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298章

鉴宝人生-第298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一位樵夫可能是喝水之间讲了一件趣事,顿时就让众人忍俊不禁,笑了起来,这四人或矜持微笑,或仰天大笑,有乐得捶拳顿足的,更有笑得干脆就躺在地上的。而远在溪边洗脚的樵夫,对这里的热闹不明就理,那模样好像正在侧耳倾听。

    要说在清朝以前,和田产的大块玉料还是很稀缺的,因此很难见到大器。清乾隆二十五年以后,随着边疆战事的平息,从和田专供皇家御用玉料陡增,源源不断的从丝绸之路运往皇宫,为大型玉摆件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乾隆皇帝是我国有史以来对玩玉、赏玉与拥有玉器最有兴趣的一位皇帝,在他的推动下,从乾隆中期开始,无论宫廷与民间对玉的需求及制作水平都达到空前绝后的盛况,而眼前这只笔筒就是当时应运而生的一件精品。

    此笔筒不但体积硕大少见,而且雕刻师以极其高超的技艺,用高浮雕技法将每一位樵夫瞬间爆发的欢乐形神刻划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可谓与同时期之竹雕、牙雕、木雕之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处,让人看过之后,忍不住就拍案叫绝。

    要说这只碧玉笔筒,如果光论价值的话,肯定是比不上楚琛的那只公道杯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杜厚刚才能够表现的那么慷慨,那他投桃报李也是应该的,于是当他看到这只笔筒时,马上就下定决心就选它了。

    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于是楚琛决定好了交换的器物,就准备去和杜厚说一声,不过正在此时,他转过头准备喊吴叔的时候,却正好看到了一只青花碗,而且这只青花碗给他的感觉是相当的奇怪。

    楚琛有些好奇的走到那只青花碗的跟前,随后又把它拿到了手中。

    这是一只直径十四五公分的敛口碗,弧腹,圈足,胎体厚重,碗内口沿处绘有一周缠枝菊纹,碗心绘莲池水禽,碗身外壁主题纹为松竹梅,下方为辅助纹饰,分别为卷草纹和变体莲花瓣纹。

    要说这只碗的的画工还是相当精湛的,很有蒙元时期工匠的艺术风格,但这青花的发色却青中发黑,这和元青花完全是大相径庭。

    而且这只碗的釉面看起来也是青白色,摸起来还有一种毛糙的感觉,一点都不像元青花那样摸起来那样有一种糯米感。

    看到现在,楚琛就觉得有些奇怪,这只碗明明看起来就像是一只赝品,怎么会给他一种老东西的感觉,实在是太奇怪了。于是他又把碗翻过来,又仔细看了看它的胎足,这一看就发现了一处问题,这胎看上去居然是老的!

    而且楚琛还在碗底发现了一块非常小而且并不是很明显的,异样透明物质,更关键的是,他用手刮了刮那层物质居然就掉了下来,这顿时让他觉得有些尴尬。

    不过马上他就有了个非常惊讶的发现,刚才那块透明物质的地方,居然露出了瓷胎,而且看上去就像是真正的元青花瓷胎,这让他奇怪之余,当即就有了一个想法。(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章  做客(“套衣”法)

    杜厚的藏品确实多,不过吴叔最感兴趣的还是瓷器,因此,当楚琛通过仔细观察,觉得这只青花碗应该就是自己想的那种情况时,吴叔已经很是心满愿足的把房间里的瓷器全都看过了。

    “吴叔,您来看看这只碗!”楚琛看到吴叔走过来,就指着那只青花碗,笑着对他说道。

    吴叔知楚琛每次发现的东西都不简单,因此就有些好奇的把楚琛说的青花碗拿到手中,随后就仔细观察起来。

    刚开始他和楚琛一样,同样也觉得这只碗很奇怪,有一股老旧的气息,太记忆当中却没有相符的瓷器会是这个模样,当他看到碗底的瓷胎时,眉头就开始紧皱,最后更是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

    过了片刻,吴叔收回手中的放大镜,皱着眉头问道:“小琛,这只碗很奇怪啊!看釉面和青花发色,一点都不像是老的,不过看瓷胎却又像是老的,但这瓷胎看上去有些粗糙,摸起来却只有一种生涩的感觉,我还从来没看到过什么瓷胎会有这样的表现!这到底是为什么?”

    与此同时,杜厚也走了过来,当他看到吴叔手里的那只碗时,就笑着说道:

    “你们想必也看出这只青花碗了古怪了吧?”

    两人点了点头,接着吴叔就开口问道:“杜老,您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奥秘了?”

