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大独裁者 >

第159章

超级大独裁者-第159章

小说: 超级大独裁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士子,只会做一两首诗酸诗,干嚎两声,当今之世,像魏帅这样费尽心思,尽心尽力,为报仇雪耻的人又有几个呢?”段祺瑞虽然说的话稍微有拍马之嫌,不过也说得不无道理。
    如今朝中,干实事的人确实太少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魏季尘等人都穿着便服,因此那文人不知道魏季尘等人是官员,否则也不知会不会吟‘天涯何处是神州’了。
    魏季尘笑而不语,只是举杯喝酒。
    不久,那边又飘来一阵幽怨悲伤的琴声,魏季尘扭头一瞧,只见那文士已经盘坐在地上,抚琴而弹了。
    这下,王怀庆不乐意了,大家在这里喝的高兴,那文士却弹如此悲伤的曲子,任谁都会有点郁闷吧。
    “兀那酸秀才,要弹琴去一边去弹,不要吵着我们喝酒谈话。”王怀庆高声喝道。
    “嗯!”那文士身边站着的大汉睁开眼睛,眼中光芒闪烁,一双眼睛明亮犹如九天之上的烈日,盯着王怀庆。
    王怀庆像是被人激怒的雄豹一样,毫不示弱瞪回去,两人你盯我,我盯你,谁也不让谁,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并且还在慢慢的接近中。
    魏季尘有心试一试那大汉的武艺,并未出声阻拦。
    王怀庆和大汉素未谋面,为何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呢?最大的原因就是碰到了对手,有意较量一番。
    两人已经面对面站着了,魏季尘等人都是一脸凝重的看着。
    砰!
    两只大脚跺在地面,发出惊天的响声,好似重锤轰击地面似的,地面不堪重负,一阵阵震颤。
    王怀庆不用说,定辽军中的第一猛将,否则也不会当上亲兵队长,当年魏季尘身体受伤,他背着那可是健步如飞,毫无压力,想不到对面的汉子也有如此声势,书迷们还喜欢看:。
    只见两人右手伸出,紧握在一起,手臂上爬满青筋,好似蚯蚓一样。
    “嗬!”
    两人同时大喝一声,如同虎啸,震人耳膜。
    一阵让人心悸的关节摩擦声传来,两人眼中都是精光爆射,慑人心魄。
    整个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了两人一样。
    这是蛮力的较量,只见两人呼吸越来越粗,脸色红得如醉酒般。
    “咦!”王士珍轻叫一声,因为他发现王怀庆的右手竟然被一点一点的往下面压去。
    有趣,魏季尘心中微微一动。
    “起!”
    那大汉紧咬嘴唇,咆哮一声,怒突的青筋暴涨,王怀庆更是不好,只见他手臂上、脖子上、额头上,青筋跟老树盘枝一样,眼球充血,瞪出眼眶了。
    眼见王怀庆便要被掀翻在地,旁边的文士却出声说道:“王大哥,何必伤了和气。”
    “公子说得是!”那汉子收了力气,王怀庆身体一轻,嘶哑着开口道:“我输了。”
    两人互相凝视,发现对方眼中的欣赏与激动之气,顿生惺惺相惜之感。
    “王怀庆!”
    “王五!”
    一边的魏季尘听到那汉子自称王五,心中一喜,莫非那文士是谭嗣同。
    谭嗣同算是魏季尘在晚清比较敬重的人之一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气纵横,意气自若。
    谭嗣同有古之义士的豪情,有侠士的心胸坦荡,12岁与王五学剑,20岁开始仗剑行天下,游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更是晚清思想界的彗星,短短生命中,留下仁学一篇,吐万丈之光芒,扫荡廓清之力。
    “相遇便是缘,如若不嫌某酒太淡,何不过来一饮。”魏季尘心里想着,嘴上也不慢,见王五与王怀庆惺惺相惜,不由对文士出声笑说道,不管是不是谭嗣同,这个人气度不凡,值得自己结交。
    文士收起琴来,交给身边的书童,快步走过来,淡然一笑道:“既如此,那就叨扰先生了。”
    魏季尘这才看了个仔细,见他三十来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
    “莫非是浏阳谭复生?”魏季尘眯着眼睛问道。
