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金融大亨 >

第126章

重生之金融大亨-第126章

小说: 重生之金融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都在惋惜,不然中国新一代的领军人物非其莫属。
    突然,几个想起自己老爷子在家里说的话,说的是林家老爷子的孙子从国外回来了,而且还成为了老人的干孙子,很多人都想起了这个消息。再一想林家和李家的关系,很多人心里都已经确定了。
    能让这么多老爷子夸奖的人,也就这么两人,女的就不说了,那男的应该就是这人了。
    “国源,你表哥是不是林家人?”旁边一人连忙问道。
    李国源早就将众人的脸色看在了眼里,心里是那个得意啊,不过同时心里也在感叹表哥的名声真响,就连自己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哥们都重视了起来。
    “嗯,我表哥是林宇,前两年刚从美国回来,他现在比较忙,一年倒头都不怎么在家,就连学校都不怎么去,出奇的是几个老爷子非但不生气还高兴的很,觉得我表哥不去上学就是对了,上学就是糟蹋了,你说怪不怪?”李国源笑着说道。
    旁边的人听了都是撇嘴不已,你要是能让这么多老爷子都夸奖,你也可以不去上学。
    “没想到真是那人,我家老爷子可是没少在我面前夸奖他,弄的我都羡慕不已。”旁边一人摇头说道。
    旁边的人一阵附和。
    “国源啊,有时间给我们介绍介绍你表哥,我家老爷子说了,让我多向林哥学习,既然见到了林哥要是不向林哥问好,我家老爷子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揍死我的。”旁边一人对李国源说道。
    李国源皱了皱眉头,说道:“哥几个,能不能缓几天,我和我表哥今天才算是第一次见面,还不是很熟悉,等过几天我去他家的时候我给他说说,能不能办成这事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表哥这人挺随和,应该会答应。”
    第二百四十九章圈子!,
第二百五十章 大风刮,乱菊起!
    第二百五十章大风刮,乱菊起!(求订阅!)
    第二百五十章大风刮,乱菊起(求订阅)
    李国源皱了皱眉头,说道:“哥几个,能不能缓几天,我和我表哥今天才算是第一次见面,还不是很熟悉,等过几天我去他家的时候我给他说说,能不能办成这事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表哥这人挺随和,应该会答应。”
    众人也都理解,旁边一个人笑着说道:“国源,这重任可交给你了,一定要将我们对林哥的佩服之情带到,我可是想着以后跟着林哥混呢。”
    李国源撇了撇嘴,跟着林哥混那还不就是跟着我混
    李国源这边是这样,李国玉和李婉婷也是这样,遭到了众人的追问,当知道事情之后都是对两人羡慕不已,李国玉的小兄弟们当知道林宇是李国玉的表哥的时候,那绝对是羡慕,有这样一个表哥,那在北京城完全就可以横着走了。
    而李婉婷的小姐妹们一个个都是花痴不已,想要李婉婷将林宇介绍给她们,不过当李婉婷说出林宇未婚妻的名字的时候,几个女生都是懊恼不已,要说和别人挣她们一个个都有着十足的信心,但是要说和柳浅静挣,几人还真没那个自信和实力。
    对于这些事情林宇并不知道,他在大厅里逛了一圈之后,和王颖打了个招呼便回去了。王颖倒是想和林宇一起回去,但是耐不住身边小姐妹们的规劝,便没有跟着回去。
    初一之后便是大年初二,林家虽然来了不少亲戚,但是很明显林宇的心思并没有在这上头,对于自己小姑一家林宇已经很熟悉林老,王家在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家族,小姑夫现在正在军队任大校,算是林老爷子的手下。
    没有将心思放在这上头,林宇这一天都是在想1985年的事情,1985年,林宇对这一年的事情并不很熟悉,但是几件大事林宇还是记得的,除了五国签订“广场协议”外,林宇还记得戈尔巴乔夫好像就是这一年当选苏共总书记的,另外也就是中英在香港问题上在今年也是签了什么协定,对于这个林宇倒不是太清楚。
    相对这些,林宇最关系的也就是“广场协议”和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的事情了。广场协议就不说了,这一协议让日本损失惨重,让整个日本都陷入了一个阴谋之中,相比起广场协议,林宇更关心戈尔巴乔夫的事情。
    可以说,苏联会解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戈尔巴乔夫的事情。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中央总书记,第一位兼最后一位总统苏联总统(199o~1991)。俄苏政治家,国务活动家。苏联的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3枚列宁勋章、十月**勋章、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199o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可笑的是,就在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二年,苏联便解体了。
    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后,为了推行改革的政策,在全国范围物色人才。于是时任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第一书记的叶利钦被选中并调往莫斯科,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然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苏联改革度和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当叶利钦在1987年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公开抨击戈尔巴乔夫及其滞后的改革之后,戈尔巴乔夫接受了叶利钦的辞呈,但没有把他送回原籍。在过去的政治环境中,这几乎就意味着叶利钦政治生命的结束。
    可是,叶利钦在戈尔巴乔夫用来对付党内保守派而重提“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声中卷土重来,1989年,他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获得了席位。因为与戈尔巴乔夫所谓的中派立场有重大分歧,199o年他退出了苏联**,并凭借当时民众对他的支持,于1991年6月赢得了俄罗斯第一次直接、普遍的总统选举。俄罗斯取得事实上的独立。
    苏联领导层中的强硬派曾试图阻止去苏联化趋势的进一步强化,于8月份动了一次失败的政变。叶利钦借机把戈尔巴乔夫及莫斯科的局势和资源完全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在禁止了苏共的活动并且没收了苏共的财产之后,叶利钦又给了垂死的苏联致命一击。1991年12月,他和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的领导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
    在在戈尔巴乔夫任职的时间里,苏联生的最大的事情便是苏联的改革和8?19事变。
    1991年8月19日,苏共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克格勃主席、总理、内务部长)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组建了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表了《告苏联人民书》,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度假的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
    但是由于军队倒戈,克格勃部队倒戈,以及叶利钦及时的反应,最重要的是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内部混乱,措施不够坚决,没有利用苏联公投带来的正面效应果断采取措施,挽救苏联的最后努力失败。
