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一生要做的99件事 >

第7章

一生要做的99件事-第7章

小说: 一生要做的99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人有毛病。楼上的人都这么说。那个人自从和三楼的王兰分手以后,就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楼的周围。 
他先是出现在楼前的一堆废水泥管上,一坐几个小时。就那么若有所思地坐着。楼上的人知道,以前和王兰约会的时候,不敢上楼见王兰母亲的他总是偷偷在这堆废水泥管上等王兰,而且是天黑的时候。后来他又出现在旁边的一座楼房的楼顶上,坐在楼顶的边缘,随时要掉下来的样子。楼上也有人知道,那个楼顶是他和王兰约会时经常要去的地方。另外在恋爱的时候他还能居高临下知道王兰家人的动向,偶尔乘王兰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溜进去一趟。 
整个夏天和秋天,他就这样反复出现在这两个地方。不管刮风下雨,烈日暴晒。 
楼上的人们不知道他和王兰是怎么认识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家父母特别是王兰母亲对他们的恋爱坚决反对。现在楼上的人完全理解了王兰的母亲:看那人痴痴傻傻的样子,怎么可以和伶俐的王兰处对象。楼上的人一开始有些担心那人弄出什么乱子来,时间一长就放心了。那人除了傻傻地坐在那里外没有任何举动。后来天渐渐凉了,风搅得落叶和废纸在楼前飞舞。 
有一天楼上的人忽然发现那人在楼前弯腰把那堆废水泥管子一根根往外扛。至于扛到什么地方、为什么扛走人们不得而知。那堆废水泥管是以前留下来的,打人们住进这个楼它们就在这里,碍手碍脚十分不便,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习惯了。 
那人整整扛了两天。大概那水泥管要放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每一个来回,他都要费一个来小时。那每根水泥管肯定不轻。人们都看见,当他把一根水泥管扛上肩膀之前,总要立在那里好久,像在琢磨什么似的。然后弯腰把水泥管的一头慢慢抬起来,斜支在地上。随后,他把自己的右肩搁在水泥管的中间部位,叉开双腿,慢慢把水泥管触地的一头抬起来,让整根水泥管稳稳地卧在他的肩膀上,这才一步一步往前走。 
楼上的人不理解了。几个月来他经常在这堆水泥管上静坐,搬走以后他再坐哪儿呢?而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把它们搬走呢? 
搬走那堆废水泥管,楼前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楼上的人突然对那人有了一点感激。为什么以前大家就没有想到要把这堆废弃的水泥管弄走呢? 
后来就纷纷扬扬飘雪花了。透过雪花,人们又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他几乎匍匐在楼前那片因搬走水泥管而变得平整的空地上,用一件什么工具在忙碌着。楼上的人家或在劈里啪啦搓麻将或在热气袅袅的火锅前劝酒,对着楼前那个渐渐模糊的身影说说笑笑。 
那个人真是有毛病。楼上的人不得不这么说。 
后来雪越下越大了。后来那个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 
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楼前那片空地渐渐地绿了。一个夜雨后的早晨有谁忽然喊:“花!” 
楼上的人仔细看去,空地上真的长起了一片片的花。粉粉地艳艳地亮人的眼。 
楼层稍高的人家有了新的发现:那些花组成了几个巨大的字――兰王爱我。有人立即纠正,从右往左,应该念“我爱王兰”。懂花的人说这花的名字叫“勿忘我”。 
于是楼上经常有半大的孩子一起攒足了劲儿吆喝:我爱王兰,我爱王兰…… 
有一个人在玻璃窗后面泪眼婆娑。 (魏永贵) 
爱是同心眺望。它联结我们的力量去推动那共同的承担,它使我们手牵着手,一同迈向光明的远方。 
爱是属于永恒的,因为永恒就是爱。当我们相爱时,正如触摸到了永恒的衣角。 
爱是知道他人关怀自己的一种感受,因此人生将永不孤寂。 
爱是奇妙的意识,它使你知道有人分担自己的忧愁;它也使你喜乐丰盛,同时并因另一个人的喜乐使你的快乐倍增。 
爱,就是那不仅联结了人与万物的神圣的约定,没有它,为爱所驾驭的心灵就永远不会安宁,永远不会歇息,它与我们灵魂之间神秘的感应,唤醒我们心中的精灵去跳一场酣畅淋漓的狂喜之舞,并使神秘的温柔的泪盈满我们的眼睛。 
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相信爱情,即使它给你带来悲哀也要相信爱情。 
                  第17件事 一个人去旅行
第17件事 一个人去旅行 
纪伯伦告诉我们一个关于珍珠的故事。一只蚌对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难受极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的情绪答道:“感谢上天也感谢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对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全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知道吗?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对于杰出者来说,孤独就是蚌身体里的珍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其实,对于一些人来说,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他们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 
