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105章

天遂人意-第105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容易,不说别的,就说我爹这三品官,继夫人进门可就是官家夫人的诰命。年节的时候能跟着我爹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的。再说我爹那气度,那里是十几岁的郎君能比拟的呀,能拉他们八丈远去,要知道即便是嫁给一个状元,即便是熬成熬成黄脸婆,也不见得就能夫贵妻荣,更别说到如今我爹的地位。这可都是年岁历练出来的。我爹的阅历,就是资本。更何况我爹正当壮年,事业有成,家财颇丰,哪有一处不是让人竞相喜欢的。虽然男人靠的不是容貌,可现在京城里谁不知道华家二老爷鬓美举世无双呀。”

    华老夫人越听越是心花怒放,他家二儿子确实哪里都好。除了不敢宵想皇家贵主之外,什么人配不上呀。

    华家大夫人跟二夫人一时间都不知道他们华府还有如此出众的一位郎君,这是说的华二郎吗。怎么那么虚幻不真实。

    柳氏看着华老夫人的脸,忍不住说道:“二伯哪都好,可二伯有你这个小娘子呀。”

    后面这话把话老夫人给拉回来现实了,瞪了一眼三儿媳妇,怎么能如此说侄女呢,芳姐哪里不好,除了是自己儿子子的闺女,选媳妇上不太好之外。

    华晴芳不要脸的说了:“有我才更好,虽然进咱们华家的门是给我爹当继夫人,可前夫人我娘没有子嗣,就我一个闺女,没有几年嫁出去了,年年给他送孝顺,还不耽误他们一家人和睦相处,还能帮着他在府里熟悉起来,怎么不好了,哪找这种好事去。对我好一点,还能顺利的在我爹跟前讨好,买都没出买这种好事去。我还能帮他带孩子,想想这孩子给谁能比给她的亲姐姐更放心呀。不说这满京城的小娘子都喜欢我爹,至少有点眼力见的,有点打算的,不太傻的都应该知道这是一段不错的姻缘。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几辈子修都修不来的福气。更何况咱们华府还有‘有子不许纳妾’的门规呀,大伯母,三婶婶你们觉得呢,咱们华府的门规,可是不错的吧,任凭哪个女子不得掂量掂量。”

    要让华晴芳细数它的好处还多着呢。一时半会的也就能总结出来这么多了。

    柳氏一张嘴,把话咽下去了,心说,那也得你这个继女能嫁的出去,这继夫人才能有好日子过吧:“确实不错。”这个纯粹说的是华家的门规。

    大夫人点头华家这条门规当真不错,其他的真的没觉得。

    华老夫人脸上与有荣焉,被华晴芳忽悠的一时间有点找不到东南西北:‘恩,回头给老二看媳妇的时候,我定然好好挑。捡最好的挑。’

    看吧现在就是挑了。

    华晴芳满意了,总不至于在挑原来那样的了。凭什么我爹要挑没人要的呀,她不歧视那两个小娘子,也觉得那是个不错的,嫁给谁都成,嫁几次更没问题,自家爹不行。又不是自由恋爱的。

    华晴芳跟长辈告辞之后,让阿福挑出不错的药材给老夫人,大夫人,同柳氏送过去,人家忙里忙外的终归是为了自家爹爹,再说了一个府邸住着,因为这点意见不和生分了不合适。

    老夫人看着这些药材,就把早上的事情跟华老尚书学了一边。而且老夫人记不住的,边上的董妈妈跟着补充,一时间把华家二老爷形容的天上没有,地上就这么一位。

    华老尚书嘴巴都抽了。他还有这么一位儿子,荣幸呀。

    三夫人更是对着三老爷巴拉巴拉不停,最后一句话:“那二房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怎么就出了那么一个奇葩,那孩子嫁去哪里都成,就一样,不要去我柳家才好,多大的情面,多少的嫁妆都要不起。”

    三夫人就这么一个顾虑,唯恐华晴芳的婚嫁太难,最后老夫人让她送娘家去。

    三老爷黑脸看着夫人:“我华家的小娘子还不至于如此。”

    说完扭头走了,华家娘子在怎么不济,还轮不到一个外人贬斥挑剔。三夫人这是惹了三老爷的膈应。

    不过华三老爷心里同样膈应,太让人生气了的,这老二给闺女吃了什么东西了。都不辨是非了,太盲目的崇拜了。

    至于华家大夫人池氏,一夜都没有休息好,翻来覆去的折腾,气的心口疼。

    第二日华二老爷给华老尚书问安的时候,被华老尚书从头到脚的看了一遍,让华二老爷莫名其妙的:“爹可是儿子有不妥。”

    华老尚书阴阳怪气的:“可不敢呀,你可是三品官呢。”就没说他怎么没看出来他家二郎天上没有,地上找不到的优点呢。

    华二老爷谦虚:“是从三品,不敢当爹如此说的。”

