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半个丧尸来种田 >

第34章

半个丧尸来种田-第34章

小说: 半个丧尸来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件事,尤其是花长芳找婆家,早就提了,只是中间事情多,才搁了浅,现在又旧事重提。

    还有张氏,急着要儿媳妇,一天三次的提醒李氏,哪怕被李氏喝骂,她也一样去问。

    李氏自己也急,一得闲便请了媒婆上门,把要求一说,男女都要相看。

    媒婆一拍手,你运气好,正有几家儿女看着都不错。李氏多塞了两钱银子,媒婆受累几家子的跑,约了相看的日子。

    花长芳是姑姑,是长辈,相看的日子就约在前头,就是昨日。

    花顺风是侄子,是晚辈,便约在了后头,便是今日。

    相看从来是女方到男方家去看。昨天李氏回来时可是笑得合不拢嘴。

    无他,看对眼了,男方提出的聘礼银子足足五十两。

第五十五章 相看

    花长芳相看的这家姓陈,就在邻近的小陈庄,村里陈是主姓。小陈村挨着县城,比这边要富裕。这户人家开了个油坊,说亲的是他家二儿子。

    李氏当初跟媒婆说的明白,舍不得闺女吃苦。媒婆立马明白,这是要找家境好的。仔细打量了花长芳,一拍手,便直接说了这家。李氏很满意。

    媒婆又往小陈庄跑了趟,两家便搭上了话,约着相看。

    李氏原本便愿意了五分,再见到相貌堂堂宽肩高个儿的陈家二儿子,五分长成了十分。

    花长芳羞红了脸,看清模样就没抬起过头,显见是满意的。

    陈家二儿子一看花长芳的脸盘子和身条,也动了心,傻笑兮兮。

    媒婆一拍手,成了。

    两家心领意会,自动往婚事上扯,陈家婆子笑呵呵道,他家不差钱,愿意出五十两当聘礼银子。

    李氏激动得差点儿没厥过去。这可是大手笔。自己闺女有福啊。聘礼银子都五十两了,其他礼也少不了。

    两家人说到一块去了,越说越亲热。媒婆立即要了八字说是找人合。其实,只要看对眼,就没八字不合的。为了谢媒礼,也必须得合。

    两家都知道,这亲家成了。至于啥时候成亲,还不急着说。等合了八字,便送聘礼定日子。

    李氏兴冲冲回来,对着一家人脸色好的跟开了花似的。

    媒婆比她还急:“明天人家来你家相看,赶紧准备着,要是合适,我还得再跑一趟,再合八字。”

    全家人都高兴。

    终于嫁出去了,这是几个妯娌的心声。

    给花顺风相看,更加顺利。

    那姑娘眉毛黑,脸蛋白,身量不矮,屁股圆。好生养呀,张氏激动呀,自己的大儿媳妇,就是她了。哪怕要二十两银子呢,也要了。

    花顺风偷瞄人家姑娘的大圆眼,对着张氏点了头。

    李氏心疼二十两,可想着是自己大孙子,而且小女儿的事也顺,便答应了下来。

    吃了顿饭,张氏考察的更满意,这姑娘吃饭不挑,懂规矩,还知道看人脸色是个机灵的。

    只是临走时,姑娘的爹娘在花家转了一圈,问:“以后小两口住哪儿?”

    可不是,花顺风还是跟着弟弟一个屋呢,能让新娘子住那里?

    姑娘爹娘面上有些退缩,总不能自家姑娘嫁过来还得跟小叔子挤吧?

    张氏发烧的头脑才冷了冷,事儿赶事儿的,自己怎么忘了这个?

    赶紧去瞧李氏。

    李氏便去看花老头,这种大事,还是要男人拿主意。

    花老头思忖着自家的屋子,显然没有人能给挪出一间两间来,慢慢开了口:“后院还有地方…”

    姑娘爹娘立即落了脸,那三间破屋子,又矮又小,还挨着茅房和猪圈。

    “推了旧屋,再起新房。”

    两人立即阴转晴,笑了出来,自己姑娘过来就住新屋,满意了。

    那姑娘羞答答斜了花顺风一眼,花顺风血色上涌,跟蒸螃蟹似的。

    “也好,您老就等着抱重孙吧。等合了八字到成亲,时间够够的。”

    时间是够,可银子呢?

    人一走,李氏便拉了脸。

    “把粮食挪到后院去,也能腾出两间屋子来。”

    张氏沉了脸。

    花老头皱眉摆手:“早晚得起。”

    李氏还是不高兴。这才想起一件事:“芳儿的嫁妆怎么给?”

