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俗人一枚 >

第6章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6章

小说: 重生之俗人一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重生人士来说,只要不行差踏错,自己找死,金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满足母亲的愿望,让母亲开心,快乐就是王勃更为看重的事。

    所以,高中是“坐牢”,那也不得不坐;大学是“监外执行”,那该考的大学还得考。

    尽管多年前曾学过,曾经中考他数学考的还是满分,但光是初一的数学就花了王勃粗粗两个小时才看完。而且通过学习王勃还发现,不论是他的记忆力或者理解力,并没有因重生而有所提高。那些小说中的主角因重生而带来的学习能力突飞猛进,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的种种神奇并未落在他的头上。王勃微微有些遗憾,但也仅仅是遗憾罢了,毕竟,跟重生比起来,什么异能都要相形见绌。

    王勃又花了一个小时看了看从初一到初三的英语,这个对他来说就几乎等于是成年人看小人书了。前面看数学他需要一行一行的精读,现在则是一目十行的浏览。因此,到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整个初三的英语教程,从词汇到语法,到各种习语,他都滚瓜烂熟,全部印在了脑海。

    “差不多该睡觉了。”他瞟了眼书桌上的闹钟。现在的他还没什么睡意,不过考虑到明天还有正事,他也就熄灯上了床。

    ————————————————————————————————

    距离王勃家两百米外有一个院子,叫张家院子,这里住的都是姓张的人,彼此间也沾亲带故。

    张家院子的几户张姓人家因为都在城里的农贸市场卖鸭子算得上是队上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比如,对于现在的农村家庭还不是很常见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张家院子差不多家家都有。不需要烧柴,一扭开关就冒火的煤气灶也是最先由张家人带头使用。而更奢侈一些的座机从去年开始也在张家院子中普及了起来。至于他们所骑的让队上的人羡慕流口水的摩托车,对于张家人来说则差不多算得上是标配了,家家都有一辆。

    九十年代的嘉陵70,全部办下来至少要七八千个大洋。

    跟往常一样,张继发和李桂兰卖完鸭子收了摊子后就骑车朝家中赶。李桂兰骑三轮车在前面开路,而骑嘉陵70的张继发则在后面提供动力,具体的做法就是在骑摩托车的同时用一只脚蹬在三轮车的货厢上,借助腿的传导来提供动力。

    这种做法虽然能让前面骑车的人省力,从安全角度上说却是既危险又不符合交通规则。但在九十年代的三线城市,谁又把交规当回事儿呢?所以,在机动三轮开始普及的七八年前,四方满大街都能这种人力三轮和两轮摩托组合而成的“组合式机动三轮”。

    也算是老百姓无奈之下的一种智慧吧。

    到家后,两口子并未闲着。张继发继续为明天的生意忙碌,李桂兰则跑去厨房开始做一家人的晚饭。在李桂兰麻利的操持下,很快,一个回锅肉,一个虎皮青椒,一个蛋花汤就被端上了餐桌。

    “静静,你今天去新华书店买到参考书没有嘛?”吃饭时,李桂兰问张静。

    “买到了妈,买了两本,一本语法,一本真题。不过不是在新华书店买的,而是在电影院旁边的星星书店买的。一共用了十一块五。”张静一边吃饭一边回答她妈的问题。

    “星星书店?你咋个跑到星星书店去买喃?新华书店没得吗?”在李桂兰的意识中,新华书店才是最权威的。

    “勃哥给我介绍的。妈,你不晓得,星星书店好安逸哦,好多学习用的参考书,从语数外,到数理化,各种学科都有,而且每一科还有很多种,我以后还要去买。”张静的脸上露出一副大开眼界的神情。

    “勃哥?哪个勃哥?”问话的是张继发。

    “就是王伯伯家的儿子王勃,勃哥嘛!”张静有些不太高兴。

    “王勃?他咋个给你介绍喃?”

    “是这样的,今天我不是去新华书店买书嘛,骑到水泥厂的时候就碰到了进城去买东西的勃哥……”张静开始噼里啪啦,眉飞色舞的说起她和王勃一起去城里买书的事情。

    李桂兰和张继发听着女儿打机关枪一样的发言,从女儿的发言中,明显感觉那是一件很开心,甚至有些骄傲的事。两口子面面相觑,一直等张静叙述完毕,过了好一会儿,张继发才开口,吐了四个字:

    “王勃?不错!”

    “原来是王勃嗦!”李桂兰也跟着回过神来,笑着道,“我一直觉得王吉昌的儿有点傲,现在看来,好像也不傲哈?”

