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455章

鉴宝人生-第455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代是什么时候?”老太太问道。

    “距离咱们现在有三千六百多年吧!”季浩良抢先说道。

    老太太对古玩并不了解,只知道年份越早,肯定越值钱,既然东西是三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价值十二万应该也说的过去,这使得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意。

    不过,她马上又想起一个问题,说道:“老孟,你说这东西是白玉做的,怎么成了红色了?”

    “说起来你别腻歪啊!”孟义先笑眯眯的解释道:“这东西以前是陪葬的,时间长了,血就渗透到了玉里面,就形成了血沁。”

    老太太听了解释,当即就一脸厌恶的退了好几步,说道:“啊!这种晦气东西怎么能放在家里啊!”

    “慧珍,你别听他瞎说!”

    季浩良连忙说道:“血沁其实并不是血染成的,而是因为玉器在地下埋藏时间久了,玉质松软,所以与之相邻接的带有红色的矿物质沁入玉体,这才形成了血沁,根本和血没什么关系。”

    孟义先闻言反驳道:“你这话就显得太武断了吧,我承认确实有可能是因为矿物质的原因,但你就能肯定,血沁一定不是血液形成的沁色?”

    老太太挥了挥手:“好了!好了!不管怎么样,这东西总是和死人埋在一起的吧!这样的东西,肯定是不能留在家里的!”

    “卖掉的话,是不是有些太可惜了?”季浩良有些不情不愿的说道。

    老太太没好气的说道:“不卖掉干嘛,你还想当饭吃,还是想跟着它一起过啊!”

    季浩良性子本来就软,平常在家也被妻子克的死死的,他张了张嘴还想劝妻子把东西留下来,不过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垂头丧气的说道:“行,卖了就卖了吧!”

    “老朱,昨天那个叶盘已经归你了,今天这个玉勒,总得轮到我了吧?”孟义先回头笑着对朱大富说道。

    都是朋友,总不能说自己老是吃肉,让朋友一直喝汤,因此,朱大富也没多想,就点头道:“行,这个玉勒就归你了……”

    接下来,大家就直接去了小区附近的银行转了帐,随后楚琛就以《落花诗册》太贵重,想要把东西放到存放博山炉的那家银行为由,想要提前回去。

    这事很正常,大家也没理由不答应,于是干脆就一起回去了。

    见此情形,楚琛心里也只能苦笑,他原本是想回去解开那本笔记中的秘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章  找出

    晚上,楚琛和准备回到各自房间的孟义先等人打了声招呼,随后就关上自己的房门,迅速的拿出了那本疑似张火泥亲笔书写的笔记。

    “总算可以看了!”

    楚琛呵呵一笑,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几口之后,才打开笔记,慢慢的看了起来。

    笔记是用毛笔写成,字体为正楷字,写得非常的工整,和之前楚琛看到的张火泥的笔迹相差很大,如果不是因为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点张火泥用笔的影子,再加上那只纸槌瓶内壁上的“笔记”两字,他很难想到,这本笔记会是张火泥所写的。

    另外,笔记上的内容也和瓷器方面一点关系都没有,楚琛从头看到尾,基本写的都是风花雪月,还有对生活的感慨,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位文艺青年所写的东西。

    看到最后,楚琛不禁觉得奇怪了,就这样的笔记,他根本看不出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难不成这根本不是张火泥所写,或者这本笔记的作者确实是张火泥,但瓶子内壁上所写的笔记,并不是这一本?

    楚琛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又觉得既然是秘密,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发现,现在笔记上的字都是竖着书写,于是他又准备试一下,看看横着读会不会有什么发现。

    接下来,他又耐心细致的以横着读的方式把这本笔记又看了个遍,却失望的发现,还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我到不相信了!”

    楚琛长舒了一口气,又准备斜着再读一下。其实。他这么做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没想到。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他还真得组合出来了一个句子“为什么不用火试一下”。

    “为什么不用火试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本笔记里面。还夹着什么东西?”

    想到这里,楚琛又把笔记里里外外的看了个遍,发现就现在这样的纸张厚度,就算是封面里面也不可能还夹着什么东西,这让他的脸上又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难道一定要把这本笔记烧了才能找到其中隐藏的秘密?

