福,马何罗当即请缨,誓言旦旦,一定要将佛图空请到混轿。
    马何罗的运气很不好,当他来到东林寺,请见佛图空后,佛图空告诉他,这两天忙着为新皇铸金像,没时间去混轿。
    马何罗当即懵了。“铸金像?铸什么金像?”
    佛图空笑着解释道:“新皇登基之前,曾秘密问卜苍天,是否为天命所归;随后得一卦象,言道:金像成,天命归。所以,新皇请贫僧为其铸金像。”
    末了,佛图空又交代一句:“哦,此乃机密,请马参军勿忘外道。”
    机密?真的机密,你这秃驴会轻易说给一个不相干的人?马何罗暗自腻味,脸上却摆出一副诚恳的样子,继续乞求佛图空百忙之中,抽空去混轿一趟,为征西大将军祈福。
    佛图空被纠缠过甚,推脱之际,禁不住奇怪地问道:“征西大将军讨邺城,为何不挥军城下,反而停驻混轿不前?若到城下,贫僧免去来回跋涉,必有闲暇,前往祈福。”
    马何罗一心想完成姚襄的交代,迟疑了一阵,道:“大和尚超然世外,俗尘之事说与知道也是无妨。实不相瞒,征西大将军进兵邺城是假,袭取枋头打开西归通路是真;大军不敢逼近邺城,是担心引发李闵反应,出兵攻打,那样一来,滠头大军将被枋头、邺城夹击,有败无胜。是以,大军只能远远驻停,不敢靠近。”
    羌人可恶!姚弋仲该死!不与李闵为敌,反倒想夺路西逃,攻取枋头!不行,枋头蒲洪尚有大用,贫僧不能让其折损过度。。。佛图空暗自咒骂几声,拿定主意,当下道:“既然如此,明日贫僧多赶一段工期,晚上再去混轿,为征西大将军祈福。如此可好?”
    马何罗欣然允诺。
    当天夜里,佛图空遣人前往枋头,将羌人意欲偷袭之事告于蒲洪。第二日,在邺城加紧铸造金像,匆匆就绪后,带了随身比丘、高僧出城前往混轿,路过东林寺时,唤来四名原住僧人,命他们次日去邺城为金像开光。
    四名僧人遵照佛图空指示,次日来到皇宫金像铸造所在,打开模具,取出冷凝的金像。
    金像高三尺,重五百斤,依照李闵面目轮廓铸就。取出之时,金光灿烂,宝象庄严,引得李闵、张艾、韦瞍等一干参与机密之人不由自主地贴上去,眼睛发亮。
    须臾,金像上响起了一声轻微的炸裂声,表层绽开了一道细纹;随后,炸响声不断,金像上裂纹越来越多,如同蛛网蔓延开来,不一会,就将整个金像束缚住了;随后,在众人惊骇的注视下,金像四分五裂,碎成无数金锭跌落尘埃。
    金锭断裂处,露出一道道白色的物事,石青若是在场,当能认出,那是铅锡之类的金属。
    金像碎裂的那一刻,李闵双目如赤,爆喝一声,拔刀斩杀了四名僧人,随后亲自带兵杀到东林寺。
    东林寺人去寺空,阗无人迹。正殿香案之上,显目地放了一张素笺,素笺之上,一行墨黑大字张牙舞爪、狰狞凶怖地扑入众人眼帘:继赵李并非闵
    瞧见大字,李闵目瞠欲裂,冲上前去,不停地挥舞着连钩戟,连续劈刺了数百下,直将香案素笺斩成粉末,随后点了把火,将东林寺彻底烧了,这才带兵回城。
    这些事情的发生,石青都不知道,他一直在营中安抚惶恐不安的姚氏兄弟。
    “两位兄长无忧。你们看,征西大将军驻扎混轿,哪有半点进兵邺城之意?当今皇上明白,因此绝不会难为二位兄长。但请稍安勿躁,等待几日,征西大将军率军南下之时,便是二位兄长离开邺城之日。呵呵,说来,小弟想为二位兄长在征西大将军面前挣一件功劳,不知二位兄长愿不愿意?”
