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牧场主 >

第570章

大牧场主-第570章

小说: 大牧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很少能求到你的字了,我孙子还没起名,请您帮忙起个,顺便题成字怎么样?

    笔墨纸砚这里都有,东西齐了。”

    “为老不尊,送出去的礼物,还能算是你的吗,说用就用?”

    “请随意就好。

    我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书法,但没能碰到适合的老师,于是放弃了,能看见饶老先生出手,我应该高兴才对。”

    韩宣刚说完,他外公先怀疑了,问道:“你还练过字?”

    “嗯,在我爷爷书房里写过几幅。”韩宣厚着脸皮说道。

    他真的只练过几幅,饶老先生以为韩宣在谦虚,说:“那你来试试?

    我来帮你看看怎么样,别的不敢说,书法方面我有点自信能指导你。”

    “对,写得看看,早就听说你是天才,给那些小辈们开开眼。。。。。。”

    一帮老人们接连开口,将韩宣给赶上了架。

    他尴尬向外公递去求救眼神,这老头不但不理,反到开始帮忙研墨。

    韩宣哭笑不得,拿起毛笔清洗,来到铺着拥有一百多年史宣纸的桌子旁,沾墨时候说:“让我用这种纸,真是糟蹋了。

    我只会写一种字体,各老看完之后,千万别笑话我。”

    说完用手按住纸,从右到左竖着写。

    刚下笔写出第一个笔画,周围那些艺术修养挺不错的老头们,全都傻眼。。。。。。。(未完待续。。)

第1163章 真贼!

    一锭清朝老残墨,价值数万港币,研墨出来的墨汁浓稠。

    书法用墨很重要,国画大师李可染当初苦于无墨可用,只能拿自己的作品来跟别人交换清代墨。

    韩宣表情认真,拿着笔在纸上扭啊扭的,看他手腕动作,写出的笔画很奇怪,好像用笔在纸上爬。

    一气呵成,弯弯扭扭的“大”字,很快出现在纸上。

    饶宗颐老先生见到后,眼睛微微一亮,但是没开口打扰,等韩宣再次沾墨的间隔,才拍手大笑道:“要是我没看错,应该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先生创造的鸟羽体,很不错啊!”

    对他笑了笑,韩宣点头认同饶老先生说得没错。

    他在老爷子书房里看到过张伯驹的真迹,认为这种字体很有趣,当时就是照着那幅字练的。

    那幅字中有个“永”字,这是书法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所谓“永字八法”,它的写法基本包含了书写某种字体时候的所有用笔方法。

    一“永”通,千字通,所以韩宣才敢在没有多练的情况下,在这么多人面前写字。

    张伯驹是位奇人,他的继父当时非常出名,本人也很有才,不然不可能和张雪良、若孝等人齐名,挤身四公子之列。

    关于四公子的排名,有许多种说法,韩宣认为就凭他当初往故宫博物院捐赠了包括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黄庭坚《草书》等书法作品,自己却因为买文物一穷二白的这种做法,就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他是个嗜文物如命的人。

    继续书写,韩宣写毛笔字的姿势在旁人看来很不端正,甚至连握笔的方法也不对,但是写出来的字却很有味道。

    鸟羽体乍看有些怪,却越看越有美感,反复蘸墨下笔之后,宣纸上出现几行字,写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两句出自李白的《行路难》,他接着又加了一句“行路难,归去来”,也出自同一首诗。

    写完之后,弯弯扭扭在左下角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加了个日期。

    别人的日期都是“甲子”、“壬午”之类年份,或者“早春”、“开岁”等表示一年中时间,他却写了“一九九七年六月八日晚”。

    外公郭穆州见到后,快笑疯了。

    不仅是因为落款格式不对,而且还在笑他这次没用鸟羽体写落款,字格外难看。

    霍先生哭笑不得,开口说:“字是好字,但是这落款。。。。。。太破坏美感了。”

    饶先生也跟着说:“是啊,能把鸟羽体写得这么漂亮的人可不多,如果把旁边那部分给裁掉,裱起来就漂亮了。”

    本来他们很一致地认为这幅书法字好看,但落款不怎么样,此刻突然有人唱反调说:“我不这么认为,你们都让让,我来解释给你们听。”

    韩宣小纠结,落款本来就不好看,他承认这点,心想着难道自己天生就有写书法的天赋?

    将目光投向刚才说话的李兆机先生,他是香江出了名的地产大王,人们都尊称他为“四叔”,财富在全香江能排进前十。

    “你们仔细看。”

    李兆机一本正经地说道,说话时候拿起这幅字,人们真以为他要开始点评,想不到这位年纪将近60岁的老头,突然转身将字交给他的家族后辈,还心急喊道:“快跑!