    谭嗣同心下好奇,想不到自己的身份已经被人猜了出来,行至不远处,见魏季尘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令人仰视的威仪,没有任何的矫饰,而是自然流露出来。
    此人是谁,年岁虽小,长得俊美,却有龙虎之姿,顾盼之间竟然有一股气吞山河,傲视天下的气势。
    “正是谭某,请问兄台何人?”谭嗣同冲魏季尘轻轻一抱拳,笑着说道。
    “相逢何必曾相识,坐下喝酒即是。”魏季尘朝地上轻轻一指,不慌不忙的说道。
    魏季尘知道谭嗣同这人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了,他抨击君主**制度和三纲五常,认为对于那些昏暴的**君主,不仅可以不用为其死节气,还可以人人得而诛之。
    谭嗣同与康有为不同,谭嗣同性格像是古时候的侠客,可以为了大义而死,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亡,舍身赴难,慷慨就义,而康有为与之相比则逊色太多。
    “谭兄手中拿的可是凤矩剑?”魏季尘好奇的问道。
    要知道凤矩剑可是文天祥的旧物,魏季尘自然想一看了,他后世听说谭嗣同对这件宝剑珍爱若命,剑不离身,便猜是此剑了。
    “兄台也是好剑之人!”谭嗣同微微一笑,看到魏季尘身边也放着一柄长剑,便把自己的凤矩剑交到魏季尘手中。
    魏季尘有些愕然,如此珍重之物,彼此才刚见面的人,谭嗣同就完完全全的放心交了出来。
    “多谢谭兄借剑一观。”魏季尘手上动作不慢,碰到如此名剑,任谁都会激动。
    嗡…
    一声龙吟,凤矩被魏季尘一把拔了出来,剑身若秋波流转,剑柄诠释着岁月的痕迹。
    “好剑!”魏季尘站起来,单手持剑,开始赫赫舞了起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魏季尘边舞边唱和道。
    这舞剑之术还是他回到秦国的时候,从秦将身上学来的,想不到今日用上了,众人只看了个眼花缭乱,心驰荡漾。
    “魏帅果然非寻常人也,竟然还会这么古来的舞剑之术,莫非是那个世家的传人?”段祺瑞心中暗暗思忖道。
    段氏家族传了不少代,段祺瑞首先便往这方面想,但是听说魏帅出身平平啊。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主的仗势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主的仗势    
    谭嗣同眼中精光爆射,他之所以招之即来,那是因为王五生出了事来,他过来颇含赔礼道歉之意,二是谭嗣同游遍大江南北,结交义士,拜访名家,见魏季尘等人俱是气度非凡,便动了结交之心,书迷们还喜欢看:。
    未曾想到,魏季尘居然会给他如此大的惊喜,他13岁学剑,常三更灯火读书,闻鸡起舞击剑,却也没有如此精湛的剑术。
    如此剑术之名家,人中之龙凤,为何我没有听过名声呢?谭嗣同在心中暗想道。
    谭嗣同又看向王士珍和段祺瑞两人,一人明亮的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一人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一股豪爽之风,威势自成,但是却全都是一脸恭敬的看着场中的舞剑之人。
    能驱使此二人者,岂是默默无名之辈,辽东之地,又有谁有如此威势!除了死神魏季尘,谭嗣同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人来。
    莫非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死神,谭嗣同看向场中,却见魏季尘衣带飘飘,已经舞完了剑。
    魏季尘脸不红,气不喘,走回来,长身而笑道:“痛快,痛快!当浮一大白。”
    只见他端起酒坛来,高举过头,牛饮一口,酒撒胸襟,方才含笑坐下。
    谭嗣同暗暗心惊,此人动时气吞山河,静时安稳如山,当真是不了得。
    “想不到魏将军有此闲情逸致在此饮酒作乐。”谭嗣同脸色如常的试探说道。
    魏季尘见他识破自己身份,也不隐瞒,而是大大方方的回道:“魏某只是偷来几日闲,不知谭兄此来辽东何为?”
    不知不觉中,魏季尘便把握了场中谈话的主导权。
    “国破山河碎,谭某四处游历,寻找救国之道。”谭嗣同一脸黯然的说道。
    魏季尘笑着问道:“那谭兄可曾找到救国之道?”
