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记 >

第1556章

嫡女重生记-第1556章

小说: 嫡女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湛是安阳伯府的继承人,他的嫡长子自然金贵。还有,你以后别拿我们的孩子跟他的孩子比。他们是嫡枝,我们只是旁支,两者没有可比性。”出生,就决定了这个差距。想改变,只有靠后天的努力。

    可现在看来他想超越宁湛,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马氏不敢再吭声了。

    宁海是过了几日才回来,听到自己得了嫡长孙当下高兴得不行:“去年就让你回去,你不听。等天气转暖,你就回去吧!”

    肖氏也很想见孙子,可她更放心不下丈夫。想着前些天宁海旧伤又发作,肖氏忍不住说道:“老爷,你致仕吧!我相信,湛儿靠自己也能有好前程的。”

    宁海摇头道:“过两年再说吧!”

    肖氏红着眼眶问道:“老爷,你就不想看着我们的孙儿长大成人吗?老爷,就算我求求你了,别再当这官了。咱家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你别再拿命去拼了。”说到这里,肖氏的眼泪就来了

    宁海帮肖氏擦了眼泪,柔声道:“哭什么?我这身体好得很,打死一头牛都不成问题了。”这话也不算假,只要不引起旧伤,他照样是能上战场杀敌的宁大将军。

    肖氏还是哭,一直哭个不停。

    “好了,别哭了,这事我会慎重考虑的。”这女人就是水做的,要不然哪那么多的眼泪。

    肖氏信不过他,第二日写信跟宁湛说了这事。她希望,宁湛能劝服宁海致仕。

    宁湛觉得,靠他说服宁海脱下身上的盔甲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犹豫了许久,宁湛与玉熙说了这件事:“皇后娘娘,我娘说爹前些日子旧伤复发,痛得躺床上起不来。”

    玉熙很是意外地说道:“不是说只是感染了风寒,吃了两幅药就好痊愈了。”

    宁海痛的时间也不长,就半天时间。只要他有心隐瞒,外人还真不知道。而玉熙虽然派了人在桐城,但却没有监视宁海跟其他的高级将领。只有对自己不自信的人,才会疑神疑鬼。

    “不是,是旧伤复发。”说到这里,宁湛苦着脸道:“我前两年就劝我爹致仕,让他好好在家休养,可是他不愿。我知道,他一辈子在军营呆惯了,舍不得离开。”

    玉熙笑了下道:“这事你别担心,我来劝你爹。”

    他希望宁海能长命百岁,所以哪怕被埋怨,宁湛也认了。

第2172章 铁奎番外 (102)

    玉熙将这事告诉云擎,说完后问道:“和瑞,你觉得让接接任舅舅比较好?”如今朝廷又不是没人可用,相反,如今朝中强将如云。宁海身体不行,于公于私,玉熙都要他退下来的。

    云擎想也不想就说了陆斐。陆斐原本就是副将,擢升他正好,也符合一般的流程。

    玉熙摇头说道:“我想调枣枣过去。”闺女的心愿是成为大元帅。他们马上就要退下去了,若是错失了这次机会,枣枣的愿望很可能永远实现不了了。

    云擎有些犹豫。镇守桐城责任重大,他怕枣枣太年轻承担不起这份重责。

    玉熙对枣枣有信心:“当初我任她为贵州总兵的时候,你也担心她担不起。可你你看看,她在贵州不干得也挺好了。历练了这么多年,我相信她担得起这份重任。”

    见云擎还在犹豫,玉熙笑着说道:“要不我们问下阿浩,看看他怎么说。”儿子若同意,丈夫就不会再反对了。

    云擎已经决定退位,以后这天下的事也是儿子做主。这事让他决定,更好。

    启浩知道后就说道:“爹、娘,陆将军年岁太大了,过两年可能也要致仕了。守城大将换来还去,不利于稳定军心。大姐还年轻,至少二十年内桐城不用再换人了。”这些开国大将,若是以后不听从调遣,到时候再换人也是麻烦事。还不若让枣枣上,自小到大他的话枣枣都听。

    启浩同意,云擎也就不再犹豫了。

    宁湛一到家门口,就听到门房说曾夫人来了。

    走进院子,就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宁湛的脸上,不由也浮现出了笑意。

    进了屋,就看见曾夫人抱着孩子,正低头与曾晨芙说着话。

    因为觉得曾晨芙也没什么地方需要她的,然后小儿子每晚都要回家。所以,曾夫人晚上并没留在安阳府内,而是回去了。

    月子期间,曾晨芙让宁湛睡书房了。不过,不到睡觉时间他就不会回去。

    给儿子换好尿片以后,宁湛问道:“湖州那边的事都处理好了?”

