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

第57章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第57章

小说: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说了。”赵敏挥了挥手,心中的烦闷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平静下来,良久,抬头远远看向南岸的方向,死死地盯着,沉声道:“派人准备战船,我们渡江,正好借此机会,将山东一带的叛乱彻底清除。”

“是。”虽然有些担忧,但身为三军主帅的赵敏已经发话,众人自然不再多言,开始准备渡江所用的船只。

“另外,派人通知大哥,大都战事完结,迅速领兵南下,与我们汇合!”赵敏又回头对恭立身旁的玄冥二老吩咐道。

自家人知自家事,赵敏自问机谋决断不下当世任何人,但若论行军打仗,虽然也熟读兵书,更有自己的理解,但从未经过任何正式的实战考验,此次的对手非同往日的江湖中人,不说武功智慧都高的不像人的李轩,单是山东一带那些难缠的义军就足以让人头疼。

这些义军虽然数量不如大都城中那些暴民,但却都是久经战场考验,在蒙古铁骑的威压下,依旧顽强生存下来的老兵,绝非大都城内那些一触即溃的暴民可比,虽然数量远不如前者,但论到难缠程度,却超出十倍不止,而且这些义军大都是明教各地分坛组成,以明教马首是瞻,李轩选择由这里脱身,显然是早有预谋的,面对如此情形,赵敏就算再自傲,也不敢将三万蒙古精骑的存亡拿来当赌注,只能请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王保保来帮忙了。

……

就在赵敏抹兵沥马,准备渡船与李轩在山东一决雌雄之际,一则惊天消息,却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传遍整个山东地界,并以惊人的速度,向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辐射。

蒙古人再次祭起屠刀,但这一次的刀下亡魂,却并非以往的武林豪杰亦或是抗蒙义军,而是生活在蒙古人统治下长达百年的大都百姓,数十万居住在大都的汉民,旬日之内,被屠杀一空,整座大都此刻已然化作一片死域!

传言的出处已经无法考证,但这道传言的真实性却已经被证实,无数从北方逃难而来的难民中,有不少就是大都一战的生还者。

这些生还的难民,自然不会说大都百姓为何反叛,只是将自己的悲惨遭遇,蒙古人如何凶残恶毒、丧心病狂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之后的事情,已经不需要再推波助澜,有了这批北方难民血淋淋的惨状,又听说蒙古精锐在黄河北岸集结,即将南下,整个山东一带人人自危,几日之内,就有数座县城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被义军攻陷。

虽然只是几座微不足道的县城,但对于抗蒙义军而言,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此前,山东一带义军虽然闹腾的厉害,但也大都是小打小闹,各方义军说到底,也不过是啸聚山林的土匪,很少会与蒙古军队正面抗衡。

但随着这几座县城被义军占据,虽然地盘不大,而且星罗棋布,散乱的分布在山东的各处地域,无法形成联合统一的战线,但对于一直以来,被蒙古铁骑压的抬不起头来的各地义军乃至百姓而言,却像黑夜中一丝曙光,极大地鼓舞了抗蒙义军的士气以及这一带百姓对义军的认可程度,民心随着蒙古人这一次大肆屠戮,开始逐渐的朝义军倾斜,就像一点星星之火,若不及时扑灭,迟早将会成为一片燎原大火,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中原。

而同时,山东一带的蒙古人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虽然名义上这里仍旧属于蒙古人的统治范围,但这些蒙古人此刻却没有了昔日身为统治者高高在上的感觉,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无数仇视的目光盯着他们,几天之内,无故失踪的蒙古人便多达数百人,几乎是往年的十倍!

如果是往日,各县官府绝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定会大举派出士兵,挨家挨户的搜查,少不得又是一通油水,但这一次却不同,那几座被攻陷的县城就像一个无声的信号弹,不断地提醒着这些县城的统治者,这些平日里开起来无害,可以随意欺压的百姓所能够爆发出来的能量,甚至有不少官府开始尝试着进行一些惠民政策,试图缓和当前矛盾,只是收效甚微,多年的欺压,已经将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每一个汉人的心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再加上蒙古惨无人道的屠城消息不胫而走,失去的民心又岂是短短几天能够弥补的。

而更糟糕的是,各地义军开始走出山林,面对有着坚固城墙的县城虽然无可奈何,但游荡在城外的蒙古人却成了这些义军的打击对象,这几天里,官府派出城外公干的蒙古士兵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音信全无,到现在,山东各县的蒙古人几乎都选择龟缩在各自的县城之内,不敢出门,各县之间更是失去了联络,当赵敏踏上山东地界之时,整个山东地界朝廷设立在各县的官府几乎完全陷入了瘫痪。

“饭桶!废物!朝廷养你们这帮废物到底是干什么吃的!?”黄河南岸,一座县城之内,刚刚抵达的王保保看着县城中一干官员,愤怒的一脚将堂案踢得飞出老远,愤怒的咆哮声响彻整个县城县衙。