    杜厚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道:“没有,从我买下它到现在。我都没从文献资料上找到什么以瓷器会有这种表现。”

    话音刚落,楚琛就笑着说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我到是知道这只碗是怎么回事了!”

    “什么!你知道?!”吴叔和杜厚异口同声的问了出来,脸上都是一幅非常惊讶的表情。

    “你们用放大镜看这处地方!”说着。楚琛指了指刚才他发现异样的那处地方。

    两人连忙凑上前,用放大镜看了起来,没一会他们的脸上就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点露出来的地方,看起来怎么像是元青花的胎质啊!”吴叔惊诧的说道。

    “是啊!”杜厚也点了点头,不过他马上就疑惑的说道:“不过有些奇怪啊,这只小碗我都看过无数次了,怎么没发现有这处地方?”

    楚琛闻言,有些抱歉的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了楚琛的解释,杜厚恍然之余。哈哈大笑道:“小楚,你这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了!”

    楚琛呵呵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此时,吴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样看来,这只碗很有可能是被什么东西包裹在里面喽?”

    “确实如此,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只青花碗应该是用的“套衣”法掩饰的。”楚琛点头道。

    “套衣法?”吴叔和杜厚都面面相觑的看了对方一眼,他们从来都没听过这种掩饰手法。

    楚琛点头道:“恩,这是我在我师傅书房的古籍中看到的一种掩饰手法。不过这种手法在清代的时候就已经失传了,所以我现在只是根据古籍上的记载,和这只碗的表现,觉得很可能是用的这种方法。”

    杜厚想了想。就连忙问道:“那上面有没有说明解除的方法?”

    “有的!”楚琛说道:“用这种“套衣”法掩饰的东西,是擦不掉也洗不掉的,想要去掉也很简单。只要把碗放到瓦片上,然后用火在瓦片下加热。等温度到达一定的程度,这碗上的物质就会自己掉下来了。”

    “至于刚才这只碗上面的那层物质会被这么轻易的刮下来。我觉得应该是碗的底部凹凸不平,那块物质和周围的部分没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关系。”

    听了楚琛的解释,杜厚就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那还等什么,我现在就去打电话让人带张瓦片过来!”

    “可是我不能确认这一定就是用的套衣法啊!”楚琛连忙说道。

    杜厚摆了摆手道:“嗨,没关系的,这只碗我都放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说难听点,就把它当死马就行了,再说这是瓷器,又只是放在瓦片上烤,一般情况下根本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好了,我现在就去打电话!……”

    想起打电话,本来,楚琛是准备等明天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再把之前的事情给刘老汇报,不过刚刚杜厚出门之后,他突然想到,自己的异能是可以看得出东西的制作时间啊!

    于是他连忙走到桌前,装作重新打量的时候,对三件青花都使用了异能,而异能给出的结果,也和他之前猜测的一样,确实是近几年的作品。

    接下来,楚琛就拿出了手机,给刘老打了个电话,把事情汇报了一遍。刘老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没聊几句挂断了电话,去安排相关的事宜了。

    过了片刻,杜厚兴高采烈的从门外走了进来,说道:“好了,一会就有人把瓦片送过来,对了,小楚,你刚才有没有选到中意的东西?”

    “已经选好了,是一只乾隆年间的碧玉笔筒。”楚琛走到刚才那个博古架前,指着那只笔筒说道。

    “你选得是这只笔筒啊!这样的话,小楚你就有些吃亏啊!”

    “哪里的话!那只提梁壶就已经抵我那两样东西了,说起来这只笔筒还是我赚了!杜老,您可不能不答应,不然我就不好意思换了!”

    “行,随你!……”

    过了十来分钟,有人把瓦片送了过来,而且不单单是瓦片,杜厚还细心的让那人送了一个架子和一盏酒精灯。

    一切准备好之后,杜厚就迫不及待的点燃了酒精灯,接着他就紧紧的盯着瓦片上的那只青花碗。

    随着瓦片的温度越来越高,上面的那只青花碗就好像要融化了一般,表面的一层物质开始慢慢的软化,紧接着就变成了一滴滴像是清水一样的液体,滑落到了瓦片上,而青花碗的真面目也渐渐的显露在大家的面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厚也越来越激动,最后差点就欢呼雀跃起来:“元青花,一定是元青花!”说着,他就忍不住想伸手上前把碗拿到自己面前好好欣赏一番。

    见此,楚琛连忙上前边把他制止了下来,边说道:“杜老,小心烫!”

