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仙剑昆仑 >

第91章

仙剑昆仑-第91章

小说: 仙剑昆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沙走石中,许多长得异常高大的人在千军万马中厮杀。他们穿着奇异的盔甲,面上覆着如同妖兽般诡异的面具,或持长枪或拿手杖,呼喝间白光一闪便有人倒下。
    忽然凭空一柄巨大的宝剑出现。它长七尺宽半尺,剑身上龙形花纹犹如活龙一般张牙舞爪。这柄金光闪闪的巨剑握在一个身材魁梧的人手中。他凌空跃起挥动巨剑,带起了长达丈余的剑芒,所到之处戴面具的人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纷纷倒地,剑身上染满了碧血,顺着剑尖一滴滴地落入干燥的黄土,地面变得鲜红泥泞。
    渐渐剑身上的龙纹仿佛活了起来,碧血不再流下,竟然被那把巨剑欢畅的吸入。随着杀人越来越多,那柄剑变成了妖异的血红色。忽然那剑从主人手中自己飞出,如同收割麦子一般削割着人体,惨叫声中骨肉横飞、血雨纷纷。战场上只见一柄血红色的巨剑拖着丈余的红光来回纵横。
    玉雪已经目眩神驰。这是轩辕剑变成有灵的神剑的经过,但是她万万没想到居然是靠杀戮这么多生灵得来的!
    画面一晃,还是那把巨剑,此时它已经变成血红色,魔气冲天、怨气逼人的悬在一只巨大的鼎上。鼎里燃着熊熊大火,一只手握住焦躁不安的剑割破另一只手臂,鲜血汩汩流出。
    那剑仿佛欢呼了一声拼命地吸着鲜血,剑身越发红亮。那手强行将剑从手臂上拿开,丢入鼎内。大鼎轰的一声腾起更高的火焰,剑在里面左冲右突,却怎么也冲不出大鼎。
    火焰变得极为炽热,不知多久后,哗啦一声一柄金光闪闪的剑从鼎内冉冉升起,如同新升的朝阳一般眩目。它的身上再也没有了魔气和怨气,有的只是让人内心平和的正义的力量。
    真正的神器诞生了。
    画面已经停止,轩辕剑静静的悬浮在玉雪的面前。玉雪已经深深感觉到自己与它已经血肉相连,就像它本来是她的一部分那么自然。
    玉雪心底又响起那细细的声音,但是已经没有了任何嘲笑和戏耍,语气异常平和:
    “我也曾是一柄魔剑,饮下无数生灵的鲜血,但是我的主人让我脱胎换骨成为神器。希望你明白我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后要好好善用。剑有双刃,可以杀敌也可以伤自己。要以正义之名使用我,这样你永远是最强大的。”
    玉雪郑重发誓,末了好奇道:
    “你的主人是谁?”
    轩辕剑哧哧笑了两声道:
    “莫非你真的不知道?我的主人叫什么,自然我的名字也叫什么!”
    玉雪一愣。轩辕剑?轩辕氏!它是黄帝的佩剑!那些被轩辕剑所杀的人正是蚩尤所率之部落、乘神石飞船从遥远的天边而来的蛊苗的祖先!那么那个巨大的鼎一定是著名的九州鼎!是黄帝采九州之金精铸成,可以媲美神器。相传得此鼎则得天下,黄帝飞升天界后此鼎下落不明。没想到轩辕剑居然是这样来的!
    玉雪沉思间轩辕剑嗖的一声自动飞进她体内,现在她的面前地上静静的躺着的是昆仑镜。
第一百四十节  见机行事
    昆仑镜此时只有巴掌大,正面是光滑的镜子,背面则是如同层叠的鳞片般的许多突起。镜子左右各有一条奇异兽纹,除此之外并无特别。
    玉雪持续输入灵力,镜面渐渐越来越亮,忽然一道白光从镜子里投射而出,正好照在房梁上。她见这道白光凝聚不散,忽然想到以前凰金曾说昆仑镜是妖魔克星,只要被它发出的光照到便无所遁形,想必就是这道光了。但是昆仑镜居然没有器灵,或者说器灵怎么也不肯出现,这不能不让玉雪惊讶万分。她不死心,滴了一滴血在镜面上,哧的一声鲜血渗入镜内立刻消失。玉雪连连滴入鲜血,可是不管她滴入多少,昆仑镜照单全收,还是没有丝毫变化。
    正莫名其妙时,心底传来轩辕剑熟悉的声音:
    “那个镜子根本不会认你为主,别白费力气了。”
    “为什么?”玉雪疑惑地问。
    “它和我不同,据说它的来历很神秘,就连王母娘娘如此神通得到它之后也只能用而不能让它认主,你就省省吧。”
    “那我想测算一下将来也不行?”