    曾晨芙点了下道:“曾妙佳和离了。”

    “你祖父能同意?”和离可不是小事,而且明显庞家并不是过错方。这样和离,对女方家的名声很不好。

    曾晨芙苦笑一声道:“祖父他们不同意也没用。庞家大爷知道她要和离就说强扭的瓜不甜,说服了庞大人跟庞夫人。”

    其实曾家大老爷也不同意曾妙佳和离的。哪怕他再疼曾妙佳母女,也不可能拿家族的声誉开玩笑。只是庞家不愿再要曾妙佳,曾家大老爷也没奈何了。

    宁湛说道:“又不是娶不到媳妇,干嘛非死心眼娶个心不在自己身上的女人。强行留下,以后也没好日子过了。这庞家老大,倒也是个明白人了。”

    曾晨芙道:“只希望她以后不要后悔。”和离回家,以后哪还能嫁到庞家大爷这样好条件的夫婿。曾妙佳以后不是低嫁,就是给人当继室了。

    不过,这不是她操心的事。

    宁湛道:“最好还是让岳母早些将她嫁出去,留在家里迟早成祸害。”对这种不安分的女人,他是很厌恶的。

    曾晨芙点了下头,跟宁湛说起孩子的满月宴:“夫君,爹娘都不在,航航的满月宴就不办了吧等他周岁宴,我们再大办。”主要是没人帮着操持,而她又不想麻烦如惠。所以,就觉得免了最好。

    宁湛可不答应:“航航是我们第一个孩子,他的满月宴哪能省了。这事,我已经跟二姐商量好了。到时候,她会帮着张罗。”

    曾晨芙有些不好意思:“二姐有自己的家,总麻烦她不好呀!”

    “这是最后一次了。过不了多久娘就会回来,以后有事也不用再麻烦她了。”也是没办法,若不然也不会让如惠过来帮忙。

    曾晨芙一脸惊愕地看着宁湛:“你说娘会回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怀孕,丈夫都不让婆婆回来要留在桐城照料公爹。如今说这话,她直觉有大事要发生。

    宁湛沉默了下道:“爹前不久又旧伤复发了,疼得在床上打滚。我跟娘都让他致仕,他不愿意。没办法,我将这事跟皇后娘娘说了。要不了多久,爹跟娘就会回来的。”

    曾晨芙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过了半响,曾晨芙才道:“相公,你这样做,公爹定会埋怨你的。”

    宁湛很坦然道:“埋怨就埋怨吧!总比他整日受着伤痛的折磨还强撑的好。”致仕以后,就能安心调理身体了。

    曾晨芙笑道:“我想,公爹知道你这份孝心,也舍不得埋怨你了。”至于宁湛的前程,曾晨芙并不愁。哪怕没公爹的相助,得太子看重将来照样有锦绣前程。说不准公爹致仕了,丈夫将来的仕途反而会更顺。

    宁远航满月宴的宴客名单,是宁湛亲自拟定的,然后再给曾晨芙看是否有遗漏。

    曾晨芙检查了下,删了两户人家:“我祖父跟他们两家交好,但他们与我们大房并没什么过多的往来。”她是大房的姑娘,对方瞧不上他们大房,她也不想与其往来。

    满月宴只办了十桌,请的都是亲戚跟至交好友。所以,宁湛很轻松就将事情安排妥当了。如惠也只在酒宴前三天,才过来帮忙。

    满月宴办得很热闹,就连玉熙跟启浩都赏了东西下来。宁远航这满月宴体面又风光,另外收获了无数的礼物。

    宁湛看到托盘里的东西,笑着道:“若是每年都收这么多礼,靠这些礼也能娶上媳妇了。”

    曾晨芙看了宁湛一眼,好笑道:“我们以后可是要回礼的。”等于是说儿子就算有钱娶媳妇,那也是用他们的钱。

    夫妻两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宿话,宁湛想留下。可惜曾晨芙的奶娘不愿意,委婉地赶人。不是奶娘不近人情,而是两人都年轻她怕没个轻重。

    如惠张罗完宁远航的满月宴,就回家了。一到家里,就听到孟五奶奶陈氏的母亲病逝了。

    想着陈氏去年费尽心思为她母亲找大夫,没想到也只是拖了一年。如惠忍不住有些唏嘘。

    第二日去上房给老夫人请安的时候,如惠见孟三夫人面色阴沉可怖。当下,就有不好的预感。

    回到自己的院子,如惠对麦穗说道:“你去打听下,看看三房有什么事?”

    孟三夫人是府里出了名的铁公鸡,除了孟广武兄弟要下场时开过小灶,其他人包括孟五姑娘都吃的大厨房。这种情况下,对下人自然也不会有多宽厚。赏钱那是别想了,平日不挨骂就不错,这种情况下,就别指望下人有多忠心了。麦穗转了一圈,就知道了三房出了什么事。

    如惠道:“你是说三夫人知道五爷将端砚卖掉的事了?”

