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50章

鉴宝人生-第650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不禁有些感慨,难怪有人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不过,这句话楚琛又觉得消极了一些,如果真是一切随缘,顺其自然,那人们还要努力干什么?努力了至少还有实现的机会,不努力难道想要的结果就会突然落到自己头上了?

    对楚琛来说,他之所以顺其自然,那是因为他不在意,就像他现在理论寿命已经一百五十岁了。但吴可可活不了那么久,家人和自己深爱的人不能陪伴着自己,活的再久又有多少快乐而言呢?

    因此,境界突破后的楚琛并没高兴多久。他的念头就转到怎么调理家人和吴可的身体,让他们健康长寿这件事情上了。

    左山看到楚琛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以为楚琛有了什么发现。等他走到楚琛跟前时,突然发现楚琛给他的感觉不同了。模样没变,但整个人的气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像变得飘渺了,这种情况让他一时有些呆愣。

    楚琛想着想着,突然感觉自己旁边好像有个人站着,他抬起头来,有些惊讶的发现是左山,不过再一想,感觉自己有些傻,这里本来就只有自己和左山两个,有什么惊讶的。

    “左哥,你这是怎么了?”

    左山再仔细看楚琛,发现先前的那种感觉没有了,这让他以为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就讪讪一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刚才楚少您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或许是我看错了吧。”

    楚琛当然知道这并不是左山的错觉,只是他刚刚突破,气息还没有收发随心,再加上刚才自己一直在想问题,这方面就没怎么注意,不过,这种事情暂时还不太方便和左山说,就笑呵呵的敷衍了几句。

    “左哥,你看这里的土是不是和旁边的有些不一样?”

    “不一样?”左山左顾右看,挠了挠头,说道:“还好吧,就是感觉这里要比旁边要凹一些。”

    “我感觉土好像有些不同。”楚琛当然不能说,这是自己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才说的,不过他马上从左山这番话中,想到了一个说法:“不过,既然这处位置比别的地方凹,你觉得会不会是有人在这里挖了坑造成的?”

    这种情况当然存在,左山点头道:“那咱们就从这里开挖?”

    “行。”说着,楚琛又看了看天色,说道:“不过,今天时间又晚了,咱们还是得像上次那样,在这里住一天才行。”

    左山看了看天气,觉得今天晚上应该不会下雨,就点头同意,不然的话,他肯定建议去村里投宿,这里是山区,没有躲避的地方,万一下雨容易发生危险。

    一夜无事,第二天,两人吃过了早饭,就拿出铲子等工具,开始在山壁上挖掘起来。

    “咔嚓、咔嚓……”

    楚琛都没怎么用力,铲子就轻易的没入泥土之中,可见这层泥土比较疏松。而且,挖出来的泥土,还夹杂着一些草根枯枝之类的东西,已经快腐烂的没了,由这点来看,作业的时间不短了。

    这让旁边的左山颇为兴奋,因为这层泥土明显不是自然形成的,说明里面有宝藏的可能性很高。

    两人不停的挖掘,挖进去大概两米深的样子,铲子突然挖到了一块不小的石头,这让两人精神一振,说明离目标已经不远了。

    又是一阵猛挖,石头挖开之后,就见一个洞口出现在两人面前,而且里面还有一股子霉味飘散出来。考虑里面的空气很可能有毒,两人连忙闪到一边,等着山洞里的气体散尽。

    过了半个多小时,觉得已经没什么味道了,两人又把洞口扩大了一些,楚琛才有些艰难的爬到了山洞之中。

    山洞不大,看四周的痕迹,应该是自然形成的,楚琛也不去管他,就朝着异能找到宝藏的位置看了过去,让他觉得有些意外的是,这里除了那个应该装着传国玉玺的机关盒之外,还有一个纸盒子。

    楚琛用异能查探了一下,发现里面也是一件古董,他就用手中的手电筒把盒子打开,见没什么危险,才看了进去,盒子里面赫然放着一只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大罐。

    此罐圆口短颈,丰肩,鼓腹,腹底部内收,足部微微外撇,浅圈足,底部露胎,呈自然火石红色,造型标准,线条流畅。颈部饰回纹,肩部饰缠枝牡丹纹,腹部主题花纹为缠枝牡丹花卉,足部为变形莲瓣纹。图案隽美潇洒,气韵生动。

    此器的绘画手法为勾线点染,它以勾线为主要装饰手法,局部花卉叶子兼有点染,图案用线描绘生动自然。

    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元代釉里红绘画方法,而且由于铜红是绘制在坯胎上,烧制坯过程到瓷器会有收缩,铜红发色还会使线条扩大,要求画工技艺非常高超,掌握料性熟练,所以勾线釉里红属于元代釉里红中的精品类别。

    楚琛正准备仔细观察时,还在外面的左山就有些担心的大声问道:“楚少,您还好吗?”