    “不行!你的道行不够测不了,用用它的照妖神光还可以,不过耗费功力太大,也不划算。”
    玉雪彻底没辙只能放弃,将昆仑镜收入乾坤袋。见轩辕剑呆在她的眉心之间,不由叫道:
    “你能不能换个地方?在这里我有些不自在。”
    轩辕剑严肃道:
    “这里最好,我可以时时观察外界情况,万一你有危险我立马可以出手。”
    玉雪心道:只怕是因为这里可以看到外界风景吧!她伸手摸摸额头,发觉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剑形突起,挥手做出水镜一照顿时呆了。只见眉心间一个金色的剑形,就象唐时女子爱贴的花钿一样——轩辕剑仿佛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显摆在那里!
    玉雪知道说它不通只得算了。她凝神查看隔壁房间的耀日凰金两人,不由一喜。原来耀日居然功力大进,眼看就要突破到大乘期。凰金则早已收功,正在为耀日护法。
    耀日所炼的是崆峒派祖师广成子所传心法,有独到之处。此时他正在紧要关头,全身金光闪烁吞吐。过了片刻金光一亮倏忽涨大接着猛的向内一收——大功告成,耀日顺利晋级到大乘。以他百多年的速度就能修炼至大乘,也可谓奇才了。
    玉雪想到如果他的师弟耀海还在的话,一定万分高兴,忽而想到青峰,她的心头又一黯。
    就在她一喜一悲之间,耀日已经收功推门进来。玉雪连忙向他道喜。二人说笑间那个少年喇嘛飘然走进寺内。
    他双手合十道:
    “忽必烈已经颁下谕令,禁止杀戮、降者免死,所以现在吐蕃国王已经投降,一场兵灾消弭于无形,真人可以放宽心了!”
    玉雪问道:
    “大军现在何处?”
    少年道:
    “就在城外,真人请随我来。”
    三人随着少年来到忽必烈大营中。忽必烈设酒款待,言谈中对少年极为恭敬。玉雪始终不曾问过少年的姓名,见忽必烈礼敬有加,不由好奇。
    忽必烈大笑道:
    “你来了这么多日,怎么连赫赫有名的神童思巴也不知道!他年纪虽小,佛法精湛,连我也是大为敬佩的。”
    玉雪这才知道这少年喇嘛是神童。她对此也不甚了了,仔细问了日期,才知道他们已经在那小庙中过了大半月居然还浑然不觉。
    大军在城外休整,同时忽必烈遣人飞马急报和林大捷的消息。玉雪见左右无事,将弟子们全部拉到那个小庙中修炼。
    这日思巴又来看玉雪。
    玉雪不觉技痒,笑道:
    “佛法精湛,想必伏魔也是好的,不如露一手给我开开眼如何?”
    思巴含笑道:
    “也好,请真人指点一二。”
    说完,他走至庙外空地上,双手连掐手印。玉雪发现他的印法与自己所学佛门九印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更为复杂细致。
    瞬间思巴已经打出无数印诀,漫天金光手印飞舞,无声的飘落地面。就在玉雪有些诧异时,手印落处的地面静悄悄裂开,片刻后玉雪身周遍布大小裂缝,有的深达几尺。如此不见火气的功法让玉雪大为佩服。想他现在不过是十来岁年纪,长大后那可更了不得!
    她心里忽然一动,如果有他帮手的话那真的再好不过了!正想着如何提出,思巴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微笑道:
    “佛门之人最忌杀生,而且我生性喜静不爱与人争斗,所以我不会帮真人打打杀杀。”
    见玉雪有些不好意思,他笑笑又道:
    “但是我可以帮真人一个忙。忽必烈王爷让我随他去和林宣扬佛法,我已经答应了。如果有妖人左右朝廷,我势必不会袖手旁观。而且我可以给你一封荐书,你持它去净梵寺,关键时候他们会助你一臂之力。”
    玉雪疑惑道:
    “净梵寺?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思巴道:
    “净梵寺隐居世外一心修佛,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他们除了专修佛法外降魔功夫也是极好,一定会派人出山帮你。不过那地方可不好找,而且危险重重,就看你有没有缘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道:
    “我已经写好了信,地图也在里面,你日后一定会派到用场。”
    玉雪接过打开一看,那信是用梵文写的,扭扭曲曲、一字不识,但是地图倒画得很清楚,明显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岛屿,水路迂回复杂。玉雪心想反正是用飞的,应该很好找。当下将信和地图收入乾坤袋中郑重道谢。
    思巴又道:
    “明日王爷就要回大都,想知道真人随不随他一起去,特地让我来问问。”
    玉雪皱眉道:
    “奇怪,听说大军还要留在这里整编,怎么王爷倒先回大都了?”
    “这是大汗谕令,他派另外的将军来带兵,但是王爷要先行回大都叙职。”
    玉雪转而一想就明白了。这次忽必烈势如破竹,立下大功,就算大汗是他最亲的大哥也不能不忌。她摇头暗叹,这些帝王家的人一个个心机真深啊!