    “毒蝎兄弟!兄弟之间客气什么,是啥功劳?你快快道来,大哥听你的。”姚益憨直,计划潜逃被识破后,心中有愧;自此以后,见到石青便矮了一头,但凡石青有何建议,一概听从。
    “小弟前几次曾告诉过姚三哥,征西大将军有意西归,皇上不仅不会阻拦,还会相助。为此,皇上有意命小弟领一支军,南下暗助征西大将军。二位大哥试想,征西大将军与蒲洪争战正酣之际,我等领兵突然杀出,壮己士气,催敌胆魄。呵呵,这算不算是一件大功。”
    石青说到兴奋处,呵呵连声。
    “好啊!竟有这好事!太好了。”
    姚益一拍巴掌,大声附和。姚若谨慎一些,他勉强笑了两声,怯怯地试探道:“毒蝎兄弟。不知当今会调派多少兵马相助?”
    “哦?这个。。。姚三哥知道,皇上意欲扫荡邺城周边,正是用兵之时,不可能派遣大军。以小弟估计,包括两位兄长的人马在内,最多不过七八千人。”
    提到援兵数目,石青似乎有点歉疚。“呵呵。。。不好意思,人数少了一点,也许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这是皇上的一片心意啊,还往二位兄长转告征西大将军。”
    “多谢皇上。多谢毒蝎兄弟。”姚若嬉笑嫣然,神色明显放松许多。七八千人也许没多大用,但却比几万居心不明的大军摄在身后让人安心多了。
    “石帅!周渠帅遣人来请石帅过府饮宴。”
    三人攀谈之际,左敬亭领了一个乞活军装扮的士卒过来禀报。
    “周大哥!他干吗请人饮宴?”石青踱过去问道。
    那个乞活军士卒答道:“我家渠帅已被皇上任命为徐州刺史,行将赴任,故此请石帅等好友相聚一番。”
    “哦。原来如此!”石青很为周成高兴,兴致勃勃道。“汝稍带片刻,本帅去寻一件礼物,以此恭贺周大哥升迁。”
    说罢,石青回到大营,匆匆找到王猛,请教该送什么礼物合适。
    王猛听他说了缘由,蹙眉道:“石帅。皇上对李总帅动了杀心。”
    “啊。。。”尽管早知这是不可避免之事,石青仍然忍不住惊问道:“何以见得?”
    “调周渠帅去徐州任刺史,明是升迁,实为去除李总帅身边爪牙啊。”王猛悠悠说着。“哎,李总帅、周渠帅依旧懵然,却不知道此是祸不是福。哪有可喜可贺之处?”
十二章离开邺城
    大晋永和六年闰一月。 。周成率一万从乞活军转为在编禁军的士卒,出邺城赶赴徐州就任。
    周成原是乞活军渠帅,渠帅和坞堡寨主一样,属于地方豪雄,他声望、才干俱佳,久在邺城,跟随李农,参与朝政多矣,可是一直没有正式官身,如今终于得成正果,一步登天,成为一方大员,确实可喜可贺。
    浊漳水浮桥北端,再次热闹起来,饯行的队伍不比冉遇那一次差多少。
    李农收复徐州后,留魏统和五千精骑暂时驻守,紧接着,邺城变乱不断,没有人顾得理会边陲之地徐州,魏统就此不明不白地一直待在那儿。李闵称帝,清理朝政之时,发现其中的荒唐之处。五千精骑是机动的进攻力量,怎么能用于守城?于是,拔擢周成为徐州刺史,带一万步卒戍守边陲。
    周成和饯行诸人一一话别,拖到午时,才告结束。踏上浮桥,命令队伍开拔,随后他一打马,正欲离开,又被一个声音叫住了。“周大哥!稍等!”周成回身看去,只见石青骑着战马冲了过来。
    石青愁容不展,紧锁的眉峰中尽是倦怠,只一双眼睛黑幽幽的,依然焕发着光彩。“周大哥!”石青靠过来,手掌伸出紧握住周成双手,语声中带了些颤音。
    周成从对方手掌的力度感受到浓浓厚意,一笑道:“毒蝎兄弟。徐州与泰山临近,以后,我们兄弟相见多着呢,干嘛效那小儿女之态。”