    放进我车里看好,谁跟你要都别给!”

    下巴掉了一地。

    客厅里的人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眼睁睁看着李兆机的那位后辈,小跑着将韩宣刚才写的字给拿走了……

    饶宗颐老先生回过神,然后哭笑不得指着李兆机说:“你这家伙真贼!

    这应该算是韩宣的第一幅字,以他现在这恐怖名气,将来肯定很值钱!

    你都那么有钱了,还要跟我抢干什么,我的棺材都没钱买,给我怎么样?”

    “我定做时候,顺便帮你也做一口。

    绝对是上好的楠木,既然已经有棺材了,所以还是让给我吧。”

    敢说送棺材这话的,在场只有年纪比他大的邵六叔可以。

    这老头目光灼灼盯着李兆机,但李兆基装傻充楞,只当作没看见、也没听到,摆明了不愿意给。

    韩宣回想起后世马云一幅油画,竟然能以高达4000多万港币的价格成交,说不定自己将来也可以。

    在心里暗自感慨,李先生果然有头脑,能将生意做这么大,确实有道理……

    别看饶宗颐先生刚才哭穷,其实他一点都不穷。

    因为还在世的缘故,作品价格不算高,但从不缺拿着十几、甚至几十万港币,来向他求字画的人。

    老先生摇摇头,没有再多说。

    刚才那幅字是机缘巧合,现在没谁能拉下脸来,再让韩宣写另外一幅给自己收藏,毕竟他是跟他们年纪相差很大的后辈。

    李兆机脸皮很厚,当作刚才的事情没发生过,此刻又开口说:“绕先生,该你写了。

    说好帮我孙子起个名字,你总不会刻意报复,让他以后没脸出门见人吧?”

    这话说出口,就算饶宗颐刚才有这想法,现在也得打消。

    开玩笑般说了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从韩宣手中接过毛笔,站在原地认真考虑了会儿,下笔写字之前还随意问句:“你孙子是姓李没错吧。”

    李兆机一愣,气得快要跳起来了,他孙子不姓李,那要姓什么?

    知道这老头在打击报复,偏偏没办法开口辩解,说出去会被周围人笑话,没好气地点了点头。

    韩宣站在人群里看,只见饶老先生很干脆利落地下笔,用漂亮的瘦金体,写了“李家有子名景天”,接着便放下笔,不算正式的书写,因此没有落款。

    “良辰美景奈何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接天莲叶无穷碧,只羡鸳鸯不羡仙。

    李景天,好名字啊!

    多谢饶老啦,明天给你包个红包送上门……”

    小辈们的笑声响成一片,这四句话分别出自不同的诗,听起来却毫无违和感。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很重要,学习起来很容易,但想要写好却不简单,几个字而且,从中透露着这位老先生的深厚功底,他确实很厉害。

    请人取名,拿红包很正常,绕老却开玩笑说道:“不用,名字没起好,不敢收钱。

    这只是一味药材的名字,能祛火。”

    韩宣听说后憋着笑,刚才就觉得很熟悉,此刻突然想到曾经看过的《仙剑奇侠传3》。

    里面徐长卿、紫萱、重楼等人的名字,和主角景天一样,可不都是中药材的名称么……(未完待续。。)

第1164章 饭局间

    安雅等王萌萌穿好衣服,帮忙吹干头发后带她下楼,人们刚好开始入座,准备吃晚饭。

    总共分了两张桌子,大人们坐在一起,韩宣则被外公丢去另外一个房间,和那帮小辈们一起吃。

    不管这些年纪不大的青少年男女们,在家时候是什么样子,今天没敢捣乱,他们明显是一个小集体,许多人互相认识。

    和韩宣之间微微有些隔阂,打招唿时候显得很生疏,即使是年纪比他大一两岁的,也都叫他“韩哥”。

    清楚知道这位从美国来的华人少年,干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来之前家里长辈们严厉嘱咐过要注意,叫哥心服口服。

    见到安雅和找上门来的小表妹,韩宣招招手让她们来自己身边坐,侍从们已经在上菜,正宗的中餐,花样精美。

    只摆了几盘菜,还没有开始吃。

    上下打量完洗了澡的萌萌表妹,韩宣面带微笑开口说:“现在看起来漂亮多了,坐吧。

    桌子有些大,想吃什么就告诉我,我来帮你夹菜,就当在自己家一样,不用拘束……”

    “好的。

    表哥,你那只熊猫呢?”