    按规矩,嫁妆总得和聘礼相当才好看。要是扣着聘礼不给嫁妆,除非不要脸了。

    可花老头最要的就是脸了。

    花老头心里也疼闺女,原本自己想的也是多给些嫁妆银子,让花长芳在婆家腰杆子硬点儿。可现在…五十两,太超过预期了。

    “你看着弄吧,差不多就行。”

    李氏有自己的小算盘,五十两,肯定不能留了,要是再添,怕是几个儿子不高兴。不过,这些年,自己一直偷偷攒着呢,到时候从公里拿些,自己也悄悄添些,足够花长芳风风光光嫁过去了。

    陈家有钱啊,昨天相看的席面全是带肉的,可见日子红火。自己的小女儿嫁过去定不会吃苦。只是那家的大媳妇看着是个精的,也会来事,对着自己婶子长婶子短的,哼,当老娘会上她的当?这可是日后会跟自己小女儿争家产的。

    不行,嫁妆必须得厚点儿,不然岂不是让女儿抬不起头?

    李氏转而又得意自己女儿长得好,迷得陈二郎傻子似的,闺女长得好啊,有几分像…

    李氏立即甩甩头,不能想了。

    火急火燎喊齐了人,说嫁妆。

    花长宗炸了毛:“娘,你说啥?给小妹除了五十两还得再加三十两?”

    这是八十两?

    李氏面无表情。

    王氏惊住了,给花长耀使了个眼色。

    “娘,你说明白些。是只嫁妆银子给八十两,还是把陪送的家具衣裳被褥也算进去?还是不陪送东西了?只给银子?”

    花长耀心在滴血,那些陪送的物件也不少银子了。

    李氏拍了桌子:“不陪送物件?你妹妹有脸出门?”

    “娘的意思是?”

    “物件是物件,银子是银子。”

    “嘶——”众人齐齐吸气,这岂不是过百了?

    而且众人心里清楚,就李氏这么疼闺女,肯定要私下偷偷再给的。要知道,这些年都是李氏一手管银子,谁知道她藏了多少。

    一时间,个个脸上写满了不满。

    梁氏去瞧张氏,见她难得坐稳了没吭声,不由暗恨,她这是吃定了老爷子发话给她儿子盖新屋子娶媳妇呢。李氏再怎么折腾,她的儿子也短不了,都说好了。

    可是自己儿子呢?

    越想越恨,大郎二郎都是张氏的,自己儿子说亲还得五年。这嫁小姑,娶侄媳妇,就把家底折腾光了,到自己儿子说亲还能剩下啥?

    何况,花长芳可是个白眼狼。方才说这么多,她只低头听着神游天外,没一句为娘家着想少要嫁妆的话。等真嫁过去,以李氏的为人,只要花长芳发话,还不得把花家变成姓陈的了?

    不行,绝对不行。

    梁氏看向王氏,见她正好看过来,眼睛轻眨,立马达成同盟。

    在李氏面前,媳妇没说话的分量,两人只唆使自己男人唱反调。

    花长祖又去了县城,今天不在,方氏便没开口,只一下一下低着头抚着肚子,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一片阴沉。

    花长宗花长耀便大呼小叫了起来,跟李氏对着干,说什么也不答应。

    气得李氏连连拍桌子,一通骂天骂地,说儿子不孝要逼死老娘。

    花长宗花长耀混不吃这一套。

    花长耀甚至说:“你要是跟着妹妹走,那我们认了,当是养老银子了。”

    李氏顿时胸闷气短,脱了鞋去砸花长耀。

    花长芳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四个妯娌出门时,王氏看着三人,往花长芳那边努努嘴,无声冷笑。

    立马,只有嫂子才懂的同盟再次结成,赶紧嫁出去别再回来祸害了。可嫁妆,别想。

    花家有个大嗓门的传统,隔着墙都能听清。

    花雨说完喝了口水:“哎呀,我们去的晚,没听全。还是蔡婆子趴在墙头,从头跟我们说的。”

    万氏无语,这个蔡婆子,趴墙头趴习惯了。再老耳朵也聋不了。

    “回来时就顺手拔了小树来。”

    真是顺手。花云只是围着那树走了圈,轻轻松松一拔就下来了。

    万氏若有所思:“大郎都要成亲了呢。雷子也大了…”

    花雷汗毛都立了起来:“娘,我不急,过了十八也不急。”

    十八,是花云给他私下说的。他一点儿都没想法,说二十八也不会反对。

    万氏白他:“浑说什么,十八还没说亲的,那是什么人家?要不,让媒婆来家里坐坐?”

    花雷要晕,横了捂着嘴吃吃笑的花雨一眼,急中生智:“娘,娘,我要考秀才的,不能成亲那么早。”

    花长念诧异:“考秀才?你才上了几天的学?”

    花雷挺挺胸膛:“曾先生说了,照我的进度,翻过年就能升班了。”

    有花云刺激着,花雷使了二十分的功,在学里缠着曾先生认字讲文,在家里也是勤学苦练的。

    花长念眉开眼笑:“雷子好样的,咱家还真出个秀才老爷不成?”

