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俗人一枚 >

第995章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995章

小说: 重生之俗人一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出演《疯狂的石头》里面的主角配角,没有一个后悔的,片酬翻了百倍千倍的黄渤,徐峥这些牛人就不说了,连戏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配角中的配角,只跑了个龙套的“厂长”,在出演了《疯狂的石头》后,身价都暴涨了好几倍。

    有人做了个计算,2005年花三百万就能拍下来的《疯狂的石头》,十年后,要想原班人马出演,三个亿都不一定搞得定!

    男主男配王勃打算启用原班人马,只是在两位无关痛痒的女配角上,王勃决定重新选角。

    《疯狂的石头》里面的两位女配角,一个是“包世宏”在公交车上当售票员的女朋友,原版是一个挺清秀的女孩,王勃打算让郑燕来客串,充当《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颜值担当。

    另外一个则是“厂长”的儿子“谢小萌”的女友,一个穿皮装,露肚脐,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的小飞妹,这个王勃就准备来海选了,打算过一把海选女演员的瘾。

    2004年底2005年初,华夏娱乐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已经封笔告别文坛的大才子王勃王子安竟然准备转行拍电影了,而且是直接当编剧,当导演一把抓,电影的名字都取号了,叫《疯狂的石头》,一部以他自己现在生活的双庆为背景的喜剧。

    对此,圈里圈外,有人期待,有人叫好;但更多的人还是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情来看待他拍电影这件事的。

    “影坛非文坛,王勃王子安,请回头是岸!”

    “《疯狂的石头》不如叫《疯狂的文人》!”

    “《疯狂的石头》票房大竞猜,我猜一百万!”

    “新人导演,全新演员,你们期待吗?”

    “……”

    见诸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的,绝大多数,便是这类明嘲暗讽的声音。

    有好事的,直接采访王勃,“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他对自己这部处//女作票房的期望。

    “对《疯狂的石头》,我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上个两千万!”当着采访他的媒体记者的面,王勃不知谦虚为何物,毫不嘴软的说。

    然后,他的这句“我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上个两千万”直接火了,犹如十几年后“某首富”的“小目标”的翻版,成为了无数人的口头禅。

    他的这个小目标发布之后,立刻引来了无数人,尤其是电影圈,影评人士和电影爱好者的口诛笔伐外加哈哈大笑,觉得听到了今年最好笑的笑话,感觉那王勃王子安如果不是狂妄自大,那就是脑子有问题,就像他取的电影名,真的“疯了”。从来没执过导筒,一个有票房号召力的名演员也没有,投资只有区区三百万的一部影片,竟然敢喊两千万票房,难道他不知道大陆导演,到目前为止票房过亿的也仅仅只有张、陈、冯这三位第五代大导演么?

    “……某些年轻人啊,就是好高骛远。”某位影坛老前辈直言不讳的批评道。

    一些喜欢看书,同时也喜欢电影,曾经是王勃粉丝的人也开始由粉转黑,感觉王勃太不谦虚,太自大,也太不了解影视圈的现状跟深浅了。他们承认王勃的确是百年难遇很有才华的一个人,在文学,音乐和商业上都有过人的造诣和天赋。

    但是隔行如隔山。玩得转文学和音乐不代表也玩得转电影。因为文学和音乐,说到底,都是很个人的东西,只要才气过人,一支笔就可以闯天下。

    但电影,却是一个需要无数人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很讲究实践和积淀。王勃成名的这几年,大家只见他在文坛和歌坛攻城略地,高歌猛进,奇迹频出,他的小说和他为旗下明星写的歌全球传唱,引领风骚,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记录;然而,大家可从来没听说过他在拍片、摄影上有什么才华,摄像机会不会用可能都是一个问题。那么少的投资,没有任何一个当红的影星坐镇,一出来就口吐狂言喊什么两千万票房,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王勃的“口吐狂言”让他一瞬间招致了大量的负面消息,他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才成立不久的剧组都为他担心,但王勃却浑不在意,现在踩他,黑他的人越多,等半年影片华丽上映后,他的回击打脸才打得越爽快,也才更有戏里戏外起承转合的戏剧性。

    某种程度上说,那个抄袭“某首富”的“小目标”的豪言壮语,其实是故意的,变相造话题,搞营销罢了。

    而且,他的目标可不是什么两千万票房,那是上辈子宁好导演的《疯狂的石头》的实际票房。现在由他这个比宁好出名了百倍千倍,更具有话题性,光是铁杆粉丝,就有成百上千万基本盘的大名人来“导”,区区两千多万票房,他怎么会看在眼里?他感觉自己没有直接把“小目标”变成一个亿,就是够谦虚,够给老前辈们面子的了。