    “我没事,马上就出来。”楚琛回了一句,正好这里光线不好,拿着手电筒观察真伪不是那回事,就准备出去再看。

    把罐子放好,楚琛就把两件东西小心的拿出了山洞,随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把大罐拿出来鉴赏。

    见此情形,左山就有些奇怪,问道:“楚少,咱们不先看看这中箱子里到底是不是传国玉玺吗?”

    楚琛笑道:“这只箱子可是机关盒,而且还是非常复杂的那种,在这里根本不方便打开,等我看一下这件东西咱们就回去。”

    “哦……”

    元釉里红器的胎釉特点与同时期的青花产品类似,这一点以楚琛的眼力来看,这只罐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纹饰的装饰风格,以及绘画风格,器型和烧造方面,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眼前这只釉里红大罐应该就是一件元代的精品之作。

    前文说过,釉里红创烧于元代,但因铜红釉在高温中极不稳定,故成功率低,直到明永宣时期才烧出呈色较正的釉里红,产品极少,明中期因多用工艺简便的矾红代替釉里红,竟至一度停烧,直到清初才逐步恢复。

    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一件元代的釉里红瓷器是多么的稀少。

    而且,釉下红彩色调显得深浅不一,少见鲜红色,多为深暗的红色或淡红色,有的因欠烧或过烧呈黑红色或失色状,而铜红纹饰晕散明显,则是元釉里红器的普遍特征。

    但这只大罐上面的铜红纹饰基本没什么晕散的现象不说,发色居然还是少见的鲜红色,这种机率可谓是凤毛麟角。

    器型硕大,绘法方面非常精湛,再加上铜红发色鲜艳夺目等等特点,这只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罐,可以说是件可遇不可求的国宝级别的文物,非常的难得。

    看到是这么一件宝贝,楚琛这才明白,张火泥为什么要把它和传国玉玺放在一起保存起来了。而且,他猜测,张火泥笔记上记载的釉里红仿制方法,可能正是基于这件釉里红大罐研究而出的。

    不过,现在可不是研究这些的时候,重要的是把传国玉玺取出来。于是把大罐放回盒子后,他就和左山一起收拾了行李,向山外走去。(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国宝的真伪

    “好!好!好!”

    刘老双手捧着一枚五龙纽,质感十分通透,色绿如蓝,温润而泽,看上去好像散发着百两烂盈般光华的玉玺,连声道好。

    不但如此,从他那满面的红光,全身都微微有些颤抖,手背暴起青筋的模样,就知道他的心中此刻是多么的激动了。

    “传国玉玺,难道这真是传国玉玺?”今天正好有事到爷爷家来的刘思哲,没想到居然会遇到这样的宝物,让他有一种如坠梦中之感。

    “你这不是废话吗?”刘琴舒白了他一眼,说道:“你看这方玉玺,色绿如蓝,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这还不真?”

    吴可也点头道:“大家看,这方玉玺的一角还镶了黄金,这也符合历史上对传国玉玺的记载嘛,而且这黄金的色泽看起来很古旧,我觉得这也符合年代久远的特点吧。”

    传国玉玺之所以有缺,那是因为在西汉末年,王莽准备篡位,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得知之后勃然大怒,用力把玉玺摔到地上,却让玉玺碎了一角。

    王莽拿到残破的传国玉玺,又是高兴又是可惜,吩咐把宫里的工匠找来,命他两天之内用黄金把这个缺的角补好。于是传国玉玺就有了金镶这个特征。

    赵芸琳接过话说道:“另外,曹丕逼汉献帝禅让,称帝建立魏国,于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这几个字在这方玉玺上不是显示的很清楚吗?”

    刘思哲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让房间里的三个女人一阵声讨,连忙满脸堆笑的说道:“我也没说它是仿制的嘛,只不过传国玉玺的记载太详细了,你们说的特点,史书上都有记载,所以我觉得吧,应该仔细一点才行,不然到最后不也影响琛哥的声誉吗?”

    楚琛笑着摊了摊手:“这枚传国玉玺我可不准备自己收藏,就算要展出。也和我没什么关系,怎么会影响到我的声誉呢?”