    谭嗣同此时还没有结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过其人思想中早就存有着激进的成分,这与他广泛结交江湖上的人士有关。
    这种江湖上的侠士,多有反清复明之志士,魏季尘知道,谭嗣同明年所撰写之《仁学》中,称辽,金,元,清为游牧部落,恨其马足踏中原,锋刃拟华人,言《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怒骂满人是禽兽。
    在变法期间,更是斥慈禧为老妖婆,其爱憎分明的性格昭然若揭。
    无怪乎梁启超说谭嗣同:“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
    当然,仁学的发表要等到几年之后了,此也可以看出谭嗣同不是一不知变通之士,维新对国家民族有利,他就加入维新队伍中。
    “尚未得只字片语。”谭嗣同眼光中有些闪烁,似乎不愿意多提起。
    魏季尘不以为意的笑笑道:“既然谭兄来到了辽东,何不多停留几日,魏某府上空旷,权当魏某尽地主之谊。”
    谭嗣同在学佛之前,以儒家为学,以墨家为行,所以才会仗剑行天下,在学佛之后,才用佛教中的悲天悯人平等博爱思想将百家杂糅,碰撞出民主的火花,成就才气的《仁学》。
    既然这样,自己何不助他一臂之力,归西老和尚佛法精深,想必谭嗣同与其见面之后,会有所得。
    谭嗣同之所以来辽东,就是因为听说辽东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矿山,移民,建工厂,无一让谭嗣同觉得值得一看,此时听到魏季尘的邀请,便毫无犹豫的回道:“既如此,那打扰魏将军了。”
    “能见识谭兄这样的大才,魏某心中也高兴,不过魏某如今忙于军务,谭兄可先行一步,去某府上即可。”魏季尘笑着站起来。
    王士珍,段祺瑞等人也是长身而起,他们知道休息时间已经结束。
    谭嗣同见此,便起身告辞。
    魏季尘等人的身影不久消失在王五的视野当中,但是他看到谭嗣同仍然等着那个方向看。
    “公子,他就是辽东将军魏季尘?”王五出声问道。
    王五和谭嗣同的关系很复杂,亦师亦友,谭嗣同把王五看成是良师益友,而王五却不愿与谭嗣同平起平坐,称之为公子。
    辽东将军这个名号还是依克唐阿叫出来的,不过由于形象,不久便传开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天下英雄何其多,却无人有魏将军如此气势。”谭嗣同赞叹了一声,接着笑着说道:“我们先在旅顺四处转转,晚上再去魏府投上拜帖。”
    一日之内,魏季尘将海口所有岸炮都巡查了一遍,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已经开始重新安装大炮,大多还是空空如也,这让魏季尘心中很是着急,奈何朝廷大炮迟迟不到。
    王士珍和段祺瑞两人倒是尽心尽力的指出一些缺陷来,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魏季尘之所以如此迫切,那是因为他知道,不用多久,俄国人便会借着威势霸占旅顺口,签下旅顺租借条约,几经转手,旅顺、大连从此直到新中国之后才收回来。
    旅顺租借条约之所以能够签订,有其他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当时俄国人派军舰陈兵旅顺,两千多名陆战队员直接登陆,而当时驻守旅顺的中**队根本无力抵挡,而海岸炮的缺失也占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
    所以,魏季尘必须在俄国人动武之前,将旅顺的整体防御布置起来,使得俄人不敢轻举妄动,不至于在对付其军舰的时候,无还手之力。
    巡视完毕之后,魏季尘并没有回府,而是往金屋藏娇之地而去,征服公主这个相对花时间较小收获较多的支线任务,魏季尘还是希望能够完成的。
    至于谭嗣同,魏季尘又不是思想家,和他谈不出子丑寅卯出来,想必他见了老和尚之后,也会忘记了自己这位魏将军吧,专业的人士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士去接待。
    魏季尘回到院子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莫德的踪迹,心中不由纳闷,这女人去那里了?
    正在此时,却听见前门一阵吵闹喧哗声,接着,魏季尘便看见莫德高傲的昂着脑袋,不慌不忙的走了进来,紧随在她身后的,是各式各样打扮的人。
    不过,无一另外,他们手中都搬着东西,有雕花木椅子,有精美梳妆台,还有西洋毛毯之类。
    只看得魏季尘眼花缭乱,错愕不已,不会吧,她这是出去买东西了。
    “公子,你看,摆在这里行吗?”
    “公子,共一百两银子,如果公子还有需要,随时吩咐。”
    “对,对公子,我们精品轩也是物美价廉,这次夫人共花去了一千两银子,对于公子这样的富贵人家来说,应该是九牛一毛吧。”
    几十名商家把魏季尘围在中间,高声喝道,一个个都是伸出手来要钱。
    而莫德却像没事的人一样,径直走入大厅,慢悠悠的坐在椅子上,喝起了咖啡,似乎周围发生的一切与她无关一样。
    魏季尘被挤在中间,动弹不得。
    “等等,谁说我要买这些东西?”魏季尘只要一下子跳到一张高桌上面,大喝一声,压下众人的吵闹声。
    “公子,你可不能不认账啊,这可都是那位夫人说的啊。”
    “对啊,公子娶了个西洋女人,看来也是大富大贵之辈,不能诓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啊。”
    魏季尘想起来,今早莫德还问自己‘回来,钱’用汉语怎么讲,现在一看,这女人是早有预谋啊。
    那些奸商一个个狡猾如狐,看到魏季尘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那里还会怠慢,一个个佯装哭丧着脸讨要钱。
    在心中他们却是兴奋万分,这洋女人的钱太他妈的好赚了,根本就不还价,一指要买的东西就是一句回去给钱,天下还有这么便宜的事,不赚白不赚啊。
    “停,停,停!”魏季尘被众人吵得头都大了,让他们排好队,一个个上前领钱。
    魏季尘对金钱实在没有什么大的概念,主要是现在他追求的不是钱,不过这次却也被吓了一大跳,这次真的是一掷千金,大出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