这一生中,你是否真心享受过独处的时光――独有一片静谧的空间,或干脆独自一人去远行?你自己跟自己做伴:你会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宇宙中央,地球和星河都绕着你旋转。 
一个人外出旅行,坐在夜行的车中,望着窗外一点一点稀疏的灯火,裸露最敏感的心事。这时的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生活恩赐给你这些独处的片暇,好让你的眼睛穿过寂寞解读心灵。 
一位远行于山间的人曾在互联网上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在一片空地上坐了下来,心情异常平静,眼睛静静地遥望着远方,视线中除了大山、天空就是阳光和空气,一个十分单纯的景象。夕阳柔和的余晖斜射在对面的山峰上,使它的轮廓更加清晰,肌体更富有弹性,像是孕育着生命的母体,生动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而与它相连的山峰则无限延伸,逐渐失去原有的色彩,与天空结为一体。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无限空间,又是一个纯粹空灵的胜地。在这里我看到了自然最真实的一面,原来她是那样浩瀚、博大,又是那样神圣而不可接近。面对这肃静、平和与深远的世界,人类自高自大的征服誓言仿佛变得苍白无力了。 
“我独自沉浸在这样一个完全自然的境界,真切体会着心灵与自然的坦然对话。此时,我感到无限充实和满足,又似乎是一片空白,沉浸在一种无法形容的宁静中,千年的高原湖泊仿佛此刻在这里停止。不知过了多久,心中忽然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和凄凉,一种想要逃避的愿望顿时强烈起来。但是,我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不恰恰是为了逃避城市中的浮躁与不安,寻觅这一片净土吗?为何在我真正面对她的时候,却又想仓皇而逃?一时间我对自己的矛盾心理感到迷惑不解。 
“渐渐地,太阳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山的那一边,我决定在天黑之前下山。我没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沿着一条细细的有着牦牛足迹的小道走下去。谁知小道越走越陡,越来越偏僻。我心中顿时一阵恐慌:不知小路将通往何方,我能不能在天黑之前走出大山,能不能安全地返回……我想掉头而返,可是低头看看脚下的小路,忽然间觉得小路的神秘化做了一股魔力,让我情不自禁地跟随它的指引走下去。这时,所有的恐惧、不安和无助也随之烟消云散,我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生中既没有勇气单独地守着家,又不敢单独地远行一次,这好像是最没有出息的人。 
与人共处时,我们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否称职,总是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有的人宁愿面对别人,也不敢单独面对自己。其实,独处的人是最自由的,可人们习惯了自己一贯的角色,面对这份自由时,反而显得不知所措。于是,甚至有人对独处产生很直觉的联想,以为独处就等于寂寞与空虚。 
疲累的身体一躺下来便可得以休息,然而,日积月累的心灵疲累惟有在独自一人时,才能彻底地释放。虽说君子不欺暗室,但独处时,你既可以尊贵如君子,亦可浪漫如仙子,或是天真幼稚得像个小孩;又可以胡闹如野马,懒惰如猪。你大可忘却你的所谓自我形象,任情任性地发泄,更可以静思内省。因为灵魂上的积垢,也只有在单独面对自己时,最无所遁形。于是,在宁谧的冥想中,你怯咎的灵魂自然会得到净化。 
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自己的路,我们来这世上时是一个人,去时也不可能结伴,做人终究是要孤单的。 
A?着装大忌 
1?外衣不能够防风防水,不耐磨; 
2?到寒冷的地方带很多件毛衣(在野外毛衣简直中看不中用,不挡 
风又占地方,打湿了重得像块铁,吸附灰尘更是它的拿手好戏); 
3?穿排汗性不好的内衣; 
4?在高寒的地方不带帽子或带不保暖的帽子; 
5?穿软底低帮的鞋; 
6?过热带丛林和沙漠时穿短衣短裤。 
B?野外饮食 
1?早上多饮水; 
2?中午尽量多喝肉汤,如没有条件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如带些碳水化合物、压缩干粮、咸菜和茶。 
3?晚上犒劳自己,补充能量; 
4?多准备小块的巧克力; 
5?采集森林里可食的蕨类植物和野生菌,用吃空的罐头做成汤汁,加入这些野味; 
6?带足罐头和奶粉。 
                  第18件事 参加一次游行狂欢活动
第18件事 参加一次游行狂欢活动 
谁也无法忘记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中国赢了!”“北京赢了!” 
