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410章

鉴宝人生-第410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不去了。让老头子和你们一起去吧!”谢夫人说道。

    “行,那咱们走吧……”

    随后,三人一起来到朱教授的办公室。此时,朱教授的办公室已经有好几位医生在讨论孩子的病情了。

    走进了办公室。刘琴舒就上前和手中拿着一张CT片子的医生,边握手,边把己方向在场的医生们介绍了一番。

    不过。在介绍楚琛时,在场的医生的表情。和楚琛之前想像的一样,都不约而同的皱了皱眉头。除了其中一位医生好像陷入沉思之中之外,其他人的眼中还都露出了狐疑的神色。

    不过,在场的医生既然能有现在的医术和地位,脑子也都比较聪明,因此哪怕心中不满,脸上也没有马上显露出来,于是朱教授就把各位医生也介绍了一下。

    当朱教授介绍到那位刚才陷入沉思之中的医生时,他突然问道:“请问下,楚医生,您是楚书记家的公子吧?”

    楚琛到也没想到,对方会认识他,不由得微微一愣,不过他以为对方是在他小时候,帮他治过病,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俞主任,真是抱歉啊,我小时候好多事情已经忘了!”

    “楚医生,您误会了!”俞主任笑着说道:“我是从李光全教授那里才知道你的,他可是对你的医术推崇备至啊!”

    楚琛笑着摆了摆手道:“承蒙李教授看得起,不过我的医术还在起步路上,今后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在场的其他医生听到两人的对话,全都万分惊讶,李光全教授在医学界的神经内科可是威望很高的,就这样的人物,居然说对眼前这位小伙子的医术推崇备至,想想都觉得不可置信。

    要不大家都知道俞主任不是溜须拍马之辈,而且从刚才两人对话的表情来看,应该确实在之前都没见过,不然他们肯定会认为俞主任是故意担高楚琛。

    不说医生们的惊讶,谢功此时脑子也是晕乎乎的,楚琛明明是开古玩店的,而且鉴定古玩的能力也非常的高超,怎么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了呢?这让他一时间都如坠梦中。

    正在众人惊疑的时候,剩下的两位专家也到齐了。

    于是,朱教授开口道:“那咱们到会议室去吧……”

    前往会议室的途中,走在俞主任身旁的一位医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就问道:“老俞,这位楚医生是怎么回事啊!李教授真得很推崇他?”

    “这事我哪能骗你们啊!”俞主任边走边说道:“不过你们不相信也正常,我当时听李教授那么称赞楚医生我也同样很不可思议,还是李教授摆出了事实,我才最终相信的。”

    “什么事实?”那位医生一脸的好奇,其他人也都竖起耳朵,想听听到底怎么回事。

    “我前面不是说了嘛,楚医生是楚书记的儿子,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前一段时间楚老太太生病住院了……”

    等到快要走到会议室的时候,俞主任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周围的医生们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他们的第一反应,也像之前李教授那样,一开始根本不信,就算是轻微的脑溢血,怎么可能一天的时间就能治好?这明显不正常嘛!

    不过俞主任说的信誓旦旦,还说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李教授那询问,大家就算再怎么不信,也知道俞主任应该是不会在这事上说谎的,这使得他们对楚琛的医术不由惊叹起来,再次看向楚琛的眼神,也变得郑重了。

    见楚琛因为这个意外,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于是刘琴舒对各位专家表示了感谢,就先告辞了。当然,这些专家能来,除了感谢之外,还是要给些辛苦费的,毕竟你面子再大,也不能让别人光干活吧……

    就像昨天楚琛说的,他是中医,对于这样的先天疾病基本上是束手无策的,于是接下来的会诊,基本上都是这些专家在讨论。

    专家们讨论到最后,朱教授说道:“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感染方面问题,但患者毕竟还小,有些措施和药物都不能用,这是摆在咱们面前最大的困难啊!不过,现在既然有楚医生的参与,应该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吧?”