    华老尚书冷哼,你闺女可没你这么谦虚,也知道跟儿子发脾气发不上,不过是人家的闺女推崇自家爹爹而已。

    一时间颇为气不顺,自己还是尚书呢,怎么不见有人如此推崇,可见那丫头是个拎不清的,不然不管是他们二房哪个的亲事,只要自己上上心,张张嘴,卖个老脸,什么样对人家进不去,娶不过来。冷哼一声:‘下去吧’越看越糟心。

    要说华老尚书的态度不对,那么华三老爷直接来书房围观华二老爷就让华二老爷知道肯定出事了。

    华三老爷:‘我华家从本朝出,别说一个从三品,就是二品一品也从来没缺过,就不知道二哥怎么如此自信。也不知道二哥在孩子面前是怎么保持的形象,兄弟也来取取经。’后面这话有点酸。

    华二老爷不愚笨:“还请三弟明示。”

    华三老爷能说,你一个死了媳妇的男人,你家闺女认为你应该陪个四角俱全的小娘子吗,能说你闺女认为你天下无双 ,简直是没人配得上吗,能说我就看你不顺眼吗。(未完待续。。)

    ps:  二更求票,晚十点还有一更,记得看呦。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老爷(求粉红票)

    跟华老尚书一样,藐视的看了华二老爷几眼,甩袖子走人了。

    华二老爷无语,招谁惹谁了,一个一个怎么都阴阳怪气的。无妄之灾,无妄之灾。

    华老夫人出去串门子,一是为了给自己看儿媳妇,二就是让人看看自己的孙女,尤其是芳姐。

    所以华老夫人出去的时候,华晴芳都是随身再侧侍奉的。

    华老夫人也想了,自家芳姐若是让那个老封君看上,直接只给有出息的孙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就像芳姐说的,自家二郎的条件摆在那里,都知道二郎要续娶的,只要有想跟华府做亲的,自然会把小娘子叫出来让她相看。

    所以华老夫人出行,比华家大夫人方便许多。

    华晴芳在华老夫人身边,更是乖巧懂事,处处透着体贴,而且轻易不开口。让人一看就喜欢。

    也有老封君一眼就看上芳姐的,不过跟华老夫人打听了这位孙女的出处,就没有下文了,显然是对芳姐多少有点了解的。

    也有夫人们替这样的华晴芳可惜的,多好的小娘子呀,怎么就传出来的名声不太好呢,定然是误传。

    可惜就是没人想过把孩子娶家来,证明这个传言是有误的。没人要用自家郎君来一生给这位小娘子正名。

    也有人家知道华老夫人来了,把自家小娘子给引出来推荐的,可惜跟华家大夫人那时候一样,人家有意的小娘子都是或多或少年龄稍大一些的。或者是多少有些不妥当的,甚至还有老封君把府上的庶女拉出来推荐的。

    幸好华晴芳同华老夫人都有些见识,心里不乐意也没有甩袖子就走。

    不过华老夫人回府就告诉华家大夫人,像这些埋汰他们华府的人家往后还是少走动的好。显然是把人给恼了。而且记恨在心里了。

    华晴芳更是恨不得画小人天天的踩两脚才舒坦呢,什么破眼光呀,竟然如此埋汰自己的老爹,华晴芳没有看不上庶女,他的阶级立场也不是很分明,可这个年代,有些事就不能忽略。这绝对是对他华府。对他老爹的一种侮辱,忍无可忍呀。

    还就不信了,自家老爹就说不上一个可心的媳妇 。

    不过华老夫人从这一系列的事情中清醒多了,芳姐倒还罢了。老二的婚事恐怕要将就不能在讲究了。毕竟条件在那里摆着呢。就是有些人家把小娘子上赶着嫁进来的。恐怕也是别有所图。不在华家的考虑当中,段家那样的姻亲一个就够了。

    难得华二老爷给华晴芳放假:“大年节的,这几天的大字就不要在练了。跟着五娘他们一起乐呵乐呵吧。”

    华晴芳打量自家老爹,俊逸洒脱,面容儒雅,别看是当官的,也没有华老尚书身上的不讨喜,看着还是平易近人的。

    再加上一身的长衣广袖,都飘飘欲仙了怎么就会没人喜欢呢,这不科学呀。

    华二老爷皱眉,自家闺女走神了:‘芳姐’

    华晴芳回神:“爹”

    华二老爷闹心,这孩子怎么心神恍惚的:“去吧, 好好地玩,爹这几天不检查你的功课。”

    要不是高呼万岁犯这年头的忌讳,华晴芳差点就把华老爹万万岁给喊出来了。喜滋滋的回话:“爹太英明了。”

    华二老爷好脾气,明知道这个不妥当也舍不得说教自己闺女:“芳姐呀,最近跟你大伯母出门,有没有哪家夫人特别的和气,特别的投缘呀。”

    华晴芳心说这不是要去人家提亲吧,这年头女人都是等着被求娶的,可没有上赶着嫁人的:‘没有,各位府上的夫人都很和气,都很亲切,没有什么特别的。’

