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455章

天遂人意-第455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这话说得实在违心的很。天知道虽然她也混过市面,可如今早就改换门庭了,好歹也是尚书府出来的不是。

    真心的没想过儿子还跟她一样混街面呢。

    回头能不能跟公公商量一下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呀。

    池二老爷一张老脸通红,难得儿媳妇通透还能用出来这么恰当,不带个人感官的词语。

    池二郎:“咳咳,二胖的师傅,也有了眉目了,听岳父大人说,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呢。”

    池二老爷立刻不满意了,顾不得羞涩了,抓耳挠腮的什么意思呀,才把大孙子给隔离,就要把二孙子给分开了,要不要这么无情无义无理取闹呀。(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五章 武将是打出来的(二更)

    芳姐心里凉快不少,这个男人会办事,没让自己做得罪老公公的活。有些话儿子说出来,跟儿媳说出来,那是两个概念。看吧池二老爷对儿子没法没法的。

    不是她不够大气,实在是大人对孩子的影响真的非常巨大,没看到自家儿子已经在京城闯出来小纨绔的名头的了吗。

    据可靠战报,自家儿子在京城已经大小战役经过数场了。与其参战的人员,有官有民。有大有小。上下都在十岁左右。都是京城里面称霸一街的。

    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还没传出来仗势欺人的名头。

    据说池府的郎君战败的时候不是没有,不过池家郎君败也败的洒脱,因为从来没有哭着回来找过家长,也没带着一群护院出去找过场子。

    在民这一块,池家郎君这么小已经是个汉子,有担当了。

    在官这一块,就有点问题,胜利了,池二郎要去给人家赔礼道歉的,输了据说儿子都是自己去找场子的。

    当然了他家儿子出去干仗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群小伙伴的,据说儿子已经在大梁朝的武将这些人家里面闯出来些名头了,绝对超过他爹的正三品,外祖父的从二品。

    当得起将门虎子这四个字。据说这四个字就是池二老爷得意的时候说出去的,芳姐现在算是知道什么叫做糟心儿子了。

    当初脑袋抽了才觉得五郎那样的太乖的孩子,不够让她体会当人家长的乐趣了。教育熊孩子。可不是想想中的那么容易。

    在二儿子的教育上,难免吸取一点教训,尽量少走些弯路。隔离一些特别因素那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池二老爷幽怨的眼神被一家人集体无视了。没看到人家外祖父都插手了吗。

    芳姐在想或许应该给自家老公公找点个人爱好什么的,或许找到一个消遣的方向,就能稍稍的疏散一下情怀,不会在一心扑在孙子身上。

    在京城这块地方上,给自家老公公找个适合的事情做,芳姐一直在琢磨。

    池二郎带着夫人回房,池二郎第一次觉得这个新入住的池府就是家的感觉,比在岳父府上歇着可是好多了。

    屋子里面。池二郎小意温柔。对着夫人那真是百万分的耐心。

    芳姐没法理解这货的心思,感觉就是这货好像热情了,因为第二日池二郎不管怎么折腾夫人起来欣赏的英武身姿,都没能如愿。

    华二老爷对于外孙的教育是很上心的。自家芳姐郑重的交到他找个老爹手上的事情。华二老爷都要把交到外孙当做一向事业来做了。

    胖哥是个皮实孩子。老尚书大人看到这个重外孙的时候,都感怀过一句,不愧是四娘的儿子。她娘蔫坏在暗处。这重外孙跟她娘一样坏,不过坏在明处了。不知道儿子眼睛怎么就那么瘸,都没有看出来呢。

    华二老爷只当他爹这话,是在夸人了,因为在他心里闺女那是举世无双的。

    不过老尚书只见了这位重外孙一面,从那以后就没让胖哥进过他老人家的书房。到底什么意思可想而知。

    真的不禁揣摩的。

    胖哥对于外祖父是多少有点犯怵的,因为他爹说过,外祖父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人,她娘也说过,外祖父是最最好的人,

    胖哥还是想给这样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的。

    所以表现的尽量很不错,不过效果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华二老爷的院子,最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紫色玉兰树,现如今合该是,绿叶繁茂的时候。

    华老尚书曾经说过,他这个二儿子虽然有点不务正业,不过在花草一道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就是随便一片叶子也能被他儿子给养的生机盎然,别有一番风趣。