    说完,大家都转头看向了楚琛。

    楚琛说道:“朱教授,我现在只是把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但患者毕竟还小,小儿脏腑之气轻灵,非常娇弱,所以控制感染的效果肯定会好一些,但彻底杜绝感染,基本不可能办得到的。”

    “只要能够控制就好,少一份感染,对患者的生命也是多一份保障。接下来,咱们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确定一下吧……”

    朱教授听楚琛这么说,心里也放下了心,要是楚琛说能够彻底杜绝感染,那他脑中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会诊时间一共进行了两个小时,治疗方案才确定下来,基本还是以手术和抗感染为主,至于楚琛的任务,就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因为几位专家都是大忙人,暂时没他们的事情,会诊结束后,就相继告辞了。

    说起来,这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听着好像挺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特别对楚琛来说,对方还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困难度更高一些。

    对楚琛来说,提高免疫力一共和两种方法,中药和针灸,但孩子这么小,而且因为小肠过短,中药的话,就有一定的禁忌,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针灸,特别是他拥有内气辅助,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就比普通针灸的效果强太多了。

    只是摆在楚琛面前最大的难题,还是内气的控制,毕竟婴儿经脉太过弱小,根本经受不住太大的冲击,这也使得他行针的时候,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

    好在楚琛现在针灸的次数多了,内气的控制也比以前驾轻就熟了许多,到最后,虽然他满头大汗,但还是出色的完成了。

    “怎么样?”见楚琛从病房出来,谢功夫妇马上忐忑的问了一句。

    “还不错,没有出现问题!”

    楚琛微笑着说道:“不过这提高免疫力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体现的出来的,所以暂时看上去,可能和之前没什么差别。”

    听说没出现问题,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至于至于楚琛的提醒,他们也都理解。

    朱教授提议道:“楚医生,那咱们先到我的办公室休息一会吧!”

    “行!”因为还有后续的治疗要商量,楚琛就应了下来。

    到了办公室,朱教授先给楚琛倒了一杯茶,随后笑道:“楚医生,你这一手随时让人入睡的本领,我看着都觉得羡慕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  根雕

    “谢谢!”

    楚琛端过茶杯,感谢了一句,笑道:“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主要是我家祖传的针灸术比较好的关系。”

    听楚琛说是祖传的针灸术,朱教授虽然好奇,但考虑到忌讳,还是岔过了话题,谈起了治疗。

    于是他问道:“楚医生,下一次针灸,你打算什么时候进行?”

    楚琛考虑了一下:“明天就要做手术了,那我就后天再来吧!”

    “好的……”

    接下来,两人交换了一下各自的看法,见所有的事情都已经交待清楚了,楚琛喝了口茶就准备告辞,不过在他喝茶的时候,眼睛的余光正好看到了朱教授桌上摆着的一样东西,顿时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朱教授,您的这座根雕看起来不错啊!”

    “这是根雕吗?”

    朱教授的表情有些疑惑,随后他笑道:“我对方面一点都不懂,这东西还是前几天一位家长因为我治好了他孩子的病,送给我的。本来我推辞不要,不过他说是祖传的东西,不值几个钱,丢到我桌上就跑了。楚医生,这东西是不是挺贵的?”

    楚琛摇了摇头:“东西我还没细看,到底贵不贵,还不知道,不过看起来还是工艺挺好的。”

    “这样啊!”朱教授皱了皱眉头:“我原先也打算找个人帮忙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价值,如果是几百块钱的东西,那收下来到也没关系。太贵的话,我肯定是要还给那位家长的。”

    昨天楚琛就从刘琴舒那打听过朱教授。知道他是不怎么收红包的,也基本不接受患者家属给的礼物。其实对朱教授来说。只要节假日出去做趟手术,或者指导一下,就能有很多的收入,根本没必要收什么红包。

    朱教授接着说道:“楚医生,既然你懂这个,麻烦帮我鉴定一下,如何?”

