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幽冥仙途 >

第81章

幽冥仙途-第81章

小说: 幽冥仙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甚至不敢去看青吟的表情,只在脑子里模模糊糊地想着:这场景,似乎以前也曾发生过……
    这样的接触似乎持续了很长时间,又好像是短短一瞬,像做梦般荒谬迷离。李珣感觉到那冰冷的手指已离开了自己的脸颊,但恍惚间,他又觉得,自己的皮肤的温度,已粘连在那指尖上,缭绕不去。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敢抬眼看青吟的脸,却正好看到她唇边一丝刚刚抹去的弧度。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可以感觉到,青吟的心情与刚刚又有不同——似乎更好了一些。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理由,但李珣还是很乐意看到这一点。
    他努力维持着脸上属于后辈的神情,装做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再度和青吟拉开距离,不过,在这一连串动作中,青吟竟然没有一点儿表示。
    李珣很奇怪,不由问了一声:“青吟仙师?”
    “懂音律么?”
    这话问得很突兀,与刚刚那种气氛更是离了十万八千里。
    难得李珣还能反应过来。他很想说“懂”,不过只凭小时候学的那几手青涩的指法,实在没胆气应承,所以,他只能摇头。
    青吟似乎并不在意,她眸光流转,看起来竟有着意兴昂扬的味道:“愿意学么?”
    “啊?”李珣完全没想到这种情形,竟是愣了好大一会儿,才木木地点头。
    只是,出奇的,他心中竟然没有半点儿可以同青吟相处的兴奋,反倒渐渐被覆上了一层寒冰,他看着青吟倏乎间已是神采飞扬的面容,不自主地伸手抚上自己的脸。
    刹时间,时光倒错,他的目光越过了青吟的肩膀,看向远处那一片朦胧的绿。
    在那青烟障外,曾有一景,与今日又是何等的相似,恍惚觉来,那上面微微的痒意,还没有散尽……
    脸上和手心的温度正迅速地跌落下去,在这一刻,他的心脏紧缩成一团。
第三章 路程
    当坐忘峰上布满了秋黄的颜色,飞禽走兽的毛皮也渐渐转换的时候,秋日已经过去大半,李珣在坐忘峰上,已度过了另一个“三月时光”。
    早在二十天前,钟隐便已宣布,他的“骨络通心”之法已经修毕,至此明心剑宗法门在李珣身上运转之时,也再无窒碍。
    然而,他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也没人去赶他。
    每日里除了修炼,便是向青吟请教乐理音律,一天十二个时辰,倒有三分之一与青吟待在一块儿。
    这是非常奇妙的体验,他的理智和感情似乎分裂成互不干涉的两块,他会为了青吟每一次笑靥而心跳加速,会为了每一个不经意的小接触而面红耳赤,也会为了每一点疏离而黯然神伤。
    然而,与之同时,他每时每刻都在嘲笑、在诅咒、在猜疑、在怨怼,他开始痛恨自己的“聪明”,埋怨为什么在那种时刻神智清醒——如果那是某人精心编织的梦,那他就不要醒来好了!
    便是现在,他也在半梦半醒中流连。
    这一夜,临渊台上,李珣站在青吟身后,陪她看台下经年不散的云雾。
    临渊台与峰上千千万万的石台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它下面的这片云雾却是大大有名。
    这一处透天云,直上直下,绵延五十四万里,也就是说,从这里落下,中间不会有任何阻碍,便能直达峰下。
    青吟近些日子心情一直不错,今晚亦然。两人先说了一些乐理上的问题,不知怎地,话题就移到了这透天云上。
    青吟伸出手去,在蒸腾的云雾中一探,揽回了几许云气,淡淡道:“你可知道,从这里下去,若不御气,便是大罗金仙,在落地之时,也要粉身碎骨。”
    李珣眨眨眼,想到这五十四万里的漫长坠落过程,心中不寒而栗,自然只有点头的分。
    青吟又道:“这还是大罗金仙,若换寻常人,掉上几十里路,内外压力交迫之下,便要坚持不住,而功力精深的修士,能撑到万里以上的,也是凤毛麟角。”
    李珣不知道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所以只能唯唯诺诺地应着。
    青吟也不在意,继续道:“我在山上的时候,曾对这个很好奇,总想知道,从这里跳下去,那一段漫长的坠落时间,该是怎么样的……”
    她说的“在山上”,其实就是指她还未出师的时候,李珣非常明白。
    不过,他倒是刚刚发现,青吟在“小时候”,原来很有些奇怪的心思。
    想必,性格也很奇特罢?
    他正有些好笑,忽听到青吟说:“终于有一天,我从这里跳了下去!”
