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100章

鉴宝人生-第100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下的列祖列宗?

    要想富先修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修路,可是村里本来就已经揭不开锅了,哪来钱可以用来修路?指望上级,那更不可能,本来就是贫困山区,入不敷出,上级的收入连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怎么还能指望来修路?

    现在总算有了盼头了,楚琛有能力把路修好,老村长恨不得马上就能开工。

    其实给村里修路的事情,楚琛本来就有了决定,之前他也已经询问过刘琴舒相关的事宜。

    他原本打算是在家里多呆几天,和老村长他们商量之后,就打电话叫修路的相关人员过来,准备修路的前期工作。不过却没想到遇到吕嫂这事,到时接待的事情,就只能让老村长负责了。

    “老村长,我明天打电话过去,他们应该最晚大后天就能到,不过那时我不在,所以只能让咱们村一个人,到学校那先等着,您看怎么样?”

    “好,这事简单,到时我会派人过去的,琛娃子你放心好了。”老村长眉开眼笑的回答道。

    接着,楚琛从口袋里,掏出三千块钱,递给老村长,说道:“老村长,这是三千块钱,算是到时接待人员的经费。”

    老村长愣了愣神,而后小心的接过钱,叹了一口气,实在是村里没钱,不得不接啊,而后他说道:“唉,琛娃子,实在不好意思啊,这钱呢,就算是村里借你的,等我给你打张欠条。”

    “老村长,这就不用了吧,我也是村里的一员,这点钱算我的就行了。”楚琛连忙说道。

    “这哪行,你都出钱修路了,招待费还要你出,传了出去,村里的其他人,脸往哪搁啊!好了,琛娃子,这事你别说了,就按我的办。”

    说完,老村长匆匆的跑回村公所,没一会他就拿着刚写好的借条回来了,而后连同一把钥匙一起递给了楚琛,说道:“琛娃子,这是你之前给我的钥匙,你既然回来了,钥匙就还给你,等你回去了,再给我。”

    “好的。”

    “那好,你早点去休息吧,屋里我已经给你打扫过了,两个屋里的床我都擦了,被子也都是干净的,冷水热水都放在厨房,你们直接用就行了。”

    听到这里,楚琛心中觉得非常温暖,连连对老村长表示感谢。

    “有什么好谢的,你难得回来一趟,帮这点忙那是应该的,好了,我先回去了,有事你就到我家来找我……”

    目送着老村长远去,楚琛用钥匙打开大门,带着楚雨兰,一起走进了屋里。只见屋里被老村长清扫的非常干净,而且门窗上的灰尘都被擦试掉了,这让楚琛的心里不禁暖哄哄的。

    拜祭了一番父亲,楚琛看着父亲的照片,心中感慨万千,一眨眼,父亲已经去世了五年了,自己却感觉父亲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想起父亲对自己的无限温情和谆谆教导,楚琛的眼中不由的微微湿润起来。

    父亲生前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自己的身世,还有就是牵挂着父亲他远在京城的妹妹。

    五年时间过去了,原本以为比较困难的事情却已经有着落了,而相对简单的事情却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么多年虽然自己每年都会根据街坊邻居的线索打听,不过父亲的妹妹却毫无音讯。

    想到这里,楚琛不由的感慨世事无常,同时下定决心,回京之后,一定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寻找,完成父亲的心愿,让他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看着楚雨兰脸上露出的担忧神色,楚琛微微一笑,说道:“小兰,这边洗澡不是太方便,今天晚上你就将就一下吧,晚上你就睡我的房间。”

    楚雨兰点头应了下来,等她洗漱过后,楚琛就带着她到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面的摆设非常的简单,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一张书桌。虽然简单,但这些都是父亲当时为他亲手精心打造的,看到这些,楚琛的心中就充满了温馨的感觉。

