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488章

锦衣当国-第488章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旨的宦官走了一个时辰,武清侯李全坐在正堂瑟瑟卝抖,整个人就好像刚从冰窖捞出来一样。
    方才如果传太后口谕的那名宦官不说后面那句“知错能改”“宽大”这些话,传旨宦官们走后,李全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个,或者是悬梁,或者是喝毒酒了。
    在那里脸色煞白了一段时间之后,武清侯府上的管家和护卫头领都来到了这边,李全张嘴几次都没说出话,还是那老管家去倒了杯茶让他喝下,这才能开口,武清侯李全颤卝抖着声音说道:“那些派出去说话的人都送到锦衣卫衙门去,就说他们偷拿了府的东西。……
    下面两人连忙答应,老管家迟疑了下,低声开口问道:“活人过去,怕是会乱说话!”
    “都弄死了送过去,大曹你跟着去做,王通话说的明白,弄死了送过去,他不管怎么弄死的。”
    ……
    王通从武清侯府回来,就被万历皇帝召到了宫问话,自然是宦官去皇城门前引领,去往奉天门偏殿处。
    到了偏殿门口,却看到从西边的方向一名宦官小跑过来,在门前出声询问:“吏部尚书严大人还是想要见陛下,陛下的意思是?”
    “陛下公卝务繁忙,不见!”
    那名宦官点点头,又是跑了回去,王通也不知道这是为何,只是跟着人进了奉天门偏殿,即便是私下见皇帝,也有一干礼节程序,赐座谢恩之后才算告一段落,王通进来的时候,万历皇帝神色颇为不快,不过很快恢复了正常,看到王通,开门见山的笑着说道:“你在门前看到内阁那边过来的人了吗?”
    “倒是见到一位公公过来问,说严尚是不是内阁过来的。…… “就是那个,互通,你今日在京卝城内抓人,六部的郎官,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给事,可都被你抓遍了,这些人都是内阁六部那几位大员的徒子徒孙,你这么干,可是捅卝了马蜂窝啊,张伴伴,你说是不是?”
    站在后面的张诚躬身说道:“万岁爷明卝鉴,内阁几位大人和六部几位大人方才都是来求见,宫外也有人传过消息来,说通政司那边现在已经挤满了人,呈送的都是弹卝劾王大人的奏疏。……
    “你看,你看,这真是马蜂窝啊!”
    万历皇帝笑着说道,意态颇为轻卝松,不过也有询问之意,王通顿了顿,开口说道:“陛下,臣知道抓卝捕言官清流之辈必将引起轩然大卝波,臣方才还去了武清侯府,去办什么差事虽然已经知会了陛下,可毕竟是不敬之举,但臣做这些,都是不得不为!”
    听王通说的斩钉截铁,万历皇帝又是笑着问道:“怎么个不得不为,你来讲讲?”
    “北征的大军得陛下庇估,取得了这般的大捷,京师却有这般不堪面传言和谣言,更有人上疏攻击臣等心怀叵测,意图不轨,这等事,他们虽说的冠卝冕卝堂卝皇,说为了江山社卝稷,圣贤大卝义,不得不言,百卝姓黎民,官卝员士子,还纷纷称颂他们为清流,说他们仗卝义卝执卝言,陛下,这等清流,分明是奸邪之卝徒!!……
    万历皇帝笑着摇摇头,开口说道:“王通,大明快两百年,像你这般说的恐怕还是第一个,从来都是称颂,史书笔记上都是夸赞,可没人说他们是奸邪,你这话要是传到宫外,恐怕又会有无数的是非。”
    “陛下,臣有个问题,太祖皇帝开国时,徐达、常遇春等元勋英烈都是名将,但后人称颂徐达等人多,还是称颂太祖皇帝的多呢?”
    “自然是称颂太祖皇帝的多,若无太祖皇帝的统御,他们也未必会有那样的功业!”
    “陛下,十年后,百年后,几百年后,北征大捷,称颂陛下的人多呢,还是称颂臣等的人多呢?”
    王通问到了这里,百历皇帝愣了下,不过还是很快的给出了回答:“自然是联。
    王通正了正身卝子,肃声说道:“陛下,这等事,臣这个武夫都知道,那些读过圣贤书整日在官卝场上打滚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这般诽卝谤造谣,就是为了抹黑北征大功的光彩,,小处看是不愿意让臣有这样的大功,从大处看,就是不愿意让陛下有这样的大功啊!,、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伸手在自己稀疏的胡须上捋了捋,王通又是说道:“将士们不畏生死,在异国他乡和优势于他们的鞑虏死战,本想着衣锦还乡,军功犒赏,可却有人说他们军纪败坏,说他们心怀不轨,陛下,若是军纪败坏,心怀不轨,这些忠勇将士谁会去北疆,没打下归化城,未取得这般大捷之前,谁不知道出塞和送死差不多,可他们还是去了,为的是什么,还是因为有对陛下的忠心,因为想让这大明北疆太平,可如此不畏生死的去了,回来之后却有人这般的污卝蔑,若是将士们因此寒心,天下人看到,今后又会如何?”