    “妈!”张静不乐意了,“勃哥才不傲!很好的一个人。人家还叫我以后在学习中遇到啥子不懂的问题,就去问他呢。”

    “啥子?他还这样说啊?”李桂兰声音抬高了八度。

    “那还有假!人家曾娘也叫我有空去他们家玩呢。妈,你不晓得,接触勃哥之前,我以为班上的邓超就是天才了,接触了之后我才发现,跟勃哥一比,邓超就是弱智,十足的书呆子一个!妈,我给你说,既然人家勃哥都邀请我了,以后我就去找他哈!”张静开始向父母“备案”,讨要“通行证”。

    李桂兰看了张继发一眼,意思是你看怎么办。

    “也可以噻!”张继发想也没想就道,他的话始终不多而且精简。

    李桂兰却有些急了,她显然想得更多一些,但在女儿面前,有些话又不好说,于是只得敷衍道:“你也不要有事没事就跑去麻烦人家,人家还要学习。还有,嘴巴要甜一点,勤喊人,要有礼貌……”李桂兰絮絮叨叨,开始教育张静为人处世的方法。

    “我晓得妈,我又不是小娃娃。”张静有些不耐烦。

    ……

    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张继发和李桂兰两口子已经上了床。以前这个时候,劳累了一天的李桂兰早已进入了梦想,但今天晚上因为自己女儿和王勃的意外相遇却让她李桂兰辗转反侧,好半天也睡不着觉。

    “喂,继发,你说咱们就让静静去找那王勃?”漆黑一片的卧室内,李桂兰摇了摇自己的丈夫。

    迷迷糊糊的张继发已经快要睡着,被妻子摇醒后明显很不高兴。

    “你又有啥子事嘛?这么晚了还不睡觉?”

    “继发,你说咱们就让静静去找那王勃?”李桂兰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去噻!”张继发打了一个哈欠道。

    “喂,张继发,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咱们静静不是七八岁的小女孩,都快十五岁了。王勃比静静还要大一两岁,要是王吉昌和曾凡玉两口在家还好,要是两口子都不在家,你让他们两个人单独呆在一起?”李桂兰扯了一下张继发的耳朵。

    “你想多了吧?”张继发一把排开妻子发威的手,有些不在乎的说。

    “想多了?有些事情,还是多想一下的好,免得真出了事后追悔莫及!”

    经妻子这么一说,张继发的睡意基本上不见了,他用手扣了扣头皮,说,“不会吧?我看王勃那娃儿挺老实的。而且他才多大?也就十六七岁吧?能懂啥子?我觉得你是想多了。”张继发摇了摇头,对妻子的过度担心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唉,但愿我是想多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明天我还是要叮嘱一下静静,让她等他们家大人在的时候在去。对了,也不能空起手去,干脆叫静静给他们提个鸭子过去,你觉得喃?”

    “提噻!啊——”张继发又打了一个哈欠,瞌睡连连的说,“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

13,先下手为强

    本周冲榜,求推荐和收藏,瞎半身谢谢大家咯……

    ————————————————————————

    第二天,吃了早饭,王勃便催促着继父进城。昨天晚上加上今天早上被王勃各种画饼,各种许愿洗了一番脑的王吉昌也有些迫不及待,两爷子一撂筷子,连嘴也来不及揩一下就出了门。

    王吉昌骑的是一辆男式自行车。从王勃十岁开始跟着王吉昌的时候他骑的就是这辆自行车,八年过去后,自行车已经破旧不堪,但是苦于家中没钱,他也没钱换。在前一世,一直要到王勃大学毕业工作开始赚钱后,花了两千多给他买了一辆电瓶车,王吉昌才算鸟枪换炮,过上了省力的日子。

    然而,得意忘形的王吉昌在有了新车不到一个月,在一次访亲回家的路上,就把电瓶车连人带车翻到了大件路边的阴沟里,他屁事没事,却把坐在后座的母亲的右手腕摔断了。

    所以,当一年后王吉昌玩腻了他的新玩具想要进一步升级成摩托车的时候,王勃是坚决的反对。

    可惜的是,即便是他反对,固执己见,屡教不改的王吉昌还是偷着从朋友那里搞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回来“玩格”,一玩,就把母亲的命给玩掉了,也间接的毁了王勃的整个人生。

    通常而言,如果一个人在犯下了如此不可原谅的,足以令有良知的人悔恨终身的错误后,恐怕在他今后的余生中再看到摩托车时心里都会有一种抹不掉的阴影而对摩托车敬而远之。

    然而,狗改不了吃屎的王吉昌却在母亲去世后不到三个月,就把曾经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对王勃发誓,“保证不再碰摩托车”的誓言忘到了九霄云外。他又开始骑起他的第三任妻子的前夫留下的摩托车来。

    半年不到,王吉昌再次翻车,这一次,他摔断了自己的腿,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后,才开始下地一瘸一拐的走路。

    又过了一个月,感觉到自己的腿脚好得差不多了的王吉昌好了伤疤忘了痛,再次跨上了摩托车,继续开始他的悲剧人生……

    至此,王勃对王吉昌是彻底的绝望了。他也懒得再说什么好了,只是遗憾,为什么摔了三次都没把这个不知教训为何物的男人摔死!

