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一生要做的99件事 >

第10章

一生要做的99件事-第10章

小说: 一生要做的99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你选择好了你所感兴趣的爱好时,它会时时给你快乐,并引导着你走向充满希望、富有创造性的未来。 
                  第25件事 学会一种乐器
第25件事 学会一种乐器 
许多人都一直想拥有一件乐器,然后学会它,钢琴、小提琴、吉他、琵琶……在点着烛光的房间里,可以尽情地为自己、为亲人演奏,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欣赏音乐亦是一种人生的极致。心情不好时听一段钟情的音乐,消磨一个下午,让自己的思绪随着音乐飘荡、缓缓地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发现烦恼已烟消云散。 
音乐是一种心境,它会为你的生活装点出神奇的色彩。 
我还记得那天父亲费劲地拖着那架沉重的手风琴来到屋前的样子。他把我和母亲叫到起居室,把那个宝箱似的盒子打开。“喏,它在这儿了,”他说,“一旦你学会了,它将陪你一辈子。” 
我勉强地笑了一下,丝毫没有父亲那么好的兴致。我一直想要的是一把吉他,或是一架钢琴。当时是1960年,我整天粘在收音机旁听摇滚乐。在我狂热的头脑中,手风琴根本没有位置。我看着闪闪发光的白键和奶油色的风箱,仿佛已听到我的哥儿们讲的关于手风琴的笑话。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手风琴被锁在走廊的柜橱里,一天晚上,父亲宣布:一个星期后我将开始上课了。我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希图得到帮助,但她那坚定的下巴使我明白这次是没指望了。 
买手风琴花了300块,手风琴课一节5块,这不像是父亲的性格。他总是很实际,他认为,衣服、燃料,甚至食物都是宝贵的。 
我在柜橱里翻出一个吉他大小的盒子,打开来,我看到了一把红得耀眼的小提琴。“是你父亲的。”妈妈说,“他的父母给他买的。我想农场的活儿太忙了,他从未学着拉过。”我试着想像父亲粗糙的手放在这雅致的乐器上,可就是想不出来那是什么样子。 
紧接着,我在蔡利先生的手风琴学校开始上课。第一天,手风琴的带子勒着我的肩膀,我觉得自己处处笨手笨脚。“他学得怎么样?”下课后父亲问道。“这是第一次课,他挺不错。”蔡利先生说。父亲显得热切而充满希望。 
我被吩咐每天练琴半小时,而每天我都试图溜开。我的未来应该是在外面广阔的天地里踢球,而不是在屋里学习这些很快就忘的曲子。但我的父母毫不放松地把我捉回来练琴。 
逐渐地,连我自己也惊讶,我能够将乐符连在一起拉出一些简单的曲子了,父亲常在晚饭后要求我拉上一两段,他坐在安乐椅里,我则试着拉《西班牙女郎》和《啤酒桶波尔卡》。 
秋季的音乐会迫近了。我将在本地戏院的舞台上独奏。“我不想独奏。”我说。“你一定要。”父亲答道。“为什么?”我嚷起来,“就因为你小时候没拉过小提琴?为什么我就得拉这蠢玩艺儿,而你从未拉过你的?”父亲刹住了车,指着我:“因为你能带给人们欢乐,你能触碰他们的心灵。这样的礼物我不会任由你放弃。”他又温和地补充道,“有一天你将会有我从未有过的机会:你将能为你的家庭奏出动听的曲子,你会明白你现在刻苦努力的意义。” 
我哑口无言。我很少听到父亲这样动感情地谈论事情。从那时起,我练琴再不需要父母催促。 
音乐会那晚,母亲戴上闪闪发光的耳环,前所未有地精心化了妆。父亲提早下班,穿上了套服并打上了领带,还用发油将头发梳得光滑平整。 
在剧院里,当我意识到我是如此希望父母为我自豪时,我紧张极了。轮到我了。我走向那只孤零零的椅子,奏起《今夜你是否寂寞》。我演奏得完美无缺。掌声响彻全场,直到平息后还有几双手在拍着。我头昏脑涨地走下台,庆幸这场酷刑终于结束了。 
时间流逝,手风琴在我的生活中渐渐隐去了。在家庭聚会时父亲会要我拉上一曲,但琴课是停止了。我上大学时,手风琴被放到柜橱后面,挨着父亲的小提琴。 
它就静静地待在那里,宛如一个积满灰尘的记忆。直到几年后的一个下午,被我的两个孩子偶然发现了。 
当我打开琴盒,他们大笑着,喊着:“拉一个吧,拉一个吧!”很勉强地,我背起手风琴,拉了几首简单的曲子。我惊奇于我的技巧并未生疏。很快地,孩子们围成圈,格格地笑着跳起了舞。甚至我的妻子泰瑞也大笑着拍手应和着节拍。他们无拘无束的快乐令我惊讶。 
父亲的话重又在我耳边响起:“有一天你会有我从未有过的机会,那时你会明白。” 
父亲一直是对的,抚慰你所爱的人的心灵,是最珍贵的礼物。(韦恩?卡林) 
你知道怎样练琴吗? 