    万历皇帝沉吟着点头,王通语气渐渐激昂,弃口说道:“陛下,何人为陛下开疆拓土,何人为陛下保家卫国,何人护得陛下不被奸邪侵害,陛下,是武人啊!!武人们为陛下持刀剑厮杀拼命的时候,这些读书人又在何处,难不成手持笔墨杀敌!?”
    “不能让他们这般肆卝意造谣,任意污卝蔑,这么多年,对他们的确是太过放纵了……
    万历皇帝缓缓说道,身后张诚身卝体一震,愕然的看着前面,万历皇帝这话,等于是对大明自英宗朝至今国策的一个颠卝覆,他下意识的抬头打量四周,没有旁人,这话如果传开,真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风卝波来。
    “陛下,辽镇总兵李成粱多年宿将,此次大军出动,必然有了大胜的把握,这次出动,自然有和北征大军别苗头的意思,但陛下想过没有,为何从前没有这般动作,难道不是这李总兵担心臣们的言语吗?”
    光说自家说服力不强,但要是点出其他的例子,那就有震卝撼卝人卝心的效果了,万历皇帝的动作停住,凝神沉思。
    偏殿安静了下来。(!)!。。!
第八百零一章 权谋
    “不能让朕的忠勇之十流血伤心,王通,你做的无错。WWw。”
    偏殿安静了会,万历皇帝缓声说道,大军大胜归来之后,京师谣言泛起,传言纷纷,一直到王通下手抓人警告结束,整个这个事件,万历皇帝一直觉得是王通的事情。
    开始时,是猜测王通心怀不轨,后来则是王通下手惩治这些造谣的混账,但刚才这一番解释,却让万历皇帝明白过来,臣们不愿意见到的不光是王通立功,不光是武人们取得功业。
    这些打着圣贤大义、耿耿忠心等名目所进行的举动,真正要指向的是自己,皇帝做的决断对的越多,成功的越多,说话就越有底气,就越可以有自己的意见。
    这样下去,朝各个衙门的大小臣对政务的掌握就要变弱,天子不用听取他们的建议,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就能建立大功业,那这些臣存在的价值也就越的虚无,这是天下间的官都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他们要拼命的否定和抹黑王通在北疆取得的胜利,这也是否定万历皇帝做出这次决断的意义。
    让天子知道自己做出的决断是错误的,是对江山社稷没有好处的,听从内官和武将的意见是没有好结果的,但这次的胜利是这般的辉煌,大到他们没有办法从正式的程序来否认,只能走歪门邪道了。
    先前申时行面前万历皇帝痛陈利害,之所以能说动皇帝就是因为让万历皇帝意识到了他的位置会有动摇的可能,江山社稷都有可能不稳。
    再亲近的朋友,再亲近的亲人,甚至是兄弟母子,关系到皇位和这个天下的时候那是一分都不能让的。
    但现在王通让万历皇帝同样意识到臣们所作的同样是威胁皇权的勾当,他们不愿意天子有太大的权威,不愿意让皇帝有太多的功业,他们甚至不愿意让皇帝有太多亲近的,有能力的亲信。
    臣们所想的,皇帝要治理这个天下,只能依靠臣们,听取臣们的建议,依靠一级级的官们来治国。
    这种形态,看似是万历皇帝高高在上一级级的官依照品级从枢到地方,管理这个大明帝国耳这样的形态,万历皇帝仅仅是是个虚位而已,大明真正的主人并不是他,而是这些官和士子们。
    “皇祖那时候,先是夏言,然后是严嵩,后来又是徐阶,从未让一人独掌朝政,父皇那时候,徐阶x高拱和张居正也没有一人掌握朝政的情况反倒是朕登基之后,让张居正专权了十年。”
    万历皇帝喃喃说道,张诚只是看着王通,他对王通说的话有些懂,可又觉得有些糊涂,王通则是盯着万历皇帝,万历皇帝被王通方才所说的话引动了思绪。
    “朕后来也自省过,不知制衡之道,导致张居正专权张四维本来也有这等专权之势幸得他丁忧回乡,等接下来申时行为辅,内阁六部其余诸人,皆是张四维一党,让他们彼此相制,朕居掌控。”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顿了顿,回头看了眼张诚,摇头笑着说道:
    “让臣制臣,归根到底还是臣,这次王通你大胜归来,严清安排人上疏,安排人造谣,申时行则是来见朕,归根到底还是一体啊!”
