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俗人一枚 >

第898章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898章

小说: 重生之俗人一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蔼可亲,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的母亲来做比较好。而通过这几天的培训,继父在把握放作料的多少,冒米粉的时间这两个关键流程上已经算得上是得心应手,王勃也就放心的将冒米粉的重任交给了他。

    “勃儿,今天生意会好吗?”曾凡玉已经站在店门边朝外瞧了几次,发现一个人都还没来吃,不禁有些心焦。

1407,梅梅,你找的那位到底是谁?

    深夜的1…7点为反//dao//版时间,请订阅的书友错过这个时间再看哈!

    全订本书的可以加本书的vip群哈,vip官方群:3/0/3/0/2/4/1/6/5。里面有土豪经常五十、一百的发红包哦。还有其他的福利,具体的不多说哈……

    本书起/点/中/文/网首发,其他站点全是dao//版,也无法看到正版章节,请在其他站点看书的书友来起/点看,或者下载“起/点读书”app看正版吧。

    使用pc端看《俗人》的朋友,完全无影响。

    使用手机客户端的朋友,如果打开后发现是防dao//版章节,可以在本书目录之中选择刷新列表,或者重新下载新章节,也可以将本书从书架移除重新加入。

    不论pc端还是手机客户端,均不会重复收费,也不耽搁大家观看的时间。因为瞎子会尽量放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了的时候把第二天的新章节上传完毕。

    以下内容为反盗版章节,对看过的无意义,请直接忽略,没看过的有点意义。

    今天是“曾嫂米粉”开业的日子。一大早,天还没见亮,王勃和父母就骑车朝城里的米粉店赶。

    到了米粉店,烧水,热汤,打作料,好一通忙活。四方人把米粉当早饭吃,一天当中至少有一半的销量,都仰仗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段。

    王勃对三人的工作进行了分工:继父在后厨负责冒米粉,母亲端米粉,收拾客人用餐后的桌子并负责洗碗,他自己则在大堂负责迎客并收钱。最初,他的打算是让母亲负责冒米粉,继父收拾桌子,但是后来觉得前堂的服务员还是让和蔼可亲,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的母亲来做比较好。而通过这几天的培训,继父在把握放作料的多少,冒米粉的时间这两个关键流程上已经算得上是得心应手,王勃也就放心的将冒米粉的重任交给了他。

    “勃儿,今天生意会好吗?”曾凡玉已经站在店门边朝外瞧了几次,发现一个人都还没来吃,不禁有些心焦。

    “妈,放心吧,生意会好的。现在连七点都还没到,那些上班的人可能才起床。咱们今天也算是起早了,明天可以晚半个小时。”王勃安慰母亲说。第一天营业,一家人也没任何经验,本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道理,凌晨五点,一家人就起了床,匆匆洗漱后就朝城里面赶。

    “老板,你们这里有些啥子米粉喃?”正说着,一个提着篮子的大妈进了店,看到穿着红衬衫,黑西裤,头上还扣了顶“不伦不类”的“戳戳帽”的两个一老一少的营业员明显一愣,但也没说什么,只是上上下下打量一番。

    “大妈请进来坐。我们有红汤的牛肉,肥肠,排骨,鳝鱼,鸡杂以及清汤的鸡汁米粉,二两一块五,三两两元,你吃哪一种嘛?”见有客人登门,王勃连忙结束了和曾凡玉的对话,赶快迎了上去。

    “那来一碗肥肠嘛!”大妈道。

    “那你吃得辣不辣喃?”

    “清红汤嘛!”清红汤在四方就是“一般辣”的意思。

    “好的。一碗肥肠清红汤!”王勃高声唱了一个喏,好让后厨的父亲听个明白,“大妈,请您稍等片刻,马上给你端过来。”王勃朝自己的母亲努了努嘴,示意她去端米粉。

    只要热好底汤,烧开开水,提前打好作料,冒一碗米粉也就是十几秒的事情,非常快捷。王勃的话音刚落不久,一碗热气腾腾,鲜香麻辣的肥肠粉就被曾凡玉端了上来,放在大妈的面前。

    “请慢用哈!”母亲对大妈说了句。这当然是王勃教的,是他这几天对母亲培训的一部分。四方卖米粉的店子虽然多,但是服务态度好的却少得可怜,先不说各种礼貌用语,光是一个待人热情就不多见。很多人完全没有“顾客是上帝”的意识。王勃从后世而来,他的目的也不是仅仅在四方开一家生意火爆的米粉店,而是要以此店为母版,迅速的扩张出去,打造他的连锁集团。所以,除了店铺和自己一家人的外在形象他十分的看重外,内在的服务品质,也就是所谓的软实力,更是他关注的对象。他之所以把面热的母亲和面冷的父亲做了个对调,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哦,好的好的!”大妈的心情看起来似乎很不错,一扫刚进店时的谨慎和拘谨,此时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她吃了几十年的米粉,这种宾至如归,被人捧着,抬着的感觉还从来没有感受过。今天却是长见识了。

