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512章

天遂人意-第512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比较让他焦躁的是,这个俸禄也不知道要怎么发放,就成兵马司这里可定不会再给了。

    早在这位池大人过来给跑腿的时候,九门提督就明白这位就是接替的下一位提督。只是没想到,都到了这份上了,圣人竟然还能体恤老臣至此。

    让堂堂的定国候给他这个老臣打下手。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比较好看的优容而已。

    想的明白,交接的就痛快,这位提督可不把定国候当成下手用,人家直接把该交接的都交接了。一点都不恋权。光拿俸禄不干事那也是一种优容。

    相比这位领俸禄的上司,池二郎有怨言也没干发出来了,让别人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没看到多少上司死死地压着下属吗,哪找这么好,肯放权的上司去呀。

    池二郎只觉得太坑人。这侯爷升的,也不知道哪里招圣人忌讳了,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好运气叫人嫉妒的时候,可不就要让人踩两脚痛快痛快吗。(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五章 早教(求月票)

    不光圣人要感叹这位定国候的好运气,就是平常百姓家里,还有京官同内眷们,同样对这位定国候短短时间内,从世子到侯爷的晋升之道,每每笑谈,都要成了传奇了。

    相处不错的同僚打趣这位昔日好友的时候,池二郎只能摸摸鼻子,很无奈的摊手:‘谁知道事情还能这样,全赖长辈抬爱,同僚举荐,运气,运气,全都是运气。’

    这真是不能在好好地说话了,他池府的长辈什么样,满京城不了解内情的都少,至于同僚推荐,他们就是迫于无奈,不想每日见到这位侯爷都要行礼问候,才举荐的好不好。

    好一阵憋屈之后,也只能对最后一句比较认可了。这运气好的挡都挡不住。

    芳姐管理内宅,府上几房的用度减半,开始的还乱糟糟的府上颇有怨言,等着池二郎这次虽然没有名旨,可等同于二品大员的实缺下来,府上的立刻就稳定了。

    什么纷杂的闲事都没有了,对于一个有盛宠,有将来的准定国候,他们可不敢太扎刺。

    别说是猫,就是虎也得老实了。定国候府上下就这么平息了,就这么默默的接受了,府上的开销减半的事情。支出上能省则省,不能省的都各房自己搭上了。

    话说池二郎这个减小开销的决定也是经过斟酌的。绝对在正常范围之内。只不过是侯府的主子奢侈惯了,一时间怕是有些不适应。

    何况芳姐同池二郎在外任的事情上,都做的大大方方的,外任的几个兄弟,挑人给人,走的时候,还另外以侯府的名义送了仪程,每人五千两。人家池二郎说了,往后但凡我池氏子弟有出息,能够出仕的,每个人都给五千两,全做安家用度。

    有人问了,这算是分出去了吗,池二郎闭嘴不答,真要是出息了的,谁不愿意过自己的小日子呀。问了也是白问。答了也是白答。再说就像他池二郎一样,都分出去了,可不还是侯府子弟吗。这是能分说的清吗。

    芳姐感叹实权什么的太好用了,话说回来,跟内宅有什么关系,这些人也真是够有眼色的。

    时间腾出来,还能去娘家走动走动。

    华二老爷最近不是很开心,闺女有了诰命,本来挺好的,可惜就是他家老尚书最近可能太无聊,竟然比自己这个亲爹,去孙女府上走动的还频繁呢,

    华二老爷不介意同亲爹一起在闺女府上坐坐的,可惜老父亲看向他的眼神,嫌弃的眼神实在不容忽视,也只能悻悻然的一人回府了。总不能在别人府上跟老爹争到,无端让人看了笑话。当然了就是在自家府上也不能违逆了老爹的意思的。谁让是当人儿子的呢。除了退避也没有别的办法。

    幸好还有个外孙让他安慰一下,外孙女也安慰,可惜到不了他身边,都是给朝廷当官的,华二老爷下朝的时候,他家姑爷也休息了,外孙女一直被姑爷虎视眈眈的看着呢,不是他这个外公不想同外孙女亲近,实在是阻碍重重呀。

    华二老爷眉峰不展,一个老父亲,一个姑爷,真心的够了,这不是妨碍他们一家相亲相爱吗。姑爷什么的果然都是老丈人心里的刺。可见华二老爷同他家姑爷之间也是心灵相通的,都认为对方是跟刺。

    看着滔滔不绝的老祖父,芳姐也是愁眉不展,老头过来这里,绝对是有预谋的。

    干什么来的,专门过来指点他怎么做贵妇人的。专门过来时时刻刻提醒他怎么收敛脾气,怎么把气焰压住的。时刻盯着他不能在给侯府给华府闯祸的,明显祖孙之间缺乏信任,她是随便闯祸的人吗。

