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大独裁者 >

第193章

超级大独裁者-第193章

小说: 超级大独裁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到东北之后,他便被崭新的机器给震住了,操作一翻之后,发现这些机器甚是精良,他实在想不到魏季尘是如何弄到这些的。
    “魏帅来了。”华蘅芳正在自顾自想着,耳边却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听到冯国璋有些开心的叫了一声。
    华蘅芳放眼看去,只见小道之上,一队人马在快速靠近。
    似乎是片刻之间,便已经奔至眼前,为首一人虽然风尘仆仆,但是精气神却丝毫不减,看起来还是精神奕奕的样子。
    “魏帅!”冯国璋连忙领着把守兵工厂的将领上前见礼。
    华蘅芳、徐建寅等没有与魏季尘见过面之人也走上前去见礼。
    魏季尘微笑着翻身下马,马上便猜测出了华蘅芳的身份,见他要给自己行礼,连忙快走几步,上前正色道:“可是华老,小子身为晚辈,可受不得您老的大礼。”
    天朝自古做官为第一,华蘅芳等科学家做出的贡献虽然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与尊敬。
    此时魏季尘行后辈之礼,而不是以势压人,马上便赢得了兵工厂内跟随两人而来的技术工程人员的好感。
    “天气寒冷,却让诸位在外头等我,真是折煞小子了,华甫,我不是说不需要人来迎接吗?”魏季尘不悦的说道。
    华蘅芳笑着为冯国璋解围,说道:“此事与冯大人没有关系,都是老朽等人急于见魏将军你一面。”
    冯国璋感激的看了华蘅芳一眼,魏季尘是这么说过,但是他不可能不让大家出来迎接的。
    “魏帅,我在厂内已经设宴,准备为您接风洗尘。”冯国璋趁着大家寒暄过后,急忙说了出来。
    魏季尘略一沉吟,笑道:“此事不忙,我们还是先去看一看兵工厂内的机器如何?”
    “如此甚妙。”华蘅芳在一旁捋着胡须,点头同意,他也是刚来兵工厂没有多久,指挥着技工刚安装好机器,还没有试造一枪。
    众人同样是迫不及待的表情,之所以兵工厂还没有试造枪,就是因为等着魏季尘的到来,毕竟这一刻具有非凡的意见,兵工厂的创始人魏季尘不可能不在场。
    “如此,我们走吧。”魏季尘习惯性的摸出一根雪茄来,正准备点燃。
    旁边的徐建寅恰好看见了,连忙出声制止道:“魏将军,兵工厂内由于有存放有火药,所以严禁烟火。”
    徐建寅此话一说,原本喧哗的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他们之中,刚才也有人看见魏季尘点烟,但是一来不知道魏季尘的脾性,不敢出言制止,二来认为此地刚入大门口,离存放火药的地方十万八千里,应该没有关系。
    现在见徐建寅一下子便冲撞了这位大帅,众人心中都为他担忧。
    魏季尘先是一愣,伸出的手停放在半空中,有些尴尬的说道:“多谢徐会办提醒。”
    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心中感受各是不同,不但大多暗自在心中提高警惕,连魏季尘在厂内都严格按照要求来办,自己能够不遵守吗?要是不遵守的话,估计第二天就会被扫地出门了。
    魏季尘对徐建寅好感顿生,兵工厂不比其他的地方,讲求的是精细稠密,任何一个小错误,都能导致前线的将士受伤,正需要这么一位严格按照规矩办事的人。
    “对了,徐会办,这个无烟火药研制出来了没?”魏季尘笑着问道。
    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生烟雾或只发生少量烟雾。
    使用无烟火药可认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
    1890年代初,欧洲国家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马克沁重机枪也是因为使用了无烟火药才具有实用的价值。
    现在的大清,还不能够自行生产无烟火药,自造的子弹,都是使用黑色火药,魏季尘早之前花了五千点功勋值,从系统中购买了一份无烟火药的配方,交给徐建寅等人试研制。
    一说到火药,徐建寅当即两眼发光,一脸激动,与之前的黑面包青天判若两人、
    “魏将军,你得到的那份配方正确无比,我们严格按照配方上面的配置,已经研制出来了无烟火药,马上就能够投入生产之中,从此之后,中国又少了一样东西受制于人。”徐建寅显得十分兴奋,几乎就想马上拉着魏季尘前去观看成果。
    这下,马克辛机枪的子弹有着落了,魏季尘很是欣慰,虽然有了配方,但是徐建寅等人能够在半个月之类就配置出来,也实为不易啊。
    “仲虎啊,你那个无烟火药还是稍后再去看吧,老夫等人还等着第一支96式步枪出来呢。”华蘅芳与徐建寅相交多年,一看他的表情,便知他在想些什么,当即便打消他的念头。
第二百八十五章 轻机枪的设想
  第二百八十五章 轻机枪的设想    
    徐建寅一听华蘅芳道破他的心思,不由讪讪的笑了笑,按捺住心中的兴奋,随着众人前往枪炮厂。