面对王保保的咆哮,一干县城管理默然无语,只能将头垂的老低,默默地承受着这位元庭名将的怒火和咆哮,不敢有半句怨言。

“够了,大哥!”赵敏清冷的声音打断了王保保的咆哮,有些疲惫的看了一干官吏一眼,素手轻轻挥动道:“你们先退下吧。”

“是,谢郡主!”一干官员如蒙大赦,快步离开衙堂。

“妹妹,你太纵容他们了!”王保保不满的瞪了赵敏一眼,闷哼道。

“不是纵容,这事,怪不得他们。”赵敏摇了摇头,苦笑道。

“不怪他们,难道怪我不成!?”王保保抬头,狠狠地瞪着自己的妹妹,怒声道。

“不错,就是怪你。”赵敏猛然回头,毫不示弱的跟王保保对视道。

“你放肆!”王保保还是第一次从乖巧可人的妹妹眼中看到这种目光,顿时一怒,厉声喝道。

“我放肆!?”赵敏摇了摇头:“若非大哥你执意屠城,闹得所有汉人人人自危,这些汉人又如何会一听到我大军南下,便纷纷反叛?他们是在害怕,害怕遭遇跟大都那些汉人同样的事情。”

“那又如何?此乃皇命,皇命不可违,这些汉人侥幸逃得一死,竟敢乱嚼舌根子,我定要将这些人一个个揪出来,灭他们满门!”王保保怒声道。

“杀杀杀!这天下汉人何止千万,你杀的完吗?”赵敏突然失控的咆哮起来,对着自己的兄长怒吼道:“一座大都,几十万手无寸铁的汉人百姓,埋葬了我元朝五万最精锐的部队,我问你,我大元帝国又有多少精锐,让你们拿来给汉人埋葬,陛下糊涂,你们作为朝廷顶梁,不思为君分忧,怎可跟着陛下一起糊涂?”

“敏敏,你今天太放肆了!”王保保面色铁青的说道:“我等身为臣子,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若是传出去,焉有命在?”

“哼!”赵敏冷哼一声道:“汉人的兵法谋略你没学到多少,但这份愚忠却是学了十成,他日,若我大元亡国,必是亡在你们这些昏君愚臣之手!”

“啪!”

王保保骤然出手,一个巴掌狠狠地拍在赵敏的脸上,只是终究兄妹情深,看着赵敏那倔强的俏脸,十成力道最后打到赵敏脸上的却不足一成,饶是如此,赵敏一边脸颊依旧被打的高高肿起。

“你打我!?”赵敏难以置信的看着王保保。

“我……”王保保胸口一堵,看着赵敏凄然的眼神,强自冷哼道:“我是要打醒你!”

“哼!”赵敏猛然转头,头也不回的飞奔出去,玄冥二老以及范遥默默跟随,虽然效忠赵敏,但这是汝阳王府的家事,他们这些手下也不便插手,只能默不作声的护在赵敏左右,以防不测。

“王保保,我恨你!”奔出府衙,赵敏猛然回头,对着府衙发泄般的大声道。

“参见郡主。”一名小吏手捧着一封书信,小心翼翼的来到赵敏身前,躬身道。

“什么事?”赵敏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恢复了郡主的威仪,漠然道。

“有人送来一封书信,说是要郡主亲自查收。”小吏连忙道。

“哦?”赵敏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伸手接过书信,挥手示意小吏离开,信手将信摊开,信上却只有一行汉字:“小献一计:率土之滨皆为匪,请郡主点评。”

没有署名,但看着那铁画银钩,霸气磅礴的字体,赵敏霍然抬头道:“去,将刚才送信的那官吏追回来。”

半晌,鹿杖客无功而返,看着赵敏道:“郡主,属下无能,未能将其追回。”

摇了摇头,赵敏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率土之滨皆为匪,真的很贴切啊,虽然没有署名,但赵敏已经猜到送信者为何人,一股浓浓的失落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貌似自从遇到他开始,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逃不开他的掌控,一种深深地挫败感,让赵敏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千钧巨石一般。

第四十三章峨眉纠纷

率土之滨皆为匪!

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的山东似乎很贴切,但隐隐间,赵敏又感觉没那么简单,眼下的局势,或许只是一个开始,至少这屠城的影响就远不止如此,想想这段时间李轩的种种表现,赵敏相信,李轩肯定还有后手没有施展出来,手中薄薄的纸张,此刻却变得重愈千钧。

“郡主?”鹤笔翁轻轻地叫了一声,让赵敏回过神来。

“传令下去,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务必尽快查清对方的动向,别人可以不管,但李轩此人,绝不能留!”赵敏脸上闪过一抹煞气,关乎国家大局面前,她理智的斩断了心头那一丝此刻看来不切实际的情愫,只是原本灵气逼人的眸子,此刻却被一股浓浓的煞气所取代。

“是。”鹤笔翁躬身答应一声,两人身后,范遥眼中闪过一抹凶光,却被很好的隐藏在眼底,跟着躬身行礼。

想了想,赵敏突然跺了跺脚,转身返回府衙,王保保正高坐堂上,一个人郁闷的喝着闷酒,眼见赵敏去而复返,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随即面色一沉,冷哼道:“你还回来做什么?”

