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小故事悟人生 >

第28章

小故事悟人生-第28章

小说: 小故事悟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文件夹递给副总经理,但是他接过文件夹看都没有看就放在了桌子上。副总经理停止了打电话,对他说:“很遗憾,面试结束了,你可以出去了。”“可是你什么都没有问啊?”年轻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刚才我让你取文件夹的过程就是所有的面试内容。”

  “可是,您能够告诉我我错在哪里吗?”年轻人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好,我告诉你。你一共犯了三个错误。第一,柜子里共有四个文件夹,是编着号的,你并没有问我需要几号文件夹,而是随便拿了一个给我。第二,你应该快速跑向文件夹以节省对方等待的时间和公司的电话费,而你只是慢吞吞地走过去,并没有在意这些。第三,你拿到文件夹后,应该问我需要哪些数据并快速帮忙找到那一页,而你显然等着我自己来做好这一切,这也浪费了时间。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你犯了错误了吗?”

  年轻人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说:“对不起,我虽然忽略了这一点,但是请你重新考虑一下。我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在拓展市场方面,我还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可是,我们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的人,你的行为证明了你并不是最好的人选。北京人才齐齐,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最合适的人才。很遗憾。”副总经理说。

  “我可以提最后一个问题吗?”年轻人心里有些沮丧,但保持着礼貌。

  “当然。”

  “您刚才说的人才‘齐齐’是什么意思?”

  “就是人才很多的意思啊。”

  “您的意思是对的,但是说法是错的。应该是‘人才济济’。请不要错用中国词汇。”年轻人说完就离开了。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接到了录用电话。那家公司的副总认为能够坦率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一个人难得的优点。年轻人去了那家公司,成为一名员工。他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着,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慢下来,就会被淘汰。

  职场没有眼泪。在职场中,竞争是永远存在的。只要停下来,就已经落后了。任何人不要说是停止,就算是动作稍稍慢下来,就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为了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需要分秒必争。 






 
3、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李开复是微软全球副总裁。他的故事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的成长史,让人艳羡。他天资聪颖,初中时就已经读完了高中,准备攻读大学课程。在同龄人伏案苦读的时候,他简直不费力气就进入了美国最棒的大学之一———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求学期间,他的锋芒依旧不能遮掩。他和另一个年轻人,尝试着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进行“语音识别”的研究。这一开创先河的研究方法使得语音系统的识别率达到了96%。现在,这一研究方法依然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

  一次,一位记者对他进行采访。当时,正是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爆发不久。记者问道:“您知道马加爵吗?您一直强调青年人不仅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您怎么看待这一事件?”

  记者认为李开复一定会对这一事件引经据典,雄辩陈词。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李开复一副茫然的表情,困惑地说:“马加爵是谁?我不知道啊。”记者便向他讲清楚了这一案件的来龙去脉。李开复认真地回答:“这件事很特别吗?美国每天都有关于暴力事件的报道,发生在校园里的,也是不计其数。而我每次来中国,也同样会听到类似的事件,前几年不是还有大学生用硫酸泼熊吗?”李开复答得很坦诚。

  记者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可是,一个月以后,当他登陆李开复的中国学生网站时,惊奇地看到了李开复言辞恳切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在这封信里,李开复写下了他关于马加爵事件的思考,并且告诉所有的年轻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名声财富和地位,而是做独一无二的、快乐的自己。尽管一个月前,李开复还对“马加爵”一无所知,但是一个月以后,他已经认真地进行了思考,以至奋笔疾书,写下这“第三封信”。

  李开复的成功并非偶然。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认真的结果。认真已经成为李开复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他在学术上取得的非凡成绩,正是他认真思考、不懈努力的结果。

  天才都是由汗水浇灌的。在职场中,每一个人都是由一无所知到无所不晓。认真的态度和习惯是职场中无往不胜的秘诀所在。只要你肯认真而耐心地学习,你就一定能够成为让人羡慕的天才。 