一刹那间,就如一个喜炮炸响了,撼人心魄的欢呼声淹没了天安门广场所有的一切。几乎与此同时,无数焰火腾空而起,璀璨的礼花竞相开放在湛蓝深邃的夜空。世纪坛上的电子显示屏上打出了几个巨大的鲜红的字:“热烈庆祝北京申奥成功”――但“热烈”二字已完全不能形容此时的场景。不是“热烈”,而是“狂喜”。世界上似乎只剩下了声音:声嘶力竭的欢呼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万众雀跃的顿地声。没有人能听见身边的人说什么,只看到所有的人都在狂跳,在鼓掌,在拥抱。人们已经不能互相听到,只能互相看到,看到狂喜像花一样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怒放……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倾倒出他鞋子中的沙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它揭示了一种真实:将人击垮的,经常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琐碎事件构成的倦怠。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一个人面对巨大的灾难挑战时,他会恐惧、会紧张、会涌起抗争的冲动或挣脱的力量;至少,这是一种生的激情,即使他因此而失败,这种失败,依然会有一种悲剧性的力量。 
但是,如果困扰人的只是一些非常琐细的事件,比如牙疼、噪声、夫妻吵架、同事矛盾,如此等等,你没办法把它们当对手,因为它们实在太微不足道;但你也没办法摆脱它们,也因为它们实在太微不足道,在这种过程中,你得不到任何补偿,只会不断地无休无止地被耗费,变得疲倦懈怠。 
最后,人常常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倦而放弃。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即便是饥饿感与仇恨感,也是一种能让人强烈地感到自己存在的东西,但那种疲惫却会让人止不住地滑向虚无。 
但大多数人日常生活都是由许多琐事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疲惫感往往会越来越浓。最后,少年的旺沛生气被中老年的疲惫暮气所代替。 
相对于这种倦怠的过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激情,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自救方式。 
被称为工作狂的日本人,在处理如何满怀热情地投入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这个问题时,有一种相当不错的手段:每天上班前,对着镜子很自信地挺胸对自己微笑,然后大喊五声:“我是最好的!”并且全身为之一振,然后,每天开始的感觉的确大不相同了。 
好游乐的美国人,在把自己的心境推向一种疯狂的激情状态方面,更是花样迭出,如从百丈高崖上纵身跳下的蹦极运动的流行,每每让人体验一下死亡已近的恐惧极点和又重返生间的极度快感,并让人从中体会到生的美好灿烂。 
用行动的刺激来促发激情的放射是一方面,用想像的色彩来刺激激情持续是另一方面。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这样描绘他最初被物理学吸引的时刻:他的一名教师这样表达了能量守恒定律:“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上了屋顶,他扛砖时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动地贮存了起来,很多年后,直到有那么一天,这块砖松动了,它贮存了多少年的功出现了,以至于它落在下面一个人的头上。”枯燥的、易令人乏味的物理学的世界由此而变成了一种由神秘的法则笼罩着的令人惊惧、震颤、兴奋和向往的世界。 
一个古老的疑惑:一个人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爱上一个异性。据说心理学家的答案是:你们相处时,是不是感到过一种激情,无论经常,还是曾经偶然,激情就像一种烙印,深刻难忘;而没有激情的历程,就如风过后的涟漪,稍纵即逝。 
生活,事业,人的一切都需要一种激情,就像一阵风,吹落倦怠的尘,露出它们内部的光。 (叶天蔚) 
哀莫大于心死,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很多事之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结束,并不是因为它真的有那么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心思去做。有些时候,明明事情刚开始时进行得还不错,一到中途却突然停顿了下来,也不是真的碰到了什么瓶颈,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坚持到底。 
我们还有没有热情?假如我们切开身上的动脉,流出来的血还是不是又浓又热? 
太多的失望和无奈压迫着我们,我们总是妥协,再妥协。向不完善的制度妥协,向不美满的婚姻妥协,向流行的庸俗标准妥协,向名利妥协,向贫穷妥协,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