    看着对自己殷殷教导的老祖父,芳姐特别想说一句,姑娘都嫁人了,您还这么负责任做什么呀。您老人家这不是吃饱了撑得吗,

    想当初老祖父不太搭理他的时候,那是何等的逍遥呀。时光怎么就一去不复返呀。当初怎么就那么执着要在老人家身边受教呀。这次可是真的受教了。

    老尚书不忍孙女再次在京城里面丢人显眼,不得已才****过来,亲身教导的,只希望倒霉孙女莫要辜负了他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不过看着学的应该不错,至少侯府内宅至今还没有出现什么大条的事情。老尚书感怀自己教导方式好,时时引导的到位,才能把这么一个不堪受教的孙女引导到人生的正途上来。

    前方还是充满了光明的。

    芳姐无奈之余只有比这位老祖父起得更早,早一步去娘家躲着,在华府里面打游击战好了。

    反正大伯,三叔,还有几个兄弟的院子里面转悠一通,这位祖父总是能避开的。

    真心的不能再同这位老祖父好好相处了,说说阴谋诡计的还成,说道列女传,还有女子当以何为美什么的时候,那真不是彼此的风格,

    两人的欣赏点明显就不在一个桥段上吗。若不是觉得对不起老祖母,芳姐都想带着老头去风月场所转一圈,让他见识一下男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合该用事实教育一下他老人家,震撼一下他老人家的认识。

    看在老祖母的面子上,芳姐才把这个想法给深深地压制了。算了,也不要求达到共识,各自保留意见好了。只要老祖父不要再把他的认识强加到自己身上就好。

    老尚书为了教化孙女而来,目的就是这个呀,可不就把好不容易修复的七七八八的关系再给给冰冻了吗。

    芳姐采取了比较柔和的方式,躲。

    老尚书采取的方式开始也比较柔和,堵,

    老人家毕竟年岁大了,脾气不太好,堵不到人的时候,恼羞之余就直接下话了:‘让那孽畜过来见老夫。’已经从孙女变成了孽畜。可见恼恨程度。

    华二老爷感叹自家老爹的画风一变再变,闺女真是够受的:“您也知道四娘如今都是侯爷夫人了,府上一大摊子事呢,怎么能说回娘家就回娘家吗。”

    华老尚书砸杯子,放屁,这话是自家倒霉二儿子能说出来的吗,当初谁见天的接闺女回府呀:“哼,别以为我老了,好糊弄了,你那闺女,哪天不回娘家走动才是新鲜事呢。”

    池二老爷脸皮厚已经练就出来了,也不否认只是腼腆的站在那里谦虚:“这孩子就是孝顺,都是爹爹教导的好。”

    老尚书再次瞪眼,谁跟你嬉皮笑脸的呢。别以为给他带两顶高帽子,他老人家就开始糊涂了:“哼,同咱们华府的教导不错,确实脱不了关系,可不要以为就可以放心了,那孩子就得时刻敲打着,时刻有人在边上看着,劝谏着。你那闺女,就是个惹事的祖宗。”

    听听时时教导,处处提点,合着自家老爹去给闺女当婆婆了,闺女还能过上好日子吗。心疼死了,这段时间自己怎么就屈服在老父亲的淫威之下,让闺女受了这份罪呢。

    华二老爷心说当初也不是谁,差点把自家闺女给除族,可见父女两人的频道还是一致的,想到一块堆去了。

    华二老爷:“四娘还是稳重的,从来不主动惹事。”一句话他家闺女没这么危险,不用时时如此防范。

    华老尚书瞪眼。就说这个儿子愚钝吗。

    华二老爷接着说道:‘侯府那么大一摊子事情,也怪为难那孩子的,您多少体恤一些孩子的心情,莫要让孩子太累了。但凡有个不妥,不是还有我这个爹爹,还有您这个祖父在呢吗、’

    也就是说教导什么的可以松懈一下,真的不用逼得这么紧。您若是疼她,帮着收拾烂摊子也是一样的。这才是亲爹。

    华老尚书觉得血压都被倒霉儿子给飃高了,不防范于未然也就罢了,竟然还想着收拾烂摊子,还能不能好好过日子了呀,他们华府的教导可不是这样的。

    烂泥扶不上墙说的肯定就是这对父女。老尚书恼怒之余甩袖子走人了。

    芳姐终于能松口气了,再没人堵着门口每日上门督导了。就说亲爹给力吗。

    华二老爷心疼闺女,过府劝导闺女不要太介意祖父他老人家的话。你做的很好,处处妥帖。

    芳姐表示,您放心,一点心里压力没有的,闺女我做的确实很好,处处妥帖。爷两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边上的池二郎看的牙那个酸呀。