    麦穗点头道:“三夫人在家里发了好大一顿脾气,五奶奶这次怕又要遭罪了。”

    说这话的时候,麦穗很是不屑。不过一块砚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传家宝呢!

    如惠也是满脸同情,说道:“得给五奶奶透个信,让五奶奶有个心理准备。”

    当日孟三夫人就称病,连之后陈母送丧仪式都没去参加。

    如惠对此很鄙视,忍不住跟孟苒希吐槽:“真不知道祖父祖母当日是怎么选中的她的?”抠门小气,心胸狭隘,从上到下她就没看到三夫人一个优点。

    孟苒希苦笑了一声道:“三婶年轻的时候样貌特别出众,三叔一见就相中了她。因为三叔身有残疾不能入仕,祖父见祖母同意也就没多管。主语祖母,也是在过门后才知道她嗜财如命。”

    如惠笑了下道:“也幸好你三叔没当官,要不然就你三婶这德性,绝对要将他送去监牢。”哪怕孟三老爷不贪,孟三夫人那绝对是来者不拒的。

    想到这里,如惠道:“对了,你三叔管着府里的田产,我就听了很多次说他从中捞好处。”

    孟家的产业七成是大房的,剩下三成才是二房跟三房的。盘算下来,他们以后也分不到多少。所以哪怕听说了这事,她也没往心里去。

    “这事,十多年前我就听说了。三叔不能入仕,不可能让他游手好闲,所以祖母就做主让他管着家里的田产。”说完,孟苒希无奈摇头:“为这事,大伯母跟三伯母两人很不对付。”孟三老爷这么干损的可是大房的利益,孟大夫人当然不乐意。

    说起大房,如惠问道:“我听说大老爷要调回京城了?这事是不是真的?”别看如惠不管事,可孟家的事她基本都知道。

    孟苒希摇头道:“这个还没确定。不过祖父三年前就想让大伯回来,只是不知道大伯跟祖父说了什么,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你在吏部马上也干满了三年,祖父有没有说外放的事?”要外放,现在就得开始筹谋了,这样才能谋到好的位置。

    孟苒希摇头。

    孟家的事,如惠不想管。可这事关系他们一家的未来,如惠非常的上心:“你这两日问下祖父,看看他老人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孟苒希点了下头。

第2173章 铁奎番外 (103)

    事关自己的前程,孟苒希也不敢马虎。等孟尚书回府后,他就去询问了此事。

    祖孙两人在书房谈了半响。

    回到自己的院子,如惠都已经将两个孩子哄睡下了。

    孟苒希就与如惠说道:“祖父说还不到时候,让我安心在吏部当差。”

    孟尚书没说不外放,而是说没到时候。如惠就知道,老太爷是另有打算。

    想了下,如惠问道:“我听阿湛说,皇上这两年可能要退位。祖父现在不让外放,是不是与此有关?”

    不过孟苒希还是很意外:“阿湛竟然跟你说这事?”

    “阿湛没跟我说,是弟妹与我聊天时说起的。不过太子如今监国,皇上跟皇后已经开始放权,退位是迟早的事。”帝后并不念权,如今大部分朝政多是太子在处理。明眼人都知道,皇上估计是要退位了。

    孟苒希点了下头说道:“祖父确实是这么说的。皇上,可能明年就会退位了。”作为六部尚书之一,对帝后的动向比旁人要了解得多了。

    如惠有些疑惑地问道:“可是皇上退位,与你外放有什么关系?”

    孟苒希说道:“一朝天子一招臣。太子年轻,自然也喜欢用年轻的臣子。若是太子继位,朝堂必定会有变动。”

    如惠并不是只盯着内宅一亩三分地的人,外面的事她也时刻关注着:“祖父是不是想太多了?你如今只是个七品的官员,朝堂变动能跟你有什么关系?”

    孟苒希说道:“朝堂,与地方上也是息息相关的。祖父的意思,再等个三五年能谋到更好的差事。”

    如惠哦了一声,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可第二日她却让人送了口信给宁湛,说有事找他。

    当日宁湛让双寿买了一些玩具,傍晚的时候亲自送去孟府。

    如惠让人将两个孩子抱走,然后与宁湛说起了孟苒希外放的事。

    如惠说道:“你姐夫只是个七品的小官,就算太子继位朝堂有变动也与他无关。可是你姐夫说的,又不无道理。阿湛,我就想听听你的建议。”

    宁湛如今是御前侍卫,在宫里走动消息肯定比他们灵通。加上宁湛得太子器重,又与佑哥儿交好,如惠更相信他的判断。

    “二姐,这事主要还是看姐夫如何想。”当事人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如惠苦着脸道:“你姐夫是听老太爷的。”这也没错,毕竟孟尚书再仕途这么多年。听他的,能走很多的弯路。

    宁湛摇头道:“留在京城有留在京城的好处,外放也有外放的好处。二姐,这事我没法给建议。”若是孟苒希要外放想谋个好地方的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