    花雷骄傲道:“等我再使使劲儿,过半年再升个班。”

    万氏也笑:“对对对,到时候村里放不下你了,就到县城跟你志高哥一起念书去。”

    花雷摸摸脑袋:“我还没法撵上志高哥呢。”

    搬家后,董郎中夫妻带着俩儿子来过,董志高比花雷大一岁,言谈举止跟县城小公子似的,还跟他讲过几句书,把花雷崇拜得不行。

    “咱儿子不比别人差,你多努力,总会撵得上。”

    夫妻俩话里鼓励,可心里没当多大的事儿,考秀才哪是那么容易的?远的不说,只说花长祖,学了那么些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这些年过去,还不是没考上秀才。不过已经是童生,就差那一脚了。可那一脚不是好踹的,人家都说有人考到七十岁胡子白花花也没得呢。

    不过只要孩子喜欢,去多念书也好,识理呀。

第五十六章 不能说

    花长念家放出风声,收石头,有多少收多少。不止他们自己村子,别的村子的也要。

    顿时,闲下来的人又有了新进项。只是,村里早被人拣得干干净净,得空全是去山脚下搬石头的人。哗啦啦全扑到南边,大人孩子齐上阵,一车车往花长念家地界边上运。

    没三天,村与村之间的土路上也有几辆运石头的车子,再过一天,车子便多了起来。

    虽然路远了点儿,可这是无本的买卖,全家齐上阵,一天能弄个十来车。

    也因此,万氏手里的钱迅速流了出去,都是当场结算,倒一车石头给十文钱。

    花长念和花云是砌墙的主力军。其实是花云是主力,花长念就跟着她的步子和泥巴。

    因没有挖地基,花云又从头把墙加厚,便是没地基也结实。

    花长念看着有他半胳膊多长的厚墙,觉得自己这院子使一百年也塌不了。平常人家也不过才跟他手长一样的厚度。

    没多久,万氏的钱袋子顶不住了。花云想想又进了山,除了野鸡野兔,带了一头大野猪回来。

    这次天擦了黑她才回来,一路避着人,免得又有人来瞧热闹。

    万氏瞠目结舌,指着鸡棚:“娘就抱怨了两句,又不是真没钱了。一天**十个蛋呢,新买来的鸡下蛋越来越多,不行还能卖兔子。你怎么又跑山里去?太危险了。”

    花云想想道:“野猪血好喝。”

    万氏看着还有哼哼声体表无伤的大野猪,独自对着花长念抹眼泪:“别看咱云儿话少,看着冷清,可她是个好孩子,知道体贴人呢。”

    “可不是,云儿雨儿都随你,心都软,性子都善。你看雨儿还给花香儿送包子吃,以前没少被她欺负。咱家云儿不说话,心里记着事,她孝顺你,心疼你为钱着急上火。”

    万氏得意笑他:“难道不是心疼你?”

    “都心疼,都心疼,咱家孩子都是好的。”

    天蒙蒙亮,花长念和花雷拿自家新买的板车载着盖得严实的大野猪,趁村里路上还没人,连忙去了县城。

    等回来,花雷顾不上吃喝,直接去了学堂。花长念给了万氏十五两银子。

    “直接去了最大的酒楼,仙客来。人家见还是活的,多加了几个钱。”

    两口子很满意,花云却皱了眉头:“怎么比老虎便宜那么多?”

    老虎一百两,野猪才十五两,个头都差不多呀。

    花长念失笑:“那哪能比?老虎浑身全是宝,一点儿不浪费。野猪呢。也就是肉能吃,有钱人图个嘴里新鲜。当然不能比。”

    花云摸着下巴,还得进山一趟。

    万氏忙拉了她:“你可消停吧。十五两足足够了。不准再进山。”

    花云想着,等银子不够她再去也不晚。

    这一早,有外村的人来送了几车石头,跟花长念絮絮叨:“你家要多少石头呀?我们村周边都不多见,没前两日好寻了。”

    花长念伸头望了眼加厚版的院墙,也摸不准花云想折腾出啥样来。心里叹了口气,管他呢,只要花云不发话,自己就继续收下去。

    石头也是好东西,能…起院墙。

    花长念幽幽往东看了眼,山就是石头长的,上头多少好东西呀,所以说,这石头也是好东西。

    “咳,这还得收多少石头?”

    “现在还收着呢,你们只管放心的送来,我家不会…老爷子?”

    花老头背着手,貌似关切的模样。

    花长念不知说什么,自从花雨问出花香儿的话,还有花云的一番推测,他便有了心结:李氏要逼死花云,卖了花雨的事儿,花老爷子到底知不知道?

    不知道还好,可要是知道…?

    花长念想问,可又怕得了自己不想听的答案,内心纠结的很,一时间便没开口。

    卖石头的人推着车走了,花云这会儿在家里没出来,三孩子去上学了,花长念独自对着花老头。

    两人默默无言。

    半晌,花老头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