    安顿好了楚雨兰,楚琛洗漱了一番,就来到父亲的房间,房间里的摆设和楚琛那里一样,不过这边多了一个书架,还有一个樟木箱子。

    书架上面原先摆满了各种历史和古玩类的书籍,不过之前楚琛去京城之前,就把所有的书都收到了箱子里。他准备等路修好了,就把这些书都搬到京城去,因为从这些书籍里面,楚琛能感受到从小到大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温馨画面。

    感慨了一会,楚琛就躺到了床上。感受着周围熟悉的环境,让他慢慢的回想起小时候,他依偎在父亲怀中的那种美好感觉,温暖又温馨。这种感觉,顿时就让他陷入了以前那段幸福生活的回忆之中。

第一百六十章 意外的发现

    不过,才翻了个身,脑海之中的宝觉,却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这让楚琛猛的心神一惊,暗道,这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楚琛的眼前就是一堵墙,而墙的另一边就是室外了,而且这个墙又不厚,根本不能在里面放着其它的东西。

    等等,外面没有,那不代表床底下也没有啊!

    刚才,楚琛一直陷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以为只有眼睛看到的东西,才会引起宝觉的反应,从来没有想过古玩只要在他的感应感应范围内,会有反应。

    确实,以前的宝觉的确只能对那些看过的古玩有反应,但楚琛忘记了,宝觉是可以升级的,如同宝觉感受的距离,就随着灵能的积累慢慢的比一开始远了很多。

    现在随着灵能的积累,宝觉的感应方式发生改变,这一点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楚琛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从背包里面拿出手电,往床底下照去。不过床底下,除了一个木箱之外,并没有发现其它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而这个木箱,楚琛也知道里面放着的是一些比较珍贵的典籍,但这些典籍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些学术上的典籍,少部分是民国年间的印刷的书籍,要说珍贵确实有点珍贵,但这些书籍的价值,还没到宝觉会有所感应的地步。

    虽然如此,楚琛还是把箱子从床底拿了出来,不过他的左手一接触到箱子,异能就有了反应,这让他兴奋的同时,连忙把箱子了打来,里面还是以前楚琛整理时的模样,放着一箱子的书籍。

    为免东西是夹在书中的,楚琛把全部典籍都翻了一遍,但都没有发现其中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异能也没有什么反应。

    “书里没有,东西那就一定是藏在箱子里了。”

    这么一个箱子,如果藏东西,就只有箱底一下可能,知道了这一点楚琛才发现,这个箱子其实就像是之前遇到的笔筒那样,里面的深度浅了许多,不过之前楚琛根本没有在意这个,所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发现了这点,楚琛用手敲击着箱子的底部,果然,在敲到箱子的一角时,那咚咚的声音,有了一些细微的差别。

    “哈,就是这里了。”

    楚琛兴奋的拿起手电,边照着,边仔细观察,没一会,就让他看出了周围的一道不太明显的缝隙,至于缝隙不明显,则是因为上面还涂了一层蜡油。

    蜡油很好去除,只要用刀轻轻的刮掉就可以了。其实如果有电吹风更方便,只要在有蜡油的地方放一块面巾纸再用电吹风吹,蜡融化后就被面巾纸吸掉了。

    把缝隙上面的蜡油去掉之后,楚琛用小刀伸进缝隙里微微一动,还好木板有反应,说明这里面没有什么其它的机关,这让楚琛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虽然里面没有机关,不过为免里面的东西有什么意外,揭开木板的时候,楚琛显的非常的小心翼翼,好一会才把那块木板揭了开来。

    木板下面的暗格之中,放着一只看上去像是天青釉的圆洗,圆洗的周围则放着木屑棉花之类,应该是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在古代,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也是历朝代皇宫贵族文人收藏和使用的佳品。

    洗最早见于西晋青釉制品,敞口、宽折沿、阔腹直壁、平底,洗沿和里心多刻画水波纹,宋代以后均有烧制。如仿古铜器式样的青釉双鱼洗耳恭听、鼓钉洗、圆洗、单柄洗、葵瓣洗、委角洗、蔗段洗耳恭听、莲花洗、桃式洗、叶式洗等。

    当楚琛看到这只天青釉圆洗的时候,不禁就大吃了一惊,因为这种天青釉的圆洗,往往代表着汝窑两字,而父亲郑重其事的把这件东西放在箱子的暗格里,难这是一件宋代汝窑烧制的?或者更甚者是一只汝官窑的圆洗?