    李珣轻“啊”了一声,被青吟当时的疯狂小小地震了一下。
    青吟的语气却还是平静无波:“那种感觉很难形容……烟云遮目,乱石横空,还有身上越来越重的压力,到最后恨不能把身体扯碎!那时候我
    就在想,我完了。
    “可是,我终究还是活了过来。而在我清醒的时候,我对之前一切的记忆都模糊了,唯一清晰的,就是在这里,找不到任何希望时的绝望……
    刻骨铭心。“
    青吟回过头来,看着李珣呆滞的脸孔,展颜一笑:“那种感觉想起来,很开心呢!”
    李珣呆呆地看着她,说不出心中是种什么滋味,但他知道,这样的回眸一笑,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咻!”
    尖锐的破空声响起,将他从纷乱的意绪中拉了出来。
    只见下方滚滚云雾之中,正有一道银白色的光华,穿云破雾,直射上来。青吟微一皱眉,衣袖微摆,将这光华摄了进去。
    “宗门飞剑传讯!”青吟一眼扫过,便没了兴趣,随手一弹,将这把仅有两寸长短的飞剑,弹到李珣手中,“或许是峰下有了什么事情,你去叫钟隐罢!”
    “啊?噢!”
    李珣闻言应声,正想离去,忽听得青吟唤他。回过头去,却见青吟对他笑了一笑:“看来你要下山了……这段日子,过得很开心,我要多谢你呢!”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便是道别么?李珣看她唇角绽开的笑容,出奇的没有平日的振奋之意。
    他沉默了一下,忽然道:“我很像傻子么?”
    这可说是李珣这三月来,心中埋藏最深、也最尖锐的念头,突兀说出,青吟一时间竟是怔住了。
    李珣却不再说话,他深信青吟必然会明白这话的意思,所以他只是直勾勾地看着青吟的脸,想看她究竟会说出一个怎样的理由。
    他可以看得出来,青吟此时看他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了,与之同时,他便看到了青吟的笑容。
    这笑容没有半点儿掩饰,完全发自内心,而不像她以往的笑容,本身便是一层迷雾,遮挡住他人的目光。
    在这刹那间,李珣认为自己终于看到了青吟心中一角。
    然后他便听到了青吟的回答:“下士不可语上,凡人未能指妙,蠢汉无以称智,痴人亦不足言情……你能明白过来,很好!”
    看着李珣瞬间收缩的瞳孔,青吟微微一笑,甚至不给李珣说话的机会,衣袖一摆,飒然不见。
    李珣看着她消逝不见的地方,怔忡无语。
    确如青吟所言,出了事,而且,是出了大事。
    通玄北极夜摩之天,妙化宗的宗门所在,终于中断了自天都一案后长时间的沉默。
    前日传出消息,以玉散人为首,妖凤、青鸾、古音等人联名发出盟帖,
    意欲集合天下百万散修,开一个所谓的“散修盟会”。由此引发轩然大波。
    “北极散修盟会?这倒是天下奇闻!”钟隐读过飞剑传书的内容,为之一笑,“散修会盟,那还叫散修么?古宗主一生精明,却还不了解她叔叔的性情!”
    李珣此时还因青吟的事而有些恍惚,这话听了便罢,也没在意。
    钟隐见他的神情,也不多言,拿起放在一边的画笔,继续作他的画,倒把李珣晾在一边。
    等李珣发觉不妥,回过神来时,已不知该如何说话了,正尴尬间,外面剑吟声又响,声起人至。
    李珣如蒙大赦,忙转过头去,正好看到明玑推门而入。
    两人视线相交,明玑先是一笑,李珣忙回以笑容,又微躬了躬身,算是行了礼,转脸又招呼了一声:“明玑仙师到了!”
    这话可以不说,但说出来则显出对明玑的尊重,这小心眼儿落在细微处,往往能产生比大动作更有效的作用来。
    明玑又冲他笑了一下,方才对钟隐行礼道:“六师叔,方才不夜城又有信到,逆水十妖已过境不夜城,和妙化宗的人马会合。
    “不夜城为阻住这势头,已张开了万里极光壁,天芷上人也亲自出手阻截,但被被妖凤、古音联手重创。
    “此时,北极周边万里极光壁被打开了缺口,每日都有几十名散修、妖物进入,局面有些失控了!”
    李珣在一边听了,心中不由打了个突。
    逆水十妖的名号他也听过,没太在意,但天芷上人身为不夜城主,一身极光玄真法,天下无双无对,这样的宗师级人物都吃了大亏,看来妙化宗那边可是嚣张得很呢!
    而且,他听了妖凤、古音两个名字,有些牙痛。
    钟隐却仍是闲闲淡淡的,没有半点儿意外的表示。他放下画笔,看着眼前这幅未完成的图画,微微一笑:“各邪宗反应如何?”
    “大部分在观望,但魅魔、天妖、毒隐、极乐、冥王五宗却声明乐见其成。只是未见什么实质举动。”
    “宗主是何打算?”