    一行人经过几道检查之后,终于进入了兵工厂的腹地——生产车间里面。
    一排排的生产车间耸立如云,虽然是新成立的,但是周围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以看出主人们对它们的爱护。
    “魏帅,这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枪炮厂了。”阮忠枢一脸振奋的抢先一步,缓缓推开大门,振振有声的说道。
    随着大门推开,生产车间内,早已经安装好的生产设备线和等候多时的工匠们一下子便展现在了众人面前,崭新的机器,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味道。
    黄皮肤黑头发,无一洋人技师的东三省兵工厂就这样显现在魏季尘的眼中。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纵观安庆军械所,天津制造局,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甚至是现在的湖北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里面无一不聘请洋人技师作为技术骨干。
    国之利器,不得不求之于人,几代中**工人员,不得不忍辱负重,薄厚待发,终于在这一刻,拥有了完完全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兵工厂。
    这是一个饱受欺凌的民族,当敌人用坚船利炮撬开中国的国门之后,面对敌人的排枪,中国只有长枪大刀,在刺刀和枪口面前,中国只有无尽的耻辱。
    但是,这个民族并没有放弃自己,用不屈的身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到现在的维新运动,作着不懈的努力。
    可是,这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腐朽的清政府根本负担不起这个责任,他们醉生梦死,他们只是被迫不断做着前进,终究是离世界越来越远,最终被列强送入了地狱般的深渊之中。
    现在,就让我来改变这一切吧,从这里开始,魏季尘在心中无声呐喊。
    魏季尘先是郑重其事的向华蘅芳和徐建寅深深的行了一礼,然后才领着众人进去了生产车间。
    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不配洋技师,可以说,都是两人的功劳。
    两人之所以被称之为科学家,而不被称之为技师,那是因为,两人不光有深厚的经验,还有自我的系统理论知识。
    徐建寅1875在创办山东机器局的时候,就不照搬西方模式,完全由他自己亲手设计制造起来,这次,一受到魏季尘的邀请,便提出要把东三省兵工厂办成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兵工厂。
    魏季尘那是还有点担忧,但是徐建寅以事实说话,与华蘅芳一道,从建设规划、生产制造、选工募匠等,都做到尽善尽美。
    一个月时间内,徐建寅走尽国内所有机器制造局,通过对比、考验,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交给了魏季尘,这才让魏季尘下定决心,不聘请任何洋人。
    得知了魏季尘终于同意,更是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和阅历,他通过各种渠道,从浙、沪、宁等地招聘来一批熟手巧匠作为生产技术骨干,使得兵工厂一切步入正轨。
    “魏将军!”华蘅芳和徐建寅两人也是激动万分,多年来的夙愿,多日来的努力,终于要有了结果。
    车间内,工匠技师们看到魏季尘走进门来,都是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这个工厂是魏季尘一手促成的,虽然魏季尘人不在这里,但是他早已经成为众人心目中的真正主人。
    魏季尘目不斜视,一脸郑重,一步一步走到生产线终端位置,看到众位工匠技师都看着自己,他情难自禁,心情澎湃,大手一挥,铿锵有力的大声宣告:“东三省兵工厂,开工!”
    众人都瞪着生产线,工匠们随着一声令下,都是快速的动作起来。
    机器顿时开始轰隆隆的开始低鸣起来,一群工匠技师激动而又紧张的忙碌着,一道道流程,一双双都谨慎而又迅速的动作着。
    枪坯轮廓慢慢出来,然后变得精致,逐渐成形。
    不久之后,一支崭新的96式定辽步枪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最后一名工匠像是拿着稀世珍宝一样,双手捧着送到魏季尘的手中。
    这支还没有经过最终出厂保养的步枪,冰冷的枪管,流线的整型枪身,就连枪托,也给人一种很有力量的感觉,魏季尘轻轻举起来一瞄,黝黑的枪口便给人一种刺骨的寒意。
    迫不及待的来到试枪场中,在众人的期待之中,魏季尘接过一个弹夹,将弹夹一把插入弹仓,枪机闭锁式发出微弱的声音,魏季尘已经准备妥当。
    嘭嘭嘭!
