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大独裁者 >

第264章

超级大独裁者-第264章

小说: 超级大独裁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人就像魏季尘那样想的,手头穷,而且现在正在交战中,什么地方都缺钱,但是他却有很好的盟友:法国。
    俄国使者在来朝鲜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莫斯科的指示,与巴黎朋友共进退。
    因此,俄国使者一下去之后,便拜访了法国使者,说服法国,俄国向法国贷款,两国合伙一道把四艘飞艇都买了。
    双方联合的话,好处很多,首先除了解决了钱的问题之外,其次俄国是中国的盟友,现在还在与日本交战,魏季尘肯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对于俄国人的胃口,法国人吓了一跳,准备请示巴黎之后,再做答复。
    美国人钱多,准备单干,用高价砸一艘出来。
    德国人就比较实惠了,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好意,德国使者建议柏林命令几艘军舰在明天离开胶州湾,叫胶州湾彻底还到中国人手中,做一个顺水人情给魏季尘。
    一时间,各国使者互使手段,一夜未眠,目标直指飞艇。
第四百零四章 大生意
  第四百零四章 大生意    
    由于要与国内联系,估算价格,各国使者直到了第二日的晚上,才重新走进了魏季尘的住处。
    众使者都是忐忑不安,不知自己给的价格,能够超过其他人的价格,这些人之间,只有法国人和俄国人互相联络过,互相知道对方的底细。
    “好了,我们长话短说,想必大家考虑了一天一夜,也考虑得差不多了。”魏季尘看到这群面露不安的使者,心中不由好笑,你们也会有这么一天啊。
    轻轻一挥手,魏季尘让王怀庆递给每人一份信封,众人当场把价格写下来,然后再交到魏季尘的手中。
    “众位,将你们所需要购买的飞艇数量,以及价格写好,这次,我会当场验明,明明白白的不欺骗任何一位客户。”魏季尘敲了敲桌子,看着众位迫不及待的使者,大声宣布。
    俄国人一听这话,脸色一变,如果魏季尘光考虑钱的情况的话,俄国比不上财大气粗的美国和英国啊。
    不等俄国人首先开口,德国使者就抢先开口,不紧不慢的说道:“魏将军,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国远东舰队,已经于今日中午退出了胶州湾,驶往上海,并且向各国报纸以及贵国政府和百姓宣布了撤退的理由:是因为将军你几次三番击败日本人,是一个值得尊重、不容侵犯的朋友。”
    德国使者说完之后,看着面露笑意的魏季尘,继续说道:“将军,不知这份政治上的礼物,能够转化为多少银两。”
    魏季尘笑着点头道:“我的朋友,很欣慰贵国政府能够这样做,这样吧,只要贵国所出的价钱与其他国家相差在一百万两之内,我就优先满足贵国的要求。”
    其他几国使者嘴上都表示了一下不满,但是他们却无可奈何,毕竟如果硬要算的话,这些政治威望还真不是银子能够估算出来的。
    对于这位野心勃勃的魏将军,想必更看重自己的名望吧。
    众使者都是左瞧右看,希望能够从其他人脸上看出一些什么来,可惜,大家都互相防备,小心翼翼的写好数字之后,便快速的塞进信封里面,一把交到在旁边等着的亲兵手中。
    不多时,王怀庆就将五份信封交到了魏季尘手中。
    看到神情紧张的众位,魏季尘似乎是专门吊他们胃口似的,先是拿起桌上的茶,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紧接着,拿起最上面的那份信封,不慌不忙的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来。
    众使者都是伸长了脖子,企图从魏季尘的脸上窥视出一丝端倪来。
    可惜,魏季尘依然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样子,看不出丝毫的喜怒哀乐。
    不过,要是众使者此时能够钻进魏季尘的脑中去的话,一定会发现他的脑细胞处在兴奋当中。
    这是美国人给的价格。
    美国人买的倒是不多,只要一艘,但是,价格却大得吓人,魏季尘的低价是500万两一艘,他给的是1100万两,看来美国人是志在必得。
    稍微压制住内心的惊喜,魏季尘不着声色的瞥了一眼美国人,在心中思忖道:丫的,也太有钱了,什么时候能够再让他出出血就好。
    将信纸塞回去,魏季尘拿起第二份信封来,轻轻拿出来一看,这是俄国人给的价格。
    俄国人一口气要四艘,倒是吓了魏季尘一大跳,后面才发现,原来是和法国人联合一起买,每艘飞他们给的价格是800万两。
    紧接着就是英国佬给的价格了,英国佬财大气粗,魏季尘对他们抱着很大的期望。
    仔细一看,英国人竟然和俄国人一样,也要一下子购买四艘全部的飞艇,魏季尘不由讶异的看了英国人一眼,不知道他们买那么多干吗?又不是马上要与那个国家交战了。
    布尔战争?