    华二老爷不认为自家孩子有什么让人不喜欢的地方:“那就是还碰上有缘分的,不急的,慢慢来,也别累到自己,这个做客也是一个很费神的应酬,回头让身边的妈妈给你弄点补身子的,补脑子的。”

    华晴芳:“爹爹年节应酬往来也是劳心劳力的,女儿让管事给你准备的宵夜,补品您定然不能忘了用。”

    华二老爷心胸畅快:“说起来,到底是我家芳姐能干,今年你在府里,各处往来应酬准备的礼品,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的。爹可是轻松多了,前两日还有人跟爹爹说,你准备的礼物贴心,昨日跟爹交好的孙侍郎还说不用那么客气,可见你的东西送的好。”

    华晴芳:“真的,那可是好了,女儿就怕给爹惹了麻烦,拖了爹的后腿呢。如今可是松了一口气。可见女儿管家还是有不错的成果的。”

    华二老爷失笑:“没有后面的这句自得就更好了。”

    华晴芳跟着华二老爷一起爷俩心情都不错。父慈女孝不过如此。

    华二老爷:“对了芳姐呀,跟爹爹交好的那位孙侍郎府中的郎君听说就不错,听说学问好,人品也好,相貌爹爹是看过的,也是没得挑。”

    华二老爷说着就有点局促,这年头孩子的亲事父母说了算,没有华二老爷这样还跟闺女商量的。

    华二老爷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华晴芳:“是呢,爹爹看上的定然不会有错。”

    华二老爷心里软软的,就冲这闺女这份信任也得再看看:‘也莫要放在心上,也不见得就那么好,回头爹在看看,千万莫要放在心上。’

    这当爹的都是如此的矛盾,女儿该嫁人了,不谈婚嫁,心里上火着急,谈了婚嫁又觉得孩子还小,舍不得。恨不得把惦记自家闺女的郎君都给打跑才妥当。

    华晴芳对于当爹的心里真的理解,上学的时候老教授就是那么心疼自家十六岁早恋的闺女的,那时候自己在边上看着老教授着急,那是真的羡慕那个叛逆的小姑娘。

    甭说为了自己操心的,就是让自己糟心的都没有那么一个人呀。

    看着华二老爷自己把自己困住的神情,华晴芳乖巧的回答:“爹放心,女儿不放在心上。”

    华二老爷就被华晴芳这么一句句话给憋住了,好像太不放在心上也不太好,孩子年龄大了,该思考的还是要思考一下的,就是不能太上心了。可自己要不要在提醒一下呢,华二老爷忧虑了。

    赶在朝廷封笔之前华家大老爷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在朝堂该走的程序走了一边,就准备专心的在家里孝顺两位老人。急匆匆的回家看望老母亲。

    说起来华晴芳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位大伯,原主的记忆,华晴芳没有多少,只是在引雷山的时候多少勾起一点对华家二老爷夫妇的感情。

    华晴芳知道那是一种让人嫉妒的甜还有依赖。

    大老爷回府那天,华家老夫人亲自带着儿子媳妇还有孙女们打开华府的正门接儿子。整个华府还没有如此的激动热闹过。

    华晴芳侍奉在老夫人左右,看的出来老夫人望着街道的焦灼,老娘都疼儿子,尤其是从小就被寄予厚望顶门立户的长子。

    大夫人今日打扮的很是有看点,深紫色的长袍袄子末过膝盖,袖口跟领子跟芳姐五娘他们一样镶嵌了黑色狐狸毛,内着宝蓝色八片长裙盖着脚面,脑袋上一套宝石红的头面,正统贵气,看上去比往日要年轻好几岁,艳丽的直逼二八佳人。

    三夫人就悄悄地打量大夫人好几眼,这大嫂也真是好意思的,平时看着挺稳重的,原来心里是有着小九九的,她也喜欢芳姐跟五娘的打扮,袄子的袖口上弄一圈皮毛,这大嫂不声不响的就弄出来这么一身,也真是难为她了,这么漂亮的衣服,愣是憋到今天才穿出来。

    华三夫人心里不太舒服。自己都没好意思效仿小娘子们的打扮。

    华五娘子看的眼睛都移不开了,华晴芳抿嘴微笑,这都不关自己的事。

    跟老夫人一样看着街道的尽头,不知道大伯到底有没有留胡子,看了一眼华二老爷,恐怕爹爹最在意的就是这个了。

    华家大老爷是文官,不过六年没有回府看过老娘了,还有夫人孩子,当真是想念的很,若不是有同回的老尚书大人,华家大老爷恨不得骑马赶紧的回家。

    不过坐着轿子依然不时的掀开帘子,往府上看。老远的看到门口老母亲,华家大老爷眼泪都要出来了,赶紧的让人停下轿子,下轿疾奔,不顾礼法越过华老尚书的轿子,急急像华老夫人走去。

    华家大老爷老远的就扑在地上,冲着华家老夫人跪着爬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