    王萌萌哪有要拘束的意思,她性格天生就很活泼,东张西望寻找小巴里的身影,刚才见过那黑白萌物一次,到现在还念念不忘惦记着它。

    “和那只猫一起去玩了吧,待会儿带你找它,先吃饭。”

    韩宣听见这一声声“表哥”,心里还有些不适应,想不到来香江,竟然会碰到奶奶家那边的远房亲戚。

    老爷子父亲,也就是韩宣的曾祖父,直到临死之前还对家乡的亲人们念念不忘。

    可那个年代战火和动荡不断,过了将近百年时间,几乎已经没可能再找到老人口中的“韩家村”,以至于他家根本找不出几个亲戚。

    奶奶家的条件稍微好一些,在那个年代里,有能力搬迁到其他相对安稳的地方居住,长辈们还有联系,到她这一代才断了关联。

    俗话说,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毕竟有点血缘关系,韩宣见到她挺高兴。

    侍从捧着托盘走来,在每人面前放了个小碗,里面装着银耳海参汤,接连摆几道菜在桌子上,韩宣见差不多了,说道:“都吃吧,不用客气。”

    说完自己先动筷子,夹起海参咬了口,这东西他经常吃,甘宝海洋牧场里就有产出。

    见王萌萌不动筷子,开口问她说:“不喜欢?”

    “吃够啦,我家就是卖海参的,天天吃这个。”她哭丧着脸回答说。

    第一次听她说起家里的事情,韩宣试探着问道:“你家卖干货?”

    “对啊,店铺名字叫做余仁生。

    家里仓库都是鲍鱼、海参之类的,燕窝也有,我爷爷天天晚上喝一盅。

    最近新加坡总部那边,有人想要收购我家的店,听我爸说可能会转行干别的生意……”

    不由哑然失笑,这家店的名字韩宣在街上见过,而且还不止一处,心想她家在香江,似乎混得挺不错。

    香江人注重饮食调养,讲究平衡养生,中式保健食品如中药、人参、海味等十分风行。

    参茸海味店及中药店遍布市内,售卖中药、人参、干鲍鱼、干贝和海参等产品,余仁生就是这样一家综合型的干货品牌。

    两人闲聊,安雅则静静吃饭,大概是因为好吃的缘故,眼睛里分明带着笑意。

    其他人时不时看看她,少年们吃饭模样极其斯文,想要留下好印象。

    可惜媚眼抛给瞎子看,安雅品尝完之后如果觉得好吃,还会用公用筷子,帮韩宣夹一些给他尝尝。

    什锦菌菇土鸡火锅、芦笋紫苏春笋虾、蔬菜鲜虾吐司塔、

    蜜汁蓝莓莲藕、百合莲子红豆沙、香煎猪排佐蓝莓芥末酱等等,色香味俱全,摆了一大桌,不断有筷子伸向它们。

    有人说香江是美食天堂,菜品融合客家菜、闽菜和粤菜的特点,又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

    从九龙尖沙咀嘉麟楼请来的大厨,深谙烹饪之道,往往刚吃完一道菜,新的菜肴又上来了。

    不知不觉间,韩宣发现面前碗里堆得满满的,看向安雅时候会心一笑。

    以可乐代酒,陪这些香江上流人士家的子弟们喝了些,一头白虎从门口走来,懒散趴在主人脚下。

    见王萌萌拿着根骨头喂自己,连看都不看一眼,表情鄙视,奥巴玛不爽于她把自己当狗。

    安雅看了看它,小声问韩宣说:“你有没有发现,奥巴马的毛发颜色有些不对劲?”

    “什么?”

    韩宣转过身,盯着体型庞大的白虎,感觉它的毛发确实跟以前有点不同,略微有些黑,开口说:“好几天没洗澡,应该是有些脏吧,晚上睡觉之前我帮它洗洗……”

    去隔壁桌向那些长辈们敬酒,被他们拉着喝了一瓶多啤酒,香江这边很少喝白酒,大多是红酒和啤酒,不然就是威士忌、伏特加这些,口感跟老巴顿酿的啤酒完全不能比,喝完头都不晕。

    等再回隔壁饭厅时候,瞧见门口站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刚才没有见过,她剪了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看立体五官应该是混血,非常漂亮。

    韩宣停下脚步,理所当然认为是外公那些朋友们带来的,嘴里说着:“我让人帮你加副碗筷,等等。”

    “不用了,我还有点事情,现在就要离开。”

    对方露出个很好看的微笑,接着把手中小盒子拿给他,开口说:“给你的礼物。”

    “谢谢。

    吃点再走吧,我们就快结束了……”

    刚去和侍从说完,让他帮忙准备碗筷,等回头时候,哪还能看见她,进入餐厅也没见到,韩宣迷煳想着,难道是自己醉了?

    低头看向手中的黑色盒子,感觉很奇怪,摇摇头塞进口袋里,将刚才的事情抛在脑后,继续吃饭。

    浅水湾1号别墅门口,刚才韩宣见到的那位少女,步伐欢快往前走,坐进停在路边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