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窥阴阳 >

第25章

窥阴阳-第25章

小说: 窥阴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墨这话音刚落,也不知道从哪走出两位靓丽的小姐,每人手上捧着一个长形锦盒,施施然来到了众人中间。小心翼翼的放在了专为鉴宝准备的白玉石桌子上,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轻柔的打开了锦盒的盖子。

    先是看向了其中一件刀型兵器,说是刀却也不是,锦盒中放着的是一个刀头,从刀头的尺寸来看,这显然是一柄大关刀的刀头,微微有些发黑的刃面依旧散发着灼眼的寒光,刀身从上至下用黄铜雕刻的龙形图案镶嵌其中,那怒目圆睁、张牙舞爪的形态为整个刀身增添了一分霸气。

    “刘老,你先给说说,这刀如何?”戚强军第一个发问道。

    刘墨拿起桌上的干毛巾擦了擦手,随后又从口袋里取出一副手套戴上,这才探手将那刀头给请出了锦盒。

    “铸造这柄刀头用的是百炼法,也是我国铸刀的巅峰技艺,这种铸造方法盛行于隋唐之前,之后为了能够量产,所以改用了灌钢法,虽然炼出的刀更锋利,却少了百炼法的韧性,容易折断。”

    “从这柄刀头上龙形图案中龙的形态来看,应该是出自战国时期,再看整柄刀的刀刃,那些发黑的部位,应该是长期沾染鲜血氧化造成的,所以说这应该是一柄战刀的刀头。”

    “刀头下和刀柄分开的部位,可以看到明显的割裂痕迹,也就是说,这刀头和刀柄是有人故意把它们分开的,这么说的话,应该是这柄大关刀主人的后代为了更好的保存,所以才将刀头请了下来,所以说这柄刀应该是有传承的。”

    “像这种大关刀的出处一般都会刻在刀柄上,上次小东找我断代,老实说那会儿我是真说不上来,不过,回去后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倒是找到了些蛛丝马迹。”

    刘墨的一番话就连邹易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这一帮小子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当说到寻到了这刀头出处的时候,一个个都是伸长了脑袋,生怕听不清楚。

    “虽然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将这种龙纹装饰在兵器上,是从秦始皇登基后才开始使用的,而且从这条龙的形态来看,当时正处于傲视群雄,四方征战的时刻,也就是说,这柄大关刀的年代应该在秦始皇登基后却还没有统一六国之间这段时间。”

    “这么一来,要考证这柄大关刀的主人是谁就简单多了,可以用龙纹装饰兵器的无一不是大将军,而在那段历史中的大将军,唯有一人能够将这柄大关刀使得龙飞凤舞。”

    “这人便是王翦,这柄大关刀应该是在公元前二二四年,王翦辞官回归故里后被截断的。”

    直到把刀头的出处解说清楚了,刘墨这才端起杯子浅尝即止的喝了口清茶。

    “真是王翦的大关刀?”

    等到答案揭晓,就连这柄刀头的拥有者余东也是不敢相信,王翦是谁,那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历史上少之又少的仁义之将,在他的辞官告老后,秦始皇为了独揽权势,发动了焚书坑儒等一系列的运动,所以历史中对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这柄刀头若真是王翦所有,那价值可就不可估量了。

    “这当然是我个人的见解,不过若是能够做下碳十四测定的话,应该能够更确切的为这柄刀头正名。”

    “好,改明儿我就拿去做碳十四,等有了结果,还要麻烦刘老给我出个证明”

    余东一脸得意,看向戚强军,阴测测的说道:“军子,我想你不会不承认刘老断的代吧?”

    要说今天晚上最郁闷的莫过于戚强军了,原本想着凭借那把宝剑出出风头的,却不想中途杀出了个程咬金,要是别人也就算了,偏偏是那不对付的余东,真要是被对方给压下去了,他在这冷兵器收藏圈里的名气可就一落千丈了。

    “刘老的话我自然是信的,不过东子,别说我没提醒你,刘老刚才也说了,这刀头是有传承的,这种传承有序的东西你从哪弄来的,这我不问,不过可别闹出事情来,把咱们这圈子的名声给败坏了。”

    余东是什么人他心里清清楚楚,如果真像刘老说的,这刀头是有传承的玩意,那必然是被王翦后人供奉着的,现在落入了余东的手中,八成是动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要说这冷兵器收藏圈和别的圈子还真有些不一样,凡是玩这个的圈里人都讲究个意境,对每一件藏品的来历清白非常看重,也算是对每一件藏品的尊重吧,毕竟这种物件背后基本上都有一段血与泪的故事,特别是像这种有传承的物件,除非传承之人心甘情愿的转让,否则是不允许强取豪夺的。