    “王吉昌,这辈子你就老老实骑你的自行车把,别想再碰摩托车一下!你买一辆老子烧一辆,看你有好多钱来买!”看着王吉昌的自行车,王勃在心头暗暗的发誓。

    王勃自己骑的自行车却是一辆和他不相匹配的适合女人骑的女式自行车。这当然不是王吉昌给他买的,而是王吉昌的姐姐王勃的大姑作为他考上四中的礼物送给他的。车子也不是新车,只是一辆六七成新的二手车,而且是女式的。小时候的王勃并没想那么多,长大后才明白这个礼物估计也是大姑把不知道是谁不要了的一辆旧车借花献佛,献给王勃当礼物。不然,如果真是像大姑说的那样在二手车市场给王勃挑的,何不挑一辆男式车?这辆小车对已经有一米七五的王勃来说实在是太矮了,坐在上面的他得时刻蜷着,连脚都伸不直。

    当然,王勃并非抱怨,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他心头对大姑也很感激,大姑的这辆二手车也算雪中送炭,要是没了的话,他恐怕就要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能回家了。

    大姑送的这辆车实际上是他用过的第二辆自行车。第一辆是他读初中时二娘送的,是二娘陪嫁时的嫁妆,骑了也有五六年了,破旧得很,拿过来时还换了不少零件。二娘的这辆车风里来雨里去,只坚持了两年半就彻底垮架,之后王勃走了半年的路,一直坚持到大姑的礼物送来他才又重新步入“机械化时代”。

    前后两台自行车,都是别人送的,而非王吉昌为自己买的,所以,每当想到此处,特别是那一个个上学途中自行车因为老旧而经常抛锚的艰难时刻,些许的怨气自然而然的就会在王勃的心头勃发出来。

    ————————————————————————————————

    上午九点,王勃和继父王吉昌骑车到了“圆圆糕点房”,一张醒目的写有“转租”字样的白纸贴在了糕点房门脸旁的墙柱子上。糕点房的大门开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坐在柜台内,显得有些百无聊赖。

    “爸,看见没有?就是这个门面。前面五十米就是学校,距离四方广场也只有不到两百米,周围的居民小区也不少,做生意的也多,位置巴适得很。走,咱们进去打听一下她要如何转租。”王勃对王吉昌道。看见了墙上的那个“转租”字样还在,王勃也松了口气,这意味着那文具店的老板还没下手。

    但此时王吉昌却有些裹足不前了,面带犹豫的说,“这就去问啊?要不,咱们……咱们再等一哈儿(会儿)……”

    王勃一看王吉昌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这继父也就是一个叶公好龙的货。平日在他和母亲面前经常吹嘘他这辈子走南闯北,全中国都跑了一大半,见识无数,不得了得很;可一旦需要他真刀真枪顶上去的时候,土农民胆小怕事,畏缩不前的天性就显露无疑。

    王勃没理会王吉昌的临阵怯战,在人行道上架好自己的自行车,径直走向了蛋糕店。

    “老板儿你好,你这门面要转租是不?咋个一个转租法喃?”王勃开门见山,直接冲里面的女人道。

    女人抬头,见跟自己说话的是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少年人,身上的衣着也显得十分的土气,一看就不像做生意的人,懒洋洋的问:“你要租?”

    王勃心想,就凭你这狗眼看人低的态度生意能够好起来那倒真的怪了,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以貌取人是人的通病,所以王勃也并不生气,仍旧面带笑意,十分肯定的说:“肯定噻!不然我问你干啥子喃!”

    “转租费两千!以后每个月八百,押一付三。”女人给了个数。

    “那我们是跟你签合同还是跟房东签合同?”

    “跟我或者跟房东签都可以。”

    “那你跟房东签了几年合同?”

    “三年!我只开了半年,还有两年半。”

    “老板儿,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勃,四中的学生。那个是我老汉儿。”说着,王勃用手指了指站在人行道边,一直望着这里却又有些不好意思进来的王吉昌,“爸,你过来噻!”王勃冲裹足不前的王吉昌喊了一句,又继续对女人道,“我是前几天看见你贴在墙上的转租告示的,我和我爸这段时间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