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物贩子在唐朝 >

第107章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107章

小说: 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出受到了范阳人众的狂热欢迎。范阳地方经这些年文教,可说便是农夫老妪,也大多能识文断字。此次演出前,地方报纸早就将有关情况介绍得清楚。更在卢鸿授权下。将部分戏词曲文刊登了出来。这次又听得莺娘亲自登台演唱,更是令合城百姓如痴如醉。为之倾倒。
    一连演了十数天,出了正月,莺娘一行才返回长安。只这十几天,戏曲在范阳地方的影响,便已经深深扎根在民众心里。
    与长安不同,范阳地方除了文风极盛,活力也充分得多。长安人觉得戏曲佳妙,有了莺娘这样的名角,便天天欣赏也就够了。范阳地方太极书院中学子众多,百姓中识字率又高,平时各种活动本来开展得也广泛。这回听了莺娘诸本佳戏之后,便有了自编自演的心思。待莺娘回返长安,本地人无戏可听,按奈不住,便自发组织,排演起来。
    没多久便连着出现了多家小戏班,内容自然便是照搬莺娘演出的《牡丹亭》等诸剧。虽然说到艺术水准,远不能与莺娘等比肩,但胜在自由发挥,真情投入。到后来,更有些太极书院的学生,不甘寂寞,将那今古传奇,自写了戏曲排演出来,诸般新戏,居然大有如火如荼之势,为戏曲发展,再添新声。
    高阳公主自然也出席了莺娘的首演,更亲笔写了文章,送回长安去发行。只是范阳地方距离长安甚远,这稿件传送,实为不便。如高阳公主这般还好,直接便派侍卫送了回去。其他报坊则大为头疼。褚行毅等人,便想办法求见高阳公主,将自家稿件,托其一同带回长安去。
    “其实朝廷本有驿路,可开邮程。日后这等稿件来往,更需频繁;百姓识字渐多,书信亦必大行。莫若公主建言,将官邮更加人马,扩充至私人信件,可谓公私两便。”卢鸿听说了这事,便给高阳公主出主意道。
    “此事可行么?”高阳公主有些拿不定主意,“本朝虽有驿文传送,但多是事关军政要事,若真如公子所说公私皆开,只怕一则或因此耽误要事,因小失大;二则所需人马众多,开支不小。”
    卢鸿道:“这有何妨。既然开通私信,只需按远近,收取部分费用便可。以范阳至长安而言,若一信收十文钱,现在的情况,只怕每日不有百余封。算下来便是一贯钱,一年便有三百余贯。以此费用,便再加人马也尽够了。如此一来,百姓方便,朝廷更能节省开支。岂不两便?且这样增加人马,信息转运只会更为迅速,只要分好公私信包,绝不会误了要事。”
    高阳公主听了,眼睛一亮,但随便又摇头道:“此计虽妙,但收取费用,难免有与民争利之嫌,御史台那边,怕不好办呢。就算是各家报纸。也不好说怎么评论。”
    卢鸿胸有成竹地道:“公主无需为此担心。这驿路邮件,各道多少不均。如范阳地方信件往来颇多,收取邮费自高;其他边远如陇西等地。亦开通邮路,所得怕便入不敷出。朝廷便可以此为补贴,所谓取之于民,入之于民,怎有争利之说?至于各家报纸,这邮路一开,最受益地便是报坊了,他们的稿件及报纸。来往就方便得多。因此只要看明白的,只会支持,怎会反对?”