    “见谅!见谅!我实在是太激动了!”杜厚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楚琛和吴叔会心一笑,他们也能体会到杜厚的心情,刚刚失去了三件心爱的元青花,现在却又出人意料的得了一件,无论换作是谁,心情肯定是很激荡的。

    接下来,楚琛见青花碗上的那层东西已经都溶化掉了,连忙戴上手套把瓦片上的青花碗端了起来,随后把碗内的那些液体倒入了一件容器中,接着他马上换上干净的抹布把碗仔细的擦拭干净。

    就这样,一只精美绝伦的青花碗就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露出了真容的青花碗,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抚摸釉面似糯米感,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某些地方有黑色锈斑,纹饰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

    从这只碗上显露的种种特征,楚琛可以肯定它就是一只真正的元青花碗,等到碗的温度凉了一点,杜厚就迫不及待的拿起这只元青花松竹梅纹碗看了起来。

    这几年随着元青花的拍卖价越来越高,市场上对元青花也越来越追捧,不过这其中许多人其实还存在着误区。元代和其它朝代一样,都有大量的民用瓷,因此,元青花其实也是有着出口型和民用型这两种类型的。

    民用型因为是普通老百姓使用的,虽然从工艺特征来看,和出口型的元青花有些相像,不过往往做工随意和器型也不规整,像这种瓷器一般价值并不高。

    而真正珍贵的是出口型的元青花器,这些瓷器的存量非常的稀少,而且做工相当的细致,像楚琛的那件元青花和眼前的这只元青花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因此,购买元青花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有些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就拿那些民用的元青花器当了宝贝,以为收到了“国宝”,而最后往往是失财又失意。

    杜厚仔细的看了手中的青花碗良久,最后还是杜老夫人喊三人吃晚饭了,才回过神来,他一看时间都快要将近七点了,连忙满脸歉意的说道:

    “真是抱歉啊,一下子就看入了神,走走走!今天晚上咱们得好好喝一盅!……”

    大家非常热闹的吃了一顿晚饭,可能是因为刚才意外得到了那只元青花碗实在高兴,平常都一直控制着自己酒量的杜厚都连喝了好几杯酒,要不是杜老夫人夺下了他手中的酒杯,估计他还得喝下去。

    好在人的心情一好,酒量也上升不少,杜厚虽然比平常多喝了几杯,不过到也没有喝的醉醺醺的,只是脸色有些发红,头脑和说话时的吐字都依然很清晰。

    吃过了晚饭,楚琛和吴叔就准备告辞回去,不过杜厚一定要让楚琛和吴叔留下来住在这里,两人再三推辞他都不同意……(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做客(供春壶)

    本来楚琛是打算明天一早就坐飞机回京的,不过因为“张火泥”的事情,估计还要再等个一两天才能走,这样回去了也没什么事情,再加上盛情难却之下,楚琛和吴叔也只能答应下来。

    杜厚非常客气的给楚琛的杯子倒满了茶,随后感激的说道:“小楚啊,今天我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的话,很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我当初好奇之下在小摊上买的这只青花碗,会是一件真正的元青花!”

    楚琛连连摆手道:“运气而已,而且如果不是您的这只碗有自己有内容,我也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

    杜厚对此也没再多说,微微一笑道:“你们先在这里坐一会,我去去就来!”随后他就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向屋内走去。

    片刻之后,杜厚就捧着一只锦盒走了出来,随后小心的摆在茶几上,一边把盒盖打开,一边笑着对楚琛道:“小楚,你这次帮我圆了个元青花的梦,我也无以为报,这把我早年间得到的珍品紫砂壶,就转让给你吧!”

    楚琛和吴叔听到杜厚这么说,当即就知道这把紫砂壶应该不简单,于是全都好奇的往盒里看了过去,不过当两人看到那把紫砂壶独特的形态时,就不禁有些发愣。

    过了半响,楚琛才回过神来,有些不也置信的问杜厚道:“杜老,这是供春壶?”

    杜查出摊了摊手道:“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一把供春壶,但供春壶实在名气太大了。而且他的壶比较少,就算是现在被认为是真品的那几把壶,争议也比较大,我这把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供春壶还真不好说!这把壶到底真不真,还是你们看过之后咱们再来讨论吧!”

    楚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随后很客气的让吴叔先看,吴叔也没有推辞,戴上手套小心得拿出盒中的紫砂壶,就仔细打量起来。

    说起紫砂壶,供春的名字不管是在紫砂壶艺人。还是广大紫砂壶爱好者的耳中。都可谓是耳熟能详。

    供春是明代弘治、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