1585,海选演员

    尽管王勃对所有的男主角男配角都“简在帝心”,然而,因为大多数人现在都没什么名气,既没有什么工作室,也没经纪人,现在的网络也不怎么发达,能够通过微博,微信直接联系到本人,一时半会儿,王勃也没办法找到这些人,他便只有按照宁好的建议,在影视基地,电影厂门口,北影,中戏的校内布告栏去贴布告。那些地方,随时随地都有成百上千的龙套演员和表演系的在校学生等待着试镜上戏的机会,怀抱着一戏成名的梦想,价格便宜不说,而且演戏绝对投入,肯吃苦。王勃一听,心想,多半上辈子你这家伙就是这样将一帮子“物美价廉”的人员找齐的,于是爽快的从谏如流,其他的不管,只对招聘方面作了两点要求:

    一,本戏投资不大,经费有限,对片酬有要求和期待的人请慎重考虑。

    二,诚聘有理想,有演技,肯吃苦的未来明星们加入《疯狂》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疯狂!

    王勃的潜台词就是,已经成名成腕,想赚大钱的就别来了,庙下供不下大佛,另谋高就吧。

    作为王勃剧组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拿片酬,电影上映后除去成本如果赚钱,还有票房分红的头号打工仔宁好很好的领会了王勃的意思,按照剧本中的角色要求,很快整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招聘启事,复印了好几张,而后便屁颠屁颠的跑去影视基地,电影厂,北影和中戏张贴剧组布告去了。

    招聘男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和龙套演员的招聘启事贴出去后,让王勃和宁好都没想到的是,短短三天不到,剧组便收到了整整五百份简历,而且后续的简历还在以雪花般的速度飞进剧组。

    “王导,您……您的号召力也太恐怖了吧?”面对公寓内堆积如山的一份份简历,宁好嘴巴直接张成了一个o形。

    “哈哈,好哥,我又不是张一某,陈楷歌,哪有什么号召力?只能说明现在的电影市场不景气,电影开工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哈!”王勃打了一个哈哈,开始在如山的求职简历中寻找起前世那些面熟的演员来。

    很快,王勃便在如山的简历堆中发现了三个配角,岳小军,王迅和彭波三人的身影。五个男猪脚中的两个,黄渤和刘桦也在,加上他通过老谋子的关系联系上的香江过气明星连晋,目前的五个男主就差郭涛和徐峥了。

    如果说简历的数量让王勃吃惊的话,来应聘那个“女主角”的应征者的名字,则让王勃直接震惊了!近两百份女性简历中,他不仅看到了车小,白白何,袁珊珊,张丽,张歆怡这些几年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明星,而且还看到了好几个未来红透了半边天的华夏著名女演员王落丹,汤维,唐焉和佟丽雅!

    “不会是同名同姓吧?”王勃小声嘀咕,一看对方按照招牌要求在简历内所附的艺术照和生活照,那一张张热情洋溢,顾盼生辉,各有特色,虽然青涩,但绝对“面熟”的笑脸,王勃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应该高兴还是发愁。

    他随即又是一阵疑惑,不明白在影视圈“默默无名”的自己为啥突然成了香饽饽,让这些未来身价片酬数百万,上千万的大明星一窝蜂的朝他这个预算只有三百万的小剧组里面钻。

    但很快,一看台历上的时间,2005年,王勃心头的疑惑一下子便释然了。

    王落丹,张歆怡,唐焉,白白何,张丽和佟丽雅到现在都还是北影和中戏的学生,佟丽雅甚至是刚进入中戏的大一新生,这几人中,除了张歆怡在去年参演了一部《风吹云动星不动》的电视剧外,其余的,根本就还没机会参加任何的演出,连龙套都还没有跑过,在影视圈,完全还是路人甲,路人乙的存在。

    至于车小和汤维,尽管已经毕业且有过影视剧的经验,但毕业也刚刚一年,参演的影视剧,既不叫红又不叫坐,在剧里面担当的也只是无关痛痒的配角。

    王勃瞧了瞧同样跟他一起挑选着演员简历的宁好,并没从这位圈中人的脸上看到过任何惊讶的表情,这也侧面说明了这些未来大红大紫的女明星现在在娱乐圈的确还只是默默无闻,毫无名气的新人。

    剧组的招聘启事在影视基地,电影厂,北影和中戏贴了一周,直到郭涛和徐峥也先后加入了应聘的大军,王勃便赶紧让宁好把招聘启事撤了下来,换成一张“招聘已满,谢谢大家,尽请期待最终面试名单”的布告。再不换,他现在住的用来充当临时办公地点的公寓,恐怕堆简历都堆不下了。

