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俗人一枚 >

第23章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23章

小说: 重生之俗人一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勃,这姜梅是山里面的人,家里面穷得很,能够走出大山,嫁到平坝,也算是脱离苦海。母亲这么一说,王勃倒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张小军这么倒霉悲催的家伙都能够迎娶这么一位如花似玉的婆娘。

    不过客观的说,张小军本人虽然长得不高,一米七都不到,但一张脸却是有棱有角,颇为帅气。姜梅能够同意这门亲事,恐怕跟张小军小白脸的长相也不无关系。

    毕竟爱美,不光是男人的天性,女人也是。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说的就是张小军这一家老少。

    当然,他婆娘姜梅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推荐,求收藏……

42,姜梅

    王勃肯定的回答让张小军脸上的神情变了数次,最后勉强挤出些笑容,言不由衷,酸气十足的道:“恭喜你们哟,王勃。你们这下要找大钱了哈!”

    “哈哈,承你吉言,军哥!现在才开张,生意还算不错。以后生意好不好还不晓得。”王勃“哈哈”一笑,算是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两句。张小军和他是平辈,年龄比他大了七八岁,尽管心头不愿意,他也只有喊张小军一声“哥”。

    “你们那生意还叫不错啊?排队的人听说都堵到人行道上去了!四方人也是怪哈,又不是吃啥子山珍海味,米粉而已,还要排队,真是奇了怪了。你们那米粉就那么好吃嗦?是不是放得有鸦p壳壳哟?”

    这话就说得简直有些欠抽了!王勃当即就把脸冷了下来。

    “军哥,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们做米粉的主材和调料,都是在林园路市场买的,随便哪个都可以去打听!以后我再听哪个说我们的米粉是加了鸦p壳壳的,我就真去买两斤,喊我老汉儿给这狗日的灌下去!”

    王勃的继父王吉昌虽然穷得有盐有味,但是在蓝回镇的六大队五队,要说找一个最有名的人,除了队长和妇女队长,剩下的那个就是他了。不为别的,就为年轻时候的王吉昌有次跟队上的人争灌溉用水起了冲突,回家提把菜刀就朝人家头上砍——当然没砍着,只是吓——但他的这一不要命的动作却把对方吓个半死,两股颤颤,直接下跪求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之后,队上的人都晓得王吉昌这个当过兵,打过烂仗(不是真打仗,外出闯荡的意思)的人惹不得,不能惹,一惹就跟你拼命。

    王吉昌这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敢打敢拼的作风很是让队上的人忌惮,一般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有些怕他,张小军自然不例外。发迹前的张小军看见王勃一家就点头哈腰,讨好卖乖,除了穷,腰杆软,还跟王吉昌的“凶名在外”不无关系。

    张小军见王勃将王吉昌摆了出来,脸上明显有些畏惧,但马上又觉得自己堂堂一个娃儿都可以打酱油了的成年人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崽儿面前示弱有些损自己的颜面,正想张嘴反驳,却被站立在一旁的姜梅一眼给瞪了回去。

    “张小军,你乱说啥子?!这种事能够张起嘴巴乱说的吗?”姜梅面露寒霜,瞪着自己的丈夫,马山又云销雨霁,脸露微笑,转头看着王勃道,“勃儿,你莫听你军哥的,他刚才就是跟你开玩笑呢。”

    张小军还是有些不甘心,但却实在畏惧王勃的老子王吉昌,况且现在人家在四方开了米粉店,生意据说火爆得很,那富起来也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只能将心头的不忿、妒忌,眼红等等情绪强行压住,嘴里咕咕哝哝的说:“你瞪我干啥子?这话又不是我说的,我还不是听人家说的……”

    张小军的咕哝王勃听到了,但是对方欺软怕硬的本性他刚才也试了出来,所以也不在乎了,此时的王勃,差不多已经完全被张小军的老婆姜梅所吸引。

    有一诗是怎么说的来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二十四五岁的姜梅自然没那么大的魅力,但是在这大妈大嫂居多的大市场,姜梅刚才的那一笑,如同寒梅绽放,一下子吸引了王勃所有的目光,让他暂时忘记了跟张小军之间的龃龉。王勃一边打量着眼前这位娇俏的*妇,一边笑着道:“呵呵,梅姐,我看得出来。我刚才也是跟军哥开个玩笑哩。”

    “就是,勃儿,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你军哥就是一憨子,说话经常不长脑壳的。”姜梅用手理了理额角的头发,撇往一边,亮出光滑好看的前额。

    她今天穿了一条红色的t恤和修身的蓝色牛仔裤,脚下穿着便于工作的黑色运动鞋。虽然几年前生过小孩,但身材却完全没有走样,反而显得更加的丰满。

    王勃的目光,从头到脚,在姜梅的身上飞快的扫了一圈,心头便有了些异样。

    “真是便宜了这狗才!”王勃心头不忿的叫了句,收回游离的目光,看着姜梅白皙无暇的脸庞,浑不在意的说,“邻里之间,开开玩笑,哪能往心里去呢?梅姐,你和军哥今天的生意还好哇?”