 
4、做职场中的水
  他是一个拥有硕士文凭的毕业生。来到这个颇有名气的公司工作时,他就像任何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想要大显身手。他认定了自己是一块金子,不会久居人下。他决定凭借自己的才华,让公司里的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可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有点沉不住气。他认为他的模具设计十分出色,又有高学历,自己理应得到提拔和重用。但是,公司领导似乎对他的成绩视而不见。而且,他只专心研究自己的技术,不肯花时间搞好人际关系,所以自己所在部门的主管对他并无好感。主管的反复无常让他觉得难以忍受,为了不再整天面对主管种种自己看不惯的行为,他决定辞职。

  写好了辞职信,正要递交给自己的主管时,他在楼梯间遇上了另一个部门的经理。因为互相之间有数面之缘,他便对那位经理点头笑了笑,算作是打招呼,然后闪身让那位经理先走。经理看到了他手上的辞职信,很惊讶地说:“如果你另有高就,那么我恭喜你。可是如果你辞职是因为你的部门主管,我就要劝你考虑一下了。因为毕竟这是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公司,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定会有发展前途。而且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会遇到差不多的人。你如果不能够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那么不论到了哪个公司都会手足无措。在职场中,我们要学会把自己变成水,可以装进任何容器。”

  那位经理的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他忽然觉得自己愤愤然的状态很幼稚可笑。自己这么跌跌撞撞想要搞清楚问题的根本就是职场中的正常现象。如果自己没有办法适应,那么无论走到哪里,自己都会吃亏的。

  于是,他撕掉了那封辞职信,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开始练习与各种各样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相处。尽管和主管仍有许多不和,自己仍然不能够认同主管的某些做事原则,但是他尽量不较真,努力发掘事情中好的一面。慢慢地,他不再看不惯主管,坦然接受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他和主管的关系也从对立开始变得缓和。

  几年以后,他因为业绩出色,终于受到了重视,得到了提拔。

  在职场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的一些是我们看不惯的。对于这样的人和事,我们必须学会适应,因为这就是现实。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不能改变现实时,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让自己成为可以被装进任何容器的水,就可以在职场中挥洒自如。这不是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原则,我们当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同时也要能够容忍和自己的准则不同的人和事。 






 
5、只需要花一点时间感谢
  一家日资企业招聘公关部职员,竞争十分激烈。经过层层选拔之后,招聘人员只挑选了五个人进入最后一轮的选拔。这五个人几乎同样优秀。招聘人员仔细斟酌之后,通知五个人,谁能够得到聘用需要经过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才能够最终决定。于是,剩下的五个人离开了招聘现场,回去等待通知。

  等待总是难熬的,更何况是一个寄托了希望的工作的消息。几个女孩都在惴惴不安地等着。几天后,其中一位女孩的电子邮箱中收到一份邮件,发件人是那家日资企业的人事部。信的内容是:经过本公司经理层会议的慎重研究决定,你没有被录用。但是我们很欣赏你的学识和气质,因为名额有限,我们不能够录用你实在是很遗憾。如果以后公司有招聘机会,我们会优先通知你。你所提交的资料我们录入电脑存档后,会尽快寄还给你。谢谢你对本公司的信任和支持;为了感谢你对本公司的厚爱,我们随信寄出一份本公司产品的优惠券给你。祝你开心。

  女孩看到这封电子邮件,知道自己落选了,十分伤心。但这家企业措辞客气的信件让她很感动,这样的诚意让她即使落选也心怀感激。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她便随手回了一封邮件,发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给那家公司。

  让这个女孩预料不到的是,两个星期后,那家公司打来电话,通知她去上班。其实,公司的人事部发出了五份一模一样的邮件,其他人收到落选的邮件后便没有了消息,只有她,多花了三分钟去感谢;所以,她最后胜出。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礼貌。在职场之中,礼貌尤其需要有始有终。一个即使在失败时也懂得维持自己风度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会有足够的毅力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在职场竞争中,失败并不可怕。对一次失败真诚地道谢,就是成功的开始。 






 
6、打开门,迎接机遇
  小林大学毕业进了一家设计院。那里的办公条件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大家都需要安静的环境,所以每个人都习惯随手关上自己的门。整个设计院都是静悄悄的,上班时间也像是没有人在。