    余东眼神一冷,却没发作,要说这种事他也没少干过,自然不会被戚强军的一句话给吓到,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军子,别跟我打官腔,这些话也轮不到你来说我,还是让刘老看看你那玩意儿吧,今儿个也好分个高低。”

第50章 鉴宝(二)

    “刘老,今天又要麻烦您了”戚强军恭恭敬敬的说道。

    老者摇头笑骂道:“你小子什么时候没麻烦过我,为了喝你家老爷子的几杯茶,我这把老骨头可算是卖给你了。”

    “嘿嘿,刘老看您这话说的,您这不是提携后辈嘛”

    “刘老,我可是连那把刀都带来了,上回您没给我断代,今儿个可要遂了我的愿啊”

    余东笑着插了进来,那洋洋得意的样子,看得戚强军直皱眉,这小子还真是有备而来啊,事前就已经给刘老掌过眼,连刘老都说不准的东西,那就不是小玩意了。

    刘墨,在国内古文物界那也是泰斗般人物,但凡经他鉴定过的东西,都是**不离十,所以在业内的声望如日中天。

    刘墨摇头苦笑道:“我说你们这些小子,搞收藏原本是好事,一个个争强好斗的,平白糟蹋了这么许多好东西。”

    “都请上来吧,也让我看看小军今天准备了什么好物件”想到这些个纨绔子弟平日里的生活作风,他也懒得去管了。

    刘墨这话音刚落,也不知道从哪走出两位靓丽的小姐,每人手上捧着一个长形锦盒,施施然来到了众人中间。小心翼翼的放在了专为鉴宝准备的白玉石桌子上,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轻柔的打开了锦盒的盖子。

    先是看向了其中一件刀型兵器,说是刀却也不是,锦盒中放着的是一个刀头,从刀头的尺寸来看,这显然是一柄大关刀的刀头,微微有些发黑的刃面依旧散发着灼眼的寒光,刀身从上至下用黄铜雕刻的龙形图案镶嵌其中,那怒目圆睁、张牙舞爪的形态为整个刀身增添了一分霸气。

    “刘老,你先给说说,这刀如何?”戚强军第一个发问道。

    刘墨拿起桌上的干毛巾擦了擦手,随后又从口袋里取出一副手套戴上,这才探手将那刀头给请出了锦盒。

    “铸造这柄刀头用的是百炼法,也是我国铸刀的巅峰技艺,这种铸造方法盛行于隋唐之前,之后为了能够量产,所以改用了灌钢法,虽然炼出的刀更锋利,却少了百炼法的韧性,容易折断。”

    “从这柄刀头上龙形图案中龙的形态来看,应该是出自战国时期,再看整柄刀的刀刃,那些发黑的部位,应该是长期沾染鲜血氧化造成的,所以说这应该是一柄战刀的刀头。”

    “刀头下和刀柄分开的部位,可以看到明显的割裂痕迹,也就是说,这刀头和刀柄是有人故意把它们分开的,这么说的话,应该是这柄大关刀主人的后代为了更好的保存,所以才将刀头请了下来,所以说这柄刀应该是有传承的。”

    “像这种大关刀的出处一般都会刻在刀柄上,上次小东找我断代,老实说那会儿我是真说不上来,不过,回去后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倒是找到了些蛛丝马迹。”

    刘墨的一番话就连邹易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这一帮小子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当说到寻到了这刀头出处的时候,一个个都是伸长了脑袋,生怕听不清楚。

    “虽然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将这种龙纹装饰在兵器上,是从秦始皇登基后才开始使用的,而且从这条龙的形态来看,当时正处于傲视群雄,四方征战的时刻,也就是说,这柄大关刀的年代应该在秦始皇登基后却还没有统一六国之间这段时间。”

    “这么一来,要考证这柄大关刀的主人是谁就简单多了,可以用龙纹装饰兵器的无一不是大将军,而在那段历史中的大将军,唯有一人能够将这柄大关刀使得龙飞凤舞。”

    “这人便是王翦,这柄大关刀应该是在公元前二二四年,王翦辞官回归故里后被截断的。”

    直到把刀头的出处解说清楚了,刘墨这才端起杯子浅尝即止的喝了口清茶。

    “真是王翦的大关刀?”

    等到答案揭晓,就连这柄刀头的拥有者余东也是不敢相信,王翦是谁,那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历史上少之又少的仁义之将,在他的辞官告老后,秦始皇为了独揽权势,发动了焚书坑儒等一系列的运动,所以历史中对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这柄刀头若真是王翦所有,那价值可就不可估量了。

    “这当然是我个人的见解,不过若是能够做下碳十四测定的话,应该能够更确切的为这柄刀头正名。”

    “好,改明儿我就拿去做碳十四,等有了结果,还要麻烦刘老给我出个证明”

    余东一脸得意,看向戚强军,阴测测的说道:“军子,我想你不会不承认刘老断的代吧?”