    还没高兴两天呢,问题就来了。他家胖哥似乎养歪了。

    这事吧还是他家五郎过来说的。随着五郎长成翩翩少年,嫁娶的问题跟着也来了,看到自家继母都开始准备五郎的婚庆用品了,芳姐才意识到,自家小弟弟要说媳妇了。

    对于芳姐来说,兄弟长大了是好事,可要娶媳妇,绝对不太美妙。凭什么把自己兄弟给一个狗屁不懂的小女孩呀。

    看着芝兰玉树的小兄弟,还是少年呢,还没长成青年呢,就要被另一个女人给摧毁了。非常肯定这不是嫉妒,只是只觉得能够配上自家兄弟的女子还没出现呢。

    真心的不太高兴自家养了这么多年的兄弟,就这样倒搭聘礼送给另一个女人,(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 女娲(求月票)

    为了防范自家兄弟被女色狼给叼走了,芳姐开始给自家兄弟提前教导青少年早恋问题早教课。

    首先,自家兄弟不能被女人的外表偏了,那就要认识一下天下间各种的奇葩女子。五郎开始有了每日腾出来一盏茶的时间听他姐讲故事的日程了。

    五郎对于他家姐姐的教导从来都是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的。对于他家姐姐说的,不能多看,不能打交道,不能心软的事情记得明明白白的。芳姐就没见过这么听话懂事的学生,教导的不要太轻松。

    问题出在,五郎带着外甥在京城里面转悠的时候,他家才七岁的小外甥在女色上似乎犯了忌讳。都是他姐茶话会时候提点的桥段。原来真的有,不过这个女娲怎么就不是在他的身上发生,而是发生在了他家年仅七岁的小外甥身上呢,不得其解呀。

    看着小外甥把荷包里面的银子,大手笔的撒出去。边上如珠似玉的小娘子含羞道谢的时候,五郎纠结了。

    自家小外甥对女子似乎心软了。尤其是看这些柔弱的女子,总是多几分耐心,多几分同情。

    往日里小外甥可不是这等好脾气的人。同学之间可从来没有如此过呢。

    在看那女子,不就是自家姐姐嘴里不能招惹的女子吗。矫枉过正的弊端就出来了。

    所以五郎着急了,忧心呀,往后自家小外甥那可是定国候,怎么能在女色上不加防范呢。这是弱点,妥妥的弱点。

    等到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件,接二连三的发生的时候,别说五郎,就是身边的小伙伴都知道这位嚣张的小世子对女子尤其心软。

    京城里面不缺新闻,那些没事闲的二世祖,衙内们,见过一次这位定国侯府的小世子对女子心软,就给传出去了,定国候府的小世子小小年岁就是个稀香怜玉的,这名声可不好听,年岁小还成,年岁大了那就是个好色之徒。

    京城里面三教九流多了,想要结识这些二世祖,衙内的人比比皆是,谁知道谁有这个机缘就抱了这位世子的大腿呀,相比那些二世祖还有衙内,这位将来可是妥妥的侯爷,付出绝对会有收货。

    谁心里不打个小九九呀,这不就造成了胖哥最近遇到柔弱女子的机会多了吗。

    胖哥呢还是嚣张的胖哥就是最近零花钱总是有点不凑手,晚上回府的时候,荷包空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守着池二老爷那么一个祖父,肯定不不会让孙子缺了银子、胖哥的银袋子,也就没少了过银子,所以芳姐也不知道他家儿子最近的花销不一般。窟窿都让他家祖父给填补上了。

    当娘的哪里知道自家儿子的零花钱早就翻倍了吗。也实在是他家儿子还没到要注意女色这个年岁呢。

    五郎把自己的忧心跟自家姐姐说明白的时候,芳姐斯巴达了:‘什么,对柔弱的女子比较偏爱。这不太可能吧。’

    五郎纠结,问题说大了,对不住外甥,问题说小了,怕引不起他姐的重视:‘也不是,只是胖哥似乎对柔弱的女子,比较心软。’

    芳姐吸口气,一拍大腿,痛心疾首:‘我就不明白了,他守着我这么一个剽悍的娘亲,怎么就会认为女子比较柔弱呢。’真心的不明白了。

    五郎捂脸,有这么说自己的吗,自家姐姐气晕头了。

    双冒扭头,夫人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吗。

    芳姐再次额叹:‘随了谁了呀。’倒霉儿子怎么这么不省心呀。看那身板,还有脾气也不像是个贾宝玉呀。

    五郎看不得自家姐姐愁眉不展,愧疚的认错:‘都怪五郎不好,没能看好胖哥,及时规劝,还要劳累姐姐优思。’

    芳姐:‘说什么呢,我生的孩子,还能是你的错不成,再说了不是什么大事,回头咱们跟他说说就是了。’孩子小还是很容易给导正的。

    五郎欲言又止,他说过了,可效果不大,他家小外甥相当的豪放表示,都是弱女子,不过是些银子而已,随手帮一把没什么的。

    算了还是不要在跟姐姐说了,大不了往后自己多费点心,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