    “没问题……”

    根雕,是咱们国家的传统雕刻艺术,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朱教授桌子上的根雕,为一件竹根雕寿星。

    竹根雕的原料系毛竹根。大自然中毛竹丛生,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终年常青。历经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风雨锤炼,形成了自身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泽淡雅的风格。其偶然生长的富有趣味的根部和奇异竹节,应视为稀有之物。

    竹根雕创作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能否以天然之美施以巧雕而取胜。所以,作品要求在艺术造型上具备构思新奇、章法巧妙、取舍得当、意趣横生之要点。

    当然。竹根论其表面似乎显示出“丑”,而这种“丑”。却给我们带来捕捉素材、施展技艺的魅力,促使我们诱发想像力,正如罗丹所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

    眼前的这件竹根雕,是取饱满竹节根部雕制而成,寿星作站相,完全根据竹根的特点而制,十分的得体。

    寿星左手执扇,右手执杖,皆贴于身,作隐起浮雕。

    衣着线条简洁,少折皱。层次不多,刀口圆浑,强而有力,稍有质感,打磨光滑,充分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着力刻画寿星的头部。故头的比例加大,约3厘米左右,占全身长的四分之一许。

    寿星头部的宽度,几乎并肩,额头高耸,上有三道深深的皱纹,表明既长寿又饱经风霜。

    寿星的眼鼻嘴宽大,大耳垂肩,眼眯起作下视状,面目温和,慈眉善目,三须短胡,四方面相,精神炫烁悠闲潇洒,将寿星人物的特征和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件竹根雕寿星,久经摩玩传承,包浆浓郁匀净,好似有仙风道骨之气。再加上雕刻精湛,刀法看上去行云流水,有一种“极物之形,尽物之神,得物之趣”之感。

    因此,稍稍一看,楚琛就知道这应该是件老的根雕作品,而且从雕刻的风格来看,应该是嘉。定竹刻的作品。

    嘉。定竹刻盛行于明清时期。明正德、嘉靖年间,出现著名竹刻家朱鹤、朱缨、朱稚征,一门三代相传,世称“三朱”。三朱以书画入竹刻,以刀代笔,以笔法运用于刀法,独创深刻、高浮雕竹刻技法。对后世竹刻产生极大影响,形成独物的嘉。定竹刻流派。

    清赵昕撰《竹笔尊赋》中有记载:“疁城以竹刻名……镂法原本朱三松氏。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事实正是如此。

    果然,没一会,楚琛就看到了底部刻的“三松制”阴文款。这“三松”正是朱缨的次子,朱稚征的号。

    朱稚征生卒年不详,所制作品有署崇祯年款,卒年或已入清。陆扶照《南村随笔》说:“(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

    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楚琛到是没想到,居然会遇到一件朱三松的作品,而且这东西正好拿来祝寿,如果能够买下来的话,过段时间去金陵给老先生祝寿的礼物就有了。

    至于能不能买下来,楚琛到是有些捉摸不定,以这件竹根雕寿星的品相和雕工来看,市场价值确定不菲,他估计应该在35到40万之间,以朱教授的性格来看,这件竹根雕他肯定是会退还给原主人的。

    所以,他想买的话,只能问原主人了,到时对方听说这东西有这么高的价值,不知道会不会卖,不过他又不能强买强卖,最终如何,也只能到时再说了。

    放下手中的东西,楚琛就笑着说道:“朱教授,您的这件东西确实是明末朱三松所雕刻的真品。”

    “明末?”朱教授对楚琛给出的结果,相当的惊讶:“那这东西不是已经有好几百年了嘛,怎么看上去还这么新,这么光滑啊!”

    “这不是新,是包浆!就是以前的主人经常把玩所引起的一种自然氧化反应。”

    楚琛笑着解释道:“至于光滑也不对,这老根雕整体看上去虽然画面干净,天然古朴,一气呵成,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又是人为使用,所以有自然用过的伤痕,您看……”

    说到这里,楚琛拿起强光手电,照向了东西的表面,朱教授又惊讶的发现,上面果然如楚琛说的那般,有一丝丝细小的擦痕,数量看上去还挺多的。

    “这就是真古玩的标志?”朱教授抬起头来,问道。

    收起手电,楚琛又解释道:“这确实是分辨真伪的标志之一,不过现在做伪的手段很多,这种痕迹也是能模仿的。当然,像这样的东西想要分辨它是真是假,也比较容易,比如说,新根雕仿旧,雕法大部门粗劣生硬,刀功没变化。众多人物一副面相,多种纹样装饰一种模式,机械或刻板。”

    “老根雕整体雕刻手法完美,一脉相承,从主要人物到环境(房舍、家具、树木之类)都雕得当真、线条流畅,有一种潇洒之感。就像这件雕像,看上去很自然生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