    魏季尘连开三枪,众人放眼看去,只见三十米外的一个靶子竟然应声而倒,原来是魏季尘不打靶心,却去射击下方的靶柄去了。
    一连三枪都击中靶柄,最终击断了靶柄。
    “好枪!”魏季尘先是喜着赞叹了一声,接着转过身来,看着一张张激动莫名的脸庞,魏季尘沉声说道:“从今天起,我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枪炮,而你们要做的,就是将它生产出千千万万支来,我们颓弱的民族,需要它,在这个我们用了上百年时间才明白过来的——只有刺刀和鲜血才是解决问题的时代,我们要让列强知道,我们的刺刀也已经擦得锃亮,我们要证明,列强在东方架上一两具大炮便能够攻城略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经久不息的掌声响了起来,华蘅芳和徐建寅等人看着魏季尘身后站得笔直挺拔的士兵,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拿着96式步枪的中国精锐在昂首前进。
    魏季尘与厂内的所有工匠技师一道用过中膳之后,便在兵工厂的接待处,与华蘅芳、徐建寅、阮忠枢三人就一些事情进行讨论。
    华蘅芳和徐建寅主要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问题,而阮忠枢主要是对外,像是从钢铁厂购买原料,人事管理等等。
    三人落座之后,阮忠枢先向魏季尘汇报了一下鞍山铁厂的情况,鞍山铁厂的钢材刚生产出来,还在检验当中,刚才生产的第一支步枪,用的并不是鞍山铁厂的钢铁,而是进口的钢材。
    等到阮忠枢说完,魏季尘看向华蘅芳,笑着问道:“华老,狙击枪研制得如何了?”
    狙击枪只是要在原有步枪上面改进一翻,魏季尘并没有购买狙击枪的设计图,而是把从系统中直接买来的狙击枪送给了兵工厂研究。
    并非是魏季尘舍不得一点功勋值,而是如果他直接购买设计图了,将会扼杀掉兵工厂自我研究的动力,反正狙击枪暂时用得不多,还不如让兵工厂自行研究的好。
    华蘅芳老脸微红,不好意思的说道:“魏将军,因为时间太紧了,我们这段时间都用在了建厂装机器上面,如今重机枪的生产线还在组装当中,所以狙击枪的研究工作延后了不少,不过我和仲虎已经把那把狙击枪拆卸,并且画好了各个部件的图纸,只要魏将军再给我们一段时间,一定会研究出来的。”
    华蘅芳和徐建寅都是能够设计制造轮船和氢气球的牛人,魏季尘没有不相信他们的道理,当即笑着说道:“是我太过心急了。”
    魏季尘知道兵工厂草创,事务繁忙,虽然杂事琐事都交给了阮忠枢办,但是还是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必须得他们出面解决。
    而且重机枪比起狙击枪重要多了,想到重机枪,魏季尘不免又想起了轻机枪,轻机枪现在还没有听说哪国在使用,各国应该还在研究当中,而系统中也尚未出现轻机枪的选项。
    既然别的国家都能够研究出轻机枪来,中国难道就一定不能研究出轻机枪来吗?何况现在还有了重机枪作为参照物呢,应该比凭空想象容易多了。
    想到这里,魏季尘开始眼珠子一转,开始兜售起他的理论来。
    “华老、徐老,重机枪虽然不错,但是太过笨重,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战,要是突破战和运动战中使用很不方便,不知兵工厂能够以重机枪为基础,研制出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来?”
    魏季尘的话像是一道闪电,顷刻间照亮了华蘅芳和徐建寅的思想,这是机枪的一种发展方向,只要按照那种方向去研究,无论时间长短,相信总有成功的一天。
    只是华蘅芳和徐建寅都是科学家,不像是政治家,在没有得出确切的结果之前,他们还是比较谨慎的,华蘅芳沉声说道:“魏将军,你提出的这个想法可能是以后机枪的发展方向,短时间内,我们还不能给出结论,不过,我一定会组织我们兵工厂内的技师,尽快将这个想法付诸实现。”
    魏季尘见华蘅芳形容枯槁,双颊内陷,黑眼圈严重,知道他这些日子来为兵工厂之事甚是操劳,想到他偌大的年纪了,自己还让他出来做事,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便恳切的说道:“轻机枪只是我提出来的一个设想,不用急于实现,您老还是好好休息一下。”
    华蘅芳老怀大慰,笑着开心道:“多谢魏将军关心,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而且有魏将军你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我们自当奋起直追,以求尽快赶上洋人的技术。”
    徐建寅也点头附和道:“洋人的技术一日千里,我们唯有以勤补拙,缩小距离了。”
    这两人不但对枪械有研究,还是轮船和飞艇设计工程师,轮船现在暂时放在一边,魏季尘想到一战的时候,齐柏林飞艇跨越英吉利海峡,在英国本土投下无数炸弹,不由又起了心思。
    现在的氢气球主要是用来侦察和测绘用的,中法战争的时候,即便氢气球不是十分的稳定,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