    英国人与布尔人的矛盾还没有到完全爆发的时候吧。
    然后一看价格,英国人给的是每艘950万两。
    不愧是商业大帝国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如此惊人,要是魏季尘得知,这些钱当中,将有很大一部分由日本人出,他就不会如此想了,至少要给英国人一个奸商的称号。
    最后是德国人的报价了,因为魏季尘刚才挑明了告诉大家德国人能够得到一定的好处,因为魏季尘也是很好奇,德国人会出多少价了。
    拿起来一看,比俄国人高,比起英、美两国来,要低,只要一艘,给的是860万两一艘。
    闭上眼睛,微微一沉吟,魏季尘决定还是按照自己定的规矩来。
    如此的话,毫无置疑的,美国人要首先挑走一艘,然后德国人也得弄走一艘,最后的两艘,就要落在英国人的手中。
    俄国人和法国人只有空手而归了。
    “朋友们,你们自己决定了你们自己的命运。”魏季尘扬了扬手中的信封,看着紧张的各国使者,紧接着笑着说道:“现在我宣布,美国朋友买走一艘嫦娥级飞艇。”
    王怀庆接过魏季尘手中的信纸,送到各国使者面前,让他们自己看清楚。
    众人看了之后,都是惊叫一声,无话可说。
    而美国人则是抬头挺胸的站起来,得意洋洋的看了周围众人一眼。
    美国政府之所以舍得花如此大的代价,与一位美国报社记者将飞艇全程的轰炸过程拍摄下来,然后快速传回国内引起轰动有关。
    四艘飞艇已经去而来一艘,众人显得更是紧张了。
    尤其是法国人和俄国人,见美国人一下子出了那么高的价格,原本信心满满的他们,显得有些焦灼了。
    魏季尘将各位使者的表情尽收眼底,笑着继续说道:“接下来的就是德国朋友了,他们以860万两银子获得飞艇一艘。”
    魏季尘报价一完,英国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要是在这次购买当中,大英帝国一艘飞艇都没有获得的话,颜面何存?
    德国人虽然还是正襟危坐,但是从他们含笑的嘴角,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心中正在高兴着。
    俄国人和法国人最失望,他们原本还存有一丝希望,但是看到英国人的样子,便知道,情况非常不妙了。
    果然,当英国人的报价亮出来的时候,俄国人只有浑身无力的坐在椅子上面了。
    “好了,各位,有人欢喜有人忧,没有买得的朋友也不用太过担心,四个月之后,我们就会有一艘新的飞艇出来,到时候,又将采取这种形势来拍卖,还有,希望各位将飞艇买回去之后,不要转手卖给我们中国的敌人,否则,他将会失去中国这个朋友。”
    魏季尘有意无意的看了英国人几眼,英国人当然知道魏季尘的意思,他们耸耸肩膀,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英国使者在心中想道:日本人要的只是这种技术,并不是飞艇本身,这不算违背你的意思吧。
    四个月之后的那艘飞艇,魏季尘当然不会和现在的一模一样了,他会选购系统之中,速度稍微快一点的一艘,这样又能够吸引住诸国的注意力。
    各国使者得知结果了,都迫不及待的要回去报喜,因此,一个个站起来,向魏季尘告辞。
    只有俄国人一脸失落的表情,原本他们以为凭借着盟友的关系,好歹能够从魏季尘这里弄走一艘飞艇吧,那曾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俄国使者正要出门而去,魏季尘稍微使了个眼色,王怀庆便上前一步,示意魏季尘还有话说。
    这下,俄国人心中大喜,莫非,这位魏将军还有一些飞艇没有拿出来?