    大妈脸上的放松让王勃知道了自己和母亲刚才热情和蔼的待客之道起了作用。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米粉的味道。这才是关系到王勃的“曾嫂米粉”能否真正火起来的关键,更是他的曾氏餐饮连锁集团能否壮大的关键。

    于是,从大妈刚一拿起筷子,王勃便在距离大妈不远的地方,不声不响而又心怀紧张的观察着大妈的表情。

    还好,没有皱眉,没有变脸,更没有停筷,整个吃米粉的过程,都显得十分的专注,脸上的神情放松而愉悦,这是对米粉比较满意的一个表情。

    至此,王勃的心头大定!

    “小弟娃儿,你们这个米粉的味道不错。我吃了几十年的米粉,还从来没有吃过你们这种味道的。对了,你们可不可以打包哟?我孙女马上要起床了,我打二两给她回去当早饭吃。”大妈放下手中的筷子,又拿起桌上的餐巾纸揩了揩吃得满嘴流油的嘴唇。

    “咋个不可以打包喃?你打包还是要清红汤的肥肠哇?”王勃瞥了眼大妈桌前的米粉碗,发现连汤带水,全被眼前的大妈喝得干干净净,只剩下点碗底的一点辣椒米米,王勃的心头一阵心花怒放,欢喜得不得了。

    “我孙女喜欢吃鳝鱼,你给她冒二两鳝鱼嘛。还有,她吃得比较辣,你给她冒红汤的。”大妈说。

    “要得!那您稍等片刻。马上就好。二两鳝鱼红汤!”王勃再次大声的唱起诺来。

    很快,用打包带打好包的米粉就被曾凡玉提了出来,交到了大妈的手上。大妈付过钱,走了。

    “勃儿,你看,刚才那位大妈连汤汤水水都喝了,这是不是说明咱们的米粉很好吃?”收拾碗筷的曾凡玉看着被大妈吃得干净的米粉碗,一脸的欢喜。

    “肯定好吃三,妈!不然她干嘛连汤汤水水都喝干净了嘛!”王勃笑着道。

    “老板,你这里有些啥子臊子哟?”一个中年男人走进店内。

    “叔叔请进来坐。我们有红汤的牛肉,肥肠,排骨,鳝鱼,鸡杂以及清汤的鸡汁米粉,二两一块五,三两两元,你吃哪一种嘛?”

    “……”

    自从第一位老大妈进店之后,王勃一家人就没了歇息的时间,仅仅一个“好”字还不足以形容生意的火爆,而是“很好”,“爆好”!在前堂,王勃一共安放了六张桌子,每张可以坐四个人,四六二十四,一次性可以同时接待二十四个人,不算少了。

    可是即便如此,在生意最好的那个时段,也就是上班的高峰期八点过的时候,二十四个位子已经全部坐满,不够用了,以至于不少客人只有站在外面等候,而有些赶时间或不愿意等的客人则直接离开,跑到其他地方吃去了。

    此番情景,让王勃既心喜又心痛。上门的生意却因为生意太好而不能做,王勃除了苦笑,还能做什么呢?

    “看来需要考虑扩大营业面积或者筹备分店了。”白白流失的客人让王勃意识到自家的这个米粉店还是太小,生意稍微一

1408,姜梅的男人

    这天晚上,姜梅终是耐不过李桂兰这个的逼问,告诉了对方她现在的确是跟一个“男的”处朋友,她目前住的这套房子,其实是那个“男的”的家。她当然是不想说的,但是家中的马脚实在是太多了,鞋柜里,衣柜里,卫生间内,到处都有男人的“气息”,她即使想抵赖也抵赖不过。

    “真的妈?那真是太好了,梅梅!你跟军娃离婚到现在也三四年了,说实在的,也应该再找一个了。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谁离了谁,都不得行,短时间还好,时间一长,那日子是根本没法过的。现在你终于有了依靠,目前看起来似乎也过得不错,我这个当的也就放心了。

    “说说吧,梅梅,说说你那男的,他多大,是干啥的?”李桂兰又欣慰又好奇,拉着姜梅的手,继续打探起对方那未曾谋面的男人来。作为队上妇女队长的李桂兰,她几乎天生就对别人家的家长里短感兴趣。

    “他……他的年龄比我大些,今年……今年应该31了。至于工作,他……他没上班,在另外一个区和朋友一起……开了一个公司。””姜梅红着脸,断断续续的说,磕磕盼盼的在头脑中编着故事,然后凭空把王勃的年龄增加了十岁。

    “男的大点好,女的就是要比男的小几岁才要得,年龄大点的男的更懂事,更晓得疼人!”李桂兰点头附和说,“开公司也好!帮人打工始终不能长久,而且也赚不到啥子钱。对了,那人……他知道你……离过婚?”李桂兰注视着像小媳妇一样的满脸通红的姜梅,试探着问。对方现在的样子,她只是以为是害臊,不好意思。

    “晓得的!我给他说过。他……他其实也离过婚……”姜梅低声说。

    “那孩子呢?有没有孩子?”