    “小弟有一言相告。请周大哥务必记在心上。”石青手再次紧了紧,郑重地说道:“徐州、泰山相邻相依,小弟和大哥不分彼此。日后若是有什么事,请周大哥一定要记得有我这个兄弟,一定要和我商量。”
    “嗯?会有什么事?”石青的凝重引起了周成的重视,他认真审视着对方,满是疑问。
    “小弟只是随便说说,提醒周大哥一声罢了。”石青勉强挤出几分笑容,道:“小弟是怕分隔日久,周大哥忘记了小弟。”
    “兄弟怎会如此想。”周成佯怒,捶了石青一拳,一带马缰,洒脱地说道:“走了。你我兄弟他日再聚。”随即打马赶上大队。
    石青望着他的背影越去越远,直到彻底消失在地平线后,这才打马回转。
    回到西苑大营,刚进营门,荀羡迎上来作揖见礼,道:“荀羡见过石帅!”
    “令则。你怎么来了?跟通联小队一起的么?”石青从黑雪身上一跃而下,上前把住荀羡手臂,向帅帐走去。
    “不来能成吗?渊源兄逼着荀羡北上来找石帅讨个准信。”
    荀羡故意作着一副苦恼的样子,说了两句,他觑了四周一眼,随即话音压低,变得格外凝重。“朝廷决心一下,形势步步紧逼,石帅必须立刻作出抉择。”
    “哦?形势紧逼?抉择?”石青轻轻瞟了一眼荀羡,大步跨进帐中,吩咐左敬亭道:“请景略兄过来,其他人回避。”
    荀羡带来了大晋朝廷最近的动向、
    大晋朝廷听闻中原大乱,再次动了北心思。诏旨:
    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
    以蒲洪为氐王,使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
    蒲洪世子蒲健为假节、右将军、见河北征讨前锋诸军事,襄国公。
    “殷渊源心志高洁,才华无双,非褚衰庸碌之辈可比。此番率军北,渊源誓言,不复故土,绝不南归。朝廷上下之决心,可见一斑。石帅,荀羡此来,是敦请石帅顺应时势,率新义军倒戈南向,以成就累世清名。”
    荀羡话语淳淳,目光殷殷,期待着石青应允。
    “好大的决心!”
    石青讥屑不已,一拍案,厉声质问荀羡:“殷渊源誓死北,请问他会带多少兵北上?”
    荀羡被石青剧烈的反应惊得一跳,咽了口唾液后,回道:“殷渊源总能集起三四万兵力吧。。。”
    “三四万?这就是所谓的誓言北!”
    石青瞪着荀羡,愤怒地叱喝道:“他殷渊源狗屁不知,石某不屑于替他启蒙。荀羡荀令则,你没在北方呆过?不知道北方士兵战力如何?三四万南方士兵能当得多少北方士兵?这是送死,你知道吗?”
    王猛第一次见到石青发这么大的火,更佩服石青的狂傲。殷浩殷渊源,天下第一名士,落到石青嘴里,竟是个不屑于启蒙的狗屁。
    荀羡被石青骂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这段时间他大多呆在建康,妻儿老小一大家子温馨祥和,让他忘了北方的凶险。听石青提起,他才感到不妥。三四万南方兵丁未必斗得过一万北方精锐,北方精锐至少有上十万,三四万南方兵丁北,可不真是送死么?
    忽然,荀羡脑中灵光一闪,想到蒲洪,立刻开口辩解道:“石帅勿急。殷渊源所部只是中军,前锋军还有氐王蒲洪的七八万人马。双方合计十一二万,想来也是够的。新义军若是再投。。。。。”
    “投个屁!”
    石青暴跳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