    第二日忽必烈就起程回大都,玉雪带着所有弟子与他同行,正好以护卫的名义一起进京。队伍浩浩荡荡的押运着许多战利品和俘虏,由北而上穿过昆仑山口进入大漠。
    玉雪遥望昆仑山的皑皑白雪,想到瑶池已经不复存在,心底泛起一丝伤涩。
    并排的耀日看到她的神色,闷声说道:
    “等胜利了,你可以重建昆仑,我一定会帮你。”
    这些日子以来,耀日一直默默追随,总在玉雪最需要他时出现在她身边。此时虽然只言片语,但是话里透出的关心却让玉雪心头一暖。第一次她觉得应该正视她和耀日的感情。如果说他们之间真的只有战友的情谊,那么玉雪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不知从何时开始,耀日已经默默地帮她承担了许多,而她也习惯了有耀日在身旁。此时她觉得不管如何应该对耀日有个交代,否则便好象一直在利用他似的。
    当下她低声道:
    “师兄,这些日子你辛苦了!尤其我还害你中了假面蛊。对你我总觉得过意不去。”
    耀日沉默半晌道:
    “只有过意不去吗?那么就不必了。”
    语气甚为萧索。
    玉雪嗫嚅道:
    “其实在我心里你已经不光光是战友、师兄,还有……”
    她一时不知该怎样表白。耀日的眼睛透过面具满怀希望的看着她,玉雪却有些脸红说不下去了。正在这时,忽必烈吩咐扎营差人来请,玉雪松口气马上去了。
    耀日颇为失望,知道终究还是没捅破这层窗户纸。
    大帐中忽必烈端坐着,面色有些难看。一见玉雪,他便道:
    “我也不知大汗是怎么想的。自他即位后我主管漠南关中,一向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我大捷进都,他却兴起大狱将我治下的官吏拿下许多,说他们个个贪污。怎么可能这么多人都是贪的?分明是给我个下马威!”
    玉雪一听,就知道蒙哥对忽必烈确有疑忌之心。见忽必烈甚是不忿,笑道:
    “大哥是英雄,做大事自然会引来小人的猜疑。但大汗是你亲大哥,一向待你很好,他不是这样小鸡肚肠的人。这次必然是旁人挑唆,与大汗无关。大哥还是不要想太多,以免伤了亲兄弟的和气。”
    忽必烈闷闷的出口长气道:
    “也罢,回去就缴了兵权不问朝事,省得让人说是非!”
    玉雪见他想通,又问起旭烈兀那边的战况。
    忽必烈道:
    “五弟如今是捷报连连,西边新得了大片土地。听说大汗甚是高兴。”
    玉雪略为放心,想来玉雁一定过得很好。念头一转又开始担忧,如果处处大捷,离攻宋之日必定为时不远,于是她极小心的探忽必烈口风。
    忽必烈从来只当玉雪是蒙古自己人,毫不在意的道:
    “攻宋是势在必行之事。南宋朝政紊乱,皇帝偏听一个大奸臣贾似道的鬼话,如此大好河山还不如尽归我们蒙古。这仗迟早是要打的。”
    玉雪想到以前历练时捉弄贾似道的事情,不由一阵好笑,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果然是对的,那大奸臣居然还是如此行事!也难怪南宋日趋衰亡。她心里感慨,找个借口告辞出去。
    玉雪在自己帐中将攻宋之事与耀日等人一说。众人默然。如果说攻取大理、吐蕃还能劝降,但南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降的,这必然是汉人和蒙古人之间的一场硬仗。不管哪里打仗,受苦的总是老百姓,但是如今就算玉雪有回天之力,也阻止不了这场战争,连将伤亡减至最低恐怕都不可能。
    良久后耀日道:
    “不如我们在大都中见机行事,看看有没有办法阻止战争。实在不行就搅浑池水,拖得一时是一时。”
    众人长叹点头,这是唯一良计了。
第一百四十一节  华山覆灭
    和林表面平静无波,暗地却风起云涌。忽必烈入朝见了蒙哥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末了以连日军务劳顿身体有恙的借口,推辞一切事务闲居在家。蒙哥虽然嫌隙尽去,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却始终没有把他再派外任。忽必烈也乐得逍遥,整日与门下清客游山玩水。
    玉雪和弟子们被他安置在城外的一处王府别院,由侍卫头领叶风寒打点一切。这个叶风寒十多年前见过玉雪后便一直敬畏有加,现今听说玉雪做了修道大派昆仑派的掌门,更是神仙前神仙后的,凡事惟恐不周到。
    玉雪却也没有闲着,暗地派出各路弟子,打听朝局刺探军机。她的行动虽然隐秘,但还是瞒不过忽必烈的耳目,这天他忽然到访。
    入座后,他长叹一声道:
    “妹妹如今已是得道之人,奈何怎么放不下尘俗之事呢?”
    玉雪一惊。他又道:
    “我们自小认识,又有结义之情,玉雁嫁给五弟后我们更可以说是一家人,但是你为什么背着我去做那些事?我如今虽然身份尊贵,但是身家性命都不是我自己的。现下连我都已经知道,难保不传到大汗耳朵里,妹妹还是慎重一些罢!”
    玉雪被他一言拆穿心下惴惴,半晌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我只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