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56章

鉴宝人生-第656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齐瑞闻言笑着说道:“好了,咱们家也好久没一起出去旅游了,干脆一起去得了。”

    高宜雅见此,就对着赵荷妍说道:“去可以去,不过到时你得听话一点,不然高中这三年,别想让我再答应这种事情。”

    赵荷妍眉飞色舞的说道:“妈,您放心好了,在家我什么时候不听您的话来着。”

    高宜雅冷哼一声:“你就吹牛吧,也不知道是谁上次……”

    看到母女俩又开始斗嘴,其他人不由会心一笑,随后,赵齐瑞向楚琛使了一个眼色,把他叫出了门。

    “舅舅,您又买了什么古玩了?”楚琛见赵齐瑞带他向储藏古玩的房间走去,就问了一句。

    “不是买的,是朋友送的。”

    赵齐瑞笑着解释道:“这次去濠镜,治病是次要,主要是我一位濠境的朋友前几天来找我,说他那有大量的海捞瓷,还送了我两件样品,说什么他那的海捞瓷成色只比样品好,不比样品差,问我有没有意思收购。”

    “而且他给的价格非常低,就算都是清晚期的外贸瓶,我觉得买下来等上几年就能大赚一笔,是一桩非常合算的买卖。当然,这得是东西是对的前提下,这种专业的事情,就只能靠你了,如果确实是真品,到时咱们爷俩一人一半。”

    海捞瓷,这是一个在上世纪末刚刚被人熟悉的词汇。顾名思义,就是指从海里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瓷器。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载有我国瓷器的船只在远洋途中因意外事故而沉没在大洋深处,随船瓷器也被埋藏在海底。而现在,随着沉船打捞技术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底沉瓷陆续面世,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也开始升温。

    不过,现在到底还只有2002年,海捞瓷虽然渐渐被许多人关注,但价值和几年后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赵齐瑞之所以觉得海捞瓷会赚大钱,也是由现在的古玩升值速度来判断的,但再怎么样,他也没想过,几年后,他一两千块钱买到的海捞瓶,居然能够卖十五六万之多。

    这一点,楚琛同样也想不到,不过升值的判断他同样也是认同的,笑道:“买卖的事情咱们到时再说,不然万一他就三五件东西,也不够咱们分啊!”

    赵齐瑞哈哈一笑道:“大老远的跑去,如果他只拿这么点东西出来,我非得扒了他的皮不可!”

    两人边走边谈,没一会就到了地方,随后,赵齐瑞就拿了两件瓷器放到楚琛面前。

    赵齐瑞指着其中一件青花大罐说道:“阿琛,不是说海捞瓷上有什么贝壳、泥沙什么的嘛,你看看这件东西,怎么这么新啊?不会是假的吧?”

    这只青花大罐器型规整,大气。在器身仰俯莲开光内青花绘画“仕女戏童”、“月下弄琴”、“荷塘采莲”等主题纹饰。间隔盆景、湖石、牡丹等寓意富贵荣华、闲情雅致的图案。颈部和足边点缀环带回纹和缠枝莲纹。

    楚琛边仔细观察,边问道:“舅舅,既然您怀疑它不是真品,当初您就没问问?”

    “怎么不问。”赵齐瑞说道:“当时我一拿到东西就问了,他信誓旦旦的表示,东西肯定是真品,至于东西这么完整,他觉得应该是东西是整箱保存下来的关系。”

    “对,和这事确实有关系。”

    楚琛解释道:“一般情况下,船沉入海底的过程中,船上货物会随货箱的破裂而倾散在海底,但有的包装较牢固且摆放位置恰当的货箱也会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两种情况下的海底沉瓷,就会显示出完全不同的外观形态。”

    “前者由于散落在海底,被海底海流、泥沙冲击掩埋,同时被海底生物附着,年深日久就会在器物表面形成程度不同的海底生物残留体附着,另外还有一些海流泥沙冲击痕迹等等。”

    “而另外一种情况,就像这只大罐,由于存储在较完整的货箱或船舱内,或被深埋海底,除海水浸蚀外基本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此类瓷器出海后经简单清洗就可焕然一新,其外观也没有明显的包裹体。”

    听到这里,赵齐瑞就问道:“那这样的话,不是不能区别了吗?”

    楚琛说道:“这到不会,因为海水的腐蚀会在瓷器表面留下痕迹,往往使瓷器表面呈现哑光,甚至出现腐蚀斑块等现象。”

    赵齐瑞听了这话,连忙上前仔细观察,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瓷器的光泽不太一样。

    楚琛接着说道:“其实,这海捞瓷器最好不要以貌取物,一些看似久经沧桑、粘满了奇形怪状海底生物残留体的瓷器,清洗出来也许是一件连贼光都还没有退掉的现代瓷器。”

    赵齐瑞闻言惊讶的说道:“不会吧,这市场上的海捞瓷才值几个钱啊,居然也有人造假了?”