    “有……有一个……不过,法院判给那女的了。”

    “好好好!这样最好了!你也没有孩子,他也没有孩子,都不用给谁当后妈后老汉儿,以后也要少很多家庭纠纷!现在这社会,人都现实,再宽厚,再大度的后妈后老汉儿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子女,心头多少都会有些疙瘩。”李桂兰拍着手,一连说了三个好,“梅梅,既然你和那人都没有子女,你现在还这么年轻对了,你今年多大了?”

    “我……我75年的。”

    “75年,那今年就是28岁了。既然你们现在都还年轻,也都没子女,你们就没准备再要一个?”

    李桂兰的这话让姜梅想到了王勃曾经告诉她的等她三十后对方就给她一个孩子的打算,姜梅的脸上慢慢的便浮现出了一抹幸福的笑意。

    “有想过。不过,这两年正是他事业的上升期,我们……我们打算三十岁之后再要孩子。”

    “30之后?那也要得!现在都提倡晚婚晚育。尤其是在大城市,人家好多人都流行30岁之后才结婚生子。不过,结婚喃?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办不办婚礼?如果要办婚礼,你一定要请我和你张叔哈!不管有多远,哪怕是爬,我和你张叔都过来给你们庆贺!张家屋头那些人,也就梅梅你最对我的胃口,其他那些,一个二个比算盘都算得还要精!”说着,大概是想到了丈夫这边的亲戚以及平时叔伯妯娌间交往的一些窝心事,李桂兰的脸上遂露出了一丝讽刺和不屑。

    但马上,她就感到了自己刚才话里的问题,因为姜梅已经跟张小军离婚了,严格算来,已经不是什么“张家人”了。

    “对不起哈,梅梅,刚才是你李口误!”

    “没事儿,李。不论我和张家有没有关系,在我的心中,你和张叔永远都是我的和伯伯。”姜梅笑着道,想到刚才对方提到的婚礼,姜梅便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多少有些尴尬的说,“婚礼的话,李,我们……我们就不准备办了。”

    李桂兰有点意外,但很快就明白了两人不办婚礼的原因,点头附和说:“不办也好!婚礼也就是个形式,走个过场,都是给身边人看的,自己人却是累得要死。反正你们都已经体验过一次了,也没必要再次体验。”

    “嗯,我和他也……也是这样想的。”

    “……”

    两人就这么一问一答的就姜梅的男人交谈着,李桂兰自然是带着一种“探索发现”的心态去挖掘她不曾了解却又无比好奇的辛秘;而姜梅,在经过最初的稍许紧张和不安后,也慢慢的淡然了下来,顺着开头编造的故事,越编越顺,越编越圆。

    来双庆后,尽管差不多每一个星期都要跟自己心爱的男人见面,但姜梅其他方面的社交,却少多了。以前在光汉的时候,她还经常和田芯,曾萍,解英这些一起创业,一起成长的姐妹逛街,谈心。而在双庆,她却找不到可以真正交流,摆知心话的认。工作中固然有很多的女同事,不少都还是从四方,光汉那边过来的,但全都是她的下属。她们在她面前,全都是一副颤颤惊惊,奉承讨好的样子,她也很难与之发展出真正的友谊。

    而李桂兰就不一样了。当她还没跟张小军离婚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就很好,十分的谈得来。她离了婚之后,李桂兰得知她一个人在光汉上班,便时不时的坐车到光汉来看她,来的时候几乎每次都会给她提两只“水平鸭”。李桂兰虽然在辈分上比姜梅大了一辈,但两人之间却几乎没有任何代沟。亲戚关系,加上以前多年一起在大市场摆摊卖鸭子的经历让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这次,李桂兰的到来,便让很久没跟可以聊得来的好姐妹摆过知心话的姜梅越聊越嗨,越说越开,有一种畅所欲言的冲动。

    在说了一大堆自己的事情之后,姜梅又开始关心起李桂兰家的鸭子生意。

    “唉,还不就是那样?撑不饱,但也饿不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李桂兰叹口气说。

    姜梅听了,便开始安慰,说生意只要能够长久保持就好。现在静静考出来了,以后等静静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她和张叔就轻松了。

    “是啊,我和你张叔这辈子是到头了,现在也就只能指望静静了。”说到自己的女儿,李桂兰的脸上便露出了一种慈爱的神情。

    “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