    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苏联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八一九事件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直至八一九事件生,苏联**处境到了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从戈尔巴乔夫当政7年特别是最后时期的言行看,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当然有着不可推诿的历史责任。
    然而,有一种观点值得商榷,国内外有些学者把苏联解体的原因过多地甚至全部归咎于戈尔巴乔夫一个人。例如,博尔金认为,“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葬送的,是被反对派搞垮的”。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一个所谓“叛徒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罪魁,是社会主义的叛徒。
    不过虽然戈尔巴乔夫能力不怎么样,但是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的。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
    不容忽视的是,自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东西方交流大幅度增加,使苏联人民得到一个了解西方、与西方国家生活水平作比较的机会,由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短缺经济,使国内民众看到自己国家与西方世界的差距,增加了对本国当政者的不满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从而为西方和平演变打开了方便之门。
    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如果没有出现8?19事件的话,苏联虽然依旧会解体,但是绝对不会解体的那么快,可以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要付很大的责任。
    林宇仔细的想着戈尔巴乔夫的事情,可以书哦,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间,就是林宇赚大钱的时间。
    里欧万塔可以从苏联带走亿美元的财富,那么只要操作的好,应该能带出来的不止亿。
    想到戈尔巴乔夫,林宇就觉得自己要尽快的搞定里欧万塔,世界上也只有这么一个里欧万塔才能大大方方的从俄罗斯将亿美元带出来,要是让林宇去,林宇自信自己绝对不行。
    仔细的想着85年苏联的情况,林宇便笑了起来,终于要乱起来了,乱才好啊,不乱怎么赚钱?
    就在林宇在想这些事情的时候,林老爷子带来了一个消息,让林宇吃惊不已。
    第二百五十章大风刮,乱菊起!,
第二百五十一章裁军100万!
    第二百五十一章裁军1oo万!
    第二百五十一章裁军1oo万
    1985年6月4日,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的一个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oo万。
    1985年,是中国裁军年。
    6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一言九鼎,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一百万”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伸出了右手的食指,在空中点了几下。一个手指,震动了一个地球
    对于这个消息,林宇是震惊不已,裁军,而且还是一次1oo万,要知道那可是1oo万军人,而不是一百一千军人,一百万军人那是什么概念,这要是弄不好就是一个大灾难,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绝对是一个重视的问题,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在叫唤着裁军裁军,这是真要这么大规模裁军的也只有中国有这样底气,也只有中国有了这样的打算。
    其实,关于中国裁军的事情林宇也是有些记忆,可是具体裁军裁了多少人林宇却是不记得了,没想到居然会是1oo万。
    其实,林宇并不知道,在1984年的11月美国总统访华之前老人便已经有了这个决心,裁军一百万,这样的战略决心在当时所有人心中都引起了轩然大*,只不过后来谁都没有认为会真正的裁军一百万。
    1984年11月1日,国庆节过后的一个月,中央军委在都京西宾馆会议厅召开。会上,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老人,表达了一个惊人的战略决心:裁减员额1oo万
    要知道,建国以来,在冷战等国际局势下,中**队的建设一直处于“盘弓弯弓箭不”的临战准备状态。历史展到2o世纪8o年代,虽然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和平力量也日益增长。
    对此,老人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认为:国家的安全保障最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百业待举的当前,国家经济建设是大局,必须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一切要服从这个大局。“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6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人民解放军的“臃肿”问题由来已久。裁军“消肿”,是老人很早的心愿。据不完全统计,老人从1975年到1984年的1o年间,对于“消肿”问题,谈了多达数十次。在此期间,虽进行过4次精简整编,但“消肿”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至1985年,人民解放军军费只有191亿元人民币,仅占同年美军军费的2,不及前苏联军费的零头,而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却是美军的两倍,与苏军持平。对裁减1oo万,有些领导人担心会减弱军队的战斗力。邓小平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虚胖子能打仗?军队要多节省开支,改善武器装备,更要提高军政素质,这就必须减少数量。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邓小平充满信心地指出:“再减1oo万,一是必要,二是没有风险。好处多得很”
    所以,在进入1985年的第二天,老人便在和自己的那些老伙计老战友的饭桌上谈起了这事,不过当谈到这事的时候,包括林老爷子在内的老元帅老将军都是一愣,然后陷入了深思了,要知道裁军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还是这样大规模的裁军。
    1oo万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世界上那么多的国家,真正敢裁这么多军的国家却没有过,这些老元帅虽然也知道裁军是必须的,但是裁军可都是裁的他们的兵,所以,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听到这个消息,林宇虽然吃惊,但还是问道:“爷爷,这么大规模的裁军真的可以吗?。”
    “我也不知道可以不可以,但是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