  但是,小林是一个很活跃很开朗的人,他习惯了热闹,渴望着和同事们进行交流。于是,他总是把自己的办公室门打开,希望有人来串门。但是一周过去了,习惯了自己关起门来做事的同事们从未走进来过。虽然没有人来,小林还是习惯敞开门工作,这样,他至少心理上不会那么憋闷。

  一天,一位女同事跑进了他的办公室请求帮忙。小林很高兴地跟她下楼,帮她把新到的书搬了上来。女同事和他并不熟,只是看到他的门开着,所以喊了他。这件事之后,他们开始打招呼,慢慢熟了起来。

  渐渐的,走进小林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多。工作中需要有人配合的时候,同事们都会走进小林的办公室,因为这是一扇惟一开着的门。尽管同事们的到来让小林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但是小林总是很高兴地接受。因为对于一个刚进单位的新人来说,他最怕的事就是无所事事,被大家排斥在集体之外。小林很快和大家混熟了;他再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大家需要帮忙时他总是第一个被想到。

  有一天,院长走进了小林的办公室。他手里拿着一份材料,急匆匆地问道:“那个,你,你打字快吗?我有一份急需的文件,下午开会要用,需要马上打出来。”显然院长并不太熟悉这个新来的员工,但是他的门开着,院长自然走了进来。小林迅速地介绍了自己,并按照院长的要求快速地打出了那份文件。

  从此,不仅同事们会来找他帮忙,院长也常常会走过来吩咐一些事。有一天,院长的秘书有事请假,院长打来电话让小林放一放手头的工作,跟他出去办事。小林再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渐渐的,小林成为设计院里最忙的人。大事小事,都会落到他的头上。院长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也自然而然地会找到他。年底,院里要提拔一位院长助理,小林以全票通过。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他早已经是院长助理了。

  在职场中,我们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包裹住自己的内心。其实封闭的环境是无法迎来机遇的降临的。打开你的门,迎接更多的事,你争取到的是交流的机会,也是让自己有更重要的机会。 






 
7、工作不计私利
  一位年轻人在一家私营企业担任管理工作。因为那是一家家族式企业,内部员工大多和老板沾亲带故,所以很多时候,年轻人顾虑到这层关系,处理起问题来总是觉得很头疼。他还怕自己严格按照规章处理老板的亲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是如果不按规章处理,其他的员工就会有意见。

  一次,因为一个质量检察员的失误,一批不合格的产品也被包装出厂。幸好年轻人在进行质量抽查时发现了,才没有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按照厂里的规定,这样的工作疏忽应该记过处罚,但是年轻人犹豫了。那个质量检查员是老板的亲侄子,如果得罪了他,一定会给老板留下不良印象。就算是老板能够理解,那也难保其他亲戚不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于是,年轻人手下留情,放过了那个质量检查员。这样的结果,让员工们私下议论纷纷,上司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他感到十分苦闷。

  在一个休息的日子,年轻人去找朋友玩,散散心。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他找到了当技术员的朋友,并诉说了自己工作上的烦恼。朋友听了他的话,笑笑说:“你看看前面那些工人,他们在干什么?”年轻人顺着朋友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一个长得很强壮的大个子工人正在夸耀自己的力气大,并嘲笑那些老工人都已经是年老力衰的人了。老工人们大都不在意他的嘲笑,但是一个老工人忍无可忍,便和他打赌说:“小伙子,我用一个星期的薪水和你赌,我可以用这个小车把一样东西推到墙角那儿,而你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把这个东西推回来。”那个大个子工人笑起来:“好,我赌。我就不信你能推得动我就推不动。”

  老工人走过去,扶起那个运材料的小车,微笑着对那个大个子工人说:“来,坐进来。”大个子工人愣住了,慢慢地涨红了脸。看热闹的工人们爆发出一阵大笑。年轻人和他的朋友看着这一幕,也忍不住大笑:“他把自己装进去了,还怎么能推得了?”

  年轻人的朋友别有深意地说:“是啊,把自己装上车,就无论如何也推不动了。而你的工作就和这件事很相似。你在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