    汝窑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其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而得名。

    由于汝窑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还以香灰胎满釉裹足支烧,为其它窑所不及,更受到北宋皇宫的偏爱与赞赏,因而汝瓷成为“名瓷之首,汝窑为魁”,得以流芳百世。

    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至今的真品(汝官窑),已知的仅有六十多件,珍贵异常。

    汝窑瓷器的釉色滋润,一般表现为天青色,胎骨薄,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

    汝窑的烧瓷时间非常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

    冯先铭先生曾经说过:“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楚琛眼前的这只天青釉圆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

    现在传世的汝瓷的器物中,底下有铭文的,一般为两个时期所刻。像楚琛这只天青釉圆洗上所刻的“寿成殿皇后阁”,还有“蔡”、“奉华”,一般为宋代所刻。

    “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蔡”字则应该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有关,“奉华”据考证与刘贵妃有关。

    另外,像“甲”、“乙”、“丙”、“丁”等标志,还有一些乾隆的诗词,则是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当初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所以留下了这些标志。

    一般来说,鉴定是否是汝窑,有五句话,“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

    “青如天”,即釉色如雨过天青。“面如玉”即器表有玉石般的质感,釉光莹润如玉,用手摸来,表面有如美玉般的润泽。“蟹爪纹”,指的是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透明无色似冰裂,俗称为“蟹爪纹”。

第一百六十一章 汝官窑

    当然,也不是每一件真品都有“蟹爪纹”这个特点,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论》里有过这样的描写:“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这段文字就是曹昭对汝窑的精确描写,明确指出汝瓷的颜色是淡青色,有蟹爪纹的为真,没有的就更加的好。

    世界上现存的汝窑器大部分都有蟹爪纹,但是有少部分的不开片,就是所谓的无纹者。

    而“晨星稀”即是指釉中的气泡稀疏,有如晨星一般寥寥无几。“芝麻挣钉釉满足”是指汝瓷器物的底部形态,一是用支钉支烧,支钉的形态如芝麻粒般的椭圆状。而釉满足,是施釉到底,不留圈足。

    而这五个鉴定是汝官窑真品的特征,在这件圆洗上都可以一一得到体现。

    此洗胎骨轻薄,“扣声如磬”。釉色青中泛蓝,纯净、温润,釉表隐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光泽。它既不同于钧瓷的乳光,也不同于哥窑的脂光,而是一种类似于古玉般内蕴的光泽。釉较薄且平滑均匀地紧贴于胎骨,呈半透明状。

    并且楚琛拿二十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明显的看到釉中气泡大而稀疏,犹如镶嵌在明朗夜空中的颗颗明珠,更是“汝器釉泡如晨星”之说的明证。

    另外此洗还有一些其它的特征,也都真品一般无二,同时也没有找到哪里的作伪的地方。这些都可以证明这只天青釉圆洗应为一件宋代汝官窑的真品,再用异能检验,结果更是没有出乎楚琛的意料。

    楚琛看着手中的圆洗,实在是激动的难以自己,这可是汝官窑啊!当初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官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

    楚琛完全没有料到,父亲居然会留下这么一件珍贵的东西给自己,心神激动的同时,想起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也不禁是流下了缅怀的泪水。

    刘国民的身体,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所以身体一直不太好。不过自从他收养了楚琛之后,虽然生活辛苦了一点,便是因为有了相依为命的楚琛,身体还好了一阵子,不过没办法,毕竟底子在那里。

    等到楚琛快要十六岁那年,将近五十六岁的刘国民,身体再也坚持不下来了,本来他还想交待楚琛包括这件天青釉圆洗的事情,只是有一天,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头撞到了一块石头上,顿时就昏迷了过去。

    本来他已经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又摊上了这样的事情,结果昏迷了七天之后,就再也没有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