    楚琛想想有些心动,但马上他又想到,万一这句话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到时东西烧坏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楚琛一边想,一边无意识的翻动着纸张,过了半响,他回过神来,决定既然有隐患,那么还是先把这事放一下再说吧。

    于是,他低头准备把这本笔记给收起来,突然,他注意到。笔记后面空白纸的一处地方,好像看起来和旁边有字迹的那一页的颜色并不一样。

    原本,楚琛还以为是受了潮的关系,并没有多想。但正当他准备把本子合起来的时候。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他连忙又翻到那一页。仔细辨认才发现,那颜色不同的地方。隐约的看起来,好像是有一定的形状的。

    而且。不单单是这张纸,连后面四页空白纸张上,也同样有这样的现象。

    “难道这些纸张都是用隐形墨水写的,用火烤过之后,才能显形?”楚琛有些激动的想道。

    说到这,可能有些朋友或许会觉得隐形墨水很神奇,其实在咱们生活中隐形墨水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的。就比如说,到超市里去买个鲜柠檬,然后挤出柠檬汁和水的混合成溶液灌入钢笔中在纸上写字,风干后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要让字显形,只需要把纸放在台灯上烘烤即可。

    当然,这是非常简单的方便,楚琛记忆中,还有一种有些麻烦的方法,这种方法想要显形的话,正好要用火烤过之后才行。

    具体是,先配一小瓶0。1摩尔/升氯化钴溶液,然后用蘸水钢笔或毛笔在吸水性较好的白纸上写好“密信”。氯化钴的稀溶液是浅粉红色的,所以把氯化钴溶液写在纸上,等纸干了以后,几乎看不出纸上有什么颜色。

    注意,这里是几乎,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有可能发现不同的,特别是楚琛手中的这本笔记,已经经历过好几十年的岁月,纸张已经氧化的发黄,所以仔细看的话,更要显眼一些。

    用这种墨水写的东西,如果想要看的话,只需要把纸放在火炉上烘烤,或者把信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一下,信纸上的六水氯化钴即脱水变成蓝色的氯化钴,上面就显出蓝色的“密信”。

    看完后只要往信纸上喷一点水雾,信纸上的蓝字又会消失,仍然可以使信的内容保密起来。

    发现了这个事情,楚琛马上就想下楼去买酒精灯,不过再一想,现在快要晚上十一点了,现在到哪里能买的到酒精灯呢?虽说用蜡烛到也可以,但蜡烛燃烧的时候有烟,到时会把纸熏黑了。

    最后,楚琛考虑到,反正寿宴被安排在明天晚上,白天的时候,他完全有时间,去把酒精灯买回来。而且,就算明天没时间也没关系,反正东西已经在他的手里了,也不可能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

    一夜无事,第二天,在酒店吃过早饭后,朱大富就带着楚琛等人,来到他在金陵的拳友那,把孟义先介绍给他的拳友之后,双方又在拳法上探讨了老半天,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下午三点了。

    虽说,这耽误了楚琛的事情,但他却从今天的探讨中,想通了一个卡了他很久的难题,大大的提前了他拳法再次突破的时间,可谓是收获颇丰。

    回到酒店拿了贺礼,一行人马不停蹄的坐车往目的地赶去。

    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就在一处看起来颇为普通的江南民居前,停了下来。

    楚琛走下车,只见眼前一带粉垣,数楹房舍,千百竿翠竹清影婆娑。

    据说,从前此地为一荒岗,令老先生仿效乡里前贤开垦荒岗,辟果园,植竹、松、桑、桃之属,潜心研究诗书画。现如今,这里满眼树木生秀,令人怡神悦性,真是好一处桃源之地。

    “朱兄,孟兄……”

    此时,令老先生的儿子令清利就站在门口迎客,而他的身旁,还站着几位年轻男女,应该是令老先生的晚辈。(本书人物都是虚拟的,请各位不要对号入座啊,谢谢大家支持!)

    “令兄……”朱大富带头迎了上去,随后就是一阵寒暄。

    “令老哥,今天我不请自来,还请您海涵啊!”孟义先笑着表达了歉意。

    令清利哈哈一笑道:“俗话说的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能来我们一家非常欢迎,这有什么好海涵不海涵的……”

    随后,大家又闲聊了几句,看到后面又有其他客人过来,朱大富连忙说道:“令兄,我们先进去和老先生问候一声。”

    令清利笑着应允,随后让旁边的一位青年,带着众人去拜访令老先生。

    走进院中,放眼望去,松桑伟岸,翠绿敷色,一带房舍,掩映竹林中,环境真是美不胜收。

    因为天气还凉,又是傍晚,再加上令老先生年纪大了,未免着凉,此时他还在自己屋里休息。

    青年带着大家来到令老先生的屋中,只见室内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两柜,简洁而朴素,淡然而清贫,如果不说,真以为进了贫民之家。