    “还行!对了,勃儿,我们还剩了一只鸭子,你拿回去吃吧。”姜梅笑着道,随后弯腰,在铺子台面下的箱柜中一通翻找,很快拿出一只已经装在塑料袋中的鸭子,递给王勃。

    姜梅弯腰的时候,王勃的视线不自觉的就又朝其瞄了两眼,越看越觉得有味道,身上有种难以言诉的魅力和风情。

    “真是便宜了这狗才!”不忿的声音又一次在王勃的心头响起。

    “这……这怎么好意思,梅姐?”看着姜梅递过来的鸭子,刚才才在心头意y了人家一把,一时半会儿,王勃实在有些无法面对姜梅那纯净,热情的目光,不得不低下了头。

    “就一个鸭子,值不了多少钱,有啥子不好意思嘛?想当初,你军哥经常在曾娘哪里摘菜吃,你军哥咋个没有不好意思喃?”姜梅莞尔一笑,也不等王勃接手,直接把鸭子塞在了他自行车前面的行李框中。

    既然对方已经把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王勃也就不矫情了:“那行。谢谢了哈,梅姐,我就不客气了。梅姐,你和军哥有空过来吃米粉嘛,我亲自给你冒。”

    “要得!很多人都说你们的米粉味道巴适得很,是四方第一好吃的米粉,有空的时候我和你军哥就过来尝一哈儿。”姜梅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要去你去,我不得去哈!”张小军小声的咕哝,带着明显的情绪。咕哝完后,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妥,抗拒的意味太过明显,马上又补充了一句,“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只吃面,不吃米粉的。”

    这种想说狠话又不敢说的做派,如果姜梅不在这里,王勃恐怕就直接笑出声来了。他本想说自家马上也准备卖面,但想了想,看在他婆娘的面子上,还是不刺激这家伙好了。

    ————————————————————————————————

    张继发两口子对于王勃和张小军之间这短暂的言语冲突倒是没太在意,两人最好奇,也最感兴趣的还是王勃家的米粉店。因为谁开米粉店他们都不会觉得吃惊,唯独王吉昌开米粉店则让他们吃惊不已。况且,听刚才张小军和姜梅的话,这个取名叫“曾嫂米粉”的好像生意还很火爆。

    “王勃,我也没啥子给你拿的,那就和你梅姐一样,给你拿个鸭子吧。”见王勃跟张小军两口子的交流告一段落,等了半天的李桂兰终于插话进来,一边说,一边将早就用塑料袋包好的鸭子如同姜梅一样,直接放在了王勃自行车的行李框中。

    “李娘,你这……我都不好说啥子了。梅姐送,你也送,我们哪里吃得完嘛?”瞧着装在行李框中的两个水平鸭,王勃一边说着场面话,一边心想,今天还真是不虚此行。待会儿去农贸市场称几斤土豆,买包火锅料,直接红烧,晚上的下酒菜就有了。

    “才好多嘛,有啥子吃不完的?况且你们现在做生意,铺子里应该也有冰柜,吃不完放冰柜里冰起就好了。”

    “那……就谢谢李娘了哈。李娘,张伯,你们跟梅姐和军哥一样,有空到我们店里来吃米粉嘛,过来尝哈儿味道。到时候我亲自给你们冒。”王勃也适时向两人发出邀请。

    “要得!哪个时候我和你张伯过来尝一哈儿。”

    “行。随时恭候你们的光临。那李娘,张伯,我就走了。店里还忙着在,我还要回去帮忙。还有就是告诉张静,让她下午到我们店里来嘛,到时候我和她一起学习。”王勃也不忘提醒两口子将话传给张静那个让他很有好感的邻家小妹。

    “这个,你们在做生意,不麻烦啊?”李桂兰有些不确定的问。

    “我们也就早上和中午有点忙。中午一过两点,就没得啥子生意了。即使有也不多,我妈老汉儿和我舅母也能够应付。一般下午两点之后他们就不让我帮忙,让我看书去了。”为了打消两口子的顾虑,王勃不得不把自家的生意说得惨淡一些。他倒不是非要自找麻烦的给张静补习,而是人家张静当初帮过他的忙,他又吃了人家两个鸭子,这人情,说什么也要找机会还的。

    母亲一辈子用身体力行教给王勃很多处事为人的道理,其中一个便是:

    别人对自己好,要记住,并尽快的还掉。什么都可以忘,就是不能忘恩。

    ————————————————————————

    本章有小删改,想要原汁原味,企鹅,你懂的(进企鹅需提供订阅截图或粉丝值)……

    感谢“要做好人”的支持!