“大哥,我没时间向你解释,立刻传信给陛下,调集更多的高手过来,山东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我们必须在李轩有下一步动作之前,将此人灭杀,有此人在,我大元帝国迟早会坏在此人手上。”赵敏毫不客气的一把推开王保保,自己坐在书案上,奋笔疾书。

“哼,危言耸听。”王保保闷哼一声,不过却没有继续反驳,李轩的手段,不止是他,恐怕满朝文武都已经领教过了,想想当日大都的场景,饶是他身经百战,胆魄过人,此刻依旧感觉背上寒气直冒,这样的敌人,或许真如妹妹所说,还是早早解决掉为好。

……

山东,凤阳城,一座占地颇广的宅院之中,李轩微笑着看向宋远桥和空闻这两位六大派魁首,举杯道:“诸位,此地已经脱离了朝廷管辖范围,出了此城,就算朝廷大军想要继续围剿,也是有心无力,诸位可安心返回,至于沿途各路宵小,想必也未必敢犯六大派虎威,在下就以茶代酒,祝各位一路顺风。”

“阿弥陀佛。”空闻方丈双手合十,对着李轩遥遥一礼,敬佩道:“李施主年纪虽轻,但胸有丘壑,智高深远,老衲代我少林寺,多谢施主多次出手援助之情,他日若有需求,只需托人前往嵩山少林寺送信,我少林寺必不推诿。”说完,端起身前茶盅,一饮而尽。

宋远桥点点头道:“离山多日,实不宜久留,贫道就借此茶水,感谢教主援手之情,宋远桥在此可代我武当派向教主保证,只要教主是明教教主一天,我武当派绝不与明教为敌,并为明教正名,让教主再无后顾之忧。”

静玄师太微微颔首道:“我峨眉派也支持宋大侠,回山后定会约束派中弟子,不再与明教义士为难。”

李轩微微一笑,点头道:“如此,就有劳诸位了。”

此行大都,除了激化蒙汉之间仇恨,挑动蒙古内部复杂关系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彻底化解了明教与六大派只见的仇怨,更让各派高层欠下自己一份人情,不求六大派能成为自己的助力,至少在自己对付蒙古之际不要从旁掣肘便可,如今距离自己进入倚天位面的期限已经过去快要一半,虽然蒙汉两族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大都屠城一事,基本上已经明朗化,但如果放任自流,恐怕很难在半年之内将蒙古人赶出中原,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轩的精力将主要放在与蒙古之间的博弈之上,少林、武当、峨眉如今公然表态,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六大派公认的态度,而这正是李轩如今最需要的。

六大派毕竟不同于蒙古朝廷,自己不能以强硬的手段来逼迫他们妥协,那样做不但会给自己留下隐患,更会严重打击明教在武林人士心中的形象,毕竟六大派如今代表的就是武林正统,明教虽然积极抗蒙,但武林中的形象却远不如六大派那样高大上,这也是李轩为何要走原剧情执意不远千里救援六大派的原因。

一场简单的宴席,却是宾主尽欢,次日一早,李轩带着杨逍、韦一笑等一众明教高手将宋远桥等人送出城外。

“掌门师姐,芷若暂时不想回峨眉。”城门之外,周芷若对着静玄师太柔柔的说道。

“师妹,两月后,峨眉即将进行公选,从你和丁师妹之间选出下任掌门人,你此时离开,对你恐怕不好吧。”静玄师太皱眉道。

摇了摇头,周芷若轻声道:“芷若从未觊觎过掌门之位,只是师傅临终所托,芷若不敢不从,但这段时间,跟随李大哥一路南下,芷若想了很多,同门师姐妹中,芷若年纪最小,论威望,不及静玄师姐,论武功,同辈弟子中比芷若强者更是不胜枚举,而且师姐这段时间来,调度有方,弟子们无人不服,与其让芷若接任峨眉掌门,却让峨眉四分五裂,倒不如就由师姐担任掌门之职,相信师傅泉下有知,也会赞同芷若的看法。”

“哼!”丁敏君闻言心中大急,周芷若年纪尚浅,或不足为惧,但若换成是静玄师太,她虽然有些小手段,但以静玄师太在门中声望,根本轮不到她来发挥,厉声道:“芷若师妹莫不是怕了,又或是心里面有了男人,才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叛出我峨眉,好与相好的双宿双飞?”

李轩凶威太甚,而且一路走来,见识了这个男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