    令老一生安于清贫,淡薄名利,潜心艺术,对身外之物置之度外,不进他的屋子是无法想象的。

    刚才,令老正在看书,看到众人进来,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见此情形,朱大富连忙走上前,毕恭毕敬的给老人鞠了个躬:“师傅,我来给您拜寿了。”

    令老笑容满面的说道:“大富,你工作那么忙,又在京城,还来看我,真是有心了。”

    朱大富笑着说道:“我每天就喝茶逛街,哪有什么好忙的啊!再说了,您老九十大岁,我就算在天涯海角,也得赶过来啊!”

    令老闻言哈哈一笑,随后其他人也连忙上前给问候了一声。

    听说楚琛是刘老的弟子时,令老笑着说道:“小楚啊,你师傅的身体怎么样啊?”

    楚琛连忙回道:“他的身体很硬朗,他还让我给您捎句话,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安仁(刘老的字)兄有心了!”令老笑着说道。

    “另外,他还让我带给您一件贺礼。”说着,楚琛就把手上拿着的一个书画锦盒递了上去。

    令老笑着接过锦盒,问道:“哦!小楚,不知道你能不能透露下,到底是谁的作品啊?”

    “是一幅王铎的行书五言诗。”楚琛笑着回道。

    “什么!”令老闻言微微一愣,随后就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那我得先好好欣赏一下才行!”

    令老的书法成就,和他钻研其他大家的书法也是分不开的,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要数王铎的行书和草书。

    当时,他谋求诸家草法的溶合,尤其是将怀素与王铎两家草法加以变通。因为他对王铎草书有深刻的认识,怕走其老路,难以再创新境。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加以变法,最终才形成了他现在的书法风格。(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一章  有意思

    令老听说刘老送给他的贺礼,是林铎的行书五言诗,就连忙迫不及待的把盒子打开,又把里面的卷轴拿到了桌上,并在大家的帮助下把它展开。

    随后令老拿起放在旁边的放大镜,凑上前一点一点的把这幅王铎的作品,从头到尾看了个遍。最后,他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笑着对楚琛的说道:“安仁兄真是破费了,对这幅王铎的作品我只说三个字,非常好!”

    这幅王铎的作品,在场的几位已经提前看过了,确定非常的出色,算是王铎众多作品中,非常精彩的一幅。

    在这幅作品里王铎以惊人的笔力,奇矫怪伟的体格,浑厚淋漓的笔墨,给人以一种强烈的震撼,具有雄奇的艺术效果。

    另外,从中还能看到他那极富个人特色的书法线条,既不雷同于历史上各名家,也异于同时代各家,而表现出霸悍雄强,神采飞扬,魄力雄迈的特点。

    通幅行笔酣畅,点画振动,神采飞扬,魄力雄迈;用笔纵而能敛,结体奇崛多姿,起笔及转折多用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骨力洞达,体势飘逸,苍秀深邃,堪是王铎作品之中的上乘之作,把其扛山举鼎的笔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作品,以现在的市场行情来说,没有一百万根本是想都不要想的,也正是如此,令老才那么说。

    楚琛笑着说道:“不瞒您说,其实这幅王铎的作品,我师傅他还真破什么费。是他用早年捡漏得到的一块玉器换来的,基本没花什么钱。”

    令老闻言。摇头一笑道:“安仁兄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有时候。我都要嫉妒,哪来的那么多漏会被他捡到的。”

    大家莞尔一笑,正当朱大富想说,楚琛捡漏的水平青出于蓝胜于蓝时,又有几位客人从门外走了进来,于是大家连忙识趣的和令老告了辞。

    随后,大家又跟着那位青年,来到不远处的厅堂之中,此时。屋里已经摆着三张桌子,有一些先到的客人,已经在那喝茶聊天了。

    “老朱,这里!”

    大家刚走进屋里,就听到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喊他们,大家顺着声音看过去,发现原来是安功士,在他旁边,还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孩子。

    大家笑着走了过了。刚坐到位子上,就有一位女士帮他们都倒了怀茶。

    朱大富谢过之后,就笑着问道:“老安,旁边的这位是你的孙女?”

    “这是我的外孙女。侯茗。”说着,安功士还饶有兴致的看了楚琛一眼,那模样。在座的只要不是傻瓜,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