    要说今天晚上最郁闷的莫过于戚强军了,原本想着凭借那把宝剑出出风头的,却不想中途杀出了个程咬金,要是别人也就算了,偏偏是那不对付的余东,真要是被对方给压下去了,他在这冷兵器收藏圈里的名气可就一落千丈了。

    “刘老的话我自然是信的,不过东子,别说我没提醒你,刘老刚才也说了,这刀头是有传承的,这种传承有序的东西你从哪弄来的,这我不问,不过可别闹出事情来,把咱们这圈子的名声给败坏了。”

    余东是什么人他心里清清楚楚,如果真像刘老说的,这刀头是有传承的玩意,那必然是被王翦后人供奉着的,现在落入了余东的手中,八成是动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要说这冷兵器收藏圈和别的圈子还真有些不一样,凡是玩这个的圈里人都讲究个意境,对每一件藏品的来历清白非常看重,也算是对每一件藏品的尊重吧,毕竟这种物件背后基本上都有一段血与泪的故事,特别是像这种有传承的物件,除非传承之人心甘情愿的转让,否则是不允许强取豪夺的。

    余东眼神一冷,却没发作,要说这种事他也没少干过,自然不会被戚强军的一句话给吓到,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军子,别跟我打官腔,这些话也轮不到你来说我,还是让刘老看看你那玩意儿吧,今儿个也好分个高低。”

第51章 鉴宝(三)

    戚强军的一番警告,引得刘墨也皱起了眉头,不过那也就是片刻的事情,这些个纨绔的行事作风他是早有耳闻,人老如他这样的,自然不会倚老卖老的去评价什么,帮这些个小子鉴宝断代看的是老一辈的面子,跟他们还真犯不着生气。

    “咦,小军,你这剑也有些名堂啊”

    重新戴上手套,还未将物件取出,老者倒是先发出了一声惊叹。

    邹易原本想退回吧台继续喝他的黄酒,要说这些个物件,还有那一帮纨绔之间的勾心斗角,他是真没兴趣,不过随着刘墨的一声惊叹,也是忍不住看了过去。

    “宝剑无锋,这物件若真是大开门的,可不比那刀头差,一般无锋宝剑都是君王用来祭天祭祖的,迄今为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物件”

    “这宝剑的铸造用的是淬火法,咦,有些不对啊,这刀身上所刻符文的笔法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淬火法是从唐朝的时候才有记载,真是奇怪”

    说着说着刘墨陷入了沉思,他这话刚说出口,一边的余东就乐了,阴测测的说道:“军子,今儿个你可是打眼了,这物件怕是现代的仿制品吧,不过也没什么,这老行家都有打眼的时候,就算是交学费了。”

    “谁说这是仿制品了?”没等戚强军开口反驳,刘墨当先叱喝了一声。

    “这宝剑是有些奇怪,按理说,三国时期并没有关于淬火法的记载,先不说这剑的来历,这人有气质,老物件自然也是有着它独有的气质,就从这剑本身散发出来的气质来看,这剑少说也有一千年的历史了,你们再看,经过这一千多年的岁月,剑身上没有留下任何氧化的痕迹,就连擦拭的痕迹都没有留下,只能说明这淬火法的工艺远高于唐朝时期甚至现在,要说仿制,别说在本国了,就是放眼整个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将材质淬炼到这么精纯的。”

    “我也就只能看出这么多了,这剑明显是有来头的,不过老头子我才疏学浅,没能力为它断代”刘墨一脸惋惜的说道。

    要说这古玩行里真正有名望的,倒不是那些个收藏大家,像刘老这样能够准确断代的人,才是人人敬重的大家,这可不是那些个古玩,花钱就能够买来的,那需要知识的沉淀和积累,没个几十年的浸淫可没这本事。而这种人每为一个物件断出代,那都是一种享受,今儿个刘老没能看出这柄宝剑的来历,心里也着实有些惋惜。

    “这剑有些意思”

    就在刘墨摊牌的时候,一个声音突兀的在耳边响起。

    却见邹易此刻正仔细打量着这柄无锋宝剑,在第一眼看到这柄宝剑的时候他也是兴致缺乏,正准备移开目光,却被那剑身上的符文给吸引住了,凝神一看倒是看出了些名堂,这宝剑本身或许也算是好东西,不过真正的价值却在这剑身的符文上,不知为何,就在他看向剑身上的符文时,这些符文却诡异的漂浮到了空中,逐渐转化中,俨然一副阴阳鱼的图案初具雏形,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这种图案,第一次是八岁那年,这图案为他减缓了子弹的速度,由此逃过了一劫,不过上一次由于生死关头,并没有能够细细观看,这一次图案就静静的漂浮在他眼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