第四百零五章 康有为的密谋
  第四百零五章 康有为的密谋    
    魏季尘当然是要多少艘就能够拿出多少艘来,但是他犯不着为了俄国人引起其他各国的不满意。
    不过,对于俄国人现在的困境,魏季尘还是决定帮上一帮。
    他准备把手中还有的两艘飞艇拿出来,租给俄国人使用。
    不错,是租给俄国人使用,一艘一个月三十万两银子,就看俄国人乐不乐意了。
    当俄国使者听完魏季尘的设想之后,很有兴趣。
    “魏将军,你的意思是在战争期间,将两艘飞艇都租给我们?”俄国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错,中俄两国为盟友,我们怎么能够看着贵国被日本人击败呢?飞艇不但能够租借给你们,而且我还会派出有经验的士卒,指导你们的轰炸行动,让你们尽快的将飞艇用在战争之中,当然,你们只能够在前线使用,而不能够运回莫斯科去,还有,飞艇损坏,你们得照价赔偿。”魏季尘笑眯眯的说道。
    “阁下,我这就下去向莫斯科请示!”俄国人喜不自禁的连忙回道,他们之所以要飞艇,就是想马上用在战场之中,因此对于魏季尘的限制条件,没有任何的不满。
    当外国人都走了之后,魏季尘在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欣喜了,四艘飞艇卖了3860万两白银,都说做军火生意赚钱,这次,他终于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
    王怀庆比起魏季尘来,更为不堪,嘴里喃喃道:“我的娘咧,一艘飞艇就卖了一千万两银子,这大清国,再也没有比魏帅你会赚钱的了,要是许飞这小子知道,自己操纵的那玩意值这么多钱,不知这小子还敢不敢上去,稍微碰坏一处地方,就是几千两银子啊。”
    就在魏季尘在朝鲜做着军火生意的时候,京师却已经快闹翻了天。
    慈禧老谋深算,早就通过任命荣禄为北洋总督,控制了京津地区的兵马,然后通过一道上谕,控制住了正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赶走翁同龢等光绪的重臣,致使了光绪手中无人可用。
    鉴于此,光绪争锋相对的,先是召见了康有为,任命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接着又召见了杨锐等维新派人士,让他们协助维新。
    在外,光绪让康有为前去联络袁世凯,企图把袁世凯拉拢到自己一方来。
    于是,一道道的维新变法上谕从紫禁城飞向各部。
    光绪准备从最简单的做起,首先便是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改革了,光绪此时还不敢大动刀子,只是要求主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礼部增设‘经济特科’,以挑选懂西学的新式人才。
    结果不用说了,礼部尚书许应骙就是一顽固守旧人物,更不用还有慈禧的心腹怀塔布等人在一旁怂恿了。
    许应骙对于光绪的谕令丝毫不理会,而且上书光绪,对《明定国是诏》内关于‘博采西学’的方针大放厥词。
    言:今之以西学自炫者,绝无心得,不过借端牟科,借经弋名,臣素服膺其论。
    许应骙更是指出康有为逞厥横议,广通人气,袭西报之陈说,轻中朝之典章,其建言既不可行,其居心尤不可问。若非罢斥,驱逐回籍,将久居总署,刺探机密,漏言生事,长住京邸,必勾结朋党,快意排挤,摇惑人心,混淆国事,关系匪浅。
    这是帝党对光绪重用康有为等人的反击。许应骙不但视光绪颁布的谕旨为无物,更是要放倒康有为。
    光绪既然已经颁布了定国是诏,要求各部官员不得阻拦新政的实施,而许应骙还敢如此做,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许应骙背后有人。
    康有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一些后党人员的攻讦,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更何况他不是呢。
    京师,内阁学士徐致靖府上,一帮维新派人士正在密谋。
    有康有为、梁启超,监察御史宋伯鲁、杨深秀,还有徐致靖的几个侄子。
    原本康有为以为变法之事,即便是朝中有些人发对,有光绪的支持,也应该比较容易实行,经过这段日子的亲身体验,他终于知道自己太过天真了,想得太过简单了。
    朝中对他喊打喊杀的人大有人在,冷眼旁观之人更是多如牛毛,真真切切愿意说出变法二字的,只有寥寥几人尔。
    康有为虽然是一介书生,当官没有多久,但是也看出来了,这朝中有股暗流,一直在阻止着他们的行动,而这股暗流的源头,就是来自于慈禧。
    “众位,我们在朝中的实力太过弱小了,再不作出一些改变来,只会被西太后的人,一个一个给弄走,如今,康某算是体会到了翁师的难处了。”康有为有些感慨的说道。
    杨深秀叹了一口气道:“所有新法,必须要人去实行,需要朝中大臣去实行,朝中大臣要阻拦,我们只有向皇上上奏,这样,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啊。”
    对于许应骙,康有为等人已经决定举报礼部守旧迂谬,阻挠新政,要求皇上对吏部尚书许应骙予以“降退”使用。
    但是,朝中阻拦,不同意,或是阳奉阴违的人何其多,一个个把他们举报走?这显然不实际啊。
    康有为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沉声说道:“既然朝中大臣不愿意实行新政,我们就自己实行,我看赶明儿,我们就该向皇上提出设立制度局一事来。”
    众人顿时止住了谈话,尤其是徐致靖,他原本是不同意康有为所提出的制度局的,只是这回大伙都被朝中大臣给惹火了,徐致靖也就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康有为提出的制度局是怎么一回事?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新的政府机构,制度局绕开原有众多官僚机构,另起炉灶,自成一个系统,肯定会惹得原有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再就是在如今这个情况下,搞两套行政班子,会出很大的乱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