第一阶段:把种子埋在土中,浇水。这时,看不到什么变化。但是种子内部却开始了生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你不会感到有兴趣,但我们要不停地浇水。而且,似乎很久也见不到有什么动静。 
许多学生从来也没有做好种花的第一阶段工作,而是急于想看到开花。他们知道花是美的,但没有耐心等待花自然地开出来。结果花往往由于没有发育成熟而夭折。对我们练琴的人来讲,也就是由于缺少细心的反复练习,没有能形成正确的概念。 
有些学生只是演奏而没有练习,这就等于不断地把种子从土壤中挖出来,看看是否长出来了,结果反而阻碍了种子的生长。这样的学生往往想把一首曲子当成已练好的作品进行演奏,而没有把这首曲子首先彻底地练好。这样耳朵就习惯于听坏的音准、音质和节奏。使人感到惊讶的是,有才能的学生特别容易受到这样的灾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有才能的学生在开始学琴阶段,学奏那些小曲子时,一下子就学会了,而别的孩子却不得不刻苦地练习!这就在这些有才能的学生心里留下了一种错误的估计。后来当他的老师要求他进行刻苦而有规律的练习时,他怀疑老师的建议,而且不习惯在自己的乐器上从事严格的劳动。这样的学生往往要经过多年的挣扎,直到最后现实迫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所要达到的结果只有通过不断地刻苦工作才能取得。于是他们就重新为自己“安排程序”。这个过程远比从开始就学会按严格的要求进行学习要困难得多了! 
要耐心,不能心急,更不能一遇困难就想“绕”过去。常此坚持下去,学生会发现,当他学习演奏一首新作品时,比以前快得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各个困难点要继续增加“营养”,不然的话,原来学到的内容就会退化!如果有三天不练琴,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已经开始了的学习恐怕就会完全夭折了。 
第二阶段:种子发出了嫩芽,不久就钻出了地面。种子还向下向两旁生出了小根,以便吸收营养,支持主茎的成长。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株大的植物,都是可以看得到的。当它根深叶茂,发育成熟了,就开始形成花蕾。 
这第二阶段对练琴来说,就是通过准确地重复,以达到能轻而易举地、没有障碍地把这首曲子演奏出来。 
我们人的头脑就好像是个电子计算机。每次练习就犹如加入信息。反复就好比是制定程序。所以练习时对许多基本问题要进行精密的考虑。也就是说对全部细节都要加以注意,例如音准、准确的节奏以及要演奏出什么样的音色等等。要是反复练习某些犹豫不决的东西,就会给头脑编制错误的程序,从而减慢进步。进行思想高度集中的正确练习可以很快地产生极好的结果。要耐心,对困难点要不断地进行练习,不要以为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处。要是你漫不经心地和半信半疑地在进行练习,头脑就很容易停止工作。 
学习演奏任何音符之前都要先在内心中听到这个音符的音高,原则就是个空的点。即使是最难懂的句子,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从里到外的,也就是先在内心中听到声音的音高。许多学生不是记住每个音或是一组音符的音高,而是记手指的数字,这种练习方法在背谱时就自食其果了。根本的原因在于音乐是声音而不是手指数字。 
第三阶段:当花蕾充分地成熟,一朵又美又香的花朵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第三阶段需要的是保护技巧。为了使这株花能健康地成长,上述的修剪、除草、施肥等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美好的演奏的确很像珍贵而难得的花,是很值得种在花园中的。我还要补充一句,不一定是职业的演奏者才能种植美丽的花朵。那些认为自己“不想成为职业的演奏者”所以马马虎虎地练琴的人,他们不懂得音乐最基本的目的是使听的人和演奏的人都感到愉快。试试看,你会喜欢这样做的! (马尔维?奥林) 
                  第26件事 观察众生百态
第26件事 观察众生百态 
一位诗人曾说:人生中重要的往往是迂回的羊肠小径,而非直达目标的阳光大道。的确,人生的幸福和欢乐就蕴藏于平凡生活的细微处,当你饶有兴致地站在街道边望街景,当你偶然间迷路,当你在旅途中绕路而行……你就会发现最美妙的人生景致,以及最美好的自己。 
一只小哈巴狗牵着它的主人走,主人又牵着主妇,主妇牵着3岁的小男孩。 
一个卖蛋饼的小摊子上,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被背在母亲的背兜里,他的双颊是更嫩更甜的蛋饼。 
一个骑自行车的少年,十四五岁吧,顺便伸出左脚来,踢飞了一只滚过身边的小皮球。 
一只红色的气球升了空,在大太阳底下,宛如一个小太阳。 
一位77岁留白胡子的老人,用年轻的声音呼叫他家的小猫“玛利”。玛利大概是到远处的邻家去找男朋友了。 