    楚琛笑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些贝壳之类的海底生物根本不值几个钱,而且许多人都会认为,上面有海底生物的瓷器一定是海捞瓷,很容易就上当受骗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癔造品

    赵齐瑞闻言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说道:“不就瓷器上粘点贝壳珊瑚之类的东西吗?这有什么看不出来的?”

    楚琛笑着说道:“真要说起来,一般的海捞瓷赝品还是很好区别的,因为无论怎么造假仿制,就算用几年的时间不论如何仿制也无法达到‘古瓷’的样貌,特别是自然风化更是如此。”

    “所以说,市面上的赝品一般都无法和在海里泡了上百甚至几百年的真品相比。但是,有句话叫做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人的想法毕竟比较主观,有时突然着了魔也在是很正常的,不然也不至于会有专家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打眼这种事情了。”

    “这到也是。”赵齐瑞点了点头,如果每个人买古玩时,都有一颗清醒的头脑,许多赝品根本无机可趁,不过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的,不然那些作伪者早就失业转行了。

    “那这只罐子到底是真是假?”

    楚琛说道:“整体纹饰繁而不乱,青花发色浓艳,笔法流畅简洁,人物形象生动活泼。观赏和收藏价值都非常高,算是一件很不错的清康熙海捞瓷。”

    赵齐瑞呵呵一笑,就指着另外一件瓷器问道:“这件怎么样?”

    赵齐瑞指的瓷器,是一件青花碗,表面也有相同的出口瓷器的痕迹,足边粘砂。器身用青花绘纹饰,内壁口边绘双弦纹,底心作双弦纹边饰适合图,绘画连枝三桃托“寿”纹;底落青花双圈双鱼款。

    另外,从瓷器青花呈色青中泛灰。釉色青浊,还有其它一些特点来看。这件瓷器应该是东南省地方窑口的产品,虽然有收藏价值。不过是市场上比较普通的东西。

    赵齐瑞听了结果,笑道:“看来我那朋友还是比较靠谱的嘛,阿琛,你说这生意值不值得去做?”

    楚琛笑道:“咱们这一行放长线吊大鱼的比比皆是,就两件东西这事也不好判断啊。具体能不能做,咱们去您那朋友那,看过之后再说吧,就算东西不好,他也不敢强买强卖吧。”

    赵齐瑞洒然一笑:“是我心急了。那这事到时再说吧。阿琛,我有几件东西是最近买的,你再帮我看看吧……”

    其实,这几件东西,都是赵齐瑞请专家帮忙掌眼之后才买下来的,是赝品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赵齐瑞现在越来越相信楚琛在鉴定古玩上的能力,每件东西都得让楚琛看过之后才放心。

    对此,楚琛并不觉得有什么麻烦。不过花少量的一些时间而已,而且还能增加自己的眼力,再加上对方又是自己的舅舅,何乐而不为呢?

    楚琛难得来一次自己家。赵齐瑞到也不会让外甥一直帮自己鉴定东西,见自己拿出来的几件东西没问题之后,就又带楚琛回到客厅。大家一起愉快的交流起来。

    …………

    第二天,楚琛驾车先把吴可送到公司。随后一个人来到自己的古玩店。

    随着博物馆自己呆在博物馆那边的时间越来越多,再加上自己还有别的事业要忙。楚琛发现自己到古玩店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以前吧,楚琛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把古玩店关了,全部改成翡翠饰品店,用来给自己的收藏事业提供金钱上的支持。不过,上次和吴可交流之后,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

    先前,楚琛之所以想关掉古玩店,除了他并不用古玩店为他提供金钱方面的需求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他觉得古玩店这个用来收集古玩的渠道,自己的博物馆也可以取代。

    不过,吴可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许多人出售古玩一般都选择古玩市场,会把古玩拿到博物馆出售的顾客比较少。

    当然,除此之外,吴可还说了其它几个理由,比如因为仿古瓷专卖店还没有开业,可以暂时在古玩店宣传出售,收集顾客的评价,等等的好处还是不少的。

    于是,楚琛就改变了想法,除非古玩店的作用比较小了,他都不会把古玩店关了。

    楚琛来到古玩店的时候,看到有个三十多岁,头上戴着鸭舌帽,手上拎着两个方便袋的男子,正自家的古玩店旁边转悠。

    见此情形,楚琛微微皱了皱眉,这到不是他不准别人在他的古玩店门口转悠,只是觉得此人模样有些鬼鬼祟祟的,感觉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对方毕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楚琛也不可能把人赶走,再说,对方也有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才如此表现。

    于是,楚琛走上前,礼貌的问道:“这位先生,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吗?”