    接下来的两天,王勃,宁好,加上王勃的两位打酱油的秘书郑燕和罗琳,便待在公寓内,开始从总计一千多份的简历中进行初步的筛选。王勃和宁好各选三十份,然后汇总到一起进行面试和试镜。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亦或是宁好对他创作的剧本角色的样子和形象早早就心中有数,四个男主角和三个男配角的名字都在两人所选的名单之中,王勃一看,立刻松了口气,心想,到时候在拍板决定最终参演人员的时候,他和宁好这位副导演将会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也不至于“独断专行”了。

    倒是在女演员候选人的选择上,两人的差异颇大。王勃根本懒得看其他人的自我介绍,直接奔着几张“熟脸”,未来的女明星而去。

    宁好则颇认真的细细的阅读着手中的一份份简历,在心头研判一番,挑选着他自认为最合适的女配角的候选人。

    两天后,最终的一百位男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和龙套演员的面试名单火热出炉。郑燕和罗琳开始按照简历上留下的电话,给这一百位“幸运儿”打电话,通知他们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除此之外,王勃又让宁好把最终的面试名单在四处招聘地各贴了一张,以示剧组的公正公开,

    面试的地点被定在了建国门外大街的柏悦酒店。王勃让郑燕在柏悦酒店定了一个行政套房,作为未来三天的面试之用。

    《疯狂的石头》演员面试已经进行到第三天了,今天是最后一天。

    前面两天,面试的都是男主角,男配角和龙套演员。每个男主和男配,都确定了几个备选对象,过去的两天,便是对这几个备选对象演技和跟剧本角色匹配度的综合考察。有着前世的记忆,王勃当然知道谁来演谁最合适,但这些他却无法宣之于众,告诉剧组的其他人,哪怕是走过场,他也要搞一个像模像样的试镜会来掩人耳目,以达成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黄渤,徐峥,郭涛,王迅这些上辈子经过市场检验和时间考验的经典角色放到他们该放的位置上。

    经过两天的试镜,试演,黄渤扮演的“黑皮”,徐峥扮演的“冯董”,刘桦扮演的“道哥”,以及郭涛扮演的“保安队长”顺利通过了“王导”和“宁导”的考察,当天晚上,就获得了各自的角色。

    三个配角,王迅,岳小军和彭波也几乎没什么异议的得以通过。

    男演员选定,最后剩下的,便只剩下一个不太重要的女配角“菁菁”了。

1586,我不干这种事

    ps:月末了,2017也将过去了,求月票,求推荐:)

    张丽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大二学生。前段时间,娱乐圈出现了一个甚嚣尘上的新闻,文坛才子,音乐天才王勃王子安转行拍电影了,打算投资三四百万拍一部喜剧片,还“口吐狂言”,针对他处//女作的票房,定下了“两千万”票房的小目标。对方的狂妄自大,立刻招来了无数圈中人的批评和非议,嘲笑这位“外行人士”的鲁莽和不懂行。

    看了这个新闻后,张丽班上的同学们也对此议论纷纷,批评,嘲笑的居多,觉得对方的这一小目标靠谱,有可能实现的,几乎没有。

    张丽也感觉那王子安“两千万票房”的目标不太靠谱。就像许多评论者一样,她并不怀疑对方在文学,音乐和商业上面的天赋,但也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门门懂,样样精”,任何东西,一学就会,一会就能干得很好的天才人物!当导演,拍电影跟写小说,写歌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拍电影与其说是艺术,还不如说是技术,对各种技术活的了解和掌握,对各种资源的调动和把控。不说其他,光是对光和影的研究,画面色彩和质感的把握,就不是一时半会儿,一年两年可以了解得通透的。而据报道,对方去年才开始去北影导演进修班进修,以前对电影完全就是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别说摄影机,dv机都没有摸过。从理智上,张丽很难相信这样的一个人会拍出一部卖座的好电影。

    不过,心头虽然怀疑王勃在电影方面的才能,但她也没有跟着班上的同学们一起去奚落和嘲笑对方。每个人都有梦想,或许,拍电影只是对方小时候的梦想罢了,以前没办法实现,现在有钱又有名了,自然可以拿几百万出来为自己儿时的梦想买单。

    而一个人的梦想,不论多么荒诞无稽,不可思议,都应该受到尊重,至少不应该去嘲笑。

    几天之后,中戏校内的张贴栏突然贴出了一张《疯狂的石头》的剧组招聘演员的“招聘启事”。这“招聘启事”,犹如一块大石头扔进了池塘,顿时激起了无数的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