    明玑眼眸中闪过一道锋芒无匹的冷光,口中则平静答道:“宗主决意携数名弟子前往不夜城,与各派宗主商议解决之道。”
    她满口的商议解决,可李珣分明听到了尾音处铿锵的金戈之音,仿佛有一把宝剑在剑匣中铮铮而鸣。
    或许,这才是闪灵剑明玑在通玄界的真实面目罢?
    钟隐也是莞尔一笑,显然洞悉了这位师侄女的心境变化,他点头一笑:“那便去罢,若是嫌山上守卫空虚,可知会我一声,我近日虽懒得很,但在山上走动几趟,还是可以的。”
    “就烦劳师叔费心了!”
    明玑又向钟隐行了一礼,目光却又移到了李珣身上。
    李珣被她看得心中发虚,勉强一笑,正想说些什么,便听明玑道:“另
    外,按着宗主的意思,想让李珣也随我们去一趟!“
    “我?”李珣很吃惊地看过去,明玑则很自然地看回来。两下目光一触,李珣有些尴尬。
    他刚刚神思恍惚,竟忘了自己此时的身分。按照常理,他这样的弟子能蒙得诸仙师提携,参与要事,理应振奋才是,又怎么露出这种表情?
    一惊之下,他这才算真正回神,忙做出惊而后喜状:“弟子自当遵命!”
    此话方出,他忽地想到那一道如火焰跳动般的倩影,不知怎地,他右边脸上忽地热辣辣地疼了起来。他脸上肌肉不自觉地抽搐,神情立时便走了样。
    屋中两人又是何等眼力,这种变化自然瞒他们不过。只是似乎某人的理解出了偏差。
    明玑笑道:“怕什么,若是真有妖凤那样的强敌,也轮不到你上!”
    她虽在笑着,但眉目神情中,却自有一道铮铮锐气,直透华盖,显然她这话中的意思,也不是那么简单。
    李珣明知这不是针对他,心中也自凛然。
    他没有说话,只是低下了头,隔去旁人的目光,眼神刹那间变得幽冷渊深。
    轮不到我?
    倒也未必……
    就明心剑宗来说,清溟亲自出山,自百年前四九重劫之后,还是第一次。这足以显示出北极之事,对宗门乃至通玄界是何等的重要。
    虽然修道之人大多不看重各类表面功夫,但一派宗主毕竟不同,在清溟携弟子离山之际,宗门高层除了钟隐、青吟之外,都到止观峰上送行。
    就通玄界而言,一派宗主外出之时,总有些表示身分的代步之物。
    这些类似于御器法宝的东西,往往有着一些非常明显的标识,以及巧夺天工的架构,远远看去,便能显出一派之尊的威仪,这类事物,统称为“宗门云辇”。
    号称东方第一宗的明心剑宗,其宗门云辇在通玄界,也是极有名气的。
    这是一件名叫“云楼揽月车”的法宝,收拢时不过是巴掌大小的玉珰,施法展开之时,便生成一团几有半里方圆的云块,其中又疏密有别。
    最中央,是由玉白色的云雾生成的一辆垂帘辇舆,四面云气缭绕,飘飘然不类凡物,辇舆四壁缀挂有宗主法印、龙纹宝剑、清心拂尘等七八样了不得的宝物,均是宗主印信,代表着宗门无上权威。
    辇舆向外七步,有三十六座虚雾云台,成天星之数,参差错落,将辇舆护在其中,再向外,又是一百零八台散云灵阶,代表周天运转,成为最周边的屏障。
    高空朔风吹过,云台灵阶随风飘荡,外力一动,便引发其中互相联结的隐秘气机,很自然的,其中暗藏的精妙阵诀也就随风而起,将整个庞大的云块护在其中。
    清溟此行,当然不会让宗门精英倾巢而出,所以,这上面坐的修士只有三十三名,一百四十四座云台灵阶,用了不到四成,乍一看去威势尚可,仔细观察,便有些单薄。
    人数虽少,实力却十分强大。
    自宗主以下,三名长老清虚、清阳、清越随行;二代弟子中,连霞七剑仅存的六人中,除了洛南川要主持宗门日常运作未随行外,其余五人全数到齐,还有四名旁系弟子,均是通玄界有名的修士。
    三代弟子二十人,差不多都是化神篇修到极至,化婴篇初窥门径的水准,而其中三代弟子第一人的文海、其道侣祈碧、及有宗门“三灵”之称的伍灵泉,灵木、灵@,都已虚空化婴,在通玄界也有了好大的名头。
    李珣站在一处灵阶上,垂手肃立,等着峰上的仪式完结。心中则在比较他最熟悉的两个宗门的实力。
    一个是东方第一宗,一个是曾经的第一邪宗,双方的名头相近,实力也差不多,甚至是后继人才储备也十分接近,如果双方对上,本是个平分秋色的局面,可是,明心剑宗还有个钟隐!
    想到这儿,不知为什么,他轻轻叹了口气。
    下方的声息忽地大了起来,留守山上的诸人,齐颂敬辞,恭送宗主登辇,钟磬之音,响彻天际。
    看着下方数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