    万历皇帝从座位上站起,有些感慨的说道:
    “朕何等人,从小锦衣玉食,为皇孙,为太子,然后登基为帝,一步步都是顺风顺水,那里比得上皇祖雄才大略,登基时就要和杨廷和一干人相斗,可皇祖那般伟略,依旧要以臣制臣,朕今日却不同,朕要做一桩前所未有的大事,朕要改改这么多年的规矩,忠心于朕,真心为这个江山社稷好的,朕就要留他,朕就要给他荣华富贵,为了自家的权势地位打算,不管这天下社稷,整日里拿着圣贤道理糊弄人的,朕就要让他走,不要耗费禄米。”
    声音渐渐高昂,说到这里,万历皇帝看着王通说道:
    “当年皇祖为什么能让臣相制,然其上,那是因为有6炳,今日朕为什么敢改这个规矩,就是因为有你,王通!”
    王通连忙站起,还没等说话,万历皇帝上前拍了拍王通的肩膀,开口说道:
    “污蔑有功之臣,此风绝不可长,王通你放手去查,有什么事情,朕给你做主!!”
    “多谢陛下隆恩,臣一定……”
    “万岁爷,万岁爷,奴婢……”
    王通的话还没说完,张诚急忙出声打断了,万历皇帝皱眉回头,张诚连忙低头赔罪,但依旧急忙说道:
    “万岁爷,此事太容易引出株连,到时朝野内外必然是喧哗一片,恐怕难以收场啊!”
    “这等事他们都要喧哗吵闹,若是朕的将士被这谣言弄的喧哗起来,那才是真正难以收场,到时候又是怎么做!”
    万历皇帝回头厉声说道,张诚连忙跪下,万历皇帝也觉得自己语气有些重,开口说道:
    “张伴伴起来吧,你又没什么错处,外面闹腾的这么厉害,也要敲打敲打才是。”
    殿的气氛此时有些尴尬,话既然说到了这个地步,王通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万历皇帝的思路也是打开。
    接下来却是扯了几句闲话,说说大军入城,还有战利品的分配等等,说起这个,殿里方才还有些紧张尴尬的气氛却消散了不少。
    几百万两银子的入库,还有今后每年归化城产生的大批收入,都会让宫的用度富裕起来,王通还谈到了既然让商人们有轻重火器,在草原上保护自乙,他们有了这等利器之后,也会对边镇之地有潜在的危险。
    为了能让九边之地对这样的危险有足够快的反应,能够及时的进行镇压,应该有一支三千人到五千人左右的骑兵,这支骑兵的装备除了骑兵该有的之外,然后还要装备足够的火器。
    这样的骑兵,需要近万匹马,此外鞍辔和武器,以及平日里的维护都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钱财,要放在去年,兵部和户部会为这个提议骂娘,但今年取得了归化城这个胜利之后,财政大大的宽裕,马匹更是不成问题。
    但有了这个快反应的骑兵部队,大同和榆林两个边镇还是否有必要设置,就值得商椎了,因为将大军放置在归化城这个点上,对草原河套一带就从原来的被动守御,变成了主动进攻,大明取得了形胜之地。
    不过这些都是闲谈,说了几句之后,王通就准备告辞了,还没等王通开口,被这个快反应骑兵部队提起兴趣的万历皇帝笑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说道:
    “谈了这么多,却忘了召你来的正事,就是昨日,骆思恭上了告病辞官的奏疏,朕已经准了,他本就是个过渡的人物,王通,朕当年答应你做锦衣卫都指挥使,却被张四维阻挠,今日也算朕说到做到,明日就派人去锦衣卫那边宣旨,你现在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了!”
    王通少不得起身下跪谢恩,万历皇帝笑着摆摆手,弃口说道:
    “起来吧,这个职位并不是因为你的战功,这本就是朕答应你的,军功这块,你这功绩,封个国公也是有的,不过日子还久,这次给你定的爵位是封侯,名号已经定下,定北侯,这也和你的功绩相关。”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笑了笑,又说道:
    “赏赐这块,你自己看着办,到时候给朕报上个数目来,朕准了就是。”
    …………“
    有些密谈是不会让赵金亮参与的,这样的场合下,赵金亮一般都是在殿门外等朕,王通从殿辞别出来的时候,正好是碰上。
    太阳西沉,已经被周围的城墙遮蔽,赵金亮刚要问候,王通笑着低声说道:
    “小亮,你让人捎话给邹义,让他快些来找我,我有事要说!”
    在宫各个衙门传话,王通也只能让赵金亮帮忙,赵金亮愣了愣,王通已经在宦官的引领下向外走去。
    距离宫门还有段距离,邹义却是坐着软轿赶了上来,这也是宫内太监的特权之一,邹义下了软轿,给王通带路的宦官自觉的离远了些,王通简单的将宫的谈话说了一下内容,还没等邹义反应,王通就开口说道:
    “先不必问我,我先问你,我对陛下所说的,张公公该以为我是江彬、钱宁之流的奸臣了吧!”
    听到王通所说,邹义沉吟了会,苦笑着说道:
    “要是真和王兄弟你说的那样,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