    不过自从胖哥来了以后,玉兰树已经变成了秃尾巴瓢了,别说绿叶,就是树干都被胖哥带着小伙伴给砍了一面。

    一个干巴巴的木头橛子,占据了玉兰树的大半面。

    很具有现代感,往后只怕华二老爷只能欣赏残缺的抽象美了。

    多少人在这位华侍郎的院子里面看到此景此景可惜过呀,那可是京城里面传说中的一景呢。往后怕是再也没有地方欣赏了。

    华二夫人都觉得胖哥做的有点过分,怕是他家老爷要发怒的,暗自摇头,胖哥实在没有分寸。淘的有点过了。

    可惜人家华二老爷愣是夸奖他家外孙子武力值不错。很有战略眼光。

    华二夫人也只能兴叹,血缘关系实在奇妙。这都能成。

    更奇妙的是,华二老爷在书房里面精心修剪,养了二十几年的两盆盆景,被胖哥几下子给弄成了秃头。连常寿都觉得要糟糕。那可是原来的夫人留下的呢。老爷看的比眼珠子都重要。

    他家老爷愣是抱着外孙哭了好半天,夸胖哥这是随了外祖母了。

    想起来已故的夫人,华二老爷看着外孙伤心的不能自控了,他家夫人这方面的才能竟然遗传给了外孙了。把盆景给修剪成这样,除了他原来的夫人,就是胖哥了,在没有别人了。遗传果然是很神奇的东西。

    华二夫人拍着胸口,往后再也没有去过华二老爷的书房。

    估计这位外孙子就是把华府给点着了,他家老爷也只会说他家外孙子有本事,手段高超,这么大的房子都能给烧着。

    五郎回府的时候倒是对胖哥训导过两句,这个府上也就是五郎说话,他家老爹能听进去,不会恼。

    不过人家华二老爷挥挥手表示一点都不在意,让胖哥怎么高兴怎么折腾,当着儿子的面,对胖哥夸了又夸。

    华二老爷:“我家胖哥小小年纪已经闯出来一片天地了,真是很不错,不过胖哥呀,你爹侯府出身,你在武将这块能有这么一个名头很是不错,也不能厚此薄彼,你娘那是尚书府出身,你若是能在文人这块也这么霸气的整出来点名头,外祖父就知足了。”

    胖哥那是真的听进去了,爹娘一样亲,不分薄厚的。

    五郎心说那可不是什么好名头,自家老爹,被气糊涂了吧。

    私下里面池二老爷对着儿子说了,你姐姐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人只要有一处够出彩的地方,何愁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你爹我三岁开蒙,六岁进学,到十六岁取士,不过是榜眼,做了七品的翰林而已。

    榜眼稀奇吗,每三年朝廷取士就要出一个,你爹要靠着这个,早就淹没在众多的状元榜眼探花郎里面了。

    华二老爷问的相当的深远,值得思考:“有现如今的成就,你当是读书读出来的。”

    华二老爷表示,胖哥这样没什么不好,将来若是走武将的路子,至少在武将的圈子里面人家已经是个人物了。武将哪个不是打架打出来的名气呀。将军,元帅,不过是群架打的好而已。

    我家胖哥只是从小就具备了当元帅的资格。

    好吧从这位华二老爷的话里面可以听出,这位对武将的评价不怎么高。

    还有就是对外孙有点盲目的信任。

    也不知道那些元帅和将军听到这话,会不会轮拳头锤这位侍郎大人一顿。

    五郎崇拜的望着他爹,武将是打出来的,文人岂不是争出来的,是不是自己应该跟胖哥一样现在就该积攒一下名气呀:“那您怎么还拘着他同儿子一起进学。”

    华二老爷:“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的,多长点心眼总是不会吃亏的,我不过是把胖哥拘着点,教导他什么样的人能打,什么样的人不能打而已。不管文武混的高了,都要靠脑子的,多学点总是没坏处的。这些都是做人的道理,学问上你们的先生都是不错的,爹爹能够教导你们的也不过是这些了,你们还小将来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好吧就是这年代的厚黑学而已。

    华二老爷跟儿子表示胖哥这样挺好的,你姐姐大惊小怪而已。

    芳姐若是知道他爹的教育理念非得撞墙不可,这就是放牛吃草吗。合伙糊弄她这个傻老娘们呢。

    所以池二郎春风得意之时,他家大儿子在飞速的发展,娘亲同爹爹是一样的,不能厚此薄彼,让老娘伤心。

    这是他家外祖父说的。

    才能这玩意是不能现学现卖的,胖哥也没发现自己身上有这方面的特长,就是长期跟着他一块上学的小伙伴们也都不是这块料。

    可在文人这块闯出来名气那是势在必行的,胖哥头一次觉得自己本事太大也是一种负累,

    你说自己在武将人家这群小孩里面都已经同国公府上的小郎君们干过群架了,所谓公侯伯子爵,到头了。

    按照这个在文人这块自己岂不是要同丞相府里面的郎君讨教之后才能持平,这个真的有点为难。挑战国子监,胖哥还是知道自己斤两的。

    胖哥望着外祖父书房门口如今的歪脖子玉兰树发愁,边上的一群小伙伴跟着在地上画圈圈,这个他们真的帮不上忙,

    别说丞相府上的郎君,他们学堂上的小伙伴在文采上也是能碾压他们几个的。很愧疚不能帮上胖哥的忙。(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六章 文人出头靠争(求月票)