    这男子估计是在想什么心事,根本没发现楚琛走到自己身边,被楚琛的这番话吓了一跳,本来,他虎起脸来,准备骂楚琛几句,不过一看楚琛的容貌,马上变换了笑容。

    “原来是楚老师,我等了您好长时间了。”

    楚琛呵呵一笑,接着把刚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

    男子连忙说道:“楚老师,我有两件古玩想请您鉴定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

    楚琛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忙,但鉴定两件东西的时间还是有的,再加上对方估计在这里等了好一会了,拒绝总不太好,于是就点头表示同意。

    男子见楚琛答应,连声感谢,随即就准备从袋子里把东西拿出来。

    楚琛忙道:“这里不方便,咱们还是进去再说吧。”

    “我这人就是性子急,楚老师您别在意啊!”男子憨厚一笑,随即就跟着楚琛走进了古玩店。

    一路上,楚琛和其他人打着招呼,期间大家虽然对跟在后面的男子有些好奇,不过并没有多问。

    楚琛带着男子走进会客室。让人给男子泡茶的同时,又问了男子的姓名。

    男子只说自己姓甘。其他并没有多说,随后他又有些紧张的询问了一下鉴定的费用。见楚琛要价不高,才放下心,把东西拿了出来。

    两件东西之中,其中一件是一尊铜鎏金佛像,其发髻卷结堆积,开脸端正庄严,慈悯喜悦,眉型立体,眼垂。鼻直挺,神态威仪。单袒右肩,肢体圆浑,衣褶写实而富于变化。全跏趺坐,右手结降魔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莲座为宽大的仰覆莲形式,上沿饰连珠纹。

    楚琛看到这尊佛像,差点就笑了出来,这尊佛像乍看好像挺自然的。做工什么的也都非常精致,如果以现代艺术品的眼光来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以古玩来说。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件癔造品。

    毕竟别人是出了钱的,楚琛并没有说的模棱两可,就委婉的说道:“甘先生。您的这尊佛像还是不错的,不过和您认为的明代。距离还是有点远。”

    男子愣了愣,随即连忙问道:“那是什么时候的?是古董吗?”

    楚琛有些抱歉的说道:“它的制作时间应该就在这几年之内吧。算是一件现代的工艺品。”

    男子对这个结果很难接受:“不会吧!卖我的人明明说这是宝贝啊,楚老师,要不您再看看?”

    一般情况下,楚琛帮别人鉴定的时候,别人说他给出的结果不对,除非这人说的话实在不好听,不然很少会生气,换位思考一下,别人花了大价钱,却买了件不值钱的赝品,不相信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楚琛耐心解释道:“甘先生,您这尊佛像,是典型的癔造品,咱不说别的,光是风格来看,佛像的开脸是北齐的风格,衣服是明代的风格,而莲台则是清代的风格,您觉得这会是真品吗?”

    “怎……怎么会呢?”男子一脸的迷茫,心里对这个结果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要说,癔造的佛像在古玩市场上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现在佛像收藏渐热,而且国外拍卖会上的佛像屡创新高的情况下,那就更是如此了。

    老外一般对传统的、有立体感的雕塑艺术非常感兴趣,对我国古代雕塑也有着非常悠久的收藏历史。而且,由于欧美收藏界在学术方面下得功夫深,对佛像的认识、解读和历史价值定论方面早就走在了前头,自然也掌握了拍卖市场的定价权。佛像的拍卖价屡创新高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其中,北齐、北魏的佛像多受到欧美人追捧,这是因为那个时期佛像的脸部、身体的骨骼、肌肉及衣服的纹路等塑造符合欧美人对雕塑的审美,因此,这个时代的佛像大多都在海外成交。

    对古玩作伪者来说,只要是赚钱的东西都能造假,佛像的行情好,他们的目光放在这上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由于门槛较高,于是一些像楚琛面前这尊佛像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臆造品也就混迹在市场中了。

    这样的癔造品,一般都是把不同年代、艺术风格和流派的特点生硬地凑到同一件东西上,比如将唐代的服饰搭配在清代的开脸上,再坐在明代的莲花座上,上演了一出“关公战秦琼”的闹剧。

    但由于现在许多追逐利益的人加入到古玩这一行,这样的佛像居然也有人收藏,而且还不少,楚琛想想都觉得挺无语的。(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泪雪暗夜”的支持!

    “小蛀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