    高阳公主听了卢鸿之说。连连叫妙。言道待回返长安,第一件事便是促成此事,以解书信往来之难。
    卢鸿及高阳公主地这番商议,虽然简单,但事后邮路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大唐地通信网络初步建立。为各地信息往来提供了方便。自此之后,各家报坊的报纸能以更快的速度送达大唐各地。边远地方由此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了解朝廷及内地发生的各类事件。而各家报社,在经此集体出访范阳之后,逐渐开始习惯出走四方重镇采访新闻,继尔又纷纷在外建立网点,以为采集消息,发售报纸,影响更见扩大。
    而受益最大地,便是《京华杂谭》那后台胡商。邮路初开不久,他便又开了一家新报,起名为《商报》。这报纸虽然名为商报,但实为各地物价信息。他在各地派了人,专门收集物资需求及物价情况,而后汇总成篇,印制成报纸发售。这份报纸印量虽然不大,受众面也小得多,但价格十分高昂。虽然如此,但却是各家商人必订地报纸,其中商机,往往会给动手快的商人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这份报纸虽然发售面不大,但在富豪中地影响,却是极高。
    就连朝廷对这种统计各地物价的报纸,也极感兴趣。待到后来,随着邮路方便,朝廷内也专门在各地设置了采访使,逐日将各地信息上报后,汇总统计,提交给决策部门之用。
    同去年一样,在今年春节过后不久,太极书院又推出了修订后的《数学典》,以及多种格物类、化学类书籍。其中有一套卢鸿亲自参与的书籍,也在年后不久出版。
    这是一套分层次的书院教材,分为蒙学与小学两类。蒙学包括《文学》、《算学》与《经学》三份。小学在前三种地基础上增加了《格物学》、《史学》、《地理学》。
    其中地《文学》、《经学》两书是卢鸿亲自参与编写的,尤其以《经学》用得心思颇多。在这部启蒙教材中,卢鸿杂取诸家之说,而以气学为主,介绍了各家经学要略,特别突出了“天人合一”、“人性即天性”以及其发展变化之说。
    而《史学》、《地理学》虽然不是卢鸿新篇,但也都经过其许可。尤其是《地理学》,花费了太极书院颇多地人力物力,其中地地图之法,乃是卢鸿提出,务求精准,一改前代方物书中随意的图例。全书大致将大唐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等情况做了介绍。
    这两大套教材采用新法印刷而成,在卢家刻意降低价格的情况下,十分的便宜。现在奚家印书坊的销售渠道已经十分发达,这套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卖到了各地的学童手中。又过了不久,又被朝廷钦定为大唐地标准教材,颁行天下。
    第七卷 杨花落尽  第二十九章 高丽攻略
     更新时间:2008…12…8 10:25:18 本章字数:3586
    贞观十八年,大唐报业可谓蒸蒸日上。每天都有来自大唐各地的各种新闻消息,被各家报纸刊物刊登。大唐的国民,从来没有能如今日一般,端居家中,便能了解天下奇闻要事的。
    不只是大唐国内的消息现在广泛见于报端,就算是四海蛮夷的一些新鲜事,也时常在报纸上出现。大唐周边临邦国家的一些情况,也逐渐被平民百姓所关注。
    眼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便是临近辽东的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国之间的战争。
    高句丽又简称高丽,在三国之中国势最强,前隋文帝父子都曾出兵征讨,均不能克。入唐以后,三国因唐国势强大,相继接受册封。只是互相之间,依然是争斗不断。
    高丽王名叫高建武,在前不久被其东部大人盖苏文刺死。这盖苏文另立了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王,自封为莫离支。所谓莫离支,便相当于大唐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只手遮天。在他掌权以后,便谋划与百济和亲,共击新罗。
    高丽三国之事,先由《太极学刊》中一篇专门介绍高丽三国形势的文章披露出来。因为三国紧临辽东,又为大唐属国,因此国人对此三国大多也有耳闻,只是知之不详。在接连几篇介绍高丽诸国间形势以及发展情况的文章相继出台后,对于三国战事的关注,忽然变得热了起来。
    中国自古便有爱好谋略地传统。比较正面的如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定天下三分之计,比较负面的如赵括纸上谈兵身死兵败。总之不管是朝堂重臣,还是贩夫走卒,都喜欢谈论兵家战胜,以显示自家谋断高超。
    此时大唐四境爰安,久无战事。不乏热血男儿欲建功沙场,万里封侯的。但既无机会北击匈奴,便有不少人在报纸上大谈高丽攻略,今日这个杂谈出篇文章道高丽如此,必然倒行逆施,自取灭亡;明天那家报纸就会请出当年某位将军访谈,指出百济如此行事,可说助纣为虐,最后唇亡齿寒。一时之时,引得喜爱军旅的众多学子纷纷侧目。关注起本与己无干的这场战事来。
    还有一本新书借此机会上市,也卖出了很好地销量。此书便是奚家印书坊出版的《高丽三国志》。这本书正是介绍高丽、百济、新罗三国的情况及有关历史的,同时还有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相当准确的三国地图。这本书使大唐士子对此三国的情况了解。达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也使众人谈起三国战事来,更加有板有眼。