    正巧在这时候,五郎被他家爹爹给开导过后走出来了,满脑子转悠着,他爹的话呢。

    好吧胖哥来灵感了,不发愁了,他不成,可以带着他舅舅呀,群殴吗,还分谁招呼的拳头多不成。总归是他同小舅舅两个人的本事。

    五郎也亮堂了,不发愁没地方积攒名气了,这不是现成的吗,带着小外甥呀,这货天生就有本事没事找事,何愁没有出头露脸的机会。

    就这样一个月后,效果出来了。原来胖哥池二郎只给武将人家赔礼道歉,他儿子看不上文人府上的小郎君,搁不住拳头。

    现在池二郎还要去文人府上赔礼道歉,因为儿子跟小舅子组团了。文武双全了。

    京城大半人家,能招惹的都被这两小子给招惹了。

    池二郎都要感叹一声好本事,一个月之内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得多忙呀。京城的曲家班赶场都没有这么忙。

    要说华二老爷接手外孙以后的变化,就是,胖哥更剽悍了,原来是带着一群小伙伴搞武力压制,小了玩单挑,大了玩群殴,现在人家胖哥可以说是越界了,不光跟物件人家的小孩玩了,人家都已经可以文武两道通吃了。

    一样的玩的开,都是碾压性的,因为在文途上,人家带着小舅舅出站的。

    华五郎谁呀,辽东大儒谢大先生的得意弟子。舌战过全院学子的牛人。如今人家从书院里面走出来了,开始越级挑战了。

    华池两家现如今这个一时无双。都是孩子给打出来的名头。

    老丞相府,才上国子监的孙子,被人家给挑了,老丞相同老尚书拱手,承让,华府郎君果然名不虚传。老尚书才知道这么糟心的事情。

    华老尚书被气的,眼珠子都瞪大了,华家大老爷给老爹扶着胸口:“您也不用这么生气,往好了想,至少比让别人到咱们华府赔礼道歉的好。至少五郎这孩子才学不错。没输给对方。而且姑爷善后不错。这不是一个多月了都没闹出来什么事情吗。”

    边上的华二老爷跟着连连点头:“就是,也让他们知道咱们尚书府的实力如何。”

    华家大佬也觉得老二这是火上浇油呢,果然老尚书随手抓了东西扔过来,华家大老爷倒霉。被拍到了。

    怨念的看了边上的二弟一眼。然后继续给他爹顺气:“爹。您息怒,老二说的也有道理。”

    不是愿意给老二挡枪,那不是不得不站在老二前头吗。谁能想到老二在朝堂上让他省心了。在家事上弄出来这么一处呀。

    华老尚书:“放屁,你,谁让你这么教导孩子的,等他日五郎金榜题名,何愁没有名气,用得着把满京城的勋贵人家得罪个遍吗,怎么就你家小子有本事,就你家小子有才学,你脑子被驴踢了吧。”

    池二老爷抿嘴:“儿子也不过是开导开到五郎而已,再说了咱们华府顶天立地,靠着真本事吃饭,得罪不得罪那些人家又怎么样。您何必生这么大的气呢。”

    老尚书再次出手:“滚,老夫不想看到他。”

    华家大老爷打发二弟先出去。自己一人给老爹拍胸口顺气,

    老尚书气苦:“都是我没教好他,让你往后在朝堂上可怎么好呀,这事逼着你当孤臣呢。”

    华家大老爷:“爹爹往开了想,咱们华府如今子孙争气,他日跃身朝堂,都是安邦定国的好儿郎,跻身京城的一品人家已经是事实了。如今这样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也省的咱们尚书府战队了,咱们就是圣人的臣子。圣人就愿意看到咱们华府左右逢迎,结党营私了。何况孩子们的些许小事,也不至于就在朝堂上有什么影响。”

    听到儿子这话,老尚书总算是气缓和了,就说大儿子有远见,不愧是自己教导出来的,因势利导还能走出来一条忠君的不倒翁之路呢。很是不错。

    老尚书:‘孤臣哪是那么好当的,真要是有个万一,连个帮你求情的都没有。’

    华家大老爷:“圣人心里有咱们尚书府就好。”

    好吧老尚书彻底不生气了,说起来这孩子得罪人也得罪的技巧呀,但凡站队,结党营私的人家都给得罪遍了,这下好了,谁家也不不会在拉他们华府进阵营了。京城的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