一个留长发的搂着另一个留长发的,一路踢踏得很潇洒。走近了才看得清楚,左边是女的,右边是男的――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传统。 
一个女大学生穿着T恤、牛仔裤,胸口有3个大红的英文字“I LOVE YOU”。迎面而来一个大鼻子的高个儿,衬衣上大书“WELL”。两人擦肩而过,相视一笑。 
大学生甲对大学生乙说: 
“今天下午赶两场,电影、舞会。没有时间赶去上课,你代我签个名吧。反正班上人多……”说着瞄了一眼街边百货公司的橱窗。 
一个摩托车骑士在抢黄灯时掉落了黄色的安全帽。他的后座置物篮中有一本半脱封皮的黄色小说。 
一只蜜蜂在红绿灯前慌了手脚,迷了方向,只好暂时停歇在交通警察的头盔上。 
欣欣公司的司机乘红灯时间喝了一口龙井茶,津津有味地咂着嘴。 
天空乍笼起一团乌云,行人甲皱了一下眉头,另一个大胖子――体重102公斤――挥挥手,表示不在乎。 
一位女商贩推着卖菜车赶赴市场。车上有青笋、胡萝卜、马铃薯、豌豆、菜花以及不知名的蔬菜。没有豆腐、豆腐干、油豆腐。她一点也不着忙。 
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在人群中前进。那小婴儿顺手把口水抹在旁边一位阿姨身上。大人们没有察觉。小婴儿自顾自地笑了。 
卖臭豆腐的推着车摇着铃,大模大样地过街,一位摩登小姐掩鼻而过,瞪了他一眼,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却露出金牙笑了。 
大拍卖的叫声把拥挤的街道逼得更狭窄了:“买一送一,送一买一……” 
“号外,号外!”一个报童飞奔而呼。还没有听清楚是什么新闻,一个教师模样的中年人已经伸出手,把5角硬币交给报童。 
太阳隐进云里去了,一只麻雀在电线上唱了一段不成旋律的曲调。一位阿兵哥抬头望望它,想起今晚连续剧的主题曲…… (张 健) 
你是个观察家吗?假如你坐在餐厅或购物中心的长凳上,你会为所见到的人、事、物编织故事吗? 
我可以肯定地说,你一定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不是要教你偷窥别人的隐私,而是在教你如何观察、如何编故事,好让生活里多点儿想像空间、多点儿乐趣。 
假如你在设计一次旅行,可以去任何想要去的地方,花多少时间都没关系,那么你会选择最快、最短、最好走的路,尽量减少逗留其间的时间,因提前抵达目的地而感到高兴吗?抑或你会选择乡村小径,在农村小店和各个景点驻足,不管这趟旅程会花你三个小时还是三天? 
假如你不小心迷路了,在最初的迷乱过后,你会不会觉得开心不已呢?在五光十色的街灯照耀着的小广场上,你邂逅了一些人,你也许会得到一点东西:一双手套、一枝玫瑰、一张纸、一次微笑、一颗星光……然而,构成生活的除了这些东西外,还有什么呢? 
人们之所以会如此特异,是因为他们身上会散发出令人欣喜的独特风格,而这些是在别人身上看不到的。这独特的风格是从何而来的呢?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活的挑战,而生活里有欢乐,也有幸福,就是这些人间悲喜织成了这种风格。 
从这肉眼可见的风格里去推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经历过什么样的事,你不仅可以体味众生百态,还会被生之乐趣深深地感染,更会使你觉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和不同类型的人接触,是多么有趣啊! 
                  第27件事 常回家看看父母
第27件事 常回家看看父母  
父母住在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那里是我们永远的驿站,纵使我们浪迹天涯,心却永远走不出那个家。而且,父母也站在家门口,对我们翘首以盼…… 
常回家看看,来保持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来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来延续这份无止无尽的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成家多年了,虽然和父母同住一个城市,由于忙的事挺多,不经常回家。总觉得走到哪里也是父母的孩子,回家多一回少一回无所谓。却在突然间醒了过来,自己想错了。因而,回父母家的时候,站在门外,总感到内疚,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将见到大人那样,心里忐忑不安,总好像谁在责备着自己。敲门的时候,猜想着两位老人在家正做着什么,是不是受着冷清和孤独的折磨。进了家门,看到父亲渐渐苍老的脸,母亲缕缕花白的头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一位既不缺钱又不少房的八旬老翁走上法庭要告子女,原因是老伴过世后,一个人住在老屋孤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