    这本书能够出版,着实费了不少力气。就说那份三国地图,乃是花了相当的价钱和精力,才初步绘制完成的。
    自太极书院的《地理学》出版以来,各地书院纷纷行动起来,将临近本地地地理情况,重新按照严格的数学方法,标量测绘。汇集其中。除了地形地貌以外,还对相关如民风、习俗等情况加以补充。但是高丽半岛不比大唐这边,正兵荒马乱。根本不可能实地考察测绘。因此这份地图,其准确性依然不高,且其中也免不了有道听途说,存在不少差错之处。
    在前不久,《京华杂谭》更是趁机搞了一份类似有奖竞猜的活动。每一期杂谭上。均公布目前了解到地三国战事进展情况。参加活动的读者。便可将自己对于下一阶段战事发展、采取的谋略及战术写出,送至京华坊专门指定的人员处送审。经《杂谭》有关人员评选。结合战事实际进展,每期评出一位优胜者。
    事实上这个规则是相当粗陋的,而且从前几期优胜者来看,与其说与战事契合度高,还不如说文章写得高妙,其中见解比较吸引人。毕竟这只是一个吸引人的游戏,不可能达到真正洞悉战事发展的程度。
    即使如此,这个活动依然吸引了数不清的读者参加,以至于外地读者因此纷纷报怨,本来他们因为时间关系,拿到报纸时就已经没有再投稿的时间,加上身在外地,根本参加不了这个活动,大叫不公平啊不公平。
    其他报纸也受此启发,挖空心思寻找关于三国的新闻。有地将高丽三国与中国东汉末魏蜀吴三国之间情况进行对比,有的将新罗女王善德的情况当成花边新闻登了出来,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战事进入夏天以后,形势对于新罗已经越来越不利了。此时开始有些报纸提出,是否大唐应该出面对三方地战局进行调解。
    这种言论出现后,立时便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参与。一时之间,几乎所有关注时事的报刊都发表出了各式各样的言论。大部分都认为大唐应该有所动作,但究竟是采取何种方式,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除了长安的各家报纸之外,各大书院地学刊也对三国地战事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对大唐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应对时,学刊与报纸地反应不尽相同。各家报纸大都认为大唐应该直接出兵干预,尤其一些比较偏激的评论者甚至认为,大唐应该毕其功于一役,直接大兵压境,灭掉高丽,永平此患。更有甚者认为干脆三国一锅端掉,开疆拓土,方为上计。
    学刊相对要保守得多。除了极少数作者认为有必然直接出兵外,很多人都认为还是先礼后兵,方为正途。毕竟大唐建国不过二十余年,真正平稳发展不过十几年的时候。在此时冒然出兵,并非最佳时机。
    外面吵得轰轰烈烈,卢鸿则继续过着他平稳的生活,偶尔到国子监转转,大部分时间猫在家里。而且现在《暗香》的主编也换人了,新任主编正是重回长安的上官。只是双方似乎有了默契一般,二人除了最开始曾有一次相当平淡的接触,谈了一下《暗香》的情况外,之后便再未见过面。
    上官是陪着参加今年科举的上官庭芝回来的。上官庭芝运气还算不错,顺顺当当的过关斩将中了进士,又被钦点入了弘文馆。虽然现在还年轻,但将来前程却是不可限量。
    这一段,李治来得明显少了许多。李世民为着培养李治的政务能力,已经开始带着他在朝中处理各类事务。偶尔李治来时,也经常拿一些时政中事来请教卢鸿。当然,话题中也少不了高丽三国的战事。
    “前几天新罗女王的国书已经到了。书中言道战艰国危,请大唐念其久为臣国,速施援手。父皇似颇有意,只是群臣议论纷纷,一时未能骤定。”李治皱着眉头说道。
    “哦?”卢鸿想不到新罗女王的书信居然这么快就到了,不过再想想,这场战事打了也好几个月了,也是差不多了。他问李治道:“那依太子之见,当如何处置为善?”
    李治愁眉苦脸地说道:“父皇也曾询问于我。我言道,新罗久臣伏我大唐,而今逢此存亡之机,大唐若束手不问,难免失信于人;高丽穷兵黩武,侵陵邻国,若听之任之,或有放纵之嫌;只是兵者,国之大事,未可轻动。其中利益关系,尚需斟酌。”
    卢鸿心中暗叹,李治此番话,按其年龄,倒也算有见识。只是最后之语,孰少雷厉风行之姿,无论战与不战,哪能这般首鼠两端。李治素少决断,遇事犹豫不绝,非为帝者应有之性。看李治这般形象,估计是挨了李世民的批了。
    果然李治接着说道:“父皇听了,却颇为不满,训了本王一顿。我去问舅舅应该如何应答,舅舅道,父皇意欲出兵高丽,因此我说尚需斟酌,违了其意,自然会惹得父皇不乐。”
    卢鸿听了,并未出声。长孙无忌这样的老油条,哪会不明白李世民的想法及李治的缺点。但对李治却不明言,只以与李世民思路不合来解释,怕是另有打算了。
    想了一会,卢鸿才缓缓说道:“国家大事,太子道尚需斟酌,自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若太子日后即位,遇此情形,当如何定夺?”
    李治呆了一下,脸色微红地说道:“此事我却没有想到过。想来父皇龙体康健,尚在盛年,无须我为此打算吧。”
    卢鸿严肃地说道:“太子此言大错。既已身为国之储君,怎可存此得过且过之心?若一直这般下去,圣上如何放心,将天下交于太子?”
    李治楞了一下,过了一会,才想明白卢鸿话中之意,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