43,不种田了

    “你咋个现在才回来喃?刚才你大姑和姑爷过来了,还问你起。”王勃一回到米粉店,就听王吉昌有些抱怨的道。

    “跟李娘他们吹了哈牛。啥子?大姑和姑爷来了哇?你咋个不留他们多耍哈儿喃?”王勃一边将李桂兰和姜梅送的鸭子拿到厨房,一边随口应付。如果是前世的他,肯定会为没有见到大姑和姑爷感到可惜,现在?除了生命中有限的几个人,其他人就不太能够引起他的重视了。

    “久耍哈儿,人家没得事嗦?对了,你手里提的啥子哟?”

    “水平鸭!”

    “你买水平鸭了啊?我还说去农贸市场买菜。正好,将就你这鸭子红烧。对了,你还买了两个嗦?买一个就够了噻,买两个!”王吉昌念念叨叨,满面红光。说起好吃,王吉昌认第二,他不敢认第一。

    “哪个是买的哟!人家李娘和张小军送的。”

    “啥子?张小军送的?他那个白眼狼会送你鸭子?”王吉昌不相信的问。

    “是他老婆姜梅送的。”

    “哦,我就说嘛!张小军咋个会舍得送咱们鸭子!如果是姜梅倒有可能。”王吉昌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转头看向王勃的母亲,颇为得意的道,“不过凡玉,你说也奇怪哈,早不送晚不送,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两口子送过鸭子给咱们吃,今天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舍得送咱们鸭子。啧啧……”王吉昌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

    “嘻嘻,那是晓得你要发财了三,王哥!”小舅母拿起头上的鸭舌帽一边朝脸上扇风,一边开着玩笑。她身上也同样穿着王勃设计的工作服,不过是暂时借母亲的用着。昨天下午王勃才领着她在裁缝那里量了尺寸,还要过两天才能领回来。钟晓敏对这套别出心裁的工作服又新奇又满意,特别是头顶上的那顶“戳戳帽”,有事没事就会取下来观看一番。

    “发啥子财哟!身上背了一屁股的债,哪个时候能把债还完都不晓得,发财?发脑壳财哟!”听到小舅母说发财,王吉昌如同被戳了一下的刺猬,立马开始反驳。王勃就意识到昨天对继父的“教育”还是蛮有效果的。等今天晚上母亲将烂娃娃二流子借钱的故事再讲给王吉昌听,恐怕昨天“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加的深刻一些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没多少吃米粉的人了。一家人也准备弄晚饭吃。王勃就打算去菜市场秤几斤洋芋来红烧鸭子。正打算出门,就见小舅母已经拿起刮刀开始削起土豆的皮来。

    “咦,你们哪个时候买洋芋了的喃?我还说去菜市场秤几斤。”

    “不是买的,是你小舅刚才送过来的。还有你们大舅和二舅舅送的黄瓜,辣椒,豇豆和茄子,一大箩筐。今后的一个星期,咱们都不用买菜了。”曾凡玉笑着向王勃解释,看起来很开心。

    “舅舅他们真是太好了。”王勃感叹一句,“妈,那你给小舅舅拿钱没有喃?”

    “我说要给钱,但你小舅舅死活都不要。”

    “就一点烂菜,要啥子钱嘛!说钱就见外了哈!”小舅母听说王勃说钱,有些“不高兴”的说。

    王勃的四个舅舅,除了三舅舅在外打工外,其余三个舅舅都在农村务农,主要的收入就是靠种点菜来卖钱。在前世,王勃一家就经常吃舅舅们种的菜,甚至在他去了双庆工作,每次回老家,离开的时候,舅舅们都会给他大包小包的塞满各种小菜,让他带回双庆吃。

    前世不得已就不说了,这一世,王勃说什么也不愿意白白占舅舅们的便宜。但是直接说不让舅舅们送菜或者说给钱他又怕伤了他们的心,让舅舅们说他见外。

    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没有呢?

    王勃脑瓜子一转,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既可以不让舅舅们吃亏,又能满足自己一家吃菜的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便开始对小舅母道:

    “小舅母,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妈老汉儿要忙店里的事,以后恐怕也没有时间去种菜了。不仅没时间种菜,我们一家三口的田恐怕到时候都只有承包出去给其他人种。

    “但我们一家又不能不吃菜,不吃米。所以,我就想,如果小舅舅感兴趣的话,我们的田可以拿给他去种,只需要每年给我们吊一千二百斤大米就行了。

    “至于蔬菜,我们也从小舅舅和其他三个舅舅那里买,价格比照市场的零售价来执行就可以了。因为这不是吃一次两次,而是每天都要吃,全部白吃你们的也不现实。你觉得喃,小舅母?”

    一千二百斤大米是王勃根据一家三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