    “啊?琛哥,难道你准备捐出去?”刘思哲表情有些惊讶。

    楚琛说道:“这是当然,如果是别的东西我自己收藏到也没关系,但传国玉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个人收藏实在有些不妥。”

    其实,这传国玉玺虽然属于国之重器,但说到底只不过是一枚有着特殊意义的印章而已,单凭它肯定是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的。

    换一个角度来说。有玺没玺,都不会影响权力的掌控,甚至威权的声势都未必会有波动。也正因为如此,北宋以后。皇帝的各种印玺越来越多,其用意,就是淡化传国玉玺的神圣性。

    当然。从张火泥的说法来看,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宋代那会的传国玉玺已经是仿制的。不得以而为之。但就算如此,在玉玺消失的这几百年时光之中。也没有哪个朝代说离了传国玉玺就不能掌控权力了,现在咱们国家更是繁荣昌盛。

    不过,现在的传国玉玺虽然本质上只能算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但数千年来的演变,让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本身更是被许多人认为是国之神器。

    这样拥有特殊意义的宝贝,楚琛当然不会留在自己手中,不然今后肯定会给他带来麻烦,特别是他的身份,也不太方便收藏。

    对于楚琛这样的决定,刘老和楚永宁都欣慰的表示认可,其他人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传国玉玺以意义来说,已经算不得凡物,因此,为了避免今后的麻烦,他们也都能理解楚琛的决定。

    “阿琛,那你准备什么时候捐呢?”吴可问道。

    楚琛笑着回道:“过几天吧,现在好多人都没看过呢,如果我马上就捐,非得被口水淹没不可。”

    那天,楚琛和左山回到酒店,因为已经晚上了,没来的及坐当天的航班回去。但第二天峡州飞往京城的航班只有三班是直达的,其它都要转场,于是,他就订了下午五点的直达航班,这还是最早能够到达京城的飞机。

    考虑到传国玉玺实在太过珍贵,楚琛回到家中之后,就和父母与吴可一起,带着玉玺来到刘老家鉴赏,这才会有现在这一幕。

    “这事以后再说。”

    刘老笑着说道:“古玩鉴定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特别还是传国玉玺这样的国宝,鉴定起来更应该慎之又慎。就像阿哲说的那样,这些细节在文史上记载得很清楚,不仅我们知道,古人也一清二楚。所以光凭这些确实不能认定玉玺的真伪。”

    “那咱们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刘琴舒问道。

    “首先当然是材质了。”刘老说道。

    刘思哲说道:“文史上记载,传国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很多人都说它是蓝田玉,现在看到实物,我觉得也挺像是蓝田玉。”

    楚琛否定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咱们都知道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制作而成的,而和氏璧是从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中解开来的。你要知道,荆山位于荆楚,蓝田玉则在西京附近,两地相差四百多公里,所以传国玉玺显然不可能是用蓝田玉制作的。”

    吴可接过话说道:“另外,就算这方玉玺看起来像是蓝田玉,但蓝田玉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光华啊,不然的话,蓝田玉早就出名了。”

    刘思哲看了看好像散发着璀璨光华的玉玺,呵呵一笑道:“这到也是,不过这到底是什么品种的玉呢?”

    刘老沉吟了一会,回道:“对于传国玉玺的制作材质,现在学术界一般有三个观点,分别是变彩拉长石、绿松石、独山玉,如果这真是传国玉玺的话,我觉得是一种变异的变彩拉长石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拉长石比较常见,被人们用作装饰材料,不过,其中有些有晕彩的拉长石可以作为宝石,而其中更为稀有的就要数变彩拉长石了。

    变彩拉长石会发出一种特殊的虹彩闪光。这种现象是由于拉长石晶体内部含钠量不同的离溶页片、双晶或条片状包裹体的界面,因衍射或反射光的干涉作用,会引起忽隐忽现的、色调不同或明亮度不同的闪光。

    同一粒拉长石中的不同部位,这些定向连生体的厚度不同时,可产生不同的干涉色区,既可以呈现单一的绿色、蓝色等光谱色,也可以呈现黄、金黄、红、紫红等色调。

    这些色彩,随光照方向或观察角度的改变会按光谱色顺序产生色调变化或明暗度变化。有这类变彩的拉长石称为变彩拉长石。

    而这方玉玺就能散发出令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的璀璨光华,这一点确实像是变彩拉长石。但是,这方玉玺看上去又像